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史简编  第3版
中国史简编  第3版

中国史简编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作璋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2806979
  • 页数:114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史简编 第3版》目录

第一编 原始社会 2

第一章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2

元谋人 2

兰田人 3

北京人 3

丁村人 5

第二章 氏族公社 7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 7

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7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和社会结构 9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3

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3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 15

父系氏族公社的变革和原始公社的解体 17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 19

第二编 奴隶社会 24

第一章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 24

第一节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 24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4

阶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夏朝的灭亡 27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发展——商 28

商的兴起和建国 28

社会经济的繁荣 31

商朝的灭亡 34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继续发展——西周 37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37

西周的建立 37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38

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41

第二节 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43

井田制和农业生产 43

手工业和商业 45

第三节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46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46

西周灭亡 48

第三章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 50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列国形势——大国争霸 50

周室东迁和齐、晋称霸 50

秦、楚相继争霸 53

“弭兵”运动和吴、越争霸 54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56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6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57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59

第三节 奴隶和平民的革命斗争 61

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 61

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 62

第四章 奴隶制时代的文化 64

第一节 哲学思想 64

天命观与重民思想 64

《周易》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 66

思想家老子 66

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68

军事家孙武 70

第二节 文学、史学与艺术 71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71

重要历史文献《尚书》 71

我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72

青铜艺术与玉器雕刻 73

音乐舞蹈 73

第三节 科学技术 74

天文历法 74

数学 75

医药学 76

第四节 文字和教育 76

甲骨文和金文 76

教育 77

第五节 社会风俗 79

衣食住行 79

婚姻丧葬 82

第三编 封建社会 86

第一章 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 86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和变法运动 86

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与战国七雄 86

各国的变法 89

封建制度的确立 93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 95

农业生产的发展 95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97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 100

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100

文学、史学和艺术 105

科学技术 107

教育 108

社会风俗 110

第二章 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 112

第一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建立——秦 112

封建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112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16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专制集权的各项措施 118

经济的发展 119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21

第二节 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23

秦的暴政 123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124

楚汉相争和西汉的建立 128

第三章 强盛的西汉王朝和绿林赤眉起义 132

第一节 汉初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的各项政策 132

地主阶级政权的重建 132

“与民休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134

第二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 136

社会经济的发展 136

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140

第三节 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巩固 141

打击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141

确定新的选官制度 143

财政的集中 144

独尊儒术 145

第四节 西汉时期国内各民族联系的加强与中外关系 146

匈奴 146

东北各族与中朝、中日关系 148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48

越族与中越关系 150

西南各族 151

第五节 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 152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和王莽改制 152

绿林赤眉起义 154

东汉的建立 158

第四章 东汉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和黄巾起义 160

第一节 东汉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60

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措施 160

社会经济的发展 162

第二节 东汉豪族势力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加强 165

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 165

大地主田庄和封建依附关系 166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各少数民族与中外关系 168

匈奴的分裂和班超出使西域 168

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 170

羌汉人民联合的反抗斗争 171

三韩、倭国与交趾 172

第四节 黄巾起义 173

外戚宦官专政 173

黄巾起义 176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文化 179

第一节 经学和哲学 179

经学 179

董仲舒 181

王充 182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183

文学 183

史学 184

艺术 186

第三节 科学技术 188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188

造纸术的发明 188

张衡的科学成就 189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190

华佗的外科手术 190

第四节 教育 191

官学 191

私学 192

第五节 社会风俗 194

衣食起居 194

婚丧节俗 196

第六章 三国鼎立 199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99

军阀混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99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2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和经济 205

魏国的政治和经济 205

蜀国的政治和经济 208

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210

第七章 从西晋的短期统一到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12

第一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 212

西晋的短期统一 212

士族门阀统治下的西晋内政 213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灭亡 216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19

苟安江南的东晋王朝 219

北方十六国割据和祖逖等的北伐 221

秦晋淝水之战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25

第八章 南朝和北朝 230

第一节 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230

宋、齐、梁、陈的更替 230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大地主封山占水 234

南朝士族的腐朽没落 237

第二节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238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238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42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分裂 243

