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诉讼逻辑
诉讼逻辑

诉讼逻辑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世珊,何畏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6113·20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
《诉讼逻辑》目录

目 录 1

绪论 1

一、诉讼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1

二、诉讼逻辑的研究内容 6

三、研究诉讼逻辑的方法 10

四、诉讼逻辑的作用和意义 15

第一编诉讼程序逻辑 18

第一章立案——诉讼矛盾的逻辑起点 18

第一节诉讼矛盾的逻辑起点概述 18

一、立案及其逻辑地位 19

二、立案的逻辑特征 24

第二节 立案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27

一、立案中的信息运动 27

二、立案信息处理的步骤 29

第二章侦破查证—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再现 35

第一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概述 36

一、侦破查证的概念、意义和要求 37

二、法律行为的因果联系 42

三、侦破查证——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途径 45

一、侦查假设的逻辑特点 51

第二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开端—侦查假设 51

二、侦查假设的步骤、方法与要求 57

一、侦查推理及其逻辑特征 60

三、侦查假设的验证 65

第三节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上升——侦查推理 68

二、侦查推理的结构与步骤 72

三、侦查推理思维上升的具体过程 74

第四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具体——侦破结论 82

一、侦查终结的逻辑特征与要求 83

二、侦查结论的逻辑方法 88

第三章起诉—法与非法矛盾的判定 93

第一节 法与非法矛盾的判定概述 93

一、起诉及其性质、逻辑地位 94

二、起诉的划分 97

第二节 起诉的充要条件充足理由及比对方法 102

一、起诉的充要条件 102

二、起诉的充足理由 106

三、起诉的比对方法 110

第三节 制作起诉书的逻辑规则与要求 117

一、起诉书中的逻辑证明规则 118

二、起诉书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21

第四节 出庭支持公诉中的证明与反驳 125

一、支持公诉中的证明 126

二、支持公诉中的反驳 128

第四章审判——对诉讼矛盾的审理判定 134

第一节对诉讼矛盾审理判定概述 134

一、审判及其逻辑特征 135

二、审判的逻辑地位与意义 137

第二节 审理判决中的基本方法——审判三段论 139

一、审判三段论的构成与要求 140

二、审判三段论的应用 144

第三节 审判的逻辑艺术 153

一、主观逻辑必须符合客观逻辑 153

二、熟悉案情,掌握询问的艺术 155

三、重视法庭调查 157

第五章辩护——诉讼矛盾的相互制约 160

第一节 诉讼矛盾相互制约概述 161

一、辩护及其逻辑特点 161

二、辩护的逻辑地位和作用 164

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方法 167

第二节 辩护的逻辑方法 167

二、纵横矛盾分析的方法 168

三、辩护三段论的逻辑方法 170

四、法庭辩论中的反驳 173

第三节制作辩护词的系统方法 177

一、辩护词的内容结构及逻辑要求 178

二、制作辩护词的逻辑方法 180

第一节 执行的概述 186

一、执行的概念及其逻辑特点 186

第六章执行——诉讼矛盾的逻辑终点 186

二、执行在诉讼程序申的地位和意义 188

第二节执行的逻辑方法 189

一、执行中的信息与反馈方法 190

二、执行与判决、裁定的同一 191

三、执行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192

四、执行中的公检法司互相配合和制约 193

第二编诉讼证据逻辑 195

第七章诉讼矛盾的逻辑基础—证据 195

一、诉讼证据及其逻辑地位 196

笫一节诉讼证据逻辑概述 196

二、诉讼证据逻辑及其思维过程 201

第二节证据逻辑的特征 204

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205

二、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217

第八章收集证据的逻辑方法 226

第一节采证的逻辑方法概述 226

一、采证及其宏观决策 226

二、采证的微观方法及其特征 229

第二节采证观察与实验 231

一、采证观察 232

二、采证实验 238

第三节 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 241

一、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及其特点 242

二、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的客观依据 248

第四节 采证假说 251

一、采证假说及其逻辑特点 251

二、采证假说的逻辑程序与方法 253

一、证据比较及其逻辑意义 260

第一节 证据比较 260

第九章运用证据的逻辑方法 260

二、证据质的比较与量的比较 263

三、证据比较的基本要求 266

第二节 证据的分析与综合 268

一、证据分析 268

二、证据综合 275

第三节诉讼中的逻辑证明 278

一、诉讼逻辑证明的概念及其结构 278

二、诉讼逻辑证明方法 281

三、诉讼证明的逻辑意义 287

四、逻辑证明与实践证明 289

第十章证据逻辑的主要范畴 291

第一节 证据逻辑范畴概述 291

一、证据逻辑范畴的一般本质 291

二、证据逻辑范畴的基本特征 293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 295

一、主体与客体概述 295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99

三、分析主体和客体的逻辑方法 301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 308

一、时间与空间的概述 309

二、时间和空间的特征 311

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313

四、判断作案时间、空间的逻辑方法 314

第四节 质和量 316

一、质和量的概念 317

二、质和量的关系 319

三、分析证据的质和量的逻辑方法 321

第一节诉讼监督逻辑概述 326

第三编诉讼监督逻辑 326

第十一章诉讼矛盾的控制系统——诉讼监督逻辑 326

一、诉讼监督逻辑及其思维对象 327

二、诉讼监督的逻辑地位 331

第二节诉讼监督的逻辑特点 335

一、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同一 335

二、有序性与制约性的有机结合 341

第十二章诉讼监督的逻辑方法 345

第一节诉讼监督反向求异法 345

一、反向求异及其结论真实的条件 346

二、反向求异的逻辑形式 349

三、反向求异方法的应用 354

第二节诉讼监督的反驳法 363

一、抗诉中对论题的反驳 364

二、抗诉中对论据的反驳 367

三、抗诉中对论证的反驳 371

第三节诉讼监督的信息反馈法 375

一、诉讼监督信息反馈及其程序 375

二、诉讼监督信息负反馈 380

第十三章诉讼监督逻辑的主要范畴 390

第一节 配合与制约 392

一、配合 394

二、制约 396

笫二节 系统与调节 399

一、系统 399

二、调节 401

第三节 控制与反控制 408

一、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特性 409

二、反控制的因素 40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