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马良镇志  1980-2009
马良镇志  1980-2009

马良镇志 1980-2009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湖北省沙洋县马良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湖北省沙洋县马良镇志编纂委员会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
《马良镇志 1980-2009》目录

序 1

凡例 1

概述 3

第一篇 建置 9

第一章 历史沿革 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建置 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建置 10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1

第一节 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11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行政区划 12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行政区划 12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行政区划 13

第三章 地域变迁 14

第二篇 环境 资源 19

第一章 地貌植被 19

第一节 中部丘陵 19

第二节 两湖平原 19

第二章 气候 20

第一节 气候特征 20

第二节 气象要素 21

第三章 土壤 生物 23

第一节 土壤 23

第二节 生物 25

第四章 矿藏 水资源 27

第一节 矿藏资源 27

第二节 水资源 27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31

第一章 人口 31

第一节 总量构成与分布 31

第二节 人口与就业 33

第三节 姓氏分布与源流 34

第二章 计划生育 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

第二节 生育管理 37

第四篇 镇村建设 43

第一章 镇村建设规划 43

第一节 马良镇区规划(一) 43

第二节 马良镇区规划(二) 43

第三节 姚集乡规划 44

第二章 集镇建设 45

第一节 马良 45

第二节 姚集 46

第三章 村组建设 46

第一节 居民住房改善 46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 46

第四章 供水 47

第一节 集镇供水 47

第二节 乡村供水 47

第五章 城建管理 48

第六章 电力 48

第一节 电力设施 49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和照明用电 50

第三节 管理机构 52

第五篇 交通运输 55

第一章 管理机构 55

第一节 马良交通管理站 55

第二节 马良航务管理站 55

第三节 马良航标站 56

第四节 马良轮船站 56

第五节 马良搬运站 56

第二章 陆路 56

第一节 道路 56

第二节 桥梁 57

第三节 运输 57

第三章 水路 58

第一节 航道 58

第二节 港口 58

第三节 渡口 58

第四节 水运 59

第六篇 邮电 63

第一章 邮政 63

第一节 机构设施 63

第二节 邮路 63

第三节 业务 64

第二章 电信 64

第一节 固定电话 64

第二节 移动通讯 65

第七篇 农业 69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变更 6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69

第二节 土地农民所有制 70

第三节 土地集体所有制 70

第二章 土地管理 71

第一节 土地规划 71

第二节 土地矿产管理 72

第三章 种植 73

第一节 粮食作物 73

第二节 纤维作物 75

第三节 油料作物 77

第四节 蔬菜 78

第四章 水产 80

第一节 湖泊养殖 80

第二节 堰塘养殖 83

第三节 精养鱼池 83

第四节 江河捕涝 84

第五节 国营集体渔业 84

第六节 渔政管理 85

第七节 特产 86

第五章 林业 86

第一节 林业资源 87

第二节 植树造林 87

第三节 科技推广 88

第四节 林业管理 88

第六章 畜牧业 91

第一节 饲养 91

第二节 防疫 92

第三节 饲料 93

第四节 管理机构 94

第七章 农技 95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 96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97

第三节 害虫天敌 99

第四节 管理机构 99

第八章 农机 10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00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01

第三节 农机培训 102

第九章 农村经营管理 104

第一节 农业生产互助组经营管理 104

第二节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 105

第三节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 106

第四节 人民公社经营管理 108

第五节 农民负担管理 112

第六节 农经管理经验和成果 113

第八篇 水利 117

第一章 堤防 117

第一节 堤防工程 117

第二节 蓄洪区建设 119

第二章 防汛 123

第一节 防汛措施 123

第二节 汉江防汛 125

第三节 围垸防汛 127

第三章 抗旱排涝工程 128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28

第二节 提水工程 128

第三节 排涝工程 129

第四节 重点水利工程简介 131

第四章 水利管理 13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2

第二节 管理措施 133

第五章 自然灾害 133

第一节 旱灾 133

第二节 洪灾 134

第九篇 工业 141

第一章 传统手工业 141

第二章 建材工业 143

第一节 水泥 144

第二节 石料 146

第三节 砖瓦 146

第三章 其它工业 147

第一节 油脂化工 147

第二节 塑料、板材 148

第三节 建筑业 149

第四章 企业管理 14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9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149

第十篇 商贸 155

第一章 粮油 155

第一节 历代粮行 155

第二节 粮油购销 156

第三节 粮油价格 161

第四节 粮油仓储、质检 164

第五节 粮油调运、加工 16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66

第二章 棉花 168

第一节 棉花购销 168

第二节 棉花价格 170

第三节 棉花加工 17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173

第三章 商业 174

第一节 商业所有制 174

第二节 商业网点 174

第三节 工商户 175

第四节 供销社 178

第五节 经营管理 180

第四章 饮食 181

第一节 食品 181

第二节 饮食服务 181

第十一篇 财税 金融 185

第一章 财政 185

第一节 财政机构 18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185

第三节 财政支出 187

第四节 财政管理 190

第五节 财源建设 191

第六节 农村经营管理 191

第二章 税务 193

第一节 税务机构 193

第二节 税务管理 194

第三节 灾区减免 195

第三章 金融 196

第一节 金融机构 196

第二节 金融管理 198

第三节 保险 201

第十二篇 党团组织 20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205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 20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 206

