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钧窑志
中国钧窑志

中国钧窑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钧窑志》编纂委员会编;孙彦春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34836749
  • 页数:76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钧窑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章 窑区地理 103

第一节 禹州市建置与环境 104

一、建置沿革 104

二、行政区划 106

三、地形地貌 112

四、气候 114

五、水文 115

第二节 禹州市神垕镇 118

一、区域建置 118

二、自然环境 120

三、陶瓷经济 121

第三节 禹州市其他钧窑区 123

一、苌庄乡 123

二、浅井乡 123

三、磨街乡 124

四、鸠山镇 124

五、鸿畅镇 125

六、方山镇 125

七、花石乡 126

八、文殊镇 126

第四节 钧窑系钧瓷区 127

一、河南省 127

二、江西省 130

三、广东省 130

四、河北省 131

五、江苏省 132

六、浙江省 133

七、内蒙古自治区 133

八、山西省 134

第二章 陶瓷资源 139

第一节 资源种类 139

一、黏土类 139

二、石英类 140

三、长石类 140

四、其他矿物类 140

第二节 资源分布 141

一、河南地区 141

二、山西、河北地区 143

三、江苏、浙江地区 143

四、江西、广东地区 144

五、内蒙古地区 144

第三节 原产地资源 145

一、坯胎资源 145

二、釉资源 146

三、匣钵资源 148

四、燃料资源 148

第三章 钧瓷生产 153

第一节 生产区域 154

一、禹州生产区 154

二、河南生产区 156

三、国内其他生产区 159

第二节 窑炉窑具 159

一、窑炉 159

二、窑具 163

三、测温工具 164

四、成型工具 165

五、机械设备 167

第三节 生产工艺 169

一、古钧工艺 169

二、炉钧工艺 172

三、当代钧瓷工艺 174

四、钧彩釉瓷工艺 186

第四节 生产技术 187

一、轮制手拉坯成型 187

二、修坯与镶接 188

三、钧釉制备 188

四、烧成控制 190

第五节 产品种类 192

一、器皿类 192

二、陈设类 193

三、赏用类 194

第六节 钧瓷产量 195

附:1958—1984年禹县钧瓷产量表 196

第七节 生产企业选介 197

一、近代官办企业 197

二、国有及集体企业 197

三、民营及股份制企业 201

四、当代窑口 207

五、当代钧瓷生产企业表 214

第四章 钧瓷装饰 217

第一节 造型 217

一、造型种类 217

二、造型特征 218

三、器型断代 227

第二节 釉彩 240

一、釉色分类 240

二、蓝色乳光釉系 240

三、铜呈色釉系 242

四、钴呈色釉系 244

五、复合矿物呈色釉系 245

第三节 附饰 247

一、附饰种类 247

二、附饰技法 247

三、附饰断代 249

第四节 款识与篆刻 252

一、款识 252

二、篆刻 255

第五节 产品包装 256

一、瓦楞纸箱 256

二、锦盒、锦缎箱 257

三、木盒、木箱、木座 257

第五章 研究开发 259

第一节 钧窑理论研究 260

一、钧瓷窑变成因 260

二、开片现象及原理 261

三、坯体烧成的物理化学变化 263

第二节 造型研究与应用 267

一、造型研究 267

二、注浆成型 270

第三节 、釉彩研究 271

一、钧釉窑变色彩的研究 271

二、铜红釉的发色原理 272

第四节 烧成研究 273

一、烧成制度 273

二、烧成气氛 275

三、窑炉压力 276

第五节 开发利用 277

一、液化气窑炉研制推广 277

二、双乳状火膛窑复制 278

三、“美林”系列造型研发 279

四、创新造型与应用 279

第六节 研究机构 280

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80

二、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281

三、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 281

四、禹州市钧瓷研究所 282

第六章 钧瓷贸易 285

第一节 贸易体系 286

一、贸易网络 286

二、营销队伍 287

第二节 贸易市场 287

一、原产地市场 287

二、外埠市场 288

第三节 贸易方式 290

一、市场贸易 290

二、会展贸易 291

附:禹县国有及集体钧瓷企业产品国际会展表 293

三、网络贸易 297

第四节 产品销售 297

一、国内销售 297

二、国际销售 298

第五节 营销企业选录 301

一、在京营销 301

二、在郑营销 302

三、在许营销 303

四、河南省外其他营销企业 303

五、原产地营销企业 304

第七章 钧瓷鉴赏 307

第一节 鉴定方法 307

一、碳14断代法 307

二、热释光测定陶瓷年代法 308

三、元素分析法 308

四、传统目测法 309

五、容重法 309

第二节 钧瓷美学概要 310

一、造型 310

二、釉彩 311

三、釉纹 312

四、釉画 313

第三节 断代鉴赏 315

一、唐花釉瓷 315

二、宋钧民窑瓷 316

三、钧官窑瓷 318

四、金代钧瓷 322

五、元代钧瓷 324

六、明清钧瓷 325

七、民国钧瓷 326

八、新中国钧瓷 326

第四节 鉴定机构 329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 329

二、台北“故宫博物院” 330

三、河南博物院 331

四、钧官窑址博物馆 331

第八章 钧瓷收藏 333

第一节 机构收藏 333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333

