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卢氏县教育志
卢氏县教育志

卢氏县教育志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啸东主编;孙学斌,戴景琥副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4814820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卢氏县教育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教育机构沿革 51

第一节 民国以前县教育机构沿革 5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教育机构沿革 51

附:1949年至1995年卢氏县教育行政负责人名表 53

附:县教委现任行政领导简介 55

第三节 教育督导室机构沿革 58

第四节 教委各科室机构沿革 59

附1:1995年教委机关各科(室)长(主任)名表 59

附2:1995年教委机关各科室岗位职责 60

第五节乡镇教育办公室机构沿革 61

城关镇教育办公室 61

城郊乡教育办公室 62

范里乡教育办公室 63

文峪乡教育办公室 64

横涧乡教育办公室 65

官道口镇教育办公室 67

杜关镇教育办公室 68

沙河乡教育办公室 69

潘河乡教育办公室 70

磨口乡教育办公室 71

木桐乡教育办公室 72

徐家湾乡教育办公室 73

五里川镇教育办公室 74

朱阳关乡教育办公室 75

汤河乡教育办公室 77

瓦窑沟乡教育办公室 78

双槐树乡教育办公室 79

狮子坪乡教育办公室 80

官坡乡教育办公室 81

附:1995年底各乡镇教育办公室主要人员名表 82

第六节 中共卢氏县教委基层组织 83

附:卢氏县教委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名表 84

附:县教委现任党委书记简介 85

第七节 教委系统群团组织 86

一、教育工会 86

附1:中国教育工会卢氏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届委员会名单 88

附2:卢氏县教育工会基层工会组织一览表 89

二、共青团 90

附:卢氏县教育系统共青团组织发展情况统计表 92

三、少年先锋队 92

附:1982年以来获市(地)级以上先进单位名表 94

第二章 教育体制 97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教育体制 97

一、私学 97

二、书院 98

三、科举取士 99

附:明清时期卢氏县进士一览表 100

四、抗战时期的卢氏教育 102

附:清末民国年间卢氏县部分大学生、留学生一览表 103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体制变革 103

一、学制 103

二、教育结构 104

三、学校性质 105

第三节 招生制度 106

一、高等学校招生统考制 106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推荐制 107

三、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办法 108

第三章 学前教育 109

第一节 民国以前幼儿教育概貌 109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110

一、县直幼儿园 110

二、驻卢部队幼儿园 110

三、县武装部莺歌幼儿园 110

四、县第二幼儿园 111

五、范村幼儿园 111

六、花蕾幼儿园 111

七、农村幼儿园 112

附:卢氏县历年幼儿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 113

第四章 小学教育 114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114

一、公立小学 114

二、私立小学 114

三、民间书塾 115

四、小学课程设置 115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小学教育的发展 119

一、初级小学 119

二、完全小学 120

三、民办小学 120

第三节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121

第四节 希望工程 122

“手拉手”活动摘记 123

“希望工程”记事 123

卢氏县荆彰希望小学简介 125

附:1947年—1995年卢氏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126

第五节 部分小学简介 127

卢氏县实验小学 127

卢氏县城关镇一小 129

朱阳关中心小学 131

营子中心小学 133

官坡乡思源小学(兰草小学) 134

卢氏县北关回民学校 135

官道口镇永渡回民小学 136

第六节 各乡镇小学发展概貌 137

一、城关镇 137

二、城郊乡 137

三、范里乡 137

四、文峪乡 138

五、横涧乡 138

六、官道口镇 138

七、杜关镇 139

八、沙河乡 139

九、潘河乡 140

十、磨口乡 140

十一、木桐乡 140

十二、徐家湾乡 140

十三、五里川镇 141

十四、朱阳关镇 141

十五、汤河乡 141

十六、瓦窑沟乡 142

十七、双槐树乡 142

十八、狮子坪乡 143

十九、官坡乡 143

第五章 特殊教育 144

第一节 弱智儿童辅读 144

第二节 聋哑儿童教育 145

一、招生 145

二、机构 145

三、教学 146

四、经费 146

五、“助残”献爱心活动 146

第六章 中学教育 14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 147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初中教育的发展 147

一、初中教育 147

附表1:1983年县办重点初中一览表 149

附表2:1995年各乡(镇)中心中学情况统计表 149

附表3:1980年至1995年全县初中情况统计表 150

附表4:1995年底各乡(镇)中心中学校长名表 150

附表5:1995年各乡(镇)初中情况统计表 151

二、部分初中简介 151

卢氏县实验中学 151

卢氏县城关镇中学 152

卢氏县官坡中心中学 153

文峪乡大石河中学 154

第三节 高中教育 155

一、概述 155

二、学校简介 156

1、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156

附表1:卢氏一高历届升学情况一览表 158

附表2:新中国建立后卢氏籍留学生情况一览表 158

附表3:新中国建立后卢氏籍研究生一览表 159

附表4: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历任领导成员一览表 160

2、卢氏县第二高级中学 165

附:卢氏县二高历任领导成员名表 166

第七章 成人教育 167

第一节 农民教育 167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 167

二、建国后的农民教育 167

三、乡村成人教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169

附1:1995年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名单 170

附2:部分乡成人学校简介 171

官坡乡成人教育学校 171

范里乡成人教育学校 171

朱阳关乡成人教育学校 172

第二节 职工教育 172

第三节 成人高中招及成人高、中等教育 174

一、成人高中招 174

二、成人高等教育 176

三、自学考试 177

第四节 电大、函授教育 178

一、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卢氏辅导站 178

二、函授 179

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卢氏县函授站简介 179

第八章 职业教育 181

第一节 建国前的职业教育 181

第二节 建国后职业教育的发展 181

附:职业学校简介 182

官坡职业初中 182

卢氏县农民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83

卢氏县职业高中 184

卢氏县职业中专 188

卢氏县菌类专业学校 190

“三加一”职业技术教育 191

卢氏县卫生学校 191

第九章 思想品德教育 194

第一节 道德品德教育课程 194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195

一、学习英雄模范人物 195

二、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 195

第三节 建立德育基地 196

附1:1981年秋季河南省教育厅编选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参考资料》中收录《文明礼貌常规训练三十条》 197

