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资治通鉴之通鉴  文白对照全译《读通鉴论》  上
资治通鉴之通鉴  文白对照全译《读通鉴论》  上

资治通鉴之通鉴 文白对照全译《读通鉴论》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王夫之著;伊力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481300X
  • 页数:727 页
图书介绍:
《资治通鉴之通鉴 文白对照全译《读通鉴论》 上》目录

读通鉴论卷一 1

秦始皇 1

封建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 1

秉道以自安 慎交以远物 3

知人与国运 4

二世 6

天下昏乱见忠臣 6

辨人于早 不若自辨于早 6

行督责之术 绝谏诤之路 7

君臣之间 非独以名为义 9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10

法严吏重则君权下移 11

读通鉴论卷二 13

汉高祖 13

刘邦几为富家翁 13

项羽败亡的原因 14

名与义 17

毒天下而以自毒 19

刘邦用韩信 21

拔本塞源以止乱 22

制治于未乱 23

如何安置退役士兵? 24

以大义服天下 25

张良履虎尾而不疚 26

饥鹰狂犬当畜之樊圈 27

唯礼可以已乱 28

萧何的失误 30

崇本抑末至难 31

迁民与和亲 32

近死之心 不可复阳 33

叔孙通谏易太子 34

萧规曹随 35

惠帝 35

明王有道 守在四夷 37

文帝 40

小人可畏 40

火生于木而焚生火之木 41

礼乐不待兴于百年 也不可遽兴于一日 42

相不可将 将不可相 44

启侮于诸侯 45

文帝之失 轻于召季布也 46

贾谊·陆贽·苏轼 47

弄兵戕杀而不为禁 人亦何乐乎有君? 49

勿务一时诡得之获 50

天子如果听任侠人 其能不乱者鲜矣 52

下恶得有臣 上恶得有君哉 53

贾谊论教太子 54

下既安之 上愈贱之 55

辱大臣即是辱国 56

以杀机待人者 人以杀机报 57

逆于天理者 其报必速 59

高明的徙民实边政策 60

人粟拜爵 62

肉刑不可复 63

许人自告 教鼠为虎 64

君主为何厚敛 65

汉文帝短丧 66

智者知天之消长以为动静 69

读通鉴论卷三 71

景帝 71

自疑者必疑人 71

柔而不陷于弱 72

兄弟之际 非父母所得而与 72

法严与法宽 74

以诚信行于家国骨肉之间 74

矫枉者之枉甚于所矫 75

君主移于贾则国本凋 76

武帝 79

相扶以行 孤行则踬 79

教育乃立国之本 81

南越的归属 82

汲黯的功过 84

治军之法 86

威以养而重 事以静而豫 87

言行应当始终一致 89

土崩与瓦解 91

辨奸术 92

以天下之禄位 待天下之贤才 93

游侠之祸 94

淮南王与《淮南子》 95

公孙弘之诈岂在布被乎? 95

求生愈急 则逢祸愈烈 97

天地之势 即天地之情 98

知人之哲 非人所易测 100

善于因天 转祸为福 101

不可以名声取人 102

忠奸不并立 103

诡秘之术 终以自覆 104

刑赏明则小人戢 105

佛道与鬼神 106

治理黄河的妙法 107

明慎而不知止 不如其不明不慎 109

治盗之法 111

阴德之说 112

万世可行之法 113

凡事当有度 114

戕天性以徼非望 未有能幸免者 115

司马迁不忠 116

忠邪易辩 117

读通鉴论卷四 119

汉昭帝 119

令大将军发怵的降胡金日? 119

夷狄相攻 岂中国之利? 120

人与人相处之道 121

言辟而辨 行伪而坚 122

宣帝 123

非澹泊无以明志 123

证父攘羊之直 124

君子慎始进 125

万世祥刑之经 127

有惴惴之小心 才有温温之恭德 128

流俗之毁誉 其可徇乎? 130