第二章 中共沙洋县(区)马良镇代表大会 206

第三章 党的重点工作纪略 20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 20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210

第三节 党员教育 214

第四章 各级党组织领导人名录 21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 215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 216

第三节 沙洋县(区)马良镇 217

第四节 沙洋区姚集乡 218

第五节 乡、管理区 218

第六节 村、生产大队 222

第五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228

第六章 妇女联合会 229

第七章 工会 230

第八章 其他党团协会 231

第一节 农会及贫农协会 231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231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231

第十三篇 政权 235

第一章 民国乡政权 235

第二章 新中国人民政权 23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 236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 236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 236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23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普选 237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人民代表大会 238

第三节 马良镇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238

第四节 姚集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243

第四章 马良镇政府历届领导人名录 245

第五章 乡 镇 管理区领导人名录 248

第一节 大官桥区马良乡 248

第二节 第十区太平乡 249

第三节 第十区姚集乡 250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八乡 252

第六章 社、大队、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名录 254

第一节 沙包村 254

第二节 张集村 254

第三节 耀星村 255

第四节 大潮村 255

第五节 姚集村 256

第六节 花立村 256

第七节 张台村 257

第八节 沙岭村 257

第九节 童元村 258

第十节 马台村 259

第十一节 保堤村 259

第十二节 杨垴村 260

第十三节 王港村 261

第十四节 金螺村 261

第十五节 水闸村 262

第十六节 襄河村 262

第十七节 邓集村 263

第十八节 艾店村 263

第十九节 杨堤村 264

第二十节 北港村 264

第二十一节 李集村 264

第二十二节 权城社区 265

第七章 政协联络处(组)负责人名录 265

第八章 国民党政权部分区、乡、保长名录 266

第九章 日伪政权维持会会长名录 267

第十四篇 公安 军事 司法 271

第一章 公安 27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1

第二节 治安管理 273

第三节 刑事案件侦破 279

第四节 队伍建设 280

第二章 军事 282

第一节 军事机构 282

第二节 驻军 283

第三节 民兵 284

第四节 兵役 285

第五节 战事 286

第三章 司法 289

第一节 司法机构 289

第二节 司法调解 290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91

第十五篇 教育 296

第一章 管理机构 296

第二章 书院私塾 296

第三章 幼儿教育 301

第一节 发展沿革 301

第二节 教育教学 302

第三节 幼儿园简介 302

第四章 小学教育 306

第一节 办学形式 306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11

第三节 学制变革 312

第四节 课程设置 312

第五章 中学教育 315

第一节 学校建设 315

第二节 学校管理 317

第三节 学校简介 320

第六章 德育工作 32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25

第二节 教育内容 325

第三节 创先评优 326

第七章 教育教学研究 328

第一节 教研机构 328

第二节 教研活动 328

第三节 教研成果 329

第八章 教师 330

第一节 师资 330

第二节 教师管理 331

第三节 教师待遇 331

第九章 成人教育 334

第一节 发展沿革 334

第二节 教学内容 335

第十章 勤工俭学 336

第一节 成绩和贡献 336

第二节 校办企业简介 337

第十六篇 文化 341

第一章 文化事业 3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41

第二节 文化设施 342

第三节 文艺团体 343

第四节 文化市场 345

第二章 文学艺术 346

第一节 新闻通联报道 346

第二节 民间文学 347

第三节 群众文化 350

第四节 文化成果 353

第三章 古迹遗址 纪念地 354

第一节 古迹遗址 354

第二节 革命纪念地 357

第四章 广播电视 358

第一节 广播 358

第二节 电视 358

第十七篇 体育 卫生 361

第一章 体育 36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61

第二节 学校体育 362

第二章 卫生 362

第一节 卫生机构 362

第二节 卫生保健 367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370

第四节 西医 中医 371

第十八篇 社会生活 381

第一章 民政 38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81

第二节 优抚安置 381

第三节 社会救济 383

第四节 社会福利 386

第五节 婚丧管理 387

第二章 宗教 388

第三章 民俗 389

第一节 饮食 389

第二节 民居 390

第三节 节日习俗 390

第四节 婚姻习俗 391

第五节 生辰习俗 392

第六节 丧葬习俗 393

第四章 人民生活 393

第一节 居民收入 394

第二节 食品 394

第三节 衣着 395

第四节 住房 395

第五节 生活用具 396

第五章 方言 歇后语 谚语 396

第一节 方言 396

第二节 歇后语 397

第三节 谚语 399

第十九篇 人物 405

第一章 人物传 405

第一节 历代先贤 405

第二节 近代人物 408

第三节 中共早期革命者 411

第二章 人物录 413

第一节 革命烈士 413

第二节 其他人物 418

第三章 人物表 419

第一节 马良籍高学历专业人士 419

第二节 国家、省级表彰的先进人物 422

第三节 市级表彰的先进人物 424

第四节 马良籍在外工作人员 425

大事记 431

附录 441

古文 441

古诗 443

《荆门州志》摘编 447

剿匪记 450

回忆录 454

修志始末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