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劳动哲学
劳动哲学

劳动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江松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11636
  • 页数:5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古今中西的劳动哲学思想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对各派劳动哲学思想加以比较研究和综合扬弃,并探讨了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劳动哲学的方法论问题。下编则从劳动一般、劳动者、劳动与价值,到劳动与产权、劳动与资本、劳动与管理,做了逐步展开的论述,进而讨论了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力求初步构建劳动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此外,书稿还对工会运动从劳动哲学的视角加以考察,并讨论了中国工会的建设问题。
《劳动哲学》目录
标签:哲学 劳动

导论 劳动哲学的学科价值、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 1

第一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价值 1

一、劳动哲学是把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和工会联结起来的中介和桥梁 1

二、劳动哲学有助于重构当代中国工人的阶级意识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 4

第二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性质 7

一、劳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7

二、劳动哲学的科学性质 8

第三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定位 9

一、劳动哲学是贯通哲学与劳动科学之间的桥梁 9

二、劳动哲学具有哲学、劳动科学和其他部门哲学都不可取代的相对独立性 10

三、西方学术界对劳动哲学学科位置的认识 12

第四节 劳动哲学的学科体系 14

一、劳动一般 14

二、劳动者 15

三、劳动与价值 17

四、劳动与产权 18

五、劳动与资本 19

六、劳动与管理 20

七、异化劳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1

八、对工会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 22

上篇 劳动哲学的思想资源 27

第一章 西方劳动哲学的古代、近代资源和现代谱系 27

第一节 西方古代和近代劳动哲学思想渊源 27

一、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哲学思想 27

二、基督教的劳动哲学思想 29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哲学思想 31

四、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36

五、欧文主义的劳动哲学思想 41

第二节 西方现代劳动哲学的缘起和谱系 43

一、现代劳动哲学的缘起 43

二、现代劳动哲学的谱系 44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哲学 47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哲学 48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类生活或基本存在方式 48

二、异化劳动是人的片面的和病态的存在状态 50

三、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本质和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向人的复归 51

四、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的历史 53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劳动哲学 54

一、劳动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 55

二、劳动或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两个方面 55

三、劳动的异化性质和自主性质 56

四、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条件 57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劳动哲学 58

一、异化劳动的几层含义 58

二、自由劳动的本质特征 60

三、达到和实现自由劳动的历史条件 61

第四节 《资本论》中的劳动哲学 64

一、劳动的双重属性 64

二、劳动与价值 65

三、劳动与剥削 66

四、劳动与资本的根本矛盾 66

五、劳动由单纯的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 66

第五节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劳动哲学 67

一、劳动创造人的具体历史过程 67

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基础 69

三、劳动是人与自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69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工运动的理论 70

一、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 70

二、工会运动是劳动反抗资本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75

三、合作社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积极扬弃 78

四、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 79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 81

第一节 劳动的存在论地位 82

一、劳动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中介 82

二、劳动的辩证性质和辩证法的劳动之源 84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阶级问题 87

一、劳动的异化和单面化 87

二、单面性与工人阶级的一体化 89

第三节 走向解放之路 91

一、心理革命、意识革命、文化革命 91

二、自由的劳动与人道的社会主义 93

三、以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 95

第四节 工人自治和工人委员会 96

一、科尔施等人的工人委员会 96

二、葛兰西的工厂委员会 97

三、列菲弗尔的工人自治社会主义 99

四、马勒的企业工团主义 99

五、高兹的劳工战略 100

第四章 社会民主主义劳动哲学 103

第一节 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的劳动哲学 104

一、劳动与土地和资本相分离的过程 104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105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105