外矜廉洁而内贪荣宠的假君子 131

一旦操白刃相向 皆此俦也 132

救死而不赡 又何恤哉 133

学古而不得其道 适足以丧志 134

厚生利用并存 民才能生存 135

制伏狡夷的高招 135

数米量盐之智 不可用于国事 137

荑稗与五谷 不可以熟不熟计功 138

不可养虎贻患 139

治道 140

岂能以一切之治为治? 141

以私好而托家国之大 不倾者鲜矣 142

元帝 144

朋党之祸的肇始 144

乱我国家者 必太子也 146

异求而同功 147

正家而天下定 149

虚妄的焦氏、京氏易学 151

京房考课之法迂谬不可行 153

汉亡 非元帝之咎 154

读通鉴论卷五 157

成帝 157

君子爱身甚于爱天下 157

元后之罪通于天 159

君子言礼 非但以其文 161

匪道是循 徒以致寇 162

帝王不窥人私 163

老人之戒在贪得 164

君子不以人废言 165

防微杜渐之术 固人主之所乐用 166

游弋于后羿之彀中 167

容纳厚颜无耻的小人 国家没有不亡的 169

哀帝 169

治天下以道不以法 170

明辨男女内外之分 172

载鬼一车 而欲惩负途之豕 173

治理黄河的千古龟鉴 174

赵昭仪杀皇子 176

民有七亡七死 177

悍妇之威 178

以水溅沸油 适足取祸 179

班固教人坐视君父死亡而不救 180

平帝 181

西汉速亡的原因 181

诚实是没有人能窃取的 183

膏盲之病 非药石所能治 185

冒险首义 没有不先自败的 186

匈奴不可伐吗? 188

王莽 188

君子之器 岂可乘乎? 188

君子言可逊而不可诬 190

天下相习于怪 无不怪也 191

读通鉴论卷六 192

后汉更始 192

不可徇不坚之志 立不固之基 192

天下之大宝 岂有可自争自得的? 193

因天乘时 顺俟天命 193

刘备和刘秀有罪吗? 195

更始之失 光武之资 196

夷狄哪里懂得仁义? 197

刘秀远过常人之处 198

操疑忌以困人 其亡愈速 199

妾妇之智 201

光武帝如何对待仇人? 202

天不可罔 人不可重欺 204

在贫如富 在贱如贵 205

刻薄寡恩的光武帝 206

光武帝得天下的奥秘 207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210

刘秀如何处置近千万骄兵悍卒? 211

光武帝的一大失策 213

上下相亲 天下才能牢固 214

歪门邪道的谶纬 215

光武帝折服群雄的妙法 216

光武帝不忘所学 217

乱人 没有不自取灭亡的 218

胆敢对抗皇帝的严光、周党 219

敢于履虎尾而虎不吃人 220

精兵简政必定有利吗? 221

一念之永 百年之泽 223

不可任法而不任人 224

隗嚣何以得善终? 225

治国以得贤为本 226

恩威不可及的光武帝 227

吴汉生搬硬套吃败仗 228

畏惧溺水而先自投于深渊 229

善事上官 勿失名誉 230

公孙述是一无是处的井蛙吗? 231

杀人案如何判决? 232

治盗之法 莫善于缓 234

宗庙之制 235

光武帝不善于以史为鉴 237

以夷攻夷 适足以为狡夷所嘲笑 238

名将马援不知进退 239

视难为易则败 视易为难亦败 240

光武帝为太子选师不当 242

光武帝将祸水引人萧墙之内 242

光武帝替祖宗休妻 244

读通鉴论卷七 246

明帝 246

古今丧礼 246

敬老与养老 248

太守不宜直任三公 250

有所依恃就不足以防奸 251

信佛招灾引祸 252

让国应因时而宜 254

溢美之词不足信 256

明帝猜疑兄弟 257

班超的骗局 258

章帝 260

第五伦之心路人尽知 260

国策要有连续性稳定性 261

好名善言的马太后 263

衡量地方官贤能与否的标准 265

纳谏难 266

太子的废立与国家的兴亡 267

恩威不可轻施 269

汉章帝的懦弱 270

天子巡守有害无益 271

和帝 274

夷狄相攻 并非中国之利 274

严华夷之防 275

