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必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9173170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土壤分析的基础知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物理性质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土壤元素分析、仪器设备的应用等内容。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目录

编写说明 1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1.1 实验室用水 1

1.1.1 分类 1

1.1.2 制备 1

1.1.3 指标检测 2

1.1.4 贮存 5

1.2 化学试剂 5

1.2.1 分类 5

1.2.2 选用 7

1.2.3 贮存与保管 7

1.2.4 制备 8

1.3 实验室常用器皿及洗涤 11

1.3.1 玻璃器皿 11

1.3.2 瓷、石英、玛瑙器皿 12

1.3.3 铂质器皿 13

1.3.4 银、镍、铁器皿 13

1.3.5 塑料器皿 14

1.3.6 石墨器皿 14

1.4 实验室常用滤纸 14

1.4.1 分类及规格 14

1.4.2 注意事项 15

1.5 分析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15

1.5.1 分析数据处理 15

1.5.2 误差分析 19

1.5.3 常用统计值的计算 20

第二章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2.1 采样目的 23

2.1.1 研究土壤的基本质量和性质 23

2.1.2 编制土壤图 23

2.1.3 仲裁需要 23

2.1.4 安全性评价 24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

2.2.1 大田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 24

2.2.2 特殊土壤样品的采集 26

2.3 土壤样品的处理 27

2.3.1 新鲜样品 27

2.3.2 风干样品 27

2.3.3 颗粒分析样品 27

2.3.4 其他分析样品 27

2.4 风干土样的贮存 27

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29

3.1 土粒密度的测定 29

3.1.1 分析意义 29

3.1.2 方法选择 29

3.1.3 煮沸法 29

3.1.4 真空抽气法 31

3.2 土壤容重的测定 32

3.2.1 分析意义 32

3.2.2 方法选择 33

3.2.3 环刀法 33

3.2.4 蜡封法 34

3.2.5 挖坑法 35

3.3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36

3.3.1 分析意义 36

3.3.2 计算方法 36

3.4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37

3.4.1 分析意义 37

3.4.2 方法选择 37

3.4.3 吸管法 38

3.4.4 比重计法 44

3.4.5 手测法 48

3.5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48

3.5.1 分析意义 48

3.5.2 方法选择 49

3.5.3 萨维诺夫法(人工筛分法) 49

3.5.4 约得乐法(机械筛分法) 51

3.6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52

3.6.1 分析意义 52

3.6.2 吸管法 52

3.7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56

3.7.1 分析意义 56

3.7.2 方法选择 56

3.7.3 烘干法 57

3.7.4 酒精烘烤法 58

3.7.5 酒精燃烧法 59

3.7.6 红外线法 59

3.7.7 中子仪法 60

3.7.8 γ射线法 60

3.7.9 时域反射法 60

3.8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60

3.8.1 分析意义 60

3.8.2 方法选择 60

3.8.3 室内测定法(威尔科克斯法) 61

3.8.4 野外测定法 61

3.9 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62

3.9.1 分析意义 62

3.9.2 饱和硫酸钾法 63

3.10 土壤毛管持水量的测定 63

3.10.1 分析意义 63

3.10.2 环刀烘干法 64

3.11 土水势的测定 64

3.11.1 分析意义 64

3.11.2 张力计法 65

第四章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67

4.1 土壤pH的测定 67

4.1.1 分析意义 67

4.1.2 方法选择 67

4.1.3 电位法 67

4.1.4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68

4.1.5 试纸比色法 69

4.2 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70

4.2.1 分析意义 70

4.2.2 方法选择 70

4.2.3 淋洗法 70

4.3 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 72

4.3.1 分析意义 72

4.3.2 乙酸钠水解—中和滴定法 72

4.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74

4.4.1 分析意义 74

4.4.2 方法选择 74

4.4.3 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74

4.4.4 烘箱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77

4.4.5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78

4.4.6 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79

4.4.7 高温灼烧失重法 81

4.4.8 铬酸—磷酸湿烧法 81

4.5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83

4.5.1 分析意义 83

4.5.2 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83

4.6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86

4.6.1 分析意义 86

4.6.2 土壤水溶性盐的提取 86

4.6.3 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87

4.6.4 离子组成的测定 91

4.7 土壤交换性能的测定 107

4.7.1 分析意义 107

4.7.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08

4.7.3 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119

4.8 土壤胶体比表面的测定 127

4.8.1 分析意义 127

4.8.2 方法选择 127

4.8.3 甘油吸附法 128

4.8.4 乙二醇乙醚吸附法(EGME法) 131

4.9 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133

4.9.1 分析意义 133

4.9.2 方法选择 134

4.9.3 气量法 134

4.9.4 容量滴定法 136

4.10 土壤硫酸钙的测定 137

4.10.1 分析意义 137

4.10.2 方法选择 137

4.10.3 水浸提—电导法 137

4.10.4 盐酸浸提—硫酸钡质量法 139

4.11 土壤中石灰需要量的测定 140

4.11.1 分析意义 140

4.11.2 方法选择 141

4.11.3 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 141

4.11.4 SMP缓冲剂法 142

4.1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143