四、社会主义意味着劳动的合作和解放 107

五、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的继承者和完善者 108

第二节 德国修正主义的劳动哲学 109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 110

二、作为目标和理想的社会主义 111

三、作为反思和批判的社会主义 112

四、作为运动和过程的社会主义 114

第五章 工联主义劳动哲学 119

第一节 英国工联主义:以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为例 120

一、工会的结构 120

二、工会的功能 124

三、工联主义的理论依据 128

四、工联主义与民主 131

第二节 美国工联主义:以龚帕斯的劳工运动理念为例 133

一、从社会主义到工联主义 134

二、纯粹工联主义或商业工会主义(business trade unionism) 135

三、工会参与与经济民主 137

四、劳工运动与理论意识形态 140

五、劳工运动与政治运动 141

六、个人主义、志愿主义与工会自治 142

第三节 对工联主义的全面总结和反思:泰尼鲍姆的劳动哲学 144

一、工会的本质特征 145

二、共同体(community)的崩溃和重建 147

三、工联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149

四、所有者的联合和劳动者的联合 150

五、资本的垄断与劳动的垄断 151

六、参与管理:资本与劳动在管理层面的合作 151

七、真正的社会:资本与劳动在所有权层面的合作 153

八、工会组织哲学:正确合理地处理身份与契约、成员资格与个人自由、工会权威与会员民主权利的相互关系 155

第六章 互助合作主义劳动哲学 158

第一节 罗虚戴尔合作主义哲学 159

一、罗虚戴尔原则 159

二、现代劳动合作运动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 160

第二节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主义哲学 163

一、互助合作是动物进化的主要因素、原则和推动力 163

二、互助合作是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原则和推动力 164

三、现代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及其发展前景 165

第三节 当代世界合作社运动的新趋势 166

一、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背景 166

二、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优势 167

三、当代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特点 168

第四节 合作社运动与市场社会主义 170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171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经验来源 171

三、社会所有制的两种类型:大社会所有制与小社会所有制 173

四、股份合作制:一种新合作主义(neo-cooperatism) 177

五、新合作主义的基本原则 177

第七章 资本主义劳动哲学 180

第一节 自由至上主义劳动哲学 180

一、自由至上主义的一般劳动观念 181

二、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会运动的批判 183

第二节 管理主义劳动哲学 187

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188

二、彼得·德鲁克的“新社会”理论 190

三、路易·斯凯尔索的二元经济论(双因素经济论) 195

四、马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思想 198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的劳动哲学资源 201

第一节 对有关神话传说和古词义的现代阐释 201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蕴涵的劳动思想 201

二、对“劳动”的词源学考证 202

第二节 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家的劳动观 203

一、墨子的劳动主义思想 203

二、许行的民粹主义思想 205

三、庄子的自由劳动思想 206

四、六祖慧能和百丈怀海的劳动佛学 208

五、王艮的“百姓日用就是道” 210

六、颜元的“格物”、“习行”思想 213

第三节 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愿望和要求 215

一、农民起义提出的基本要求 215

二、平均主义与皇权专制主义的不解之缘 216

第四节 中国现代劳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18

一、三民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劳资调和思想 218

二、自由主义的劳动资本化理论 220

三、无政府主义的劳工神圣论 223

四、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劳动哲学思想 226

第九章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比较研究和综合扬弃 231

第一节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比较研究 231

一、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 231

二、平等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 233

三、无产阶级立场与资产阶级立场的对立 234

第二节 对各派劳动哲学的综合扬弃 234

一、劳资冲突转向劳资调和、阶级斗争转向阶级合作 235

二、劳动主义的劳动哲学与资本主义的劳动哲学由两个极端向中间靠拢 236

三、通过综合和创新实现扬弃 239

第三节 当代中国劳动哲学方法论略 239

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精华,又要吸收非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合理成分 240

二、恰当处理理论与实践、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破除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乌托邦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二元对立 245

下篇 劳动哲学的体系构架 249

第十章 劳动一般 249

第一节 劳动的本质 249

一、劳动的本质和定义 249

二、劳动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254

第二节 劳动的悖论 257

一、物质性、客体性、对象性与精神性、主体性、创造性的矛盾运动 257

二、因果性与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矛盾运动 258

三、被动谋生性、外在强制性与自由自主性、自我实现性的矛盾运动 261

四、社会性、总体性、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与个人性、个体性、个别性、特殊性、具体性的矛盾运动 263

第三节 劳动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65

一、劳动范围的绝对扩大与劳动边界的相对缩小 265

二、劳动在人类实践和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68

三、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69

第四节 扬弃劳动一元论与多元相对论之间的对抗 272

一、一元论历史观和多元论历史观的得失比较 272

二、建立“以劳动为轴心的多元互动论” 273

第十一章 劳动者 275

第一节 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 275

一、劳动客体 275

二、劳动中介 277

三、劳动主体 278

四、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281

第二节 劳动者的悖论 282

一、劳动者的矛盾特征和矛盾处境 283

二、劳动者特征和处境的历史变化 285

第三节 劳动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88

一、劳动者在历史上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原因 289

二、劳动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局限性 294

三、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社会历史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96