三公无权 宦官逞强 277

朋党的起源 279

礼仪的继承与变通 282

三公之过 咎在刘秀 284

用兵的难处 285

说异端 287

不能以天象预测人事 288

安帝(殇帝附) 290

上天保佑贤人 290

衡量官吏政绩的标准 291

母后临朝 国家必乱 293

如何对待戎夷 294

判案与季节 296

债帅任尚 297

上下尊卑的秩序不可破 298

卖官鬻爵 亡国之路 300

汉朝为何由强变弱? 302

文教不可下移 303

万事重开端 304

什么人可以生死相托 305

贤隐士薛包 306

宦官亡汉 邓后之过 308

恶恶止其身 309

宰相的名与实 310

士人入仕之途 312

不仁不祥 家国难保 314

读通鉴论卷八 316

顺帝 316

有君无臣 汉衰不复 316

左雄限年举孝廉 318

马融 名教之罪魁 319

善治天下者慎用兵 322

扬己所长 抑敌所短 324

弭盗者慎勿轻言安抚 325

桓帝 327

治天下得人难 327

崔寔的谬论 329

为将者不能受敌方的引诱 331

愚蠢的崔琦 332

汉朝举国无死臣 333

五隐士不应召 334

桓灵卖官亡国 335

宦官监军始自冯绲之请 337

汉朝以兵强而亡 338

感化与惩罚 339

宦官弄权的根源 341

苟爽探本立论 342

党锢诸贤重细节 343

灵帝 346

窦武立天子之失 346

无功受封 身家难保 347

陈蕃的悲剧 348

官吏回避本籍的利与弊 349

文赋的贱与贵 352

赵苞无人心 353

意气之士蔡邕 355

赵苞、桥玄同为一类人 356

汉儒倡导的异端邪说 358

士可杀不可辱 359

如何对待战败者 360

汉唐并非亡于董卓安禄山 361

可为社稷之臣的傅变 362

交友定谋者不可不慎 363

知耻而后不朽 364

何进之败 原因有七 365

蔡邕自愿应董卓之召 367

申屠蟠的安土之仁 370

读通鉴论卷九 372

献帝 372

觊觎非分之望者必亡 372

蔡邕之愚 375

献帝之立 事出有因 377

曹操袁绍之优劣 378

孙坚不伤其大节 380

管宁隐居并非为保全自身计 381

王允的功与过 383

叛贼的使者马日碑、赵岐 384

陶谦之贪婪与曹操之残忍 386

汉朝灭亡并非始于一时 387

名与利和名与实 388

刘备之计谋不足兴汉 390

吃人不义 391

王允坐失良机 393

害贤以取胜 英雄所不为 394

无可指责的刘表 395

吕布无恒心 396

盐铁专卖权不能下放 397

名忠实奸的韩蒿 398

刘备的野心 399

貌合神离的刘备和袁绍 401

张鲁的保身之智 402

险要之地不足恃 403

纷乱之世不可轻易立言 405

诸葛亮战略决策的失误 406

周瑜关羽破坏吴蜀联合 408

孙刘两家只可合不可分 410

赤壁之战 曹操必败 411

刘璋之臣不忠不智 412

空洞的治国理论有害无益 413

天良未泯的荀? 414

刘焉父子的昏暗 416

吴蜀之好不终 责任在关羽 417

汉末忠臣志士太少 418

刘备用人的失误 419

读通鉴论卷十 421

三国 421

汉魏灭亡之不同 421

九品中正制与选官用人的标准 423

不忠不孝不义的刘备 425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 427

诸葛亮为何事必躬亲 428

论三国君主的长短 430

吴国多贤臣 431

曹魏之亡 433

两敌相持 内应不足恃 434

诸葛亮的遗憾 435

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 436

诸葛亮战略计划的修正 438

诸葛亮曹操用人优劣论 440

善用人者不恃人 441

奉公义与顾私亲 442

汉末以来的清议之风 444

魏蜀两国的实战练兵 446

诸葛亮的深谋远虑 448

诸葛亮的苦衷 449

直谏之士易得 忧国之臣难求 451

忠臣的最高境界 453

