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孙犁十四章
孙犁十四章

孙犁十四章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滕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20089581
  • 页数:8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已故著名作家孙犁评传,全书十四章,每章阐述孙犁其人其文的一个横断面或其文学道路的一个段落。纵横交织,评述结合,有议有辩。
《孙犁十四章》目录
标签:

第一章 乡土孙犁 1

第一节 “封泥”名章 1

第二节 农家孩子(上) 5

第三节 农家孩子(下) 10

第四节 最后一只蝈蝈 17

第五节 野人怀土 20

第六节 辞“乡土文学” 26

第二章 山水孙犁 30

第一节 在民族大义感召下 30

第二节 百水千山 32

第三节 战争和田园 36

第四节 人民英雄主义 39

第五节 是璞也是玉 44

第三章 战士孙犁 48

第一节 辞“三种人” 48

之一 辞“多余人” 48

之二 辞“同路人” 57

之三 辞“边缘人” 60

第二节 为文学而革命,为革命而文学 70

第三节 老区土改的冲激 73

第四节 病期十年的“索隐” 81

第五节 他是个“散兵” 94

第四章 性情孙犁 102

第一节 亲情长歌 102

第二节 爱情小令 110

第三节 友情慢调 125

第四节 人情引词 131

第五章 小说孙犁 145

第一节 小说与文学孙犁 145

第二节 关于孙犁小说的基本风格 149

第三节 心灵化和生活化——孙犁式时代精神书写 154

第四节 主观的、感觉的、抒情的——孙犁式写实主义 161

第五节 不薄男儿重女儿——孙犁式性灵为文 178

第六节 裁取青天作画屏——《荷花淀》与孙犁短篇小说艺术 190

第七节 个性深处总模糊——《铁木前传》与孙犁中篇小说艺术 205

之一 《村歌》在前 205

之二 《铁木前传》并非实写合作化运动 208

之三 《铁木前传》主题的多义性 216

之四 《铁木前传》人物结构的复调性 219

之五 小满儿的复调性和复义性 220

之六 个性深处总模糊 231

第八节 长篇结构第三型——《风云初记》与孙犁长篇小说艺术 238

之一 岂止十年磨一剑 238

之二 亦农亦武亦温文 242

之三 景语情语一片 256

之四 散文(小说)叙事诗 263

之五 尾声与“前记” 275

第九节 余论:历史—小说—生活 280

第六章 散文孙犁 288

第一节 映世之什 288

之一 战歌与田园之歌 288

之二 《津门小集》 290

之三 《书衣文录》 294

第二节 志人之什 302

之一 童年漫忆 302

之二 亲情至文 316

之三 乡里笔记 329

之四 故人怀思 336

第三节 自叙之什 344

之一 《〈善闇室纪年〉摘抄》的写作 345

之二 成长岁月的叙写 350

之三 病期经历的叙写 359

之四 居常琐笔 363

第四节 读书之什 369

第五节 论文之什 383

之一 当代文事随笔 383

之二 读作品记 390

之三 耕堂序跋 392

第六节 体裁篇 398

第七节 文心篇 406

之一 写事与写人 407

之二 写物与写心 408

之三 细节化生存 410

之四 哲理概括与典型化 412

之五 白描与抒情 415

之六 写实与象征 417

之七取譬与通感 420

之八 泥土气息与书香气韵 425

之九幽默与讽刺 427

之十 白话与文言 432

第八节 孙犁散文观 436

第七章 诗歌孙犁 447

第一节 孙犁诗系年及概观 447

第二节 新诗自赋更长吟 456

之一 吉兆 456

之二 抗战诗人 458

之三 战争和解放 463

之四 病期与劫后 466

之五 人生之诗 468

第三节 老去诗篇浑漫与 470

之一 咏生涯 470

之二 咏亲情 472

之三 咏故人 473

之四 咏革命 473

之五 咏世情 474

之六 咏闲情 475

之七 咏读书 476

之八 健笔意纵横 477

第四节 性相近习相远 479

第五节 “诗人里行走”的作家 484

之一 诗创作自评 484

之二 诗人里行走 486

第六节 孙犁诗话 488

之一 诗歌价值观 488

之二 诗歌创作观 491

之三 诗人观 493

之四 诗歌批评观 495

第八章 文论孙犁 498

第一节 评论起家 498

第二节 “冀中一日”的洗礼 500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 506

之一 关于现实主义 506

之二 关于人道主义 512

第四节 “写作离政治远一点” 518

之一 文艺与政治的相关性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客观存在 518

之二 提出“写作离政治远一点”不是提倡文艺脱离政治 520

之三 离政治远一点出自个性选择 520

之四 离政治远一点源于对创作规律的坚守 521

之五 离政治远一点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522

之六 “写作离政治远一点”是对文艺理论的一种贡献 523

第五节 作家应有的素质 524

之一 史才与文才 524

之二 从创作论讲作家素质 525

之三 为人之道是孙犁阐述作家素质的另一重要方面 529

之四 为文之道关系作家素质 531

之五 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影响和作家的反应,是检验作家素质的重要尺度 534