4.12.1 分析意义 143

4.12.2 方法选择 144

4.12.3 铂电极直接测定法 144

4.12.4 铂电极去极化法 146

4.13 土壤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147

4.13.1 分析意义 147

4.13.2 方法选择 148

4.13.3 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 148

4.13.4 活性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149

4.13.5 亚铁的测定 150

4.13.6 二价锰的测定 151

4.13.7 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152

第五章 土壤元素分析 154

5.1 土壤氮的测定 154

5.1.1 土壤全氮的测定 154

5.1.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160

5.1.3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164

5.1.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170

5.1.5 土壤尿素态氮的测定 176

5.2 土壤磷的测定 177

5.2.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77

5.2.2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183

5.2.3 土壤有机磷的测定 189

5.2.4 土壤有机磷分组的测定 193

5.2.5 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测定 199

5.3 土壤钾的测定 206

5.3.1 土壤全钾的测定 206

5.3.2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209

5.3.3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212

5.4 土壤钙、镁的测定 214

5.4.1 土壤全钙、全镁的测定 214

5.4.2 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220

5.4.3 水溶性钙、镁的测定 220

5.5 土壤硫的测定 220

5.5.1 土壤全硫的测定 220

5.5.2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225

5.6 土壤硅的测定 227

5.6.1 土壤全硅的测定 227

5.6.2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232

5.7 土壤铜、锌、铁、锰的测定 235

5.7.1 土壤全量铜、锌、铁、锰的测定 236

5.7.2 土壤有效铜、锌、铁、锰的测定 239

5.8 土壤硼的测定 243

5.8.1 土壤全硼的测定 243

5.8.2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247

5.9 土壤钼的测定 251

5.9.1 土壤全钼的测定 252

5.9.2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257

5.10 土壤硒的测定 263

5.10.1 土壤全硒的测定 263

5.10.2 土壤水溶态硒的测定 268

5.11 土壤氟的测定 271

5.11.1 土壤总氟的测定 272

5.11.2 土壤水溶性氟的测定 275

5.12 土壤铅、镉、镍的测定 277

5.12.1 土壤铅、镉、镍总量的测定 277

5.12.2 土壤有效态铅、镉、镍的测定 281

5.13 土壤全钛的测定 284

5.13.1 分析意义 284

5.13.2 方法选择 285

5.13.3 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 285

5.13.4 变色酸法 287

5.13.5 过氧化氢比色法 288

5.14 土壤总铬的测定 290

5.14.1 分析意义 290

5.14.2 方法选择 290

5.14.3 酸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1

5.14.4 酸溶—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 292

5.15 土壤总砷的测定 294

5.15.1 分析意义 294

5.15.2 方法选择 294

5.15.3 水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294

5.15.4 硝酸—高氯酸—硫酸消解—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296

5.15.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298

5.16 土壤总汞的测定 300

5.16.1 分析意义 300

5.16.2 方法选择 300

5.16.3 水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300

5.16.4 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或硝酸—硫酸—高锰酸钾消解—冷原子吸收法 302

5.16.5 双硫腙比色法 304

第六章 仪器设备的应用 307

6.1 电导仪 307

6.1.1 基本原理 307

6.1.2 基本构造 308

6.1.3 应用 308

6.1.4 注意事项 308

6.2 酸度计 308

6.2.1 基本原理 308

6.2.2 基本构造 309

6.2.3 注意事项 309

6.3 定氮仪 310

6.3.1 开氏定氮仪 310

6.3.2 杜马斯定氮仪 311

6.4 分光光度计 312

6.4.1 基本原理 312

6.4.2 基本构造 312

6.4.3 仪器使用 313

6.4.4 注意事项 314

6.5 火焰光度计 314

6.5.1 基本原理 314

6.5.2 基本构造 315

6.5.3 仪器使用 315

6.5.4 注意事项 315

6.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16

6.6.1 基本原理 316

6.6.2 基本构造 316

6.6.3 仪器使用 317

6.6.4 注意事项 318

6.7 原子荧光光谱仪 319

6.7.1 基本原理 319

6.7.2 基本构造 320

6.7.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321

6.8 极谱仪 323

6.8.1 基本原理 323

6.8.2 仪器使用 324

6.8.3 注意事项 325

6.9 微波消解仪 326

6.9.1 基本原理 326

6.9.2 基本构造 326

6.9.3 仪器使用 327

6.9.4 注意事项 327

6.10 离子选择电极 328

6.10.1 基本原理 328

6.10.2 基本构造 328

6.10.3 仪器使用 329

6.11 流动注射分析仪 329

6.11.1 基本原理 330

6.11.2 基本构造 330

6.11.3 仪器使用 331

6.12 质谱分析仪 331

6.12.1 基本原理 332

6.12.2 基本构造 332

6.12.3 同位素质谱分析仪器应用 333

6.13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分析仪 335

6.13.1 基本原理 335

6.13.2 基本构造 335

6.13.3 仪器使用 336

6.13.4 注意事项 337

附录 338

附录1 常用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 338

附录2 常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备 339

附录3 常用洗涤液制备 345

附录4 常用酸碱水溶液的密度和浓度 346

附录5 常用基准试剂的处理方法 347

附录6 标准筛孔比照表 347

附录7 不同组成形式的换算因数表 348

附录8 化学分析常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式 352

参考文献 3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