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卫群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1031254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般若思想包括的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般若一词的含义 2

第二节 无分别观念 5

第三节 空的观念 12

第四节 中道思想 18

第五节 二谛理论 24

第六节 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 30

第二章 般若思想的渊源 36

第一节 与婆罗门教的渊源关系 37

一 吠陀奥义书中的“无”观念 38

二 奥义书中的“般若”观念 43

三 奥义书中的“幻”观念 46

四 吠陀奥义书中的思维方法 50

五 奥义书中的“无分别”观念 54

六 奥义书后的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般若思想 58

第二节 与原始佛教和小乘部派佛教的渊源关系 62

一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小乘)的“空”观念 62

二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中道”思想 83

三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无分别”观念 98

第一节 《般若经》的形成和主要种类 108

第三章 般若思想的形成--《般若经》及其思想 108

第二节 《般若经》中的“空”观 119

一 果空因亦空 124

二 我空法亦空 127

三 如幻之空 131

四 体空 133

五 假名空 136

第三节 《般若经》中的“中道”思想 138

第四节 《般若经》中的“否定形态的肯定” 147

第五节 《般若经》中的“二谛”观念 149

第六节 《般若经》中的“无分别”观念 151

第七节 《般若经》中的“六度” 156

第四章 般若思想的发展--中观派及其思想 167

第一节 其他早期大乘经的般若思想及对中观派理论形成的影响 167

一 小本(小品)《宝积经》 168

二 《维摩诘经》 173

三 《法华经》 181

四 《华严经》 186

第二节 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191

第三节 中观派的“中道” 200

第四节 中观派的“缘起性空” 203

第五节 中观派的“八不” 207

第六节 中观派的“二谛” 210

第七节 中观派的“实相涅槃” 215

第八节 中观派对内外非般若学说的破斥 220

第五章 般若思想在中后期佛教中的影响 229

第一节 《成实论》与般若思想 229

一 与一般(其他)小乘佛教学说的区别 231

二 与大乘般若中观学说的区别 234

第二节 续出的大乘经与般若思想 237

一 《大般涅槃经》 238

二 《胜鬘经》 242

三 《解深密经》 244

第三节 瑜伽行派与般若思想 252

一 唯识无境 253

二 三性三无性说的中道观念 259

三 “无分别”与“分别” 262

第四节 后期佛教与般若思想 265

一 瑜伽中观派与般若思想 265

二 密教与般若思想 267

第六章 般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70

第一节 般若思想在中国的初传 271

一 早期(汉末三国)《般若经》的传译 271

二 中国人对般若思想的最初理解 276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般若思想 279

一 竺法护及西晋般若思想的传播 280

二 六家七宗 284

三 鸠摩罗什与般若思想的传播 294

四 僧叡与般若思想 301

五 僧肇与般若思想 303

六 竺道生与般若思想 309

七 慧远与般若思想 312

八 成实学派与般若思想 315

一 三论宗与般若思想 320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般若思想 320

二 天台宗与般若思想 327

三 慈恩宗与般若思想 331

四 华严宗与般若思想 335

五 禅宗与般若思想 339

第四节 唐代之后的般若思想 343

一 唐以后历代有关般若思想的重要翻译、注疏或著述 344

二 唐以后禅宗等佛教派别对般若思想的借鉴和发展 345

结语 351

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