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工程学  第3版
环境工程学  第3版

环境工程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展鹏,杨宏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40367683
  • 页数:7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污染防治技术与控制工程及其发展趋势。全书分为3篇,共12章。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管理、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以及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第三篇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以及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生态类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环境工程学 第3版》目录

绪论 1

一、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1

二、环境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2

三、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4

思考题与习题 5

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9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9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9

二、水循环 10

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13

四、水污染的分类和影响 14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7

一、水质指标 17

二、水质标准 36

第三节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55

一、生活污水 55

二、工业废水 57

三、农业废水 58

第四节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58

一、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 59

二、水体的生化自净 61

三、水体中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变化 66

四、水环境容量 67

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8

一、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68

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69

思考题与习题 75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78

第一节 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78

一、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78

二、沉砂池 81

三、离心分离 86

第二节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88

一、沉淀 88

二、混凝 115

三、澄清 126

四、过滤 128

五、气浮 141

第三节 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 147

一、水的软化和除盐 147

二、离子交换法 149

三、吸附法 159

四、膜分离技术 169

第四节 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 180

一、概述 180

二、氯消毒 181

三、其他消毒法 185

第五节 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88

一、中和法 188

二、高级氧化技术 189

三、化学还原法 200

四、化学沉淀法 201

五、电化学法 203

六、磁力分离法 206

七、溶剂萃取 207

八、吹脱与汽提 212

九、蒸发、结晶和冷冻 216

思考题与习题 219

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222

第一节 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222

一、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 222

二、微生物的生理学特性 223

三、细菌生长曲线及Monod公式 225

第二节 好氧悬浮生长处理技术 228

一、活性污泥法 228

二、氧化塘 255

第三节 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 260

一、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 260

二、生物滤池 261

三、生物转盘 268

四、生物接触氧化法 270

五、生物流化床 272

六、高效生物膜法工艺 274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274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 275

二、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276

三、污泥的厌氧消化 278

四、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280

五、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284

六、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 285

第五节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286

一、生物脱氮处理技术 287

二、生物脱磷工艺 293

三、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295

第六节 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297

一、污泥的性质 298

二、污泥浓缩处理 301

第七节 废水土地处理技术 308

一、土地处理系统的类型 308

二、土地处理过程机理 312

三、水力负荷与污染物负荷 315

四、土地使用面积 316

第八节 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317

一、人工湿地的类型 318

二、湿地系统的净化机理 319

三、湿地系统设计 319

思考题与习题 319

第四章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321

第一节 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 321

一、给水工程系统 321

二、排水工程系统 325

第二节 再生水系统 333

一、水的回用与废水资源化 333

二、水回用标准体系 335

三、水再生处理工艺流程 341

第三节 废水的最终处置 352

一、废水最终处置的途径与水污染控制 352

二、废水湖泊(水库)处置及数学分析 352

三、废水江河处置 354

四、废水河口处置 358

五、废水排海处置 360

思考题与习题 365

第二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69

第五章 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管理 369

第一节 大气结构与大气污染 369

一、大气及其垂直结构 369

二、大气组成 371

三、大气污染 373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373

一、大气污染物 373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376

三、大气污染的影响 380

四、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386

第三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途径 387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 387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387

第四节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389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90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92

