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辛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3546648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中央党校研究室组织,约请近年来在思想理论领域比较活跃的一些机关部委中理论工作者,围绕在调研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一些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解读。这是本社每年都要出版图书,自2002年十六大以来以来,已经陆续出版了10本,成为地方党校和电子科大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培训读物。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十一章节和后记:导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目录

导语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1

一 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一)充分体现了四大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1

(二)对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清醒回应 2

(三)凸显了对文化在现代社会功能的深刻认知 3

(四)这一奋斗目标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与要求 4

二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和“兴国之魂” 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从理论体系走向大众实践 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深根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态 10

三 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发展文化产业 12

(一)文化产业是对文化事业的有机补充和积极促进 12

(二)遵循文化产业的规律来发展文化产业 13

四 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文化体制改革 14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4

(二)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15

上篇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9

专题一 伟大觉醒:发展先进文化 19

一 正确认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9

(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 19

(二)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鼓舞人民、凝聚力量 22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4

(一)意识形态高地的战略意义 25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2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29

三 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30

(一)积累和继承是文化创造的前提 30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 31

(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33

四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 35

(一)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历史必然性 36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37

专题二 辉煌成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1

一 创造灿烂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41

(一)五四运动后中国产生了新的文化生力军 41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实现大发展 44

二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 47

(一)建国初期文化事业的发展 47

(二)改革开放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50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5

(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6

(二)开展思想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 56

(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8

(四)推动文化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59

专题三 本领要求: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62

一 “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 62

(一)“意识形态”的硬要求 62

(二)“精神家园”的硬要求 64

(三)“大众实践”的硬要求 65

二 政治深处烙印文化的基因 67

(一)和而不同:“不同”不是一种臆想,而是一种事实、一种必然 67

(二)和实生物:“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68

(三)和谐相处:“普世”不是一种教义,而是一种状态、一种模式 69

三 传承并光大我们的红色文化 71

(一)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72

(二)教化:“‘四个伟大’讨嫌,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的” 73

(三)创新:“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73

中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7

专题四 统一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77

一 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学习 7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77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功 79

(三)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81

二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82

(一)“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心骨 83

(二)“中国化”要围绕“中国”做文章 85

(三)“中国化”要在“化”上下大工夫 88

三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91

(一)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 91

(二)全面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93

(三)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重在学以致用 97

专题五 共同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9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9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10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10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06

二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9

(一)集中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09

(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11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111

三 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重大问题 112

(一)以生产力标准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112

(二)科学认识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和“剥削”问题 113

(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15

(四)正确认识和应对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117

专题六 强大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20

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20

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123

(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 123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创新极为重要的任务 125

(三)文化创新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精神先导 127

三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 128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29

(二)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13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 134

专题七 基本道德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39

一 当代中国的发展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 139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分析 139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 141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价值 143

二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45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45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147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148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50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151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152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53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54

三 夯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基础 156

(一)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 156

(二)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157

(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58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奖惩机制 159

下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63

专题八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163

一 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分析 163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163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功能及其比较优势 165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167

(四)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168

二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69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69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72

三 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求 174

(一)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74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75

(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176

(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177

(五)合理开发文化资源 178

(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179

(七)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180

(八)尊重、鼓励和保护文化创新 183

专题九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85

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及目标 185

(一)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进程 185

(二)“十一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190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内涵、现状及目标 192

二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94

(一)加快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194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机制,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96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198

三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200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200

(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为文化体制改革护航 203

(三)牢牢把握文化改革的关键,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活力 204

专题十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206

一 为什么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206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206

(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208

(三)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历史轨迹 211

二 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13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情况 213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成效 216

(三)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8

三 进一步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对策 220

(一)大力发展现代中国文化 220

(二)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 222

(三)提高中国的国际文化话语权 224

专题十一 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227

一 增强新形势下文化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7

(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 227

(二)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29

(三)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总体状况 231

二 统筹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 234

(一)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是重点 234

(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基础 236

(三)加强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关键 239

三 创新文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41

(一)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241

(二)改革创新文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243

(三)德才兼备是文化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44

后记 2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