北齐、北周的建立和北周统一北方 247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250

第一节 哲学与宗教 250

魏晋玄学 250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252

范缜的《神灭论》 253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254

文学 254

史学和地理学 256

艺术 257

第三节 科学技术 259

祖冲之和圆周率 259

天文学的成就 259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60

机械制造 260

医学 261

第四节 教育 261

官学 262

私学 264

第五节 社会风俗 265

饮食服饰 265

婚丧节俗 267

第十章 隋朝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 270

第一节 隋初的政治与经济 270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70

政治与经济改革 27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大运河的开凿 273

第二节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隋末农民大起义 276

隋炀帝的暴政 276

隋末农民大起义 278

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280

第十章 唐朝的强盛 283

第一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83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83

唐初各项制度的建立 285

从武则天的统治到开元盛世 290

第二节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293

农业 293

手工业 295

商业和交通 298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00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301

东突厥和西突厥 301

回纥 303

靺鞨 304

南诏 306

吐蕃 306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关系 308

新罗 308

日本 309

印度 310

西亚和北非诸国 311

第十二章 唐朝的衰落和唐末农民战争 314

第一节 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 314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314

宦官和朋党 317

均田制的破坏和地主田庄的发展 319

唐政府的财政危机和两税法的实行 322

第二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324

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324

黄巢大起义 326

唐朝的灭 329

第十三章 隋唐时期的文化 330

第一节 哲学和宗教 330

佛、道、儒的发展与斗争 330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 332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333

文学 333

史学 337

艺术 338

第三节 科学技术 340

雕版印刷术 340

火药的发明 340

天文学家僧一行 340

孙思邈和《千金方》 341

建筑 342

第四节 教育 342

第五节 社会风俗 344

第十四章 北宋、辽、夏、金的关系 346

第一节 五代十国 346

五代十国的更替 346

五代十国的政治和经济 348

周世宗的改革 351

第二节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352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352

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355

专卖制度 357

社会经济的发展 358

第三节 北宋的农民起义和政治改革 361

王小波、李顺起义 361

王安石变法 362

方腊、宋江起义 366

第四节 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367

辽的建立 367

辽的政治和经济 368

辽与北宋的关系 373

第五节 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374

西夏的建立 374

西夏的政治和经济 375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378

第六节 金的建立及其与辽、北宋的关系 379

金的建立 379

金灭辽和北宋 380

第七节 回鹘、西辽和大理 382

回鹘诸汗国 382

西辽 383

大理 383

第十五章 南宋与金的对峙 385

第一节 南宋的偏安和南北人民的抗金斗争 385

南宋的建立 385

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386

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 387

第二节 南宋的农民起义和经济发展 388

钟相、杨么起义 388

南方经济的发展 390

第三节 金的政治和经济 393

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93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95

红袄军起义 397

第十六章 元朝的统治和元末农民战争 399

第一节 元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399

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399

元朝的统一 400

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402

第二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对外交流 405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05

对外交流的频繁 407

第三节 元代的社会矛盾和元末农民大起义 409

社会矛盾 409

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411

朱元璋的统一战争和元朝灭亡 413

第十七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415

第一节 哲学思想 415

理学 415

陈亮和叶适的反理学思想 417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418

文学 418

史学 420

绘画艺术 421

第三节科学技术 42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22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423

火药应用于军事 423

沈括和《梦溪笔谈》 424

郭守敬和《授时历》 424

《农桑辑要》与王祯《农书》 424

李诫和《营造法式》 425

第四节 教育 425

学校 425

书院 427

第五节 社会风俗 428

宋代风俗 428

西夏党项族风俗 432

辽代契丹族风俗 433

金代女真族风俗 435

元代蒙古族风俗 437

第十八章 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439

第一节 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439

明朝前期的经济 439

户籍和赋役制度 442

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 444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446

唐赛儿等农民起义 448

第二节 明朝与国内各族的关系 449

明朝与蒙古族的关系 449

明朝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451

明朝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53

明朝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454

明朝对台湾的管辖 455

第三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456

郑和下西洋 456

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 458

东南沿海军民的御倭斗争 459

援朝战争 461

中国人民反对欧洲殖民者的斗争 462

第四节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城镇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464

