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谟开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0226795
- 页数:463 页
总论 1
第一篇 宏观背景 2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关系 21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关系 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再认识 29
第二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使命 41
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与教科产相结合 41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43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的历史使命 49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使命 54
第三章 知识经济前景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60
第一节 知识经济前景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遇和挑战 61
第二节 知识经济前景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77
第二篇 理论创新 95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基础 95
第一节 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当代教科产结合的思想基础 95
第二节 正确理解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 98
第三节 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指导下我国教科产结合的实践 101
第五章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律的新探索 105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 105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功能 110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特征 117
第六章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制度的新探索 121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及其变迁 122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制创新 130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制创新 140
第七章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模式的新探索 151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宏观模式创新 152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观模式创新 154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微观模式创新 163
第三篇 分科实践 171
第八章 高等文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171
第一节 高等文科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培养规格 171
第二节 高等文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177
第三节 高等文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191
第九章 高等理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198
第一节 高等理科教育的学科特点 198
第二节 高等理科教育的培养规格 202
第三节 高等理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09
第四节 高等理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16
第十章 高等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222
第一节 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培养规格 222
第二节 高等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27
第三节 高等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34
第十一章 高等农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242
第一节 高等农科教育的学科特点 242
第二节 高等农科教育的培养规格 244
第三节 高等农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45
第四节 高等农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54
第十二章 高等医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医药实践)相结合的新发展 257
第一节 高等医药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培养规格 257
第二节 高等医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医药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62
第三节 高等医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医药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70
第十三章 高等师范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274
第一节 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科特点 274
第二节 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规格 279
第三节 高等师范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 286
第四节 高等师范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90
第五节 高等师范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95
第十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 297
第一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培养规格 298
第二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310
第三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317
第四篇 个案分析 325
第十五章 “北大、清华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模式分析 325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 325
第二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经验 329
第三节 北大、清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333
第四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前景 335
第十六章 “东北大学——东方软件”模式分析 338
第一节 “东北大学——东方软件”教科产结合模式的形成 338
第二节 “东北大学——东方软件”教科产结合的运行机制 341
第三节 东北大学在东方软件教科产结合中的作用 346
第十七章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模式的分析 350
第一节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的形成和发展 351
第二节 上海交通大学教科产结合的运行机制 355
第三节 上海交通大学在教科产结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360
第十八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模式分析 365
第一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365
第二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的基本模式与框架结构 368
第三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其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370
第十九章 南京大学教科产结合的模式分析 372
第一节 南京大学教科产结合模式的形成 372
第二节 南京大学教科产结合模式的运作 375
第三节 南京大学在教科产结合中的作用 380
第五篇 比较研究 387
第二十章 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研究 387
第一节 “硅谷”的崛起和发展 388
第二节 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95
第三节 “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给我们的启迪 400
第二十一章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园”模式研究 406
第一节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园的创立与发展 406
第二节 剑桥大学在科学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14
第三节 “剑桥大学——科学园”模式给我们的启迪 421
第二十二章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城”模式研究 423
第一节 筑波科学城的形成与发展 423
第二节 筑波大学在筑波科学城发展中的作用 427
第三节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城”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431
第二十三章 美国“犹他州——科学园”模式研究 436
第一节 “犹他州——科学园”模式的形成 436
第二节 犹他大学等高等学校在形成“犹他州——科学园”中的地位与作用 437
第三节 “犹他州——科学园”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439
第二十四章 德国大学教科产结合的模式研究 441
第一节 德国大学教科产结合的发展历程 441
第二节 德国大学教科产结合的基本模式 444
第三节 德国大学教科产相结合的经验及启示 454
主要参考书目 460
后记 46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唐代营州与东北边疆经略》宋卿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