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文艺学基本原理
文艺学基本原理

文艺学基本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星映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36632584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我走过的北美洲下一篇:告别青春
《文艺学基本原理》目录

绪论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文学理论的形态 1

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 6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14

第一编 作品论 21

第一章 形象、意象、意境和典型 21

第一节 文学形象 21

一、文学形象的涵义 21

二、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4

第二节 文学意象 29

一、文学意象的涵义 30

二、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33

三、意象与形象的联系和区别 36

第三节 文学意境 38

一、文学意境的涵义 38

二、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40

三、意境与形象、意象的联系和区别 42

第四节 文学典型 43

一、文学典型的涵义 44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44

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52

第二章 题材、情志、主题、意蕴 56

第一节 题材 56

一、题材的涵义 56

二、题材的构成 58

三、题材的价值与选择 64

第二节 情志、主题和意蕴 67

一、情志 67

二、主题 71

三、意蕴 76

第三章 语言、结构、表现手法 80

第一节 语言 80

一、文学语言的涵义 80

二、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82

三、作品语言的分类 89

第二节 结构 95

一、结构的涵义和形态 95

二、结构的审美功能 100

三、作品结构的原则 102

第三节 艺术表现手法 105

一、艺术表现对于作品的意义 105

二、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109

第四章 文学体裁 117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分类 117

一、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发展 117

二、文学体裁的分类 119

第二节 诗歌和散文 120

一、诗歌 120

二、散文 126

第三节 小说和戏剧文学 132

一、小说 132

二、戏剧文学 137

第四节 影视文学 143

一、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143

二、电视的特点 146

第五章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149

第一节 文学风格 149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和特征 149

二、文学风格的形成 154

三、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160

第二节 文学流派 163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和分类 163

二、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 165

三、文学流派的性质和斗争 166

第二编 本质论 171

第六章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171

第一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171

一、文学的现实生活基础 171

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174

三、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177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179

一、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掌握 179

二、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181

三、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 183

第七章 文学的审美价值 188

第一节 文学审美价值的内涵 188

一、文学审美价值的涵义 188

二、文学审美价值的特点 191

第二节 文学审美价值的构成 195

一、文学的审美认识价值 197

二、文学的审美教化价值 200

三、文学的审美娱乐价值 204

四、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教化价值、娱乐价值的关系 206

第三编 发展论 211

第八章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211

第一节 文艺的起源 211

一、文艺起源诸说 211

二、劳动在文艺起源中的决定作用 215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 222

一、文学发展与经济 222

二、文学发展与政治 226

三、文学发展与其他意识形态 227

四、文学发展与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 231

第三节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 236

一、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236

二、文学的民族特色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 240

第九章 社会主义文学 2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服务方向 248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 248

二、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50

三、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 2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 255

一、探讨社会主义文学审美特征的理论依据 255

二、社会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 257

第三节 “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 263

一、贯彻“双百”方针,促进文艺的繁荣 263

二、正确把握商品经济大潮中社会主义文学的价值取向 265

第四编 创作论 271

第十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271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和客体 271

一、文学创作的主体 271

二、文学创作的客体 276

三、主体和客体在创作中的关系 279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过程与规律 286

一、创作动机的触发 286

二、艺术形象的孕育 288

三、艺术传达的二度创造 291

四、文学创作的典型化规律 293

第十一章 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301

第一节 形象思维 301

一、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301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07

第二节 创作的心理特征 310

一、直觉 310

二、灵感 314

三、通感 320

第十二章 文艺思潮与创作方法 324

第一节 创作方法与文艺思潮 324

一、文艺思潮 324

二、创作方法 326

三、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327

第二节 现实主义 330

一、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330

二、现实主义的流变 334

第三节 浪漫主义 340

一、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340

二、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47

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348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348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几种流派简介 351

第五编 接受论 361

第十三章 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 361

第一节 文学消费 361

一、文学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361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362

三、文学消费的“再生产”意义 365

第二节 文学鉴赏 367

一、文学鉴赏的性质、特点 367

二、文学鉴赏的发生及心理状态 371

三、文学鉴赏的过程与心理特征 376

第十四章 文学批评 388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388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388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 392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394

一、文学批评必须有标准 394

二、文学批评标准的历史性和多样性 396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 400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409

一、文学批评的原则 409

二、批评方法的多样性 411

后记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