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占定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10009112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现状 5

(二)乡村治理研究现状 1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5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7

(一)研究目标 17

(二)研究内容 18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一)研究方法 22

(二)技术路线 23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24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24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25

(三)研究内容的创新 25

第二章 农民合作的逻辑与现实: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 27

一、农民合作的理论依据 28

(一)西方合作理论介绍 28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理论 32

(三)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36

二、建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演变 39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39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42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47

(一)实践背景 48

(二)政策制度因素 48

(三)农业产业产品特性 50

(四)乡村组织和经济能人的带动 50

四、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架构和类型 52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架构 52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5

五、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59

(一)市场服务功能 59

(二)增收益贫功能 62

(三)权益维护功能 64

(四)农业产业化推进功能 65

(五)民主政治监督功能 67

六、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中国乡村治理的时序演进:理论构建与实践模式 69

一、乡村治理理论的阐释 69

(一)治理的内涵 70

(二)乡村治理内涵和特征 73

(三)乡村治理理论的意义 73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 74

(一)乡村治理的历史回溯 74

(二)乡村治理的历史评析 78

三、新中国乡村治理的理论嬗变:1949— 79

(一)新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79

(二)制度性理论——“乡政村治” 80

(三)非制度性理论——多种治理学说 116

四、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践轨迹 121

(一)建国以来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 121

(二)建国以来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 126

(三)乡村治理的现实态观察 128

五、本章小结 133

第四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与乡村治理的变化: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135

一、理论与理论分析工具 136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136

(二)社会资本理论 138

(三)博弈分析理论 141

(四)制度理论及其制度变迁理论 142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及阐释 145

(一)理论分析框架 145

(二)乡村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146

(三)理论分析研究对象的视角 149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假定 151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 152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博弈中改变乡村治理生态 153

(三)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兴起 154

(四)乡村治理呈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换的趋势 155

四、本章小结 156

第五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机制的影响:来自乡村的观察 159

一、乡村治理机制理论 159

(一)乡村治理机制内涵和功能 160

(二)乡村治理机制要素构成与运行 160

(三)“乡政村治”机制分析 163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主体格局的影响 164

(一)多元治理主体的形成 164

(二)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定位 165

(三)乡村治理主体的位移 166

(四)乡村治理主体位移原因简析 168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权力资源分配的影响 170

(一)乡村权力资源的内涵和构成 170

(二)乡村权力资源配的变化 171

四、基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村治机制建构 174

(一)单核心治理机制向多核心治理机制的转换 175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运行中的关系分析 176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下的村治机制分析 178

五、本章小结 182

第六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经济参与实证分析 185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机制分析 185

(一)动力系统和动力机制 186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 188

(三)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博弈模型 189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经济影响分析 193

(一)乡村治理的经济指标体系 193

(二)对乡村农业资源支配状况 194

(三)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196

(四)对农户生活水平的影响 199

三、经济效应□基于案例的方差分析 204

四、本章小结 211

第七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社会参与分析 213

一、乡村民主政治内涵与机制 213

(一)乡村民主政治内涵 214

(二)乡村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214

二、乡村政治参与的必要和可能 215

(一)乡村民主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215

(二)乡村民主政治参与动机和态度 216

三、乡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219

(一)参与乡村民主选举 220

(二)参与村组织的构成 221

(三)参与村务公开 224

(四)参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25

四、乡村社会建设参与分析 228

(一)乡村社会建设的内涵 228

(二)对乡村公共事业的影响 229

(三)对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231

(四)对乡村社会保障的影响 234

五、本章小结 236

第八章 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构建 239

一、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解析 239

(一)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涵义 240

(二)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特征 241

二、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过程分析 242

(一)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的必要和可能 243

(二)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的路径 243

(三)形成的特征:渐进性、非均衡性 244

三、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构建 246

(一)村社重叠型治理模式 246

(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治理模式 250

(三)龙头企业牵引型治理模式 253

(四)经济能人牵头型治理模式 256

四、本章小结 260

第九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趋势和对策 263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下的多元治理发展态势 263

(一)多元治理的理论依据 264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264

(三)政府主导治理依然必要 266

(四)非政府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作用 266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村组织的融合重叠发展 267

(一)融合重叠发展的条件 267

(二)村社融合重叠发展的机制 268

三、政府主导治理向市场主导治理的渐变趋势 269

(一)市场主导治理的涵义和特征 269

(二)市场主导治理的量变和非均衡转变过程 270

四、新型农民合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影响的差异分析 271

(一)乡村治理参与的地区性差异分析 271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273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和行业差异分析 275

五、完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275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276

(二)鼓励发展规范的、有竞争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278

(三)着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 280

(四)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282

(五)整合运用乡村治理中各种力量和要素 285

六、本章小结 287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89

一、研究结论 289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乡村治理新兴和重要的主体 290

(二)乡村治理生态的变化需要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 290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并改变着乡村治理机制 291

(四)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并影响着乡村治理内容 291

(五)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个渐进的、非均衡的过程 292

(六)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呈阶段性发展趋势 293

二、研究展望 294

(一)对新型乡村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研究 294

(二)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系统化研究 295

(三)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的规范性研究 295

(四)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跨界参与乡村政治的研究 296

参考文献 297

附录 307

附录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307

附录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社会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314

附录3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 319

附录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321

后记 3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