第六节 创作劳动四题:语言,题材,流派,大众化 535

之一 “文学——语言的劳作” 535

之二 题材问题的坚守与游移 540

之三 “荷花淀派”终结者的流派别说 544

之四 文学大众化的一家之言 552

第七节 文评家孙犁 555

之一 十说批评之道 555

之二 四谈批评之术 563

之三 针砭批评之病 568

第九章 编辑(兼及记者、教师)孙犁 573

第一节 编辑生涯:烽火岁月 573

第二节 编辑生涯:和平年代 579

第三节 记者足迹 590

第四节 教师践履 596

第五节 三位一体 602

第六节 编辑笔记 604

之一 尽心——尽心编辑 605

之二 尽责——三头负责 605

之三 尽职——四个比喻 606

之四 尽力——全程编辑 607

之五 尽情——素质编辑 609

第十章 国初孙犁 612

第一节 放歌:为新时代的天光曙色 612

第二节 栽植:为一亩新圃的青青树苗 615

第三节 护持:为“工厂文艺”的群星熠熠 625

第四节 守望:为新中国文学的转轨转型 636

第十一章 “文革”孙犁 646

第一节 “文革”经历与“文革”载记 646

第二节 “文革”后书写 656

之一 劫余记事 657

之二 劫余记人 663

之三 为了忘却而记念 673

之四 “文革”书写之实践与期待 678

第三节 后“文革”写作 682

之一 伙伴的回忆 683

之二 青春的遗响 684

之三 故园梦断 685

之四 文人命运的历史追思 686

之五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史证 689

之六 纠正只信性善论的偏颇 693

之七 审美与审丑并取 695

之八 对当今施政的歌颂 697

之九 从“晚华”到“曲终” 698

第十二章 变法孙犁 703

第一节 文本之变:从孙犁小说到芸斋小说 703

之一 芸斋小说出世 703

之二 芸斋小说变法 710

第二节 主体之变:从写作者到思想者 720

之一 情感写作与情理写作 720

之二 散文其体杂文其骨小说其魂 722

之三 当下融入历史 727

第三节 蕴意之变:从淑世到警世 728

之一 争战之书与呼唤之书 728

之二 淑世之书与警世之书 731

之三 提升人与提醒人 732

第四节 文变染乎性情 734

第五节 变法与坚守 739

第十三章 曲终孙犁 742

第一节 终曲之奏起何时 742

第二节 暮心双重有参差 746

之一 不问世事与忧乐天下 746

之二 执笔不易辍笔难 747

之三 生命附丽于文学 750

第三节 笔废笔兴社文寓 751

之一 “社会日恶,人心日险” 751

之二 “革命,文学,似是而非” 753

之三 病句的纠缠 762

之四 身体日衰精神日蹇 769

第四节 人生如海照晚曦 772

之一 世情之海 772

之二 海纳百川 773

之三 老人与海 782

第十四章 哲人孙犁 785

第一节 “作家必有一种思想” 785

第二节 关于人、人性、人生的哲思 789

之一 人性之善与恶 789

之二 人性多视域 790

之三 “我有时就信命运” 793

之四 道,穷而后见 795

之五 文人心性与修身 797

第三节 关于文学的哲思 799

之一 文学里有哲学 799

之二 “文章 与道义共存” 800

之三 “师自然不如师造化” 801

之四 “文人宜散不宜聚” 802

之五 “文章 乃寂寞之道” 802

之六 “天道和人道统一” 804

之七 “文运如天运” 806

第四节 关于作家的哲思 807

之一 作家乃时势所造,应运而生 807

之二 作家与人生进程有微妙关系 808

之三 “我相信遗传学” 809

之四 “真正的哲人” 810

第五节 哲人其萎 811

之一 最后七年 811

之二 最后七天 819

第六节 余论:关于哲人作家 822

后记 8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