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3
素问 3
黄帝内经素问序 3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6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9
生气迩天论篇第三 11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14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7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23
阴阳别论篇第七 25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28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30
五藏生成篇第十 34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37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39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41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43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45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46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49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54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58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64
大黄广虫丸方 65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68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70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74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76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80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83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86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90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92
热论篇第三十一 93
刺热篇第三十二 96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98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98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101
疟论篇第三十五 103
刺疟篇第三十六 108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111
咳论篇第三十八 112
举痛沦篇第三十九 114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117
腹中论篇第四十 117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20
风论篇第四十二 123
痹论篇第四十三 126
痿沦篇第四十四 129
厥论篇第四十五 131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134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136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139
脉解篇第四十九 142
刺要论篇第五十 145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146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149
针解篇第五十四 150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152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154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156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157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160
骨空论篇第六十 163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166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169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175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181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183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186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190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195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20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209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221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亡) 250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亡) 250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50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270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272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275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278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山 280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283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286
叙 288
灵枢 288
九针十二原第一 290
本输第二 295
小针解第三 301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305
根结第五 312
寿夭刚柔第六 316
官针第七 320
本神第八 323
终始第九 325
经脉第十 331
经别第十一 343
经水第十二 345
经筋第十三 348
骨度第十四 354
五十营第十五 356
营气第十六 357
脉度第十七 358
营卫生会第十八 360
四时气第十九 363
五邪第二十 365
寒热病第二十 366
癫狂第二十二 369
热病第二十三 372
厥病第二十四 376
病本第二十五 379
杂病第二十六 380
周痹第二十七 383
口问第二十八 385
师传第二十九 389
决气第三十 392
肠胃第三十一 394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395
海论第三十三 396
五乱第三十四 398
胀论第三十五 400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403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405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407
血络论第三十九 410
钥阳清浊第四十 412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414
病传第四十二 416
摇邪发梦第四十三 418
顺气——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420
外揣第四十五 422
五变第四十六 424
本脏第四十七 427
禁眼第四十八 432
五色第四十九 435
论勇第五十 439
背腧第五十一 441
卫气第五十二 442
论痛第五十三 444
天午第五十四 445
逆顺第五十五 447
五味第五十六 448
水胀第五十七 450
贼风第五十八 452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453
玉版第六十 456
五禁第六十一 459
动输第六十二 461
五味论第六十三 463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465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470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473
行针第六十七 476
上膈第六十八 478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479
寒热第七十 480
邪客第七十一 481
通天第七十二 486
官能第七十三 489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492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495
卫气行第七十六 502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505
九针论第七十八 509
岁露论第七十九 515
大惑论第八十 519
痈疽第八十一 522
伤寒论 529
宋刻《伤寒论》序 529
张仲景原序 53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533
桂枝汤方 534
桂枝加葛根汤方 535
桂枝加附子汤方 536
桂枝去芍药汤方 536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536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537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538
白虎加人参汤方 538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53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539
四逆汤方 540
芍药甘草汤方 540
甘草干姜汤方 540
调胃承气汤方 540
葛根汤方 542
葛根加半夏汤方 54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42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543
麻黄汤方 543
大青龙汤方 544
小青龙汤方 544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545
干姜附子汤方 548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54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549
桂枝甘草汤方 549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54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550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550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550
茯苓四逆汤方 551
五苓散方 551
茯苓甘草汤方 552
栀于豉汤方 552
栀子甘草豉汤方 553
栀子生姜豉汤力 553
栀子厚朴汤方 553
栀子于姜汤方 554
真武汤方 554
禹余粮丸方(方佚) 555
小柴胡汤方 556
小建中汤方 557
柴胡加芒硝汤方 558
大柴胡汤方 558
桃核承气汤方 55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559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561
桂枝加桂汤方 56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562
