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三峡文明史
三峡文明史

三峡文明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禹阶,管维良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6689659
  • 页数:4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从远古到2003年的三峡文明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三峡文明发展的历程。
《三峡文明史》目录

第一编 三峡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3

第一章 三峡文明形成的自然与生态环境 3

一、三峡地区地质与地貌的考察 3

二、三峡河段河床成因及变迁的考察 6

三、三峡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考察 7

四、三峡地区与黄河流域区域文明的地理比较 11

第二章 长江三峡——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摇篮 13

一、三峡文明的孕育 13

二、三峡文明的曙光 18

三、三峡文明的滥觞 24

第三章 三峡盐丹文明——三峡先民对自然资源的最初开发与利用 32

一、三峡宝藏——泉盐与丹砂 32

二、巫山诸巫对泉盐与丹砂的最先开发 34

三、巴族在盐丹文明中诞生 38

第二编 三峡文明的初兴(夏商周时期) 45

第一章 夏商时期的巴族文明 45

一、巴族从巫山中走出 45

二、早期巴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51

第二章 巴国文明 55

一、巴国的建立 55

二、巴族的文化习俗 57

三、巴国的物质文明 59

四、巴族的精神文明 67

第三章 楚人与楚国 89

一、楚人兴自三峡腹地 89

二、辉煌灿烂的楚国物质文明 92

三、绚丽多彩的楚国精神文明 96

第三编 三峡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05

第一章 三峡物质文明的发展 105

一、社会历史条件 105

二、农业生产 108

三、手工业生产 111

四、交通运输 115

五、建筑艺术 118

六、城市 122

第二章 三峡精神文明的发展 127

一、宗教文化 127

二、民间歌舞 129

三、石刻 131

第三章 三峡文明发展中的民族融合趋势 134

一、巴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社会与文化条件 134

二、民族间风俗习惯的融合 136

三、由渔猎到农耕——民族间生产手段的融合 137

四、三峡区域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融合 137

五、三峡区域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 138

第四编 三峡文明的繁荣(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143

第一章 三峡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 143

一、农业 143

二、手工业 147

三、商业 149

四、交通运输 151

五、城市的发展 152

六、落后地区的开发 154

第二章 精神文明异彩纷呈 155

一、三峡风情中的唐宋文学 155

二、石窟及石刻 162

三、巴渝易文化 168

第三章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177

一、城镇与居室 177

二、饮食 181

三、娱乐 183

第四章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 187

一、僚族的出山及与汉族的融合 187

二、渝州蛮与汉族的融合 190

三、巴族诸蛮向土家族转化 193

第五编 三峡文明的新变(元明清时期) 201

第一章 三峡文明新变的文化与生态环境 201

一、三峡文明发展的自然环境 201

二、三峡文明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210

第二章 缓慢发展中的物质文明 223

一、农业 223

二、手工业 225

三、商品交换 229

四、交通运输 232

第三章 社会生活的变化 237

一、服饰的变化 237

二、运输工具的变化 238

三、城市的变化 243

第四章 新变中的精神文明 249

一、文学创作 249

二、绘画、戏剧 259

三、教育 262

四、石刻 263

五、建筑 271

第五章 土家地区的精神文明 284

一、土家歌舞 284

二、文学 291

第六编 三峡文明的逐步转型(1840—1949) 305

第一章 三峡地区社会的逐步转型 305

一、区域性农业社会的变化 305

二、西方生产方式的传入 308

三、西方生活方式的输入 310

四、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3

第二章 物质文明的逐步改变 320

一、农副业生产 320

二、手工业生产 321

三、商业与金融业 323

第三章 近代物质文明的出现 332

一、汽车、公路、轮船 332

二、西式洋楼 334

三、现代医院 337

第四章 近代精神文明的出现(1840—1949) 339

一、新式学校 339

二、电影、话剧等新式娱乐方式 352

三、出版印刷 361

四、新闻报刊 367

第五章 战时以陪都为中心的三峡区域文化的短暂繁荣 378

一、工矿企业的内迁带来的物质文明的繁荣 378

二、机关学校团体的内迁带来的文化繁荣 386

三、科学技术的短暂繁荣 392

四、文学艺术的异彩纷呈 395

五、新闻出版业的兴盛 399

第七编 走向辉煌的三峡文明(1949—2003) 407

第一章 “恢复”与“调整”时期的重庆经济与文化(1949—1965) 407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40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409

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410

四、以《红岩》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的问世 411

五、新时期的文艺界 412

六、新闻、出版事业迅速步入正轨 415

七、教育界的新生 417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严重破坏(1966—1976) 420

一、频繁掀起的政治运动 420

二、工业生产的严峻局面 423

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贫乏 425

第三章 三峡文明在改革开放中走向辉煌(1977—1996) 430

一、复苏与发展中的重庆市 430

二、三峡工程及其带来的历史机遇 434

第四章 重庆以外的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42

一、万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42

二、涪陵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45

第五章 重庆市的直辖与西部的开发(1997—2003) 448

一、以直辖为契机的三峡文明走向辉煌 448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三峡文明 453

第六章 三峡地区民间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 457

一、民间艺术撷英 457

二、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艺术界 468

三、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472

参考文献 475

编后记 4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