商品经济的发展 464

资本主义的萌芽 467

城镇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468

第十九章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471

第一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471

明后期政治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471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476

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478

第二节 清军入关和人民的抗清斗争 483

清军入关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483

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487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491

第二十章 清朝前期的统治 494

第一节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94

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494

农业和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497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和雇工的反抗斗争 501

第二节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504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504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508

第三节 清朝的统一和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514

平定三藩 514

设立台湾府 515

抗击沙皇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斗争 515

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 517

平定回疆贵族的叛乱 519

西藏的金瓶制和云贵的改土归流 520

清朝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522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文化 524

第一节 哲学思想 524

王守仁和李贽 524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528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531

小说 531

戏曲 536

书法与绘画 539

第三节 考据学、史料学和地理学 540

考据学 540

史学和史料学 542

地理学 545

第四节 科学技术 545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546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47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547

第五节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549

西学东渐 549

中学西传 549

第六节 教育 550

学校 550

书院 552

第七节 社会习俗 554

服饰住宅 554

婚丧习俗 556

第四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编) 558

第一章 鸦片战争 558

第一节 禁烟运动 558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558

鸦片的输入 562

中国的禁烟斗争 565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 569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569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574

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的战斗 575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78

中英《南京条约》 578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80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581

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584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587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587

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早期反清活动 587

金田起义 593

第二节 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 595

定都天京 595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597

捻军和各地少数民族响应起义 602

地少数民族响应起义 602

《天朝田亩制度》及各项政策 605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609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609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611

沙俄乘机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616

“辛酉政变”和中外反动派开始勾结 618

第四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621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621

太平天国为争取形势好转而斗争 624

经营江浙和保卫安庆的失败 627

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和天京陷落 630

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继续战斗 63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634

第三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638

第一节 洋务运动 638

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638

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和新式陆海军的建立 641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646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53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653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早期斗争 658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661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661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661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 662

英国对云南和西藏的侵略 665

第二节 中法战争 667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 667

中法战争与《中法新约》的签订 668

第五章 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672

第一节 中日战争 672

日本侵华战争的准备 672

中日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675

《马关条约》 681

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强占台湾省的斗争 683

第二节 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活动 686

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686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689

第六章 戊戌变法 693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693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693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活动 695

维新派与封建反动势力的论战 702

第二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706

百日维新 706

变法的失败 709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713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713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713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720

第二节 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 725

八国联军侵华与京津义和团的战斗 725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731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 736

第八章 辛亥革命 740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740

民族危难的加深和不断高涨的人民反抗斗争 740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747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75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758

第二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 760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纲 760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764

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767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 771

第三节 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774

辛亥革命前夜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 774

武昌起义和各省区的响应 778

中华民国的成立 785

第四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789

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与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 789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794

第九章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797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797

国民党的建立与“二次革命” 797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列强的疯狂侵略 801

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覆灭 805

第二节 反对段祺瑞的斗争 808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808

段祺瑞操纵北京政权与张勋复辟 809

护法运动 812

第十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81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814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814

无产阶级的壮大 816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 818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818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820

第十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822

第一节 社会政治思想 822

龚自珍、魏源与思想领域内的新变化 822

太平天国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的冲击 826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828

第二节 史学与文学艺术 831

梁启超的史学观点和王国维的史学贡献 831

文学 832

戏剧 834

绘画与雕塑 835

第三节 科学技术 835

数学家李善兰、华衡芳 835

化学家徐寿 837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838

飞机设计师冯如 838

第四节 教育 840

洋务教育 840

维新派教育 841

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 842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843

第五节 社会风俗 845

衣食住行与娱乐活动 845

社会礼俗与岁时节令 847

(下编) 849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849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849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849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850

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85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56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856

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及其活动 85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6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862

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和北洋军阀混战 862

民族经济的衰退 864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865

第四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867

香港海员大罢工 867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868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70

第十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高涨 872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872

第二次护法运动和孙中山的转变 872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873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75