为自己找祖先 实不足取 455

法治与人治 457

辅政之臣 危亡之本 459

蒙受不白之冤的何晏 460

蜀汉之亡 始于蒋琬改诸葛之图 462

说屯田 464

管宁之仁 466

相辅相承的形与神 467

王凌与司马氏是同类人 469

得人心者得天下 470

蜀汉无贤人与不能得人 472

乱世无死节之臣 473

投敌讨贼 与贼无异 475

谯周无人臣之心 475

求进谏要慎重 477

蜀汉恃险失德而亡 480

阴险奸诈的王祥 481

读通鉴论卷十一 483

晋(泰始元年起) 483

立国兴邦之道 483

谏官之设 484

崇王肃之学 驳郑玄之论 487

羊祜与祖逖、宗泽的用兵之道 488

用人与行政之道 489

驳杜预丧礼之礼 491

稽绍不应为晋而死 493

坚贞之士范粲 494

论疑忌 494

刘渊灭晋 496

裁省官员不可过分 497

贾充力阻伐吴 意在篡晋 499

裁军不可操之过急 501

出谋划策需当慎重 503

奸臣在朝 西晋必亡 504

读通鉴论卷十二 507

惠帝 507

晋之亡 亡于无人 507

论夷狄入主中国 509

流民 510

晋之亡 亡于张华 511

文才不可滥为他人所用 513

国无天子 不可为官 515

治国不能急功近利 516

祸天下者必害自身 517

嵇绍无知妄作 自寻死亡 518

筹划军国大计 动静应适时而定 519

刘弘为晋朝栋梁之才 520

司马越鸩死惠帝 顺势合情 521

保国应用世族重臣 523

怀帝 525

夷狄祸中原 责在晋廷 525

司马越之败 526

虐杀流民导致祸乱 528

贪求小利 毁家灭身 529

制敌不应挟持其父母 530

治国行政应宽严适度 531

天下之分自有定数 532

刘殷是贤臣吗? 534

愍帝 536

愍帝败亡 必然之势 536

宽猛相济 537

晋愍帝不足以统御天下 539

喜好奉承 丧德亡身 540

宠王抑陶 晋之失策 541

纳谏之道 543

读通鉴论卷十三 545

东晋元帝 545

谦让即位的国王 545

欲分王氏权 反遭王氏害 547

忠臣未必留英名 548

为主要善于将将 为将要善于将兵 549

忠臣也应有智有谋 551

两军对垒 互市亦有利 552

忠臣为主 君子为家 553

明帝 556

明帝伟然 王敦孤立 556

君子之过 不害其为君子 557

成帝 559

庾亮不专权 请人共辅主 559

溃于内者 必决于外 560

东晋败亡的原因 561

石勒巧用计 刘曜败被擒 562

都城不宜轻迁 563

庾亮的功过是非 565

道统之要旨不易被窃 566

仁道之精微 568

天子待臣之礼 569

婴儿失母 久而忘之 570

评龚壮遂志 571

郭璞为筮 颜含不信 572

鲸鲵不脱于渊 573

东晋与南宋的比较 574

评慕容皝求封燕王 576

评刘翔之言 577

康帝 579

风会所趋 贤者不能越 579

身在曹营心在汉 580

穆帝 581

东晋权臣 疑人误国 581

桓温西讨 晋廷既喜又忧 582

评胡睦之言论 582

辛谧劝冉闵归晋 583

殷浩制桓温 彼此不相信 584

评苻健、姚襄的归顺 586

用人应量其才 587

东晋君臣的分裂 588

用兵不必多杀人 589

读通鉴论卷十四 591

哀帝 591

桓温与“北伐” 591

天子丧礼 592

天下之大防 594

帝奕 596

权贵荫户 596

疑忌 597

王猛 乱人之雄 598

简文帝 600

皇位的诱惑 600

孝武帝 602

天不灭晋 602

富贵论 603

皇后摄政 后经合道 604

借古治今的谢安 606

一举两得 608

黩武必败 610

谢安的过失 611

学与问 612

功成身退 天之道 614

自取灭亡 616

君子之泽 小人之泽 617

安帝 619

痴呆皇帝的“福分” 619

清君侧 620

弃地者弃其国 622

鬼兵误人乱国 624

反复无常即乱人 625

争乱之世 顺天者兴 626

成败之数 628

