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符晓波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10769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我国西北农村道德状况:其一,道德的流变既有客观根源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的考量与推究。其二,要正确面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分化这样的现实境遇,使传统与现代化相互批判又相互为用,引发当代农村社会道德精神的内生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的优良因子,借鉴多元文化的优秀道德成果,构筑适应时代发展的农村社会“文化场”;要构筑以农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心工程”,重建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其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现代道德传统,保持良好的主位意识,守护、整合各类积极道德因子,多体共融,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的道德体系。其四,道德的流变既是客观现象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地考量与推究,寻求中国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目录

绪论 1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总体框架 4

(一)概念的界定:什么是“道德生态” 4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5

(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6

(四)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 7

三、西北农村地区道德谱系的历史考察 10

(一)儒家伦理是西北农村地区所尊崇的主要道德蓝本 10

(二)多民族多宗教色彩交相辉映的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状貌 14

(三)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正处于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互构过程中 19

四、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化及其特点 24

(一)从重义轻利走向义利并重 24

(二)从道德律令的刻板走向道德法则的宽容 26

(三)道德价值取向从重整体本位走向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28

(四)道德追求从内敛型走向积极进取型 30

五、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难题及研究意义 31

(一)经济与伦理的双向效应困扰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建设 32

(二)过度的逐利思想侵蚀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主体 33

(三)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教化空间正被分割 33

(四)农民阶层的分化导致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 34

(五)西北农村地区呼唤生态道德 35

第一章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40

一、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迁 41

(一)西北农村地区的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41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西北农村地区的经济伦理思想 47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的变化 52

二、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农村地区经济活动各环节中的伦理思想 59

(一)生产领域中土地流转的补偿公平 61

(二)土地权益问题上的性别公正 68

(三)交换领域中的诚实与信用 72

(四)消费领域中的节俭与适度消费 79

三、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变化的几个走向 85

(一)勤劳与智慧并重 85

(二)诚实守信是主调 88

(三)讲求公平与正义 90

(四)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消费的精神动力 92

第二章 西北农村地区政治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96

一、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97

二、西北村民的政治身份认同和自我定位 106

(一)村民对政治身份、政治角色的认识和评价 107

(二)村民与政府及其官员的关系 111

(三)村民心目中的合格公民 115

三、西北村民的政治价值观念 118

(一)村民的自我期望 119

(二)村民对领导干部的期许 120

(三)村民的政治情感状况 124

四、西北村民的政治态度与参与意识 126

(一)政治参与意识 127

(二)对基层民主的看法 129

(三)维护权益的途径 133

五、从政治伦理的嬗变看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 135

第三章 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142

一、婚姻家庭伦理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述评 142

(一)婚姻家庭伦理的概念 142

(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143

(三)传统家庭的现代转向 145

(四)现代中国农村家庭伦理的变迁 146

二、社会转型期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观的现状及其嬗变 148

(一)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148

(二)婚姻伦理及其变迁 150

(三)夫妻关系、家庭质量评价 157

(四)对婚姻问题的评价 161

(五)生育伦理 163

(六)亲子伦理观念 165

(七)养老方式的选择 167

三、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观变迁的主要原因 171

(一)家庭之间血缘性的疏淡削弱了传统家庭道德社会控制功能 171

(二)家庭生活中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171

(三)现代社会规范与传统道德规范交互作用 172

四、西北农村地区婚姻家庭伦理观变迁的趋势 173

(一)家庭伦理开始从传统的家庭本位向个人与家庭双重价值取向转变 173

(二)婚姻评价标准逐渐从传统神圣的文化习俗向祛魅的现代标准转变 174

(三)家庭轴心逐步从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 175

(四)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弱化并趋向社会化养老 175

(五)婚姻家庭伦理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互动的特点 175

第四章 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177

一、人际交往伦理研究的现状述评 177

二、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化 184

(一)人际交往看重人品与利益 185

(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186

(三)接纳陌生人的心理趋于成熟 190

(四)宗教信仰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主要媒介 190

(五)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192

(六)人情在农村社会人际交往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193

三、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变化的原因 195

(一)传统道德的变迁 196

(二)市场经济意识的介入 197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98

(四)农村劳动力进城对农村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 200

四、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变化的主要走向 201

(一)西北农村地区传统的人际关系逐渐改变 201

(二)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对象、交往范围扩大 202

(三)金钱交易与人情交易并存的新的农村人际交往关系出现 202

(四)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以血缘、地缘等关系为核心的农村人际交往关系 202

(五)农村生产中出现雇用关系和租赁关系 203

(六)农村人际交往发展的不平衡与反复性 203

第五章 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和职业道德的变迁与现状 205

一、几个前提性概念的回溯 205

(一)“中国农民” 205

(二)“农民职业分化” 206

(三)“农民职业道德” 207

二、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变迁与现状 207

(一)传统意义上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简要描述 207

(二)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现状 209

(三)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不足 213

三、西北地区农民职业道德所面临的困境 216

(一)西北地区农民职业道德总体状况 217

(二)西北地区农民职业道德的不足 219

四、推动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几个有效路径 224

(一)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4

(二)西北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当代转型 228

(三)加大西北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 230

(四)身份置换:农民职业分化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内驱力 235

第六章 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的变迁与现状 238

一、传统农业社会的环境伦理观念沿革 239

(一)儒家关于环境伦理的主要表述 239

(二)道家学派关于环境伦理的主要表述 242

(三)传统农业社会环境伦理的日常化表达 242

二、西北农村地区的环境生态概况 244

(一)西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概况 244

(二)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概况 246

(三)个案:自然生态伦理的巨大变化与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248

三、西北农村地区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252

(一)耕地、草场、林地保护的不均衡 252

(二)对动植物保护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之间缺乏协调一致性 258

(三)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258

(四)日常生活废弃物的处置状况 260

(五)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状况 262

四、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变迁的原因分析 263

(一)社会与政治:环境伦理恶化的可能原因 263

(二)缺乏有效的政府作为 268

(三)环境伦理意识淡漠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269

五、西北农村地区环境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及模式探讨 269

(一)环境伦理观念的改变:态度和行为分裂模式与社会重构 270

(二)民间与政府的生态对话 271

(三)参与式管理 272

(四)文化教育的普及及生态社会动员 272

结语:寻求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274

一、文化动力:纵向汲取,横向移植,引发当代农村社会道德精神的内生力 274

(一)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的优良因子 274

(二)借鉴多元文化的优秀道德成果 276

(三)构筑适应时代发展的农村社会“文化场” 277

二、经济动力:农村社会道德秩序重构的基石 280

三、政治动力:国家力量与乡土秩序协奏的交响曲 283

(一)国家在农村社会道德秩序构建中的导向性 283

(二)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道德秩序构建中的桥梁 284

(三)重视乡规民约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 284

(四)倚借传统节日在农村社会开展道德教育 286

四、社会动力:构筑以农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心工程” 287

(一)重建农村社会信任结构 287

(二)培育农村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288

(三)构筑农村社会道德新秩序必须以农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89

五、寻求中国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291

附录:调查问卷 295

主要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