第四节 破除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二元对立 297

一、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二元对抗 297

二、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的两极相通 300

三、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精英与平民矛盾的根本解决 302

第十二章 劳动与价值 306

第一节 价值的本质和形态 306

一、价值理论的源流 306

二、价值的本质 311

三、价值的形态或类型 314

四、哲学的价值范畴和经济学的价值范畴 316

第二节 劳动在经济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318

一、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三种思路 318

二、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321

三、经济价值的多种来源 324

四、劳动在经济价值形成和创造过程中的优先地位 327

第三节 劳动与剩余价值、利润、剥削 329

一、剩余价值的三种含义 330

二、合理的利润来源 331

三、不合理的利润来源:剥削以及其他 334

第四节 对剥削与利润的哲学思考 337

一、对剥削的反思和评价 337

二、对合理利润的反思和评价 340

第十三章 劳动与产权 342

第一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概论 342

一、所有权与产权 342

二、产权的双重含义 343

三、决定产权制度性质的三个基本矛盾 347

第二节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历史演变 350

一、原始公有产权的局限性 350

二、私有产权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352

三、私有产权制度的弊端 355

四、公有产权的重建 357

第三节 从劳动力所有权到劳动产权 359

一、劳动是产权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来源 359

二、劳动产权的严重丧失、部分重建和全面重建 363

三、劳动者与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 365

第四节 资本产权与劳动产权的对立和统一 370

一、资本的逻辑:资本雇佣劳动 370

二、劳动的逻辑:劳动雇佣资本 373

三、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 377

第十四章 劳动与资本 380

第一节 劳动与资本的初始关系 380

一、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源自自然与劳动的关系 380

二、资本的词源学解释 381

三、两种资本理论 382

四、资本的起源和本质 387

五、与早期资本相对应的早期劳动 391

第二节 资本与劳动各自的历史演化 391

一、资本与劳动的区别是其相互作用的前提 392

二、劳动和资本各自的历史发展 392

第三节 劳动资本化和资本劳动化 400

一、劳动与资本各自向对方演变 400

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依然存在 404

三、劳动与资本的现代定义 406

第四节 劳动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08

一、私有制、市场经济的长期历史合理性 409

二、劳动资本主义的历史理由 411

第十五章 劳动与管理 415

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问题 415

一、管理与人性 416

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对立 423

三、科学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构想 426

第二节 劳动与管理关系的历史发展 433

一、从劳动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到劳动与管理的分离 433

二、从劳动与管理的分离到劳动与管理的重新结合 435

第三节 劳动与管理重新结合的可行模式 438

一、资本雇佣劳动型企业的劳动者参与管理 438

二、劳动雇佣资本型企业的劳动者自主管理 439

三、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型企业的劳资共同管理 443

第四节 迎接管理革命的挑战 447

一、管理革命的实质 447

二、劳动者参与管理、自主管理、共同管理的主体条件 449

第十六章 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53

第一节 劳动的异化和异化劳动 453

一、异化是人的存在对人的本质的疏离和对抗 453

二、异化原因探析 458

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矛盾发展过程 460

一、原始人的异化 461

二、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异化 462

第三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67

一、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467

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从人类史前史到真正人的历史 469

第四节 资源和人性约束条件下其他可能的人类前景 476

一、发达国家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 477

二、资源和人性瓶颈下扬弃异化的替代模型 480

三、劳动者积极扬弃异化、发展自己的路径和方法 491

第十七章 对工会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 495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会的产生 495

一、工人阶级形成的客观过程和主观过程 495

二、工人阶级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工会的产生过程 500

第二节 工会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507

一、工会是以工人为主体的雇佣劳动者自愿结合的群体组织 507

二、工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属性 508

三、工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 510

第三节 工会运动的内在矛盾 512

一、工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功能与其他属性和功能的矛盾 512

二、工具态度与意识形态态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 515

三、工人权利与组织权威、个人选择自由与集体行动效力、工会民主与工会集中的矛盾 517

四、工会与工会、工会基层自治与工会规模发展的矛盾 523

五、劳资斗争取向与劳资合作取向之间的矛盾 524

第四节 当代工会面临的挑战和工会的未来 527

一、当代社会对工会的挑战 527

二、工会的对策和发展战略 533

三、工会的未来与工会的终结 535

结语 从劳动哲学视角看中国工会的改革和建设 537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与工会的阶级基础 538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538

二、中国工会的阶级基础和会员来源 541

第二节 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和社会地位 542

一、职工合法权益的科学内涵 542

二、对工会职责和角色的全面界定 545

三、中国工会的权利和社会政治地位 548

四、中国工会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551

附录 精英哲学与平民哲学 555

主要参考文献 5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