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沦的对象和特点 1
一、认识的对象 1
二、认识论的对象 4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6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9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致性 9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其他组成部分的差别性 15
三、能否说唯物辩证法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7
第二章 主体和客体 21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范畴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一、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认识论的基本矛盾 21
二、主体和客体同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23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28
—、关于主体 28
二、关于客体 32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35
一、现代化建设的急迫需要 38
第三节 研究主体和客体的重要意义 38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39
三、当代哲学斗争的需要 40
第三章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2
第一节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42
一、什么是实践 42
二、实践的主要特征 44
三、实践的形式 45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9
第三节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9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0
第四章 认识的辩证运动 54
第一节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54
一、什么是感性认识 54
二、什么是理性认识 55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6
四、学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57
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基本条件 58
一、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 60
第二节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60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基本条件 61
第三节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62
一、人们认识过程多次反复的原因 62
二、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 62
第五章 真理 64
第一节 客观真理 64
一、真理的客观性 64
三、对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批判 65
二、真理有无阶级性的问题 65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67
一、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67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68
三、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 69
第三节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70
一、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70
二、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2
三、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73
四、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74
第一节 辩证逻辑的产生和发展 77
第六章 辩证思维的方法 77
一、辩证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是辩证逻辑建立的基础 78
二、形式逻辑的建立和发展是辩证逻辑产生的前提 79
三、辩证逻辑的产生和发展 80
第二节 辩证思维的方法 84
—、从个别到个别—类比法 84
二、归纳和演绎 89
三、分析和综合 91
四、抽象和具体 94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8
第七章 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98
一、邓小平同志为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99
二、两个三中全会,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06
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10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和平统一祖国认识史上的一大创举 117
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118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矛盾双方或矛盾多方统一性的集中反映 12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主体和局部 123
四、“一国两制”是解决国际争端认识史上的一大突破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