殃人者·必自殃 629

乱世之臣 631

廉耻之丧 632

李暠之后兴于唐 634

殷仲文之死 636

屈尊迎母 637

正义·大义·道义 638

司马氏何以无后? 640

游士之祸 642

君主如何对待勋旧 643

聪明反被聪明误 644

求人不如求己 646

刘裕之狡 648

刘裕何以东归 649

恭维而死话祖思 651

恭帝 651

八表同昏 平路伊阻 652

读通鉴论卷十五 654

宋武帝 654

刘宋为天下正统 654

宋武帝的罪恶 656

不与险恶之人谋大计 657

营阳王 659

谢晦的丑恶阴谋 659

宋武帝用人之难 661

文帝 663

躲避尘世的利弊 663

君王的权术 664

文帝的谋略 666

刘宋初期的有利形势 668

吝惜财物是国家的大害 669

陶渊明的难言之隐 670

辩论的艺术 672

将才的缺乏 674

以战为守是上策 676

宋魏言和 非宋之利 677

人才选拔的范围 679

拓拔焘鼓励告发的政策有害无益 682

儒家道德永恒不灭 683

文帝封兄弟为王 685

王位的轻重 686

高允通晓《周易》 687

历法的修定 689

纸上谈兵者必败 690

有感于崔浩修史被杀 692

做人的勇气 694

伦理道德关系着国家兴亡 695

孝武帝 697

刘义恭献媚的下场 697

对妇人的政策 699

兵要求精 700

举用人才不论门第 702

孝武帝的乱政 703

张岱的权变之术 706

郡县制有利 708

前废帝 710

沈庆之甘愿忠心而死 710

明帝 712

明帝滥杀近亲 712

夏侯详的精辟之言 713

宋赎刘昶的险恶用心 714

信奉佛教的害处 716

要信任边将 717

拓拔弘让位的内幕 718

劝农而伤农 719

后废帝 722

人人可作天子 722

北魏变法杀人自取灭亡 723

顺帝 726

人才的埋没 726

读通鉴论卷十六 728

齐高帝 728

天下之大统 728

刘昶不义 730

褚渊的丑恶 732

武帝 734

《神灭论》立言不审 734

论贪赃法 735

禁卜筮之术 737

一切之法不可齐天下 739

平抑物价 741

发扬人的善良本性 743

天下的治乱合离 744

篡权的罪责 746

郁林王 748

郁林王奢侈不可信 748

仁义之丧 749

明帝 752

齐梁缺乏可用人才 752

北魏孝文帝的虚伪政治 753

谢朓之可悲 755

东昏侯 758

明哲保身 758

萧齐政局的变幻 759

萧颖胄死 天下之幸 761

读通鉴论卷十七 764

梁武帝 764

风教之兴废 764

谢朏出山的隐衷 766

乱人不死 天下不宁 768

不敢之心 769

鄙夫之悔不可信 770

教移于下的利弊 772

万恶之奸佞 775

将相和 军必胜 776

立法惟简 778

礼之为教 至矣大矣 780

逆君与逆臣 782

水可以亡人之国 784

边任之重 785

梁武帝佞佛的奥秘 787

官吏的升降与考核 789

速成与缓战 791

君子全其不辱之身 792

奸雄所为有近正者 793

萧梁丧心失志 795

贪欲乱天下 796

沐猴而冠 可悲可笑 798

正统论 800

一张一驰 刚柔相济 801

州县分品的精义 803

佛道之说乱天下 804

治道与文章 807

为政要全国体、存士节 809

梁武帝的智愚明暗 811

教子之道 812

治末与治本 815

简文帝 815

寓兵于农的是非 816

国无君子则无以立 819

元帝 822

梁元帝自取灭亡 822

读书之要 823

敬帝 827

义以生勇 勇以成义 827

道·法·名 828

权臣不可无 829

读通鉴论卷十八 832

陈高祖 832

篡夺皇位的种种形式 832

善恶的标准 834

隐士的区别 836

陈昌的不仁义行为 838

文帝 838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839

