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2013527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目录

执行总结 1

0.1项目背景 1

0.2项目研究目标与范围 1

0.2.1研究目标 1

0.2.2研究范围 2

0.3项目的实施 2

0.3.1组织与参加人员 2

0.3.2项目的主要活动 3

0.3.2.1研究工作 3

0.3.2.2工作研讨会 3

0.3.2.3国外培训 3

0.3.2.4国际研讨会 3

0.3.2.5国外考察与参加国际会议 3

0.4成果概要 3

0.4.1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 4

0.4.2中国现代气候变化规律及未来情景的分析 5

0.4.2.1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气候变化规律 6

0.4.2.2国外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比较 6

0.4.3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7

0.4.3.1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可能影响 7

0.4.3.2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的可能影响 8

0.4.3.3气候变化对中国水文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8

0.4.3.4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可能影响 9

0.4.4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评价 9

0.4.4.1研究目标和范围 9

0.4.4.2分析方法 10

0.4.4.3与能源有关的减排CO2技术评价 10

0.4.4.4非能源部门减排温室气体技术评价 11

0.4.4.5森林固碳 12

0.4.4.6利用煤层气减少CH4排放 12

0.4.5中国未来温室气体(CO2,CH4)排放构想 13

0.4.6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经济评价 15

0.4.6.1评价范围与内容 15

0.4.6.2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学含义探讨 15

0.4.6.3公平性与效率 15

0.4.6.4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学 16

0.4.7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0.4.7.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中国造成严重影响 16

0.4.7.2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持续上升,简单地限制排放将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7

0.4.7.3以“无悔”措施为起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8

0.4.7.4深入开展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正确认识和减少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 18