附2:1981年8月,教育部第四次颁发的《小学生守则》 198

附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98

第十章 体育卫生 201

第一节 体育 201

一、体育教学 201

二、体育达标 203

三、体育竞赛 204

第二节学校卫生 208

附:卢氏一高卫生制度 210

第十一章 教师队伍 211

第一节 教师队伍概貌 211

附:1984年全县各乡教师人数统计表 212

附:1995年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情况统计表 213

第二节 师范教育 214

一、建国前的师范教育 214

二、建国后的师范教育 215

第三节 师资培训 216

一、在职培训 216

二、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 218

第四节 教师队伍构成 220

一、学历结构 220

二、教龄结构 221

三、职称评定 225

附:历年高中级教师职务评聘名单 227

第五节 教师管理 231

一、公办教师 231

二、民办教师 231

三、代课教师 231

第六节 教师待遇 231

一、公办教师 231

二、民办教师 233

三、代课老师 234

四、离退休及病、产假待遇 234

第十二章 教育经费 235

第一节 民国以前教育经费概况 235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经费的投入 236

一、政府拨款 236

二、社会统筹 237

三、集资募捐 242

四、学费及杂费 242

五、勤工俭学 243

附:重点校办工厂简介 244

第三节 经费支出与管理 245

一、教育局统支 245

二、经费包干 245

附:卢氏县1985年—1995年教育事业费实际支出情况统计表 246

第十三章 教学设施 249

第一节 教学仪器 249

第二节 电化教学 249

第三节 体育器材 250

第四节 校舍 251

一、简述 251

二、小学校舍 252

三、中学校舍 252

第五节 图书馆 253

附:县一高图书馆简介 253

第六节 集资办学 254

附1:1990—1993年集资办学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名单 257

附2:1990—1996年捐款建校在千元以上的个人名单 258

附:“教育科技年”活动侧记 259

第十四章 教学研究 271

第一节 教研机构 271

一、卢氏县教材教学研究室 271

二、乡级中心教研组 273

三、校级教研组 273

第二节 教学管理 273

第三节 教育理论研究 275

第四节 教法改革 277

一、概述 277

二、主要教育方法 279

第五节 学习方法研究 282

第六节 教研活动 283

一、定期视导 284

二、专题研究 284

三、开展优质课教研活动 285

附:卢氏县优质课教师名单 285

四、复习备考 287

五、学科竞赛 289

六、教材研究与培训活动 289

附:1996年卢氏县“双十佳”教师名单 289

第七节 教研成果 289

第八节 教育学会 290

附:卢氏县教育学会第二、四、七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291

人物 293

人物传略 293

贺时 293

李旭春 293

常来宣 294

常沐瞻 294

郭葆堃 294

杨文渭 295

曹培元 295

朱 飞 296

权铭信 296

李中良 297

李玉合 297

曹靖华 298

高丰年 301

张玉亭 301

李吉明 301

人物简介 302

人物名表 306

附录 309

一、重要文件辑存 309

卢氏县革命委员会关于认真解决民办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 309

中共卢氏县委、县政府关于为曹植甫先生树立教泽碑的决定 310

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开办教育事业费附加的试行办法 310

附:关于对农户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的补充通知(要点) 312

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 312

中共卢氏县委、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卢氏县教育科技年活动指挥部《教育科技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317

卢氏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卢氏县教职工队伍管理的暂行规定》 322

卢氏县教育委员会《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暂行规定》 326

卢氏县教育委员会:《卢氏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规程》(试行) 332

中共卢氏县委、卢氏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试行) 339

二、文存 346

(一)回忆录 346

先父曹培元行述&曹靖华 346

颂词&牛庸懋 348

学习曹植甫先生的崇高品德&林理明 348

曹植甫教泽碑记&清漪 349

曹植甫二三事&张羽 350

忆母校莘原初中&呼延海 355

卢氏涧北的洛师抗日游击队&张耀汉 357

(二)新闻稿选录 366

电视专题片《青山丰碑》(解说词)&李啸东 366

垒好根基&常黎明 377

心系山区情殷殷&常黎明 378

殚精竭虑兴教人&段学民 380

(三)碑碣 382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鲁迅 382

卢氏县同德镇中心学校各保捐款纪念碑记&李如麒 382

朱阳关中学《建校纪念碑记》&朱阳关乡人民政府 383

范里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3

范里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4

苗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4

涧底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4

南苏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5

留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5

新庄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5

汤河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6

新坪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6

双槐树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6

朱阳关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7

涧北沟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7

朱阳关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7

漂池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8

五里川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8

城关镇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8

官道口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9

营子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9

江渠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89

横涧乡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90

石门村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90

杜关镇集资兴学碑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390

东桃花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1

王店沟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1

马连村集资办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1

文峪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2

西湾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2

穆庄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2

官道口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3

?垛村集资兴学碑记&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393

劲武小学追念碑记&李啸东 393

(四)杂录 394

三、集资兴教闻人录 396

四、编纂人员简介 398

编后记 4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