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宓庆著
  • 出 版 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0132240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一,包括翻译绪论、翻译总论、翻译模式、翻译意义、翻译思维、互译可能性、翻译过程、翻译程序、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翻译风格、翻译美学、翻译的接受理论、翻译文化与中国气派的翻译学理论等内容,全书各章节层层推进,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既有详实的理论论证,又有鲜活的翻译实例,可以作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教材。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0 概述:翻译理论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1

1.1 翻译理论的职能 1

1.2 翻译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 3

1.3 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4

1.3.1 重描写,建立翻译理论的功能观 4

1.3.2 重对策研究,强调理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4

1.3.3 重视语际对比研究,为方法论提供理论依据 6

1.3.4 重视对传统的审视,立意于开拓 7

1.3.5 强调科学论证,摆脱主观主义的影响 8

1.3.6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加强整体性理论整合 9

第二章 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 12

2.0 概述: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12

2.1 翻译理论的发展概略 13

2.2 翻译学的开放性 14

2.3 翻译学学科架构:内部系统 14

2.4 翻译学多维共同体 16

第三章 翻译理论基本模式 19

3.0 概述:理论的基本模式 19

3.1 翻译理论的对象性和对策性 19

3.2 基本理论模式的依据和依归 21

3.3 翻译理论必须重描写 22

3.4 语义结构的核心作用及架构手段 25

3.5 形式对应的功能观 27

3.6 翻译理论基本模式中的功能规范 30

3.7 结语 31

第四章 翻译的意义理论和理解理论 34

4.0 概述:意义对翻译的意义 34

4.0.1 概念意义 35

4.0.2 语境意义 36

4.0.3 形式意义 37

4.0.4 风格意义 37

4.0.5 形象意义 38

4.0.6 文化意义 38

4.0.7 意义的静态观和动态观 39

4.1 语际意义转换的制约条件 39

4.1.1 翻译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观 39

4.1.2 翻译的共时观和历时观 41

4.2 翻译的理解理论 42

4.2.1 对翻译理解的原则指引 43

4.2.2 理解与表现 44

4.3 翻译的任务、特征和翻译者的条件 46

4.4 翻译思想初论 48

第五章 翻译思维简论 52

5.0 概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52

5.1 翻译思维的基本特征 53

5.1.1 以分析与综合为特征的逻辑思维 53

5.1.2 以语言审美与表现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55

5.2 换码的思维过程 55

5.3 翻译思维的发展机制 56

5.3.1 词语形态分析 56

5.3.2 语法层次分析 56

5.3.3 文体审美分析:语用的择善从优 58

5.3.4 词义色彩分析 59

5.3.5 文化历史分析 60

5.4 翻译思维机制中的综合:句子和语段 61

5.4.1 句子 62

5.4.2 语段 62

5.5 结语 65

第六章 语言的互补互释性与可译性问题 67

6.0 概述:语言的互补性和互释性 67

6.1 可译性概论 68

6.1.1 认识所指的基本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基本同构”原理(the Principle ofIsomorphic Structure) 68