篡权之风盛行 841

人要走自己的路 843

养老之法 844

临海王 846

南陈无人才 846

宣帝 848

天下争夺的利弊 848

童谣不可信 849

岁币的起始 851

宇文氏是陈末的最大威胁 852

守丧之乱 854

话说异端 856

好战导致了南陈灭亡 858

良心是做人的根本 859

周武帝无德 860

忠臣论 861

隋不伐丧是明智之举 862

后主 865

劝谏论 865

名教道德深入人心 866

读通鉴论卷十九 868

隋文帝 868

伪君子苏威、赵普 868

天意出自民意 869

裴政制刑宽简 871

隋文帝置百官有条不紊 872

置仓备粮胜于开河运粮 873

徒具美名的义仓 875

隋文帝倡导教化而骨肉相残 877

苏威泥古 百姓遭殃 879

音乐和政治 881

以德化民与以政治民 883

均田令——隋速亡的丧钟 885

论职田 887

隋文帝亲信杨素而误国 888

杨勇和杨广 890

大俭之后 必生奢男 891

王伽欺文帝 文帝欺天下 893

炀帝 895

吏制与政事 895

高频、贺若弼不守晚节 897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899

秦隋暴政 900

乱世枭雄 902

隋炀帝忌贤妒能 904

何贵?何贱? 905

机发于人而风成于世 907

夷狄之祸 909

生于其心 害于其政 910

徐洪客其人 911

择君而后仕 913

读通鉴论卷二十 915

唐高祖 915

慎于举事的唐高祖 915

李密无恒志 918

至狠无狠 至诈无诈 919

似信似义的徐世勣 921

苏威名重于隋而不容于唐 922

唐高祖何以不杀王世充 923

用战以和 用和以战 925

唐初官制 927

唐代的租庸调制 930

法律和人情 934

唐高祖应该立谁为太子? 935

魏征·王珪·管仲 937

太宗 940

能自得师者王 谓人莫己若者亡 940

宗室人才之盛 未有如唐者也 942

宰相与谏官 945

旱饥而赦 947

集体议政 得失如何 948

言以正人 非以正己 951

处夷狄之道 953

引导民风而为治 954

未能受谏 安能谏人 957

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958

唐太宗善于玩弄权术 960

告讦别人小事的 当以谗人论罪 962

使用白银的危害 963

府兵制的失策 965

不可强迫大臣接受封土 967

唐太宗改革服丧制度 968

言兵者之言 皆乱人之言 970

天子不可诿过于臣僚 971

对异端邪说的态度 972

唐太宗选立太子的失误 974

挟仁恕之名以欺太宗的长孙无忌 976

唐太宗之不仁 978

天子讨而不伐 980

刘洎被杀 理所当然 982

星占术测 乱之所自生也 984

唯利是图的李世勋 985

唐高宗何以立为太子? 987

高宗 987

读通鉴论卷二十一 987

为相之术 989

为臣之道 990

“忍”与为政之道 992

任官应重边疆 993

救灾之策 995

忠孝两端的李世勣 996

任免官吏之权不可丢 998

中宗(伪周武氏附于内) 1002

高宗疑臣乱国 1002

伸张正义不能心怀杂念 1004

裴炎篡权的阴谋 1006

监军之祸 1007

狄仁杰秉公行事 1009

招致外敌入侵的祸根 1011

为政之本在于人才 1013

殿试的得失 1014

群臣拥护武则天为帝 1016

武攸绪急流勇退避祸 1017

狄仁杰知人善任 1018

父子之间 1019

武则天为何不被处死? 1021

先见之明 1022

张柬之奉唐如贞 1024

始终如一 1025

党祸招致国亡 1026

临淄王举事诛韦氏 1029

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1031

睿宗 1031

论李重俊犯父杀母 1031

夺情 1032

睿宗不忍杀太平公主 1033

