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结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4341833
- 页数:583 页
上编 本体论 1
绪论 1
一、赋学批评方法论 4
(一)以诗代赋批评的反思 4
(二)赋的文化学批评 6
(三)赋的结论理论与批评 9
(四)赋体性征与批评 12
二、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 16
(一)楚骚艺术的审美意识 16
(二)诗骚传统与庄骚审美 21
(三)楚骚情感理论的历史选择 24
三、汉赋渊源与文化学批评 28
(一)从汉人论赋谈起 28
(二)汉赋文化机制的多元性 30
(三)汉赋文化的主体精神 35
四、汉赋流变与儒道思想 38
(一)汉赋流别与儒道渊源 38
(二)汉赋二体与儒道绌补 40
(三)汉赋分期与儒道衍变 41
(四)儒道思想与汉赋审美 44
五、论小品赋 47
(一)小品赋探源 47
(二)小品赋题材与内涵 50
(三)小品赋艺术的历史演进 56
(四)小品赋的理论价值 64
六、律赋论 69
(一)律赋立名、成因与文献述要 69
(二)律赋创作史与科举试赋 74
(三)律赋写作技巧与审美特征 81
(四)律赋艺术的理论批评 86
七、赋话论 92
(一)赋话的缘起 92
(二)赋话“别立一宗”理论探源 95
(三)赋话理论内涵考索 106
八、明人“唐无赋”说与赋学复古 113
(一)“唐无赋”说辨析 113
(二)“唐无赋”说的现实意义与文化品格 118
(三)明赋复古的理论精义 123
九、论清代的赋学批评 129
(一)赋学文献与历史动因 129
(二)赋学的复古思潮 133
(三)赋学的尚律批评 138
(四)赋学批评三大原则 143
十、古律之辨与赋体之争 149
(一)唐以前赋学批评概况 149
(二)唐代科举与赋学论争 151
(三)宋代科试诗赋与经义论辨 155
(四)元明赋学复古之异同 160
(五)清代赋学古律之辨与会通 165
十一、历代赋集与赋学批评 170
(一)历代赋集编纂述略 170
(二)从赋集编纂思想看赋论演进轨迹 175
(三)赋集及其相关的批评形态 182
中编 因革论 187
绪论 187
一、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 190
(一)赋源于诗的省察 190
(二)由汉赋奠定的艺术范式 193
(三)晋唐赋的诗化历程 197
(四)近古辞赋介于诗文间的嬗变 201
二、论汉代以文为赋的美学价值 207
(一)以文为赋说厘定 207
(二)以文为赋展示了汉大赋的审美风貌 209
(三)散体大赋的艺术内涵 211
(四)散体大赋的艺术形态 216
三、中古辞赋诗化论 221
(一)中古辞赋的诗化阶段 221
(二)中古辞赋诗化的审美特征 226
四、论唐代赋学的历史形态 233
(一)唐赋艺术的历史衍变 233
(二)科举试赋与古律问题 239
(三)唐代赋学的文化内蕴 245
五、论宋赋的历史承变与文化品格 250
(一)仿汉心态与体制新变 250
(二)赋意表现与损悲自达 256
(三)尚理特征与冲淡风格 262
六、南宋辞赋艺术探索 268
(一)两宋之际的赋心与世情 268
(二)骚情中的哲思 272
(三)赋明义理与情境创造 276
(四)以高似孙《骚略》为例的思考 280
七、金源赋学简论 283
(一)金赋的历史状况 283
(二)北宋文学沾溉下的赋境 285
(三)南渡后赋风的潜变 289
(四)元好问赋的典型意义 292
八、元赋风格论 296
(一)重情特征的文化考索 296
(二)审美形态的骚化与诗化 300
(三)艺术嬗变与赋史地位 305
九、明清辞赋艺术流变论 310
(一)创作的审美体验 310
(二)风格的双向选择 315
(三)赋史的交互流变 317
十、清赋概论 322
(一)清赋复兴与政治文化 322
(二)作家队伍与辞赋创作 326
(三)艺术风貌与时代特征 331
十一、二十世纪赋学的回顾与展望 336
(一)二十世纪赋学历程 336
(二)新批评的领域与成就 344
(三)赋学研究的三大走向 357
下编 批评论 363
绪论 363
一、论宋玉赋的纯文学化倾向 366
(一)战国文学与宋玉赋 366