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394

四、大气污染警报标准 394

思考题与习题 395

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397

第一节 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 397

一、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397

二、颗粒的物理性质 402

三、颗粒物捕集的理论基础 406

第二节 机械除尘器 413

一、重力沉降室 413

二、惯性除尘器 414

三、旋风除尘器 415

第三节 电除尘器 421

一、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421

二、电除尘器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424

三、电除尘器的类型和结构 429

四、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435

五、电除尘器技术的新进展 438

第四节 袋式除尘器 438

一、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439

二、袋式除尘器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440

三、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443

四、袋式除尘器的类型和结构 445

五、袋式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448

六、电袋除尘器 451

第五节 湿式除尘器 454

一、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455

二、湿式除尘器的效率 455

三、湿式除尘器的类型和结构 457

四、湿式除尘器的设计 464

第六节 除尘设备的比较和选择 465

一、常用除尘器的性能比较 465

二、除尘器的选择原则 465

思考题与习题 469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473

第一节 气态污染物净化原理 473

一、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473

二、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485

三、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496

第二节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 503

一、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 503

二、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509

三、海水烟气脱硫技术 511

四、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513

五、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 515

六、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 518

第三节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520

一、低氮燃烧技术 521

二、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526

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 532

四、湿法烟气脱硝技术 534

五、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535

第四节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 539

一、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540

二、吸收法控制VOCs污染 545

三、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547

四、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 550

五、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554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技术 557

一、大气扩散模式 557

二、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计算 559

三、烟囱高度要求 563

思考题与习题 564

第八章 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 566

第一节 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 566

一、常规燃料的质量改善 566

二、车用燃料替代技术 569

三、电动汽车 571

第二节 汽油车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控制技术 578

一、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578

二、汽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579

三、汽油机排放机内控制技术 584

四、汽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 588

五、曲轴箱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591

六、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592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593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593

二、柴油机污染物的形成过程 594

三、控制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的发动机技术 598

四、柴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 601

思考题与习题 605

第三篇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第九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609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与管理系统简介 609

一、固体废物的涵义 609

二、社会物流与固体废物产生的途径 609

三、固体废物的分类 610

四、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 611

五、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管理系统简介 612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性质 613

一、城市垃圾物理组成与分析方法 613

二、城市垃圾的物理性质 617

三、城市垃圾的化学性质 619

四、危险废物的性质与鉴别标准 624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 634

一、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测算方法 634

二、城市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率统计分析法 635

三、减少固体废物产量的途径 638

第四节 城市垃圾的收集、储存与运输 639

一、城市垃圾的就地管理 639

二、城市垃圾的收集 640

三、城市垃圾的转运 650

思考题与习题 654

第十章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655

第一节 城市垃圾压实技术 655

一、压实的含义与性质 655

二、压实机械 656

三、城市垃圾压实工程设计要点 657

第二节 城市垃圾破碎技术 657

一、城市垃圾破碎的意义 657

二、破碎机械 657

三、城市垃圾破碎工程设计要点 658

第三节 城市垃圾分选技术 659

一、分选方法评述 659

二、分选效果 660

三、风力分选技术 661

四、磁选 666

五、筛选 669

六、其他分选技术简介 670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脱水与干燥 671

一、固体废物的脱水与脱水设备 671

二、城市垃圾干燥设备 675

第五节 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 676

一、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 676

二、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 678

思考题与习题 681

第十一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682

第一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意义与资源化系统 682

一、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意义 682

二、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 682

第二节 材料回收系统 683

一、建立材料回收系统的条件 683

二、材料回收系统流程与设计要点 683

第三节 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 685

一、城市垃圾堆肥化 685

二、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处理与沼气回收 689

三、生物化学处理新技术在固体废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692

第四节 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 693

一、城市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 693

二、焚烧过程的基本条件与热量、物料衡算 694

三、城市垃圾焚烧系统 695

四、焚烧炉的效率 698

五、焚烧炉类型 698

六、固体废物热解处理 699

七、热转化产品与能源的利用 702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706

一、最终处置的涵义与处置途径 706

二、城市垃圾陆地填埋处置 706

三、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结构与安全措施 717

思考题与习题 717

第十二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719

第一节 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 719

一、噪声的基本概念 719

二、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720

三、噪声的测量 723

四、噪声的控制技术 729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 734

一、电磁辐射危害 734

二、电磁污染的测量 737

三、电磁辐射的控制技术 738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技术 740

一、放射性废物的危害性 740

二、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740

三、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技术 745

第四节 其他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750

一、振动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750

二、光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756

思考题与习题 758

主要参考书目 7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