第二节 革命运动的高涨 876

南方革命运动的高涨 876

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878

第三节 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880

五卅运动 880

省港大罢工 882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88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885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885

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886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887

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889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890

第十四章 北伐战争 892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892

直奉军阀的反革命联合 892

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894

第二节 工人的英勇战斗和农村大革命 897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897

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 898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899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901

第十五章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903

第一节 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903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90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904

第二节 汪精卫集团的叛变 908

反革命包围中的武汉政府 908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910

第十六章 中国红色政权的创立和发展 913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913

国民党的“统一” 913

国民党“ 训政”的开始 915

南京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 917

第二节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919

八一南昌起义 919

八七会议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921

广州起义 92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924

第三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926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926

“国民会议” 928

第四节 红色政权的发展 929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929

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的理论 931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发展 932

古田会议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935

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93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939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出现及其活动 941

第三党的成立和活动 941

国民党改组派的成立和解散 943

人权派的出现和消失 944

第十七章 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947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947

九一八事变 947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949

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抗战 951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952

蒋介石“安内攘外”的反动政策 952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形成 954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955

第三节 红军的长征 958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红色区域的建设 958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960

遵义会议 962

红军长征的胜利 963

第十八章 由国内战争向全国抗日战争的转变 966

第一节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966

华北事变 966

国民党亲英美派和亲日派的分化 968

南京政府的币制改革和经济建设 969

一二·九运动 97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973

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973

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方针 975

第三节 西安事变 977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继续发展 977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979

第十九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983

第一节 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983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983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986

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抗日战争的支援 987

世界各国对中日战争的不同态度 988

第二节 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抗战 990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990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举进攻 99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994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994

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996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999

第二十章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 1001

第一节 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和汪精卫集团的投敌 1001

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1001

汪精卫集团的投敌和汪伪政权的成立 1002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 1004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有限进攻 1004

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活动 1006

皖南事变 100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团结的斗争 1009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支柱 1009

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 10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1015

第四节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1017

抗战初期中间势力的政治态度 1017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1019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1021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021

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1022

第六节 正面战场抗战的失利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1024

正面战场抗战的失利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024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1026

大后方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1028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抗日军民的艰苦斗争 1030

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 1030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1032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1035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1036

第二十一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1038

第一节 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的不同路线 1038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1038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1039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1041

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1041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042

第二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和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1045

第一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045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 1045

重庆谈判 1047

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和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1050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1051

第二节 美蒋布置全面内战 1054

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1054

美帝加紧帮助蒋介石布置内战 1055

第三节 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1057

解放区的练兵、生产和减租运动 1057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58

第二十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 1060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 1060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 1060

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1061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063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063

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1065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经济危机 1068

“制宪国大” 1068

《中美商约》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1070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高涨 1071

第二十四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1074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074

三支大军挺进中原 1074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深入和整党整军运动 1077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1078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发展 1080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挣扎与孤立 1081

“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1081

美帝对国民党败局的挽救 1082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1084

中间路线的破产 1085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 1087

三大战役的胜利 1087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1091

国民党“和平”攻势的破产 109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94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094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09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99

第二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1101

第一节 哲学 1101

李大钊、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的早期传播 1101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 1102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1104

第二节 史学&(1106) 李大钊的史学理论 1106

郭沫若、吕振羽对中国古史的研究 1107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108

范文澜和翦伯赞编写的中国通史 1109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与出版 1110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1110

郭沫若和茅盾在文学上的成就 1111

左翼作家联盟 1113

梅兰芳、聂耳、徐悲鸿等在艺术上的成就 1114

解放区文艺的成就 1115

邹韬奋在出版事业上的贡献 1117

第四节 科学技术 1119

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119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1121

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 1122

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 1124

桥梁专家茅以升 1125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1126

第五节 教育 1127

勤工俭学运动 1127

壬戌学制 1128

中华职业教育社 1130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1132

梁漱溟的乡农学校 113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1134

“抗大”式的教育 1135

第六节 社会风俗 1137

婚姻家庭 1138

衣冠住行 1139

岁时节令 114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