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13036015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一、本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全国指定用书《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的配套用书。应试人员在使用本书时要注意学习教材,领会考试大纲的要求,将大纲教材、学习指导的学习统一起来。二、本书旨在帮助应试人员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切近考试大纲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旨导性和实用性。三、本书由多年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具体工作并参加教材、大纲编写工作的教师撰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四、本书由下列人员编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路杰、周盈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周盈、姜永文第三部分法律 湛中乐、任进、田芳、李凤英第四部分行政管理徐理明、刘旭涛第五部分公文写作与处理趣国俊、曹润芳全书最后由周盈统一编写。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

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3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

一、意识的起源 4

二、意识的本质 4

三、意识的作用 4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5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5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5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5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6

一、质量互变规律 6

二、对立统一规律 6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8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8

第四章 实践、认识、真理 9

第一节 实践和认识 9

一、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9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9

第二节 认识和真理 11

一、真理及其属性 11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13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3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3

二、社会存在 13

三、社会意识 13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4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5

第三节 阶级、国家、革命 16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16

二、国家和革命 17

第四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8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8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18

三、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 1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9

一、练习题 19

二、参考答案 23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29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9

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9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0

三、关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31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31

二、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2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33

一、关于科教兴国战略 33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34

三、关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 35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

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35

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0

三、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5

四、关于政府如何适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4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50

一、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0

二、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新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收入分配方式新的突破 52

三、关于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53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55

一、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55

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 55

三、关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56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56

一、练习题 56

二、参考答案 64

第三部分 法律 71

第一章 法理学 71

一、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71

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71

三、法的制定 72

四、法的实施 72

第二章 宪法 74

一、宪法基本理论 74

二、国家性质 75

三、经济制度 76

四、国家形式 76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6

六、国家机构 77

第三章 行政法 79

一、行政法概述 79

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80

三、行政行为概述 80

四、抽象行政行为 81

五、具体行政行为 82

六、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83

七、行政程序 83

八、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84

九、行政赔偿 84

十、行政复议 85

十一、行政诉讼 85

第四章 刑法 86

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86

二、犯罪的本质和概念 86

三、犯罪构成 86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87

五、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87

六、共同犯罪 88

七、单位犯罪 88

八、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88

九、刑罚的种类 88

十、刑罚的具体适用 88

十一、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89

第五章 民法 89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89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90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90

四、物权与所有权 90

五、债权 90

六、知识产权 91

七、人身权 91

八、财产继承权 91

九、民事责任 91

十、诉讼时效 92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92

一、练习题 92

二、参考答案 115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 129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129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涵义和作用 129

一、政府职能的涵义 129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29

三、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130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 130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130

二、政府的层级职能 131

三、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32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 133

一、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 133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34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35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136

第一节 政府机构概述 136

一、政府机构的涵义 136

二、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136

三、机构编制管理 136

第二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137

一、职能优先原则 137

二、完整统一原则 137

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138

四、权责一致的原则 138

五、精简与效能的原则 138

六、依法设置原则 138

第三节 政府机构改革 138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138

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139

三、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140

第四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140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140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 142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144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 144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44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44

第二节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145

一、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内涵 145

二、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内涵 145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145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146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及国家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146

二、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146

三、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147

四、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 148

五、国家公务员纪律与行政处分制度 149

六、我国公务员培训、交流、回避制度 149

七、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150

八、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制度 151

九、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 152

第四章 行政领导 153

第一节 行政领导体制 153

一、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53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154

第二节 行政领导及其职务升降 156

一、我国现行的行政领导职务系列 156

二、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157

三、行政领导职务升降 158

四、行政领导职务的任免 160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 161

第一节 行政决策 161

一、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161

二、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的架构 161

第二节 行政执行 162

一、行政执行的层级、手段 162

二、行政执行的环节 163

第三节 行政监督 163

一、加强依法监督的重要性 163

二、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164

三、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165

第四节 行政协调 166

一、行政协调的涵义与作用 166

二、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制 167

三、行政协调的前提条件 16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69

一、练习题 169

二、参考答案 175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处理 177

第一章 写作基础知识 177

第一节 主题与材料 177

第二节 结构、表达方式与语言 177

第三节 常用基本文体写作方法 178

一、记叙文体 178

二、议论文体 178

三、说明文体 179

第二章 公文概述 179

第一节 公文的特点与功能 179

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 180

一、公文的分类 180

二、通用公文的文种 180

第三节 公文文体与结构 181

一、公文文体 181

二、公文的结构 184

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与稿本 185

一、公文格式 185

二、公文的稿本 185

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则 185

第一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185

第二节 行文规则 186

一、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186

二、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86

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187

第四节 公文写作程序 188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88

二、撰拟文稿 188

三、审核修改 189

第四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189

第一节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 189

第二节 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 190

一、通知 190

二、通报 190

三、批复 191

第三节 请示、报告的撰写 191

一、请示 191

二、工作报告 192

第四节 函、会议纪要的撰写 192

第五章 公文处理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第二节 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93

一、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93

二、收文办理活动方法要点 193

三、收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194

第三节 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94

一、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94

二、发文办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194

三、发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194

第四节 办毕公文的处置 194

公文写作文例 19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29

一、练习题 229

二、参考答案 238

参考书目 2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