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朱光潜大传
朱光潜大传

朱光潜大传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洪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513137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描述了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传奇人生。他出身书香门第,后留学欧洲,回国执鞭北大,川大,武大,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改造。
《朱光潜大传》目录
标签:

前言 10

第一章 书香子弟 1897.9~1918.9 13

一 朱熹二十六世孙 13

二 父亲的鞭挞 14

三 说理文的训练 16

四 无书不读 17

五 踏进“洋学堂” 19

六 桐中读书 21

七 大关小学堂老师 22

八 武昌高等师范读书 24

第二章 就读香港大学 1918.9~1923.6 27

一 “北京学生” 27

二 哲人 28

三 “我也跟着咒骂过” 30

四 忧虑中国民族不肯自救 31

五 儿子出生 33

第三章 沪浙教书 1923.6~1925.6 37

一 中国公学教师 37

二 萌动轻生的念头 38

三 白马湖春晖中学老师 40

四 丰子恺的画 41

五 处女作《无言之美》 43

六 离开白马湖 45

七 创办立达学园 46

八 办开明书店 48

第四章 欧洲留学 1925.8~1933.7 51

一 入读爱丁堡大学 51

二 选修文学 53

三 试验心理学 55

四 喜欢上了美学 57

五 恋爱的苦恼 58

六 一个学生的自杀 60

七 欣赏《蒙娜·丽莎》 61

八 读周作人《雨天的书》 63

九 逛湖滨浴场 65

十 与杜亚泉的争论 66

十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8

十二 与奚今吾的师生恋 71

十三 居住巴黎郊区玫瑰村 73

十四 与吴宓在伦敦的交往 75

十五 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 77

十六 移情与《谈美》 79

十七 回国 80

第五章 执鞭北大 1933.6~1937.7 83

一 北大教授 83

二 第二次萌动轻生念头 85

三 梁宗岱离婚谈判代表 88

四 季羡林眼中的朱光潜 90

五 悼念刘半农 92

六 发起读书会 94

七 到日本看望朱光澄 97

八 责备学生罢课是胡闹 99

九 鲁迅的批评 100

十 “朱光潸”并非朱光潜 102

十一 与陈寅恪的论争 104

十二 建议曹禺将《日出》删为独幕剧 106

十三 巴金的“忠告” 107

十四 曹禺的“冤枉” 109

十五 与梁实秋讨论文学的美 111

十六 梁宗岱:从滥用名词说起 112

十七 答复巴金的“忠告” 114

十八 戴望舒诗的优劣 115

十九 《文学杂志》主编 117

二十 梁实秋:看不懂的新文艺 119

二十一 沈从文观察“更冷静深刻” 120

二十二 废名的小说《桥》 122

第六章 川大任教 1937.8~1938.12 125

一 与沈从文逃难 125

二 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 126

三 不醉无归 128

四 “古文”不可做 129

五 周作人事件 131

六 朱世嘉出生 132

七 拒绝程天放任四川大学校长 133

八 反驳国民政府教育部 135

九 致电蒋介石 137

十 打算去延安 139

第七章 执教武大 1938.12~1946.7 143

一 朱光澄自日本归来 143

二 “动”是人生的基本特性 145

三 批评胡适“做诗如说话” 146

四 无暇为朱光澄主持婚礼 147

五 功令和学风 149

六 方东美:鸣鞭怕近望乡台 150

七 鲁迅的批评未局限于文学 152

八 朱光泽冒死还乡 154

九 朱自清:但恨此宵难再得 157

十 与丰子恺看望陈源夫妇 158

十一 任武汉大学教务长 160

十二 被拉进了国民党 162

十三 生命从四十岁开始 164

十四 开设英诗课 165

十五 与朱自清讨论大学国文教材 167

十六 与郭沫若“咬文嚼字” 169

十七 散文的声音节奏 170

十八 奚今吾:谁叫你白天瞎忙 172

十九 和夏丐尊、叶圣陶诗 174

二十 乐调影响人的情绪 175

二十一 得到朱光潜80分是无上荣耀 177

二十二 熊十力来信 178

二十三 给人民言论自由 179

二十四 齐邦媛眼中的朱光潜 181

二十五 与梁宗岱愈打愈成交 183

二十六 凌叔华的《小哥儿俩》 185

二十七 诗写景宜显、写情宜隐 187

二十八 不就安徽大学校长 188

二十九 推荐吴宓到武汉大学 189

第八章 命运转折 1946.8~1948.12 193

一 回到桐城看望母亲 193

二 住进中老胡同 195

三 淘书与文学选本 196

四 抗议沈崇被美国兵奸污 198

五 朱世乐的小伙伴 201

六 朱世嘉的少年生活 203

七 谈学英文与翻译 205

八 恢复出版《文学杂志》 207

九 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208

十 北大文学院代理院长 210

十一 反对禁舞 211

十二 抢救旧书 213

十三 想写陶渊明传记 215

十四 郭沫若:朱光潜是“蓝色”作家 216