0.4.7.5争取国际资助,继续开展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级研究 19

第1章 国家的基本情况 20

1.1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 20

1.1.1国土和土地利用 20

1.1.2农业 20

1.1.3林业 21

1.2气候 22

1.2.1光资源 22

1.2.2热量资源与气候带划分 23

1.2.3水资源与气候区划分 23

1.3人口 24

1.4经济 25

1.4.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产业构成 25

1.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5

1.4.3工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 25

1.4.4就业状况 26

1.5能源 27

1.5.1能源资源 27

1.5.1.1化石燃料资源 27

1.5.1.2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8

1.5.1.3核能 28

1.5.2能源生产和消费 29

1.5.2.1能源生产 29

1.5.2.2能源消费 30

1.5.3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31

1.5.4人均能源消费 31

参考文献 32

第2章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初步编制 33

2.1概述 33

2.2中国现有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与有关编制方法的评估 35

2.2.1方法 36

2.2.2排放源类型及温室气体种类 36

2.2.3活动水平数据 37

2.2.4排放系数 37

2.2.5二氧化碳排放量 38

2.2.6甲烷排放量 39

2.3中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源和汇及其特点 40

2.3.1能源 40

2.3.2工业过程 42

2.3.3农业 42

2.3.3.1稻田 42

2.3.3.2反刍家畜 43

2.3.4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 44

2.3.5城市垃圾堆 44

2.4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与说明 44

2.4.1能源 45

2.4.1.1工作方法体系与碳排放计算一般原理 45

2.4.1.2采用的燃料类型及燃料品种 46

2.4.1.3排放量计算公式 46

2.4.2工业过程 47

2.4.3农业 47

2.4.3.1稻田甲烷排放 47

2.4.3.2动物甲烷排放 49

2.4.3.3动物粪便甲烷排放 51

2.4.4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 51

2.4.5城市垃圾堆和农业堆肥 51

2.5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初步编制(1990年) 52

2.5.1主要的数据基础及其相关的活动水平 52

2.5.1.1能源 52

2.5.1.2工业生产工艺过程 55

2.5.1.3农业 55

2.5.1.4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 56

2.5.1.5城市垃圾堆 56

2.5.2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验证 57

2.5.2.1能源 57

2.5.2.2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59

2.5.2.3农业 59

2.5.3排放清单 60

2.5.3.1能源及工业源 60

2.5.3.2非工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62

2.5.4分部门的CO2排放清单 66

2.5.4.1完善和改造中国能源平衡表 66

2.5.4.2矿物燃料燃烧分部门排放清单的参数选择 67

2.5.4.3矿物燃料燃烧分部门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67

2.5.5数据不确定性的估计和分析 68

2.5.5.1中国煤质、发热量与碳排放因子 68

2.5.5.2中国燃煤设备的碳氧化率 68

2.5.5.3固碳产品的范围与参数 68

2.5.5.4中国矿物燃料分部门燃烧活动水平 68

2.5.5.5煤矿甲烷的排放因子 69

2.5.5.6油气领域甲烷逃逸排放 69

2.5.5.7生物质燃料燃烧排放 69

2.5.5.8非工业源温室气体排放 69

2.5.5.9中国能源及工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质量评估 69

参考文献 70

第3章 中国现代气候变化规律及未来情景的分析 72

3.1中国现代气候变化规律 72

3.1.1气温的气候变化规律 72

3.1.2降水的气候变化规律 76

3.1.3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气候变化规律 79

3.1.4中国气候变化可能的形成机制 81

3.2国外气候模式对东亚温室效应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 84

3.2.1 4个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温室效应的模拟结果 85

3.2.2 4个模式加权平均的年平均温室效应气候变化 85

3.2.3国外模式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结果的讨论 87

3.3中国区域动力气候模式的温室效应气候模拟 89

3.3.1全球模式的简介及其气候模拟 89

3.3.1.1全球模式气候模拟结果 89

3.3.2全球模式的温室效应气候模拟 89

3.3.2.1 CO2倍增时的近地面气温变化 89

3.3.2.2 CO2倍增时的降水变化 91

3.3.3中国区域气候模式简介 91

3.3.3.1模式的描述 91

3.3.3.2 1991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暴雨的模拟 92

3.3.4中国区域气候模式与全球模式嵌套的气候模拟 93

3.3.4.1地面气温的模拟 93

3.3.4.2地面月降水总量的模拟 93

3.3.5中国区域气候模式与全球模式嵌套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 97

3.3.5.1 CO2稳定倍增下中国地面气温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 97

3.3.5.2 CO2倍增下中国地区降水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 98

3.3.5.3 2020年和2050年的温室效应的情景预测 99

参考文献 102

第4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104

4.1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105

4.1.1概述 105

4.1.1.1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局限性 105

4.1.1.2研究的方法 105

4.1.2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05

4.1.2.1过去40年气候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105

4.1.2.2农业发展的趋势 106

4.1.3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影响的模型模拟 106

4.1.3.1模型介绍和模拟调试 106

4.1.3.2全球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影响的模型模拟 108

4.1.4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影响的模型模拟 110

4.1.4.1模型介绍和模拟调试 110

4.1.4.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及肉牛产量影响的模型模拟 112

4.1.5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和畜产量的影响评估 114

4.1.5.1 2030—2050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 114

4.1.5.2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可能变化 114

4.1.5.3中国温带草原产草量和肉牛产量的可能变化 114

4.1.5.4不同方法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115

4.1.5.5有关的经济评价 116

4.1.6农业适应对策分析 116

4.1.6.1适应对策决策系统的研制 116

4.1.6.2适应对策分析 118

4.1.6.3适应对策的投资分析 119

4.2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120

4.2.1中国森林植被分区及森林资源现状 120

4.2.1.1森林植被分区 120

4.2.1.2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122

4.2.2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评价方法与模型 122

4.2.2.1气候变化对森林植被影响评价的地理信息系统(GIS/ICCF) 122

4.2.2.2中国气候-植被响应宏观静态模型 123