按察使之利弊 1035

玄宗 1037

为法的根本 1037

张九龄不与时流合污 1039

怎样做清贞的大臣? 1041

崔日知诬陷李杰犯法 1043

玄宗与群臣互谑 1045

玄宗令姜皎解甲归田 1046

宋璟没收民间恶币 1046

道德何以沦丧? 1048

天子应防身边有野心之人 1050

论县令职权 1051

府兵之害 1053

为国不能存私心 1055

怎样对待流民 1056

事情要依其自然 1058

选举宜由司徒执掌 1059

阴谋必有暴露 1061

论外强内弱之灾 1062

唐盛世何以不能相终? 1064

治国必依三代之法 1066

人应各依其能 1069

怎样使国家富裕 1070

天子何以出奔 1072

读通鉴论卷二十三 1075

肃宗 1075

肃宗违人伦自立 1075

李长源冒死追随肃宗 1077

第五骑运江淮济京师 1079

广平王何以立为太子 1081

论借外兵人内平叛 1083

怎样保持忠孝 1086

肃宗假表返政玄宗 1088

张巡捐生遭非议 1089

史思明何以复叛 1091

唐节度使之祸 1092

郭子仪何以受重用 1094

危难与磨志 1097

代宗 1099

来瑱之死 1099

取士之法 1101

柳伉独斥程元振 1103

仆固怀恩之乱 1104

代宗初年户口为何这样少 1106

第五琦倡言效古 1107

郭子仪挺身退回纥 1109

代宗制臣之道 1110

李长源何以隐居衡山 1112

朱泚何以入朝 1114

杨绾治法定国 1116

读通鉴论卷二十四 1119

德宗 1119

德宗治国有始无终 1119

任用官吏要慎重 1121

厚葬以慰死者 1123

立法贵简便明了 1125

刘晏理财有功 1128

刘晏榷盐有方 1130

德宗因猜忌导致叛乱 1132

对待降寇应有策略 1135

制乱要有策略 1138

与恶人不可谈忠孝 1140

樊系自丧名节 1141

卢杞奸邪弄权 1143

陆敬舆力排奸邪 1145

文辞的妙用 1148

贪功利可亡国败家 1150

官爵不可滥授 1152

以大智治天下 1154

为士当珍惜名誉 1155

借外兵不是明智之举 1157

军权不可授于宦官 1160

安西、北庭二镇不可失 1162

君臣之道 1163

神策军 1165

谗贼之情 1166

杀主以降不可贳 1168

陆敬舆之失 1169

纤细之嫌不可不慎 1171

墨吏科敛 1172

君子之诗 1173

治乱存亡之道 1175

二贤之优劣 1176

丰与凶 1178

罢防秋 1179

折色与本色 1180

赋税之缓急 1183

信与疑 1184

读通鉴论卷二十五 1187

顺宗 1187

二王之过 1187

宪宗 1191

追丧 1191

知时者可与谋国 1193

不因言用人也不因人废言 1196

庙谟无据 误国殃民 1199

枢密一官 必举而不可废 1201

明王求谏之道 1203

减谷价的弊端 1205

宪宗平藩镇叛逆的失误 1206

口舌祸国 1208

为臣之道 1210

李绛料事如神 1212

神策军不可废 1214

举贤不避亲 1215

唐无将相 1217

人君不可禁大臣交游 1219

裴度为相 1220

韩愈谏佛骨 1222

宪宗见弑 1224

穆宗 1226

论河北形势 1226

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1226

贡举得失谈 1229

郭子仪、裴度不可并论 1231

政局不稳的危害 1234

敬宗 1237

拥立新君 1237

小人的权谋 1239

忠奸之辨 1242

文宗 1242

派系斗争 1244

唐之诸臣 皆知有门户而不知有天子 1246

牛、李维州之辨 1248

论君臣权限 1251

兵制的得失 1254

李石与郑覃为什么不辞去宰相之位 1257

察言观行 选拔人才 1258

李德裕的难言之隐 1261

武宗 1261

宦官后宫之祸 1262

河朔之乱 1265