十五 邵荃麟:俨然以戈培尔的姿态出现 219

十六 谈书牍 220

十七 敬悼朱自清先生 223

十八 接受记者采访 225

十九 学术团体染上了衙门风气 226

二十 蔡仪:《论朱光潜》 229

二十一 中国的出路 230

二十二 母亲去世 231

二十三 选择了留下来 233

第九章 思想改造 1949.1~1957.11 237

一 沈从文自杀未遂前后 237

二 真是换了一个世界 239

三 心里还有些不服 241

四 批判胡适 242

五 毛泽东的赞扬 244

六 澄清对胡适的看法 245

七 思想改造运动的典型 247

八 马寅初:朱先生的检讨有进步 250

九 亚太会议翻译顾问 251

十 不愿教书 253

十一 胡风:这不是挑战是什么 255

十二 自恃和老舍多年相识 257

十三 批判自己的文艺思想 257

十四 贺麟: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 259

十五 西北行吟 260

十六 与蔡仪打擂台 262

十七 从自身经验谈百家争鸣 263

十八 积极投入美学论争 266

十九 “这次大概把我漏了吧” 267

二十 批判章伯钧 269

二十一 反驳李泽厚 271

二十二 不能先打毒针而后医治 272

第十章 美学大讨论 1957.12~1966.5 275

一 评吕荧的美学观点 275

二 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 277

三 美学讨论应实事求是 278

四 为“人性论”辩护 280

五 与蔡仪的观点针锋相对 282

六 批评姚文元的美学观点 284

七 讲授《西方美学史》 286

八 林枫帮他配备了助手 287

九 吴铭右去世 289

十 与田汉的一次论辩 291

十一 撰写《西方美学史》 293

十二 同胡乔木第一次见面 295

十三 写文章要有情感 297

十四 嘱朱光泽重新做人 298

十五 柳鸣九:开始有些不自在 300

十六 招收第一个美学研究生 302

十七 批评周谷城 304

十八 不同意朱光泽来京 306

十九 不该否定形象思维 307

第十一章 “文革”磨难 1966~1976.10 311

一 被押上“斗鬼台”批斗 311

二 朱式庆看望朱陈母亲 314

三 朱世乐到山西接受再教育 317

四 翦伯赞夫妇自杀 319

五 搬到燕南园66号 321

六 偷译《美学》第二卷 323

七 正式“解放” 325

八 受命选辑国外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 326

九 与孙子们游颐和园 327

十 出版《美学》译著 330

十一 拒绝进“梁效”写作班子 331

十二 寄语台湾朋友 333

十三 老来照旧忙中过 334

十四 老友北京聚会 336

十五 只争朝夕敢偷闲 337

第十二章 亲历拨乱反正 1976.10~1980 341

一 大学者与高中生 341

二 朱光澄去世 342

三 不注骄杨该万死 344

四 出席全国政协五届会议 346

五 希望编一部译名词典 348

六 撰写《谈美书简》 349

七 研究美学的必备条件 351

八 纵浪大化中 353

九 朱光泽做了教师 355

十 文艺属于意识形态 356

十一 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 358

十二 缅怀丰子恺 359

十三 谈经典著作的翻译 361

十四 他在国外比国内有名 362

十五 编选论文选集 364

十六 脑子这东西越用越活 365

十七 暮年心血的经营 368

十八 剩下的时候不多了 369

十九 当选中国美学会会长 371

二十 重见朱自清的信 373

二十一 翻译《新科学》 375

二十二 不通一艺莫谈艺 376

二十三 《美学拾穗集》出版 378

第十三章 不平凡的晚年 1981~1982.12 381

一 旧体诗词郁达夫写得最好 381

二 无意做克罗齐的信徒 382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什么落后 384

四 伍蠡甫画扇面 386

五 情亲何可言 388

六 《艺文杂谈》出版 390

七 双喜临门 392

八 其实自己是尼采式的信徒 394

九 叶圣陶来访 395

十 宪法保障学术自由 397

十一 “对沈从文难免阿其所好” 399

十二 茅以升和宗白华来访 401

十三 与台湾亲人通了音信 403

十四 庐山避暑写作 405

十五 北戴河消夏 407

十六 与周扬40年真情难忘 409

十七 胡乔木登门祝贺执教60年 411

第十四章 最后岁月 1983~1986.3.6 415

一 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415

二 与台湾的亲人见面 417

三 深感我们的学风有问题 419

四 多学科学术讲座 420

五 朱式蓉帮助整理《新科学》 422

六 评价沈从文风波 424

七 拟回答一百个问题 426

八 《新科学》:划时代的著作 427

九 胡乔木来信 429

十 喜欢吃一点卤菜 431

十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 433

十二 可怜君子花,衰来亦如此 435

十三 老而不僵 440

十四 给胡乔木的信 442

十五 与世长辞 445

十六 送别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 447

后记 4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