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弁言 1
第一章 港之设计 1
1.天然港与人工港 1
2.分类 1
3.避风港 4
4.系船设备 7
5.港埠锚泊 9
6.修理场 9
7.商港 9
8.渔港 10
9.地位之选择 12
10.设计之进行 12
11.海滨变迁 14
12.空堤及岛港 17
13.河流之影响 17
14.港之面积及进口之宽度 18
第二章 潮汐 20
15.潮之由来 20
16.牛顿学说 20
17.潮汐名称 23
18.日潮不等 24
19.潮波 24
20.潮汐表 25
21.潮汐推算 26
22.潮差 26
第三章 海洋测量 29
23.测量工作 29
24.潮标 31
25.流之测定 32
26.採集砂泥试料 35
27.潜水 36
28.构造原理 41
29.椿 41
第四章 椿 41
30.木椿之保存 42
31.金属椿 44
32.钢骨混凝土椿 46
33.混凝土椿之浇造 47
34.打椿法 49
35.支承力 51
36.天然石之品质 54
第五章 石 54
37.採石 56
38.钻孔 57
39.装药 60
40.填塞 60
41.发火 61
42.缝间发火法 64
43.楔裂法 64
44.炸药 65
46.海水之影响 66
45.混凝土 66
47.速硬水泥 68
48.水底放置混凝士法 70
第六章 防波堤设计 71
49.防波堤之环境 71
50.海波 71
51.波高 74
52.波长 75
53.碎波 75
54.波作用之动力值 76
55.彭奈狄图 79
56.空气压缩及水鎚 81
57.波击之量度 81
58.防波堤之分类 85
59.堆堤之稳度 91
60.墙堤中之应力 92
第七章 筑港机具 96
61.概说 96
62.泰坦机及赫邱尔机 99
63.高力斯机 102
64.石块移运车 106
第八章 防波堤建筑 107
65.堆堤建筑 107
66.驳船法 107
67.以砂堆为基础之防波堤 110
68.架台法 111
69.低位法 115
70.墙堤建筑 116
71.浮机法 116
72.架台法 117
73.端进法 124
74.沉箱法 125
75.基础 127
76.墙基 128
78.表面处理 130
77.极限荷重 130
79.袋工 132
80.制块 133
81.砌叠 134
82.坡向砌叠 138
83.水下灌浆 138
84.次要防波堤 139
86.堤头之形状 141
85.堤头之重要性 141
第九章 堤头、驳岸、及码头 141
87.堤头建筑实例 143
88.驳岸 149
89.施於驳岸墙之力 153
90.驳岸墙之稳度 156
91.基础 159
92.人工基础 160
93.驳岸墙之建筑 165
94.筑于灌气室中 168
96.浮函式 170
95.独块 170
97.其他型式 172
98.驳岸之附属筑造物 174
99.系船浮标 178
100.椿式码头 182
101.浮码头 183
102.浮栈桥 185
103.突堤、突码头 187
104.容留之形式 190
105.浮函、趸船 192
第十章 进口水路 195
106.变迁情形 195
107.可变与固定水路 196
108.淤积 197
109.通航路线 197
110.暗砂洲 198
111.治导工程 199
112.导堤之布置 200
113.浚渫 202
114.碎岩机 206
115.泻刷 207
第十一章 水路标识 209
116.水路标识之重要性 209
117.固定标 209
118.浮标 210
119.水路照明 213
120.灯浮标 214
121.灯船 216
122.灯塔及灯标 217
123.光之浓集 222
124.光之种类及射程 223
125.灯光号志之识别 227
126.音响信号 228
127.水下信号 229
128.无线电信号 230
附录 我国之商港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