贿赂的危害 1267

降将是否可杀 1269

宦官领兵之害 1271

武宗灭佛 1273

宣宗 1276

李德裕罢相 1276

严刑峻法 弊大于利 1278

知人善任 1280

宰相权力 1282

德宗、宪宗比较 1283

唐代灭亡原因 1285

讨伐宦官的策略 1287

唐末官场风尚 1289

唐之亡 宣宗亡之 1292

读通鉴论卷二十七 1294

懿宗 1294

如何对待乱军叛民? 1294

治民以法 不可图一时之快 1296

财散则民聚 财聚则民散 1298

灭唐者 唐也 1301

进谏杂谈 1303

僖宗 1306

百姓负担与国家存亡 1306

令民御盗而盗益横 1308

火生于木 祸发必克 1310

小才不足担大任 1312

对武将的态度 1314

评李克用结援鞑靼 1316

用兵策略 1318

朱温、李克用比较 1321

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 1323

昭宗 1328

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 1328

骗术 1330

朱温与曹操的异同 1332

智与智士 1334

闭粜扼敌 自困之术 1335

委任宗室的后果 1337

怎样辨伪防奸 1339

挟天子以令诸侯 1342

自保观变 1345

王抟与陆敬舆 1347

危亡之世的立身之道 1349

唐末宰相 1352

垂死哀鸣 不择而发 1354

朱温杀清流 清流非清流 1358

昭宣帝 1358

强弱之道 1359

疾风知劲草 1362

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1364

五代上 1364

五代不足以称代 1364

愚蠢的李克用 1367

标举于浊乱之世的三士 1369

乱世人杰严可求 1371

茶税古今谈 1372

朱温在河北的失误 1374

不仁者不可与言 1375

人莫鉴于流水 而鉴于止水 1376

冯道处世之道 1378

朱温及其后梁 1380

以谋名者死于谋 1382

俗易利失本先弱 1383

自知之明 1385

可师者皆师 1386

因时施政 国民两便 1388

安民保境 1390

官吏清浊 1392

张承业评价 1393

宰相的作用 1395

人之大伦 1396

李存勖用兵 1397

论气度 1399

读通鉴论卷二十九 1402

五代中 1402

郭崇韬何以败亡 1402

国之贫富论 1404

李嗣源之言坦而无饰 1407

李嗣源之愚 1408

李嗣源之禁 1410

赵凤谏止巫术 1413

战争关键在审势 1414

抑农之策大不仁 1416

无以谋身 何言谋国 1417

仁爱之政 1419

明主的标准 1421

无赖之君并非无赖 1423

冯道之恶 1425

机密 成败之源 1427

刘知远之智 1428

桑维翰之罪 1429

君、相高贵吗? 1431

石敬塘篡权 1434

五代下 1434

读通鉴论卷三十 1434

士大夫与刑罚 1436

刘知远谋晋 1437

李氏保境息民之政 1439

赋役与农业 1441

景延广无罪 1442

刘知远篡权之策 1444

散兵与聚兵 1446

后汉速亡之因 1447

郭威治乱 1449

宝珠玉者必殃其身 1451

储备粮食的重要性 1453

治国先立法 1455

郭威立柴荣 1458

郭威杀强臣 1460

守令的任务 1461

郭威为何薄葬 1463

高平之战 1465

治盗之法 1467

平天下之策 1468

禁佛的策略 1470

赞两税法 1472

何谓忠贞 1474

宰相的条件 1475

柴荣伐江南 1477

关于古乐之制 1479

读通鉴论卷末 1482

叙论一 1482

叙论二 1485

叙论三 1487

叙论四 14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