4.2.2.3基于土壤分类的中国气候-植被响应宏观静态模型 124

4.2.2.4气候-森林响应的动力学模型 125

4.2.3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植被范围的可能影响 126

4.2.3.1对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的可能影响 126

4.2.3.2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 127

4.2.3.3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的影响 129

4.2.4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131

4.2.4.1气候—森林响应过程的敏感性分析 131

4.2.4.2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134

4.2.5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对策 137

4.2.5.1扩大植树造林,减缓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速度与幅度 137

4.2.5.2良种选育,营造温暖性耐旱树种 137

4.2.5.3天然次生林和原始林的管理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38

4.2.5.4适应气候变化的间伐和轮伐期经营对策 138

4.2.5.5发展薪炭林 139

4.2.5.6森林火灾及病虫害的防治 139

4.3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140

4.3.1中国水资源概述 140

4.3.1.1水资源与水文循环 140

4.3.1.2近百年来我国主要江河径流的变化趋势 140

4.3.1.3我国水资源问题 141

4.3.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模型 142

4.3.2.1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途径 142

4.3.2.2随机天气模型 143

4.3.2.3流域蒸散发模型 144

4.3.2.4流域水文模型 144

4.3.2.5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 146

4.3.2.6水资源的脆弱度指标 147

4.3.3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148

4.3.3.1气候变化对天然年径流的影响 148

4.3.3.2气候变化对径流年内分配及干旱洪涝的影响 149

4.3.3.3流域水文情势变化 149

4.3.4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需影响 151

4.3.4.1需水量及可供水量预测 151

4.3.4.2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或多水 153

4.3.5水资源管理适应性对策 153

4.3.5.1适应性对策概念 153

4.3.5.2适应性对策建议 154

4.3.5.3影响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155

4.4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156

4.4.1中国海岸带的脆弱性 156

4.4.1.1中国海岸类型及海岸带主要脆弱区 156

4.4.1.2影响中国海岸带的海洋极端事件 157

4.4.2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及其预测模型 158

4.4.2.1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 158

4.4.2.2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预测模型 159

4.4.3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影响 160

4.4.3.1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范围的计算和专题图的编制 160

4.4.3.2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的影响 163

4.4.4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164

4.4.4.1社会经济及环境数据库 164

4.4.4.2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165

4.4.5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适应对策 168

4.4.5.1适应对策选择 168

4.4.5.2费用效益分析 169

参考文献 170

第5章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评价 173

5.1概述 173

5.1.1基本情况描述 173

5.1.2减排技术评价的基本范围 175

5.1.3减排技术评价的基本方法 176

5.2工业通用装备技术 177

5.2.1综述 177

5.2.2工业锅炉 178

5.2.2.1现状描述 178

5.2.2.2减排技术描述 179

5.2.2.3应用前景与减排潜力 182

5.2.2.4实现潜力的障碍分析和政策建议 183

5.2.3工业电动机 183

5.2.3.1现状描述 183

5.2.3.2减排技术描述 184

5.2.3.3应用前景 185

5.2.3.4实现潜力的障碍分析与政策建议 186

5.3民用能源 186

5.3.1综述 186

5.3.2照明设备 187

5.3.2.1现状描述 187

5.3.2.2减排技术描述 188

5.3.2.3应用前景 189

5.3.2.4实现潜力的障碍分析和政策建议 190

5.3.3家用电器 191

5.3.3.1现状描述 191

5.3.3.2减排技术描述 192

5.3.3.3应用前景 193

5.3.3.4实现潜力的障碍分析和政策建议 194

5.4发电部门 195

5.4.1综述 195

5.4.2火力发电 196

5.4.2.1现状描述 196

5.4.2.2减排技术描述 196

5.4.2.3减排技术经济评价 198

5.4.2.4应用前景 199

5.4.2.5减排的障碍分析和政策建议 200

5.4.3水力发电 200

5.4.3.1现状分析 200

5.4.3.2水力发电的经济成本和减排成本 201

5.4.3.3应用前景与减排潜力 201

5.4.3.4水电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政策建议 202

5.4.4核能发电 202

5.4.4.1现状描述 202

5.4.4.2核电发电的经济成本和减排成本 203

5.4.4.3减排潜力分析 204

5.4.4.4发展核电的限制因素和政策建议 204

5.4.4.5案例研究 205

5.5城市燃气 205

5.5.1综述 205

5.5.2天然气供应 206

5.5.3液化气供应 207

5.5.4人工制气 207

5.5.5减排技术综合评价 208

5.5.6应用前景 210

5.5.7政策建议 211

5.6可再生能源技术 212

5.6.1综述 212

5.6.2太阳能 212

5.6.2.1太阳能热水器 213

5.6.2.2太阳房 213

5.6.2.3太阳能发电 214

5.6.3风力发电 214

5.6.4生物质能源技术 216

5.6.4.1综述 216

5.6.4.2生物质气化 216

5.6.4.3沼气 218

5.6.5减排技术的综合评价 219

5.6.5.1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减排潜力 219

5.6.6沼气技术典型案例 220

5.7煤层气利用 220

5.7.1煤层气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220

5.7.2煤层气抽放方法及其选择 221

5.7.2.1煤层气抽放方法 221

5.7.2.2抽放方法选择 222

5.7.3煤层气的利用 223

5.7.4煤层气抽放的成本估计 223

5.7.5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障碍探讨 224

5.8交通运输部门 225

5.8.1综述 225

5.8.2交通减排技术 225

5.8.2.1公路运输 225

5.8.2.2铁路运输 227

5.8.2.3水路运输 227

5.8.3减排潜力 229

5.9非工业源减排技术 229

5.9.1水稻种植 229

5.9.1.1施肥 229

5.9.1.2选用高产低甲烷排放的水稻品种 230

5.9.1.3灌水管理 231

5.9.1.4甲烷抑制剂 231

5.9.1.5减排技术的综合评价 231

5.9.2动物饲养 232

5.9.2.1秸秆处理 232

5.9.2.2改善营养成分 232

5.9.3动物粪便处理 233

5.9.3.1建造小型沼气池 233

5.9.3.2粪便快速烘干 233

5.9.3.3贮留池 233

5.9.4林业发展 233

5.9.4.1加快人工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233

5.9.4.2加强集约经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 233

5.9.4.3加强森林保护,提高碳汇功能 234

5.10结论 234

参考文献 235

第6章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CO2,CH4)排放构想 240

6.1概述 240

6.2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想 241

6.2.1中国中远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 241