抵当汤方 563
抵当丸方 564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65
大陷胸丸方 565
大陷胸汤方 566
小陷胸汤方 567
文蛤散方 568
三物小白散方 568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569
柴胡桂枝汤方 569
半夏泻心汤方 570
十枣汤方 571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571
跗子泻心汤方 572
生姜泻心汤方 572
甘草泻心汤方 573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573
白虎汤方 573
旋覆代赭汤方 574
桂枝人参汤方 574
瓜蒂散方 575
黄芩汤方 576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576
黄连汤方 576
桂枝附子汤方 577
去桂加白术汤方 577
甘草附子汤方 578
炙甘草汤方 578
辨阳明瘸脉证并治 580
大承气汤方 583
小承气汤方 584
猪苓汤方 586
蜜煎导方 588
土瓜根方(附方佚) 588
猪胆汁方(附方) 588
茵陈蒿汤方 588
吴茱萸汤方 590
麻子仁丸方 590
栀子檗皮汤方 592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593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94
桂枝加芍药汤方 595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96
桂枝加大黄汤方 597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98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600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600
黄连阿胶汤方 600
附子汤方 601
桃花汤方 601
猪肤汤方 602
甘草汤方 602
桔梗汤方 602
苦酒汤方 603
半夏散及汤方 603
白通汤方 603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604
真武汤方(附加减法) 604
通脉四逆汤方 605
四逆散方 605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607
乌梅丸方 608
当归四逆汤方 610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610
麻黄升麻汤方 611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612
白头翁汤方 613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615
四逆加人参汤方 615
理中丸方 616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617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618
烧裈散方 618
枳实栀子豉汤方 618
牡蛎泽泻散方 619
竹叶石膏汤方 619
金匮要略 623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623
痉温喝病脉证治第二 626
栝楼桂枝汤方 629
葛根汤方 629
大承气汤方 629
麻黄加术汤方 631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631
防已黄芪汤方 631
桂枝附子汤方 632
白术附子汤方 632
甘草附子汤方 633
白虎加人参汤方 633
一物瓜蒂汤方 634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635
百合知母汤方 635
滑石代赭汤方 636
百合鸡子黄汤方 636
百合地黄汤方 636
百合滑石散方 637
百合洗方 637
栝楼牡蛎散方 637
苦参汤方 638
雄黄熏法方 638
赤小豆当归散方 638
甘草泻心汤方 638
升麻鳖甲汤方 639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640
鳖甲煎丸方 640
白虎加桂枝汤方 641
蜀漆故方 641
附《外台秘要》方: 641
牡蛎汤 641
柴胡桂姜汤 642
柴胡去半夏加括楼根汤 642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643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643
侯氏黑散 643
风引汤 644
防己地黄汤 644
头风摩散方 644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645
乌头汤方 645
矾石汤 646
《古今录验》续命汤 646
《千金》三黄汤 646
《近效》木附汤 647
崔氏八味丸 647
《千金》越婢加术汤 647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648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 649
天雄散方 649
黄芪建中汤 650
肾气丸方 650
薯蓣丸方 650
小建中汤方 650
酸枣仁汤方 651
《千金翼》炙甘草汤 652
《肘后》獭肝散 652
附方: 652
肺痹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653
甘草干姜汤方 654
射干麻黄汤方 655
皂荚丸方 655
厚朴麻黄汤方 655
泽漆汤方 655
麦门冬汤方 655
越婢加半夏汤方 656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656
桔梗汤方 656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657
附方: 657
《千金》甘草汤 657
《千金》生姜甘草汤 657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657
《外台》枯梗白散 658
《千金》苇茎汤 658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659
奔豚汤方 659
桂枝加桂汤方 659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660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661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 661
栝楼薤白半夏汤方 661
薏苡附子散方 662
橘枳姜汤方 662
积实薤白桂枝汤方 662
人参汤方 662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662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663
赤石脂丸方 663
附方: 663
九痛丸 663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664
厚朴七物汤方 665
附子粳米汤方 665
厚朴三物汤方 665
大柴胡汤方 665
大建中汤方 666
大黄附子汤方 666
大乌头煎方 667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667
赤丸方 667
乌头桂枝汤方 668
附方: 668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 668
瓜蒂散方 669
《外台》走马汤 669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670
旋覆花汤方 670
麻子仁丸方 671
甘草干姜苓术汤方 67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674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675
甘遂半夏汤方 675
十枣汤方 676
大青龙汤方 676
泽泻汤方 677
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677
木防己汤方 677
小青龙汤方 677
厚朴大黄汤方 678
小半夏汤方 678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678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678
五苓散方 679
《外台》茯苓饮 679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680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680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680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681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681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682
文蛤散方 682
滑石白鱼散方 683
茯苓戎盐汤方 683
蒲灰散方 683
猪苓汤方 684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685
栝楼瞿麦丸方 688
越婢汤方 689
防己茯苓汤方 689
甘草麻黄汤方 689
麻黄附子汤方 690
杏子汤方(方未见) 690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690
桂枝加黄芪汤方 691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691
枳术汤方 692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693
茵陈蒿汤方 694
栀子大黄汤方 695
猪膏发煎方 695
硝石矾石散方 695
茵陈五苓散方 696
大黄硝石汤方 696
附方: 696
《千金》麻黄醇酒汤 696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697
桂枝救逆汤方 698
半夏麻黄丸方 698
柏叶汤方 698
黄土汤方 699
泻心汤方 69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700
茱萸汤方 701
半夏泻心汤方 701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701
四逆汤方 702
小柴胡汤方 702
猪苓散方 702
大半夏汤方 703
大黄甘草汤方 703
茯苓泽泻汤方 703
文蛤汤方 703
半夏干姜散方 704
生姜半夏汤方 704
橘皮汤方 704
橘皮竹茹汤方 705
桂枝汤方 706
小承气汤方 707
桃花汤方 707
白头翁汤方 707
栀子豉汤方 708
通脉四逆汤方 708
紫参汤方 708
诃梨勒散方 708
《外台》黄芩汤 709
附方: 709
薏苡附于败酱散方 710
大黄牡丹汤方 710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710
王不留行散方 711
排脓散方 711
排脓汤方 712
黄连粉(方未见) 712
鸡屎白散方 713
蜘蛛散方 713
藜芦甘草汤方(方未见) 713
趺?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713
甘草粉蜜汤方 714
乌梅丸方 714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716
桂枝茯苓丸方 716
附子汤方(方未见) 716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717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717
胶艾汤方 717
当归芍药散方 717
葵子茯苓散方 718
当归散方 718
白术散方 718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720
积实芍药散方 720
下瘀血汤方 721
阳旦汤 721
竹叶汤方 721
竹皮大丸方 72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722
附方: 722
《千金》三物黄芩汤 722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723
半夏厚朴汤方 72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724
甘麦大枣汤方 725
温经汤方 726
土瓜根散方 726
胶姜汤方 727
大黄甘遂汤方 727
抵当汤方 727
矾石丸方 727
红蓝花酒方 728
蛇床子散方 728
狼牙汤方 728
小儿疳虫蚀齿方 729
温病条辨 733
上焦篇 733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733
暑温 741
伏暑 744
湿温 寒湿 746
温疟 748
秋燥 750
补秋燥胜气论(节录) 751
中焦篇 756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756
暑温 伏暑 765
寒湿 766
湿温附:疟、痢、疸、痹 772
秋燥 786
下焦篇 787
风温 温热 揾疫 温毒 冬温 787
暑温 伏暑 796
寒湿附:便血咳嗽疝瘕 798
湿温附:疟痢 802
秋燥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