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銮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9212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西方宪政看作一个统一的概念,一个关于人民、宪法与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拟为读者提供一个中等规模但涵盖全面的西方或欧美宪政发展的历史读物。全书设五卷共十九章,第一、二、三卷叙述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基督教、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各历史阶段宪政的发轫和发展,第四、五卷描绘欧美各主要国家宪政的发展、革新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性地研究西方宪政文化、了解西方宪政的种种不足与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提供借鉴,可谓中国人系统、全面研究西方宪政历程的补白之作。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目录
标签:宪政 主编

第一章 意大利 1

第一节 意大利宪政研究概述 1

一、统一进程中的宪政探索 2

二、关于法西斯主义运动与宪政之关系 2

三、关于战后的政局和民主制的建立 3

四、关于政党政治 4

五、关于现代宪政的完善与发展 4

第二节 君主制时期的宪政探索 5

一、统一前的社会状况 5

二、立宪运动和护宪斗争 9

三、阿尔伯特宪法 17

四、意大利王国时期的宪政 19

第三节 宪政的缺失:法西斯独裁专政 25

一、议会民主制的瓦解 25

二、法西斯的极权统治 28

三、极权政体对宪政民主的荡涤 33

第四节 现代宪政体制的确立 38

一、1948年共和国宪法 38

二、多党联合政府 43

三、分权制衡机制 52

四、宪法至上与宪法法院 60

第五节 现代宪政的完善与发展 63

一、1948年以来的修宪活动 63

二、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75

第二章 法国 81

第一节 法国宪政研究概述 81

一、法兰西宪政“情结” 82

二、宪政特征 85

三、法国宪政问题研究状况 87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 89

一、《人权宣言》的宪政意义 90

二、几部宪法及其评价 94

三、分权模式:议会主权及立法权至上 99

四、宪政动荡的心态根源 103

五、经验与教训 106

第三节 拿破仑时代的个人化倾向 110

一、“雾月十八日政变”:独特宪政开端 110

二、1799年宪法下的“三权合一” 113

三、《拿破仑法典》与法制观念的加强 117

四、书报检查制度 119

五、《帝国宪法附加法》的宪政思想 120

六、简单评价 123

第四节 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时期的曲折性 125

一、复辟时期的宪政状况 125

二、第二共和国时期的制宪讨论 127

三、第二共和国时期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绝对分立 131

四、行政权与立法权的角逐 132

五、1852年宪法的制定 135

六、从共和到帝制:宪政历程的曲折多变 137

第五节 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不稳定性 141

一、第三共和国时期“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142

二、1875年宪法及其持久的原因 146

三、第四共和国宪法及其宪政设计 147

四、第四共和国时期的内阁危机 154

五、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得失 155

第六节 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合理化 157

一、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背景及1958年宪法的制定 158

二、行政权的强化 160

三、立法权的合理化 166

四、宪法委员会的设立及宪政实践的新发展 170

五、第五共和国宪政的意义 172

结语 175

第三章 德国 177

第一节 宪政思想渊源 179

一、宗教改革、农民战争与宪政启蒙 179

二、普芬多夫自然法学说的宪政影响 183

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宪政贡献 186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德国宪政民主运动的促进 192

第二节 早期的宪政民主努力 194

一、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194

二、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德意志诸邦的立宪实践 198

三、1848年德国革命与《法兰克福宪法》及其流产 200

四、普鲁士“宪法之争”和《北德意志联邦宪法》 203

第三节 德意志帝国时期宪政民主的发展 206

一、关税同盟、王朝战争与帝国统一:为宪政民主制度铺平道路 206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和二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9

三、工人运动对德国宪政的促进 210

四、军国主义与德国宪政的倒退 212

第四节 魏玛时期的宪政成就 214

一、工人民主政权的尝试与失败 215

二、新康德主义法学派对魏玛宪政的影响 219

三、《魏玛宪法》与魏玛共和国 222

四、议会民主危机与纳粹党团上台 225

第五节 纳粹独裁统治与宪政民主瓦解 227

一、反民主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228

二、一党专政和宪政体制的瓦解 232

三、“领袖原则”和极权统治的确立与加强 234

四、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崩溃 236

第六节 战后宪政民主的重建与发展 238

一、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和联邦体制下宪政民主的新模式 239

二、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对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探索 243

三、哈贝马斯对当代宪政的影响 246

四、统一后宪政民主的新发展 249

第四章 英国 253

第一节 主要内容和史学编纂概况 253

一、主要内容 253

二、史料举要 266

三、学术史梳理 271

第二节 革命——为宪政而斗争(1603—1688) 275

一、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宪政冲突 275

二、长期议会的议会主权试验(1640—1653) 282

三、护国公制(1653—1660) 294

四、复辟时期的宪政 296

第三节 混合君主制(1688—1830) 301

一、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301

二、混合君主制与国王的实际权力 314

三、政党政治和内阁制的缓慢发展 326

第四节 议会民主制的实现(1830—1945) 334

一、议会改革运动 335

二、议会成分变化和上院的式微 343

三、两党制的形成 348

四、内阁制的形成 360

第五节 二战以来宪政的发展与变革 365

一、议会君主制 365

二、加入欧洲 371

三、权力下放 375

参考文献 385

重要名词索引 4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