6.2.2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构想方案 241

6.2.2.1人口与城市化发展 241

6.2.2.2经济增长 242

6.2.2.3产业结构 242

6.3未来能源消费与供应的基本构想 243

6.3.1高耗能部门能耗强度变化的分析与构想 243

6.3.1.1钢铁工业 243

6.3.1.2有色金属工业 244

6.3.1.3建材工业 245

6.3.1.4化学工业 246

6.3.1.5电力工业 247

6.3.2未来能源消费的Baseline方案的确定原则 248

6.3.3能源开发与供应前景分析 248

6.3.3.1煤炭开发与供应 249

6.3.3.2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 249

6.3.3.3水电开发 250

6.3.3.4核能开发 250

6.3.3.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250

6.4终端能源需求预测 251

6.4.1分部门终端能源需求分析模型 251

6.4.2终端能源需求预测的方案设想 251

6.4.3终端能源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252

6.5能源消费的CO2和CH4排放 253

6.5.1 INET能源系统最优化模型 253

6.5.2能源供应结构分析 254

6.5.2.1 Baseline方案的一次能源需求与构成 254

6.5.2 2替代构想方案分析 256

6.5.3能源消费的CO2排放 258

6.5.4能源活动的CH4排放 258

6.5.4.1煤矿瓦斯 258

6.5.4.2油气系统逸出的CH4排放 259

6.6非能源源的CO2和CH4排放 260

6.6.1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 260

6.6.2森林采伐的CO2排放 261

6.6.3非工业源的CH4排放 262

6.6.3.1水稻种植过程的CH4排放 262

6.6.3.2家养动物的CH4排放 263

6.6.3.3动物粪便的CH4排放 264

6.6.3.4城市垃圾填埋的CH4排放 265

6.6.3.5生物质能燃烧的CH4排放 266

6.7温室气体排放的宏观经济分析 267

6.7.1能源系统CO2排放的宏观经济分析 267

6.7.1.1 Baseline方案的宏观分析 267

6.7.1.2替代方案评价 269

6.7.2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评价 270

6.7.2.1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270

6.7.2.2几点结论 272

第7章 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评价指南 274

7.1概述 274

7.1.1问题的提出 274

7.1.2气候变化问题的特征 274

7.1.3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中的利益冲突 275

7.1.4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276

7.1.5气候变化对策的评价方法 277

7.1.6现有气候变化对策的评价 278

7.1.7本项研究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79

7.2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280

7.2.1社会经济评价的概述 280

7.2.2社会经济评价的特点 281

7.2.2.1气候变化的特点 281

7.2.2.2社会经济评价的特征 282

7.2.3社会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框架 282

7.2.3.1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83

7.2.3.2技术对策的选择 283

7.2.3.3经济对策的分析和评价 283

7.2.3.4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构想 284

7.2.3.5政策实验与综合分析 284

7.2.4结合中国国情,开展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284

7.2.4.1对现有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评价理论的分析和评估 285

7.2.4.2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全球范围的社会经济分析评价 285

7.2.4.3结合中国国情,开展有关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 286

7.3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评价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287

7.3.1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大气公共物品说的讨论 287

7.3.2公平和效率 289

7.3.3国家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291

7.3.4中国国家发展目标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系 292

7.3.4.1发展经济刻不容缓 292

7.3.4.2控制排放势在必行 292

7.3.4.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最佳的选择 294

7.4中国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的进展 295

7.4.1综合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295

7.4.1.1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295

7.4.1.2气候变化的综合评价 296

7.4.1.3综合评价模型系统 296

7.4.1.4温室气体减排对策评价模型的进展 301

7.4.2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309

7.4.2.1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基本特征 309

7.4.2.2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几个具体问题 310

7.4.2.3中国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下一步工作 311

7.5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对策的评价方法 311

7.5.1评价的标准 311

7.5.2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CBA法)适用性评价 313

7.5.3费用-效果分析方法(CEA法) 319

7.5.3.1费用-效果法的提出 319

7.5.3.2效果指标及其计算 319

7.5.3.3费用指标及其计算 319

7.5.3.4 CEA方法的评价准则 321

7.5.3.5 CEA方法在GHG吸收技术对策评价中的应用 322

7.5.3.6减排对策的多因素评价 322

7.6现有对策的分析和评价 322

7.6.1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与对策概述 322

7.6.2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技术对策 324

7.6.3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经济政策 325

7.6.4碳税政策及其评价 326

7.6.4.1碳税的理论基础 326

7.6.4.2碳税的定义与模式 327

7.6.5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系统的评价 329

7.6.5.1概念及其实践 329

7.6.5.2可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系统(ITEP) 330

7.6.5.3可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系统的适用条件 331

7.6.6关于联合履约问题 331

参考文献 333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334

8.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中国造成显著影响 334

8.2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持续上升,简单地限制排放将严重地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36

8.3以“无悔”措施为起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37

8.4深入开展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正确认识和减少气候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 339

8.5争取国际资助,继续开展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级研究 341

附录 缩略语和化学符号 3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