(二)审美实践与艺术内涵 369
(三)艺术形式的凝定及对汉大赋的影响 374
二、《汉赋研究》得失探——兼谈汉赋研究中几个理论问题 378
(一)从两部《汉赋研究》谈起 378
(二)汉赋立名与汉赋研究范围 384
(三)汉赋研究的基本批评方法 386
(四)汉赋学体系建立之构想 389
三、马扬赋学思想同异论 393
(一)历史的评价 393
(二)相承西汉赋坛的双璧 395
(三)从创作心理观其赋学思想 398
(四)从思维结构观其赋学思想 401
(五)马扬赋学地位之异同 404
四、论扬雄与东汉文学思潮 407
(一)引语 407
(二)两汉之际变革中的文化思想 408
(三)辞赋创作的三大系列 413
(四)双重主旨的文学思想体系 419
(五)对东汉文学思潮形成的积极影响 427
五、论王逸楚辞学的时代新义 435
(一)王逸与汉代楚辞学 435
(二)诗骚精神的凝合与更化 437
(三)玄儒思潮与楚骚审美的复兴 442
六、论张衡赋的三个世界 445
(一)引语 445
(二)“物”的世界:京都赋之风采 445
(三)“情”的世界:田园赋之趣味 451
(四)“玄”的世界:言志赋之哲理 453
七、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 458
(一)从“范书”选文谈起 458
(二)《思玄》的艺术结构:托神游以写实 460
(三)《思玄》的创作精神:借骚怨以表心 465
(四)《思玄》的文化哲学:言玄理以寄意 470
(五)《思玄》与汉晋言志赋 476
八、明心物与通人禽——对魏晋动物赋的文化思考 481
(一)魏晋赋学与动物形象 481
(二)辨物理:魏晋动物赋的思想基础 487
(三)通禽性:魏晋动物赋的伦理内涵 493
(四)寓情境:魏晋动物赋的人生意识 500
九、《闲情赋》的思想性与艺术特色 505
(一)纵放之情与隐含之讽 505
(二)诗心与骚情的宣扬 509
十、说《浑天》谈《海潮》——兼论唐代科技赋的创作与成就 513
(一)从赋史演进看科技赋的产生 513
(二)《浑天》《海潮》的科学内涵 514
(三)科技史上形象化的成果 517
(四)科技研究中的文学才智 521
(五)博物知类的审美价值 524
(六)取则天象与人文情感 526
(七)科技赋独立的文化省思 531
十一、苏赋新论 535
(一)苏赋新变的历史因缘 535
(二)苏赋创作体类与艺术 537
(三)苏赋的审美风格 541
十二、清代的地理学与疆舆赋 548
(一)疆舆赋产生的学术背景 548
(二)地理文学与盛清气象 550
附录一 赋学要籍简介 559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574
后记 581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中国历史讲话》熊十力著 2019
- 《刘知几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著 2019
- 《批评的左岸》李蔚超著 201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 7》王云,李泉主编 2014
- 《新编历史小丛书 海瑞的故事》吴晗 2019
- 《批评的维度》詹艾斌著 2018
- 《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今探》罗俊华责编;张翼飞,殷亚迪译者;(美)斯蒂芬·卡尔博格 2020
- 《吃 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2020
- 《半岛之半 居韩一年散记》许结著 2013
- 《宋诗》许结编注 1997
- 《赋学 制度与批评》许结著 2013
- 《中国人的路》项退结著 1988
- 《人之哲学》项退结著 1982
- 《赋者风流·司马相如》许结,今波,夏宁著 2008
- 《历代诗词鉴赏》许结主编 2009
- 《高楼平地起》丁结著 1955
- 《实施贸易保障措施的动因及经济影响研究》宏结著 2009
- 《汉代文学思想史》许结著 199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