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丰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523447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物权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5

第一节 从“九·一八”到“七七”的国共关系 25

一、“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国内政局 25

二、从“一二·九”到“西安事变”国共关系出现转机 27

三、为抗日图存国共秘密谈判 32

第二节 全民族全面抗战的热潮 35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5

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中国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 37

三、人民的战争 40

第二章 国民参政会的若干问题 43

第一节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43

一、国防参议会的设立 43

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组织非常时期国民参政会案》 46

三、《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和《国民参政会议事规则》 51

第二节 各界人士对国民参政会成立的期待 54

一、毛泽东等应邀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54

二、社会各界欢迎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56

三、国民参政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58

第三节 国民参政会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 59

一、国民参政会的性质 59

二、国民参政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63

第三章 初期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 69

第一节 第一届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 69

一、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69

二、坚持团结,坚持抗战 76

三、《抗战建国纲领》与各种民主提案的团结作用 80

第二节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的参政会一届二次会议 83

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和国民参政会重庆时期的开始 83

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二次会议 86

三、参政会上斗争的开始 94

四、共产党依托国民参政会推动反奸斗争和宪政运动 100

第三节 投降与专制阴云笼罩下的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 103

一、汪精卫投敌与国民党策划反共 103

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 107

第四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 125

一、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团结、进步”三大口号 125

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四次会议 129

第五节 国共摩擦与反摩擦公开化的参政会一届五次会议 143

一、日蒋汪的反共、“和平”攻势 143

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五次会议 146

第六节 对初期国民参政会的评价 154

一、初期国民参政会的性质 155

二、初期国民参政会的作用 156

三、初期国民参政会的不足 157

第四章 中期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 162

第一节“皖南事变”与二届一次参政会 162

一、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及对参政会的影响 162

二、“皖南事变”和中共的斗争方针 165

三、共产党拒绝出席二届一次参政会 173

第二节 国共关系缓和 共产党出席二届二次和三届一次参政会 184

一、“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184

二、共产党出席二届二次和三届一次参政会 194

第三节 国民党利用参政会反共 共产党参政员退席抗议 198

一、国民党利用三届二次参政反共 198

二、共产党参政员退席抗议 203

第四节 国共谈判与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 209

一、国共谈判内容首次在参政会上公开 209

二、共产党在参政会上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216

第五节 对中期国民参政会的评价 221

一、国民参政会性质的转变 221

二、国民参政会的积极因素 222

三、国民参政会的消极作用 224

第五章 后期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 228

第一节 国民参政会走向灭亡 228

一、国民党继续保留国民参政会 228

二、国共两党在参政会上的最后分裂 231

三、参政会变成了国民党的御用工具 239

第二节 “破车不能再开”——参政会的破产 245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245

二、参政会的收场 252

第三节 对后期国民参政会的评价 258

一、国民参政会是蒋介石独裁的御用工具 259

二、国民参政会与国共关系的同向演变 260

三、国民参政会退出政坛的历史必然 262

第六章 研究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几点思考 266

一、坚持民主执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66

二、坚持平等原则,发展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 275

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正确解决台湾问题 280

四、坚持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286

主要参考文献 294

后记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