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永扣,寇东亮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215061507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及作用。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与现状,提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才能使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上一篇:重庆市科学技术志下一篇:八卦城市
《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目录

导论 民族、民族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 1

一、民族与中华民族 1

(一)民族概念:内涵及本质 1

(二)“中华民族”概念:提出及所指 9

二、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13

(一)民族精神:多重阐释与基本意蕴 13

(二)中华民族精神:内容及核心 19

三、民族精神:当代社会发展的“软肋” 25

第一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国家的认同 29

一、近代民族国家危机与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 29

二、近现代思想的变革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 34

(一)从“新民”到“新青年” 35

(二)新传统主义视域中的“民族性” 3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42

三、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47

(一)民族国家认同:内涵及实质 47

(二)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51

(三)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55

(四)中华民族精神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认同 59

四、民族主义及其限度 64

(一)民族主义:一个多义的概念 65

(二)民族主义的限度:双重实践效应 67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74

一、民族凝聚力及其建构 74

(一)民族凝聚力:构成及表现 74

(二)民族凝聚力的建构 78

二、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一般表现 83

(一)巩固民族团结 84

(二)强化民族意识 88

(三)提升民族情感 92

三、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历史展现 96

(一)救亡图存与中华民族精神 97

(二)新中国建设实践与中华民族精神 114

(三)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

四、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当代呈现 129

(一)社会转型与中华民族精神 129

(二)文明冲突与中华民族精神 134

(三)风险社会与中华民族精神 139

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的提升 148

一、综合国力的构成及提升 149

(一)综合国力及其构成 149

(二)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精神 152

二、“硬国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56

(一)“经济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56

(二)“政治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63

(三)“科技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71

(四)“文化产业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77

三、“软国力”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精神 183

(一)“软国力”的构成及地位 183

(二)民族价值观确立与中华民族精神 188

(三)意识形态建构与中华民族精神 194

(四)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 198

第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202

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念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204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念 204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8

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219

(一)全面发展原则与中国传统整体思维 219

(二)协调发展原则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 223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维 226

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与中国传统和合思想 231

(一)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3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民族文化意蕴 238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民族文化资源 245

第五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49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 249

(一)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249

(二)民族精神的地域性与世界性 252

(三)民族精神的自在性与自为性 254

二、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与实践 257

(一)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的精神 257

(二)解放思想与敢闯敢冒的精神 270

(三)与时俱进与自主创新的精神 280

(四)以人为本与求真务实的精神 290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301

(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与牵引 302

(二)弘扬与培育的辩证统一 304

(三)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07

(四)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与汲取 310

(五)当代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 314

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316

(一)经济发展、市场拓展与民族交往 317

(二)制度安排、政策导向与风气端正 320

(三)文化建设、国民教育与道德奠基 325

主要参考书目 332

后记 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