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336

三、其他馆藏 339

四、馈赠收藏 344

第二节 民间收藏 346

一、拍卖收藏 346

二、窑口收藏 346

三、市场采购收藏 347

第三节 海外收藏与流转 348

一、钧瓷流往海外 348

二、海外机构藏品 348

三、藏品流转 350

第四节 拍卖 351

一、古钧瓷拍卖 351

二、当代钧瓷拍卖 354

三、拍卖机构选录 355

第九章 陶瓷管理 357

第一节 行政管理 357

一、生产许可与注册 357

二、生产及交易税 358

三、企业环评 359

四、知识产权保护 360

第二节 质量管理 367

一、质量标准 367

二、原产地域保护 377

三、质量评比 378

附:禹县国有及集体钧瓷企业质量评比获奖表 378

第三节 教育培训 383

一、陶瓷教育 383

二、培训传承 384

三、陶瓷教育机构 385

第四节 宣传推介 388

一、宣传 388

二、钧瓷邮票发行 392

三、推介 393

四、传播媒介 394

第五节 试验区管理 397

一、规划编制 397

二、产业园区建设 397

三、核心景区打造 398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99

一、机构沿革 399

二、行政机构 401

三、社会团体 402

四、民间组织 405

第十章 钧窑系钧瓷 409

第一节 江苏宜兴窑 409

一、胎釉 409

二、造型 410

第二节 广东佛山石湾窑 410

一、造型与釉色 410

二、生产工艺 411

第三节 浙江金华铁店窑 412

一、造型与烧成 412

二、釉色与施釉工艺 413

第四节 江西景德镇窑 413

一、纯红釉 413

二、仿钧釉 414

三、炉钧 414

第十一章 考古发现 415

第一节 古遗址与古窑址 415

一、禹州瓦店遗址 415

二、内蒙古集宁路遗址 416

三、禹州钧台窑 416

四、禹县苌庄窑 416

五、禹县神垕窑 417

六、禹县扒村窑 419

七、禹县磨街窑、鸠山窑 420

八、禹州市其他钧窑址 422

九、河南修武窑、安阳窑 422

十、河南登封窑 423

十一、河南郏县窑 424

十二、河南新安窑 425

十三、河北磁县窑、隆化窑 426

十四、山西浑源窑、临汾窑、长治窑 428

第二节 钧窑考古 429

一、墓葬发掘 429

二、古瓷窑发掘 432

三、窖藏发掘 436

第三节 开发与保护 442

一、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开发 442

二、神垕古镇开发 443

三、钧官窑址保护 445

四、神垕钧窑址保护 446

第四节 考古机构 447

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447

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47

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448

第十二章 钧窑文化 449

第一节 景观 449

一、钧台 449

二、禹县钧窑址——钧台钧窑遗址 450

三、禹县钧窑址——神垕钧窑遗址 451

四、神垕伯灵翁庙 452

五、神垕祖师庙 453

六、花戏楼 454

七、凤翅山灵泉寺 454

第二节 著述 455

一、典籍 455

二、论著 456

三、专著 459

四、论文 466

第三节 咏瓷诗及散文 469

一、咏瓷诗 469

二、题词 485

三、瓷上诗 490

四、散文 492

第四节 窑区习俗与碑碣 499

一、民俗 499

二、民谣 501

三、碑碣 503

第五节 名人与钧瓷 510

一、古代帝王与钧瓷 510

二、当代领导与钧瓷 512

三、外国首脑与钧瓷 514

四、近现代名人与钧瓷 515

第十三章 人物 517

第一节 传记 517

一、督窑官吏及窑业管理人物 517

二、鉴定研究人物 522

三、陶瓷文化传播人物 524

四、制瓷匠师 526

第二节 简介 533

一、行业管理人物 533

二、专业研究人物 546

三、生产经营人物 554

四、钧窑文化传播人物 575

第三节 名表 582

一、禹州市国有及集体钧瓷企业负责人表 582

二、河南省陶瓷艺术家(钧瓷界) 587

三、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钧瓷界) 587

四、钧瓷界著名工匠 588

第十四章 经典赏析 589

第一节 古钧神韵 589

第二节 仿钧炉钧 600

第三节 当代钧瓷之光 602

第四节 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展评会 605

第五节 上海世博会钧瓷展品 625

第六节 中国禹州当代钧瓷(台湾)精品展 631

第七节 中国钧瓷(香港)国际文化展 647

附录 669

一、中国钧瓷史概要 669

(一)钧台与钧州 669

(二)禹州花瓷与唐钧 669

(三)宋代钧窑与御用钧瓷 672

(四)金元钧窑系的形成 676

(五)明清钧窑的衰落 679

(六)复兴之路 680

(七)文化名片 683

二、钧窑兼烧瓷 686

(一)汝瓷 686

(二)白底黑花瓷 686

(三)青白瓷 687

(四)黑釉天目瓷 687

(五)彩釉瓷 688

三、铜单色釉 688

(一)铜红釉 688

(二)铜绿釉 689

(三)孔雀蓝釉 690

四、陶瓷工艺常用术语 691

五、文献辑存 695

六、论文选录 714

(一)禹州钧台窑钧窑址 714

(二)钧窑始烧年代考 728

(三)钧州钧台御窑之考证 743

主要参考文献 751

一、古籍文献 751

二、近现代论著 752

三、论文 753

编审人员名单 755

《中国钧窑志》编纂委员会 755

《中国钧窑志》编审人员名单 757

供稿单位及口碑资料提供者 757

《中国钧窑志》终审人员名单 758

河南省《中国钧窑志》评审会议评议人员名单 759

索引 761

编纂始末 7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