6.1.2 思维形式的基本同一性 69

6.1.3 语法差异的规律性及语义系统的对应 70

6.1.4 文化的相互渗透性 71

6.2 可译性限度 72

6.2.1 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 72

6.2.2 语际转换中的障碍 74

6.2.2.1 语言文字结构障碍(Obstruction in Writing System) 74

6.2.2.2 惯用法障碍(Usage Obstruction) 76

6.2.2.3 表达法障碍(Expression Obstruction) 79

6.2.2.4 语义陈述障碍(Semantic Obstruction) 88

6.2.2.5 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ruction) 89

6.3 语言的互补互释性与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 91

6.3.1 思维深化和翻译思想的发展 92

6.3.2 外域文化与语言表达法可容性的扩大 92

6.3.3 方法论的发展潜势 92

6.3.4 接受者因素的强化 92

6.4 结语 93

第七章 翻译过程解析:语际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 97

7.0 概述:过程与产品 97

7.1 语际转换与语言符号行为模式 98

7.2 语际转换的语言文字结构机制 100

7.2.1 语言结构层次 100

7.2.2 语序规范及其变通性 101

7.2.3 表意手段 101

7.2.4 文字结构 102

7.3 语际转换的思维调节及语感机制 103

7.3.1 按习惯表达法调节思维 103

7.3.2 语感机制 104

7.4 语际转换的社会功能机制 106

7.4.1 接受者因素 106

7.4.2 文化因素 108

7.4.3 语境因素 109

7.5 语际转换的四种基本型式 110

7.6 结语 114

第八章 翻译的程序论 117

8.0 概述:语际转换过程的理论描写 117

8.1 程序论中的分析 117

8.2 程序论中的综合 119

8.3 语法结构是翻译运作的语言依据 120

8.4 翻译的步骤 122

8.4.1 紧缩主干 122

8.4.2 辨析词义 123

8.4.3 分析句型 127

8.4.4 捋清脉络 134

8.4.5 调整搭配 134

8.4.6 润饰词语 135

8.5 程序论的“终端检验” 135

第九章 翻译的方法论 138

9.0 概述:基本理论原则 138

9.0.1 方法论基本理论原则之一 138

9.0.2 方法论基本理论原则之二 139

9.1 方法论的分类原则 140

9.2 对应论:常规手段 141

9.2.1 对应(Equivalence) 141

9.2.1.1 完全对应(Full Equivalence) 142

9.2.1.2 不完全对应(或部分对应)(Partial Equivalence) 143

9.2.1.3 无对应 145

9.2.2 同步(Synchroning) 145

9.3 代偿论:变通(通变)手段 146

9.3.1 代偿(Redressing,Compensating) 146

9.3.2 分切(切分Cutting) 147

9.3.3 转换(Conversing) 148

9.3.3.1 词性转换 148

9.3.3.2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149

9.3.3.3 句式的转换 150

9.3.3.4 语态转换 151

9.3.3.5 时态转换 152

9.3.3.6 语气转换 152

9.3.3.7 名词及代词数的转换 152

9.3.4 转移(Transposing) 153

9.3.4.1 否定部位转移 153

9.3.4.2 主语转移 154

9.3.4.3 重心转移 154

9.3.5 还原(Restituting) 155

9.3.6 阐释或注释(Interpretating) 156

9.3.7 融合(或糅合Blending)及缀合(Combining) 156

9.3.8 引申(Extending) 157

9.3.9 反转(复位Reversing) 158

9.3.10 替代(Substituting) 159

9.3.11 拆离(Splitting) 160

9.3.12 增补(Adding)、省略(Omitting)与重复(Repeating) 162

9.3.13 重构(Recasting);改写(Rewriting) 164

9.3.14 移植(Transplanting) 165

9.3.15 音译(Transliterating) 165

9.4 翻译的译文操控论 166

9.4.1 译文操控的基本指引 167

9.4.2 译文操控的关键:“良性互动” 167

9.5 结语 168

第十章 翻译的技能与技巧 171

10.0 概述:理论指导不可或缺 171

10.1 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 172

10.1.1 从翻译理论的职能来分析 172

10.1.2 从实践的需要来分析 173

10.1.3 从教学的需要来分析 173

10.1.4 从学习的规律来分析 173

10.2 翻译技能、技巧的获得和发展过程 174

10.3 技能与技巧 175

10.4 翻译教学的功能观 179

第十一章 翻译风格论 181

11.0 概述:原创性与局限性 181

11.1 风格意义的可知性:风格的认识论依据 182

11.1.1 对文体的结构分析 183

11.1.2 风格的符号体系:着眼于音、形变异的形式标记 (Formal Markers) 183

11.1.3 风格的符号体系:着眼于审美效果的非形式标记(Non-Formal Markers) 189

11.2 风格的可译性 193

11.2.1 风格的翻译手段:翻译中的风格表现法 194

11.3 风格翻译的原则及可译性限度 198

11.4 关于所谓“翻译体”:外域文化和语言风格的可容性机制 200

11.4.1 翻译中的外域文化可容性基本规范 201

11.4.2 翻译中的外语表达法可容性基本规范 202

11.5 结语 203

第十二章 翻译美学概论 206

12.0 翻译学的美学渊源 206

12.1 现代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 210

12.1.1 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 210

12.1.2 翻译的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 210

12.1.3 翻译的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 213

12.1.4 翻译中语言审美与翻译审美操作的一般规律 214

12.2 翻译的意义审美及审美调节问题 221

12.2.1 意义的概念呈现(Conceptual Presentation)与审美呈现(Aesthetic Presentation) 221

12.2.2 翻译中的审美调节(Aesthetic Modulation) 222

12.2.3 审美调节是个开放系统 224

12.3 翻译的审美标准问题 225

第十三章 翻译的接受理论 227

13.0 概述:“失去了读者就失去了一切” 227

13.1 读者的“话事权”(the Receptor's Say) 227

13.1.1 读者的超功利性 228

13.1.2 读者是文本“不确定性的确定者”:疑义相与析 228

13.1.3 艺术模仿:对接受的转化和提升 229

13.1.4 读者参与了翻译的价值取向 231

13.2 读者接受的价值标准 231

13.2.1 接受群体(读者群体)的高度复合性 231

13.2.2 翻译接受的基本价值诉求 233

13.3 翻译接受与开放性对话:艺术和语义解码的钥匙 236

13.4 结语 237

第十四章 文化翻译导论 239

14.0 概述: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 239

14.1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扫描 241

14.2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矩阵 242

14.3 文化翻译的对策论 244

14.4 文化隔膜:误解之源 246

14.5 文化翻译的价值原则及表现论 249

14.6 结语 251

第十五章 关注翻译理论的中国价值 252

15.0 概述: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252

15.1 中国翻译理论应有的价值取向 253

15.1.1 中国翻译理论的文化战略考量 253

15.1.2 “重描写、重意义、重功能”的基本理论原则 253

15.1.3 翻译审美对中国翻译学的特殊意义 257

15.1.4 注重整体性整合研究 263

15.2 结语:接受时代的挑战 264

附录 汉外互译中的汉语功能代偿词(Functional Compensation Words) 2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