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PDF下载

  • 购买积分:3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文彬等主编
  • 出 版 社:深圳:海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426090
  • 页数:1636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1

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 1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0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

第二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2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4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5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32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61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76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78

八、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84

九、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93

第三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10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 10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0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103

总 论 105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05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经验 105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42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147

三、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167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7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6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71

(四)坚持改革开放 181

(五)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96

(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9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08

第一编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08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8

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223

第二编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36

一、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 2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1

第三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43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243

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48

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254

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255

五、以是否有利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 262

六、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大的政治 264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依据、性质和原则 265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65

第四编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265

(二)改革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74

(三)改革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81

(四)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试验,破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285

(五)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配套改革 293

(六)改革要谨慎、稳定,坚定不移 298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304

(一)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04

(二)发挥其他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 313

(三)对其他经济成分要依法管理和教育引导 320

(四)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 323

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327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327

(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克服平均主义 332

(三)提倡先富的帮未富的,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35

(四)依靠政策、法制和思想教育,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41

(一)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347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47

(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49

(三)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管理 352

(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364

五、坚持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374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74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80

(三)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 389

(四)稳定和完善农业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95

(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科技、教育兴农 410

(六)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436

(七)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453

(八)健全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 470

(九)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益 485

(十)推进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工资、住房、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51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40

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40

(二)加强人大立法工作、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541

(三)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密切人民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553

(四)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 563

(五)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 569

(六)改进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574

(七)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 579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80

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80

(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587

(三)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协商作用 591

(四)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主党派的工作 596

(五)中国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 598

八、坚持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01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60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标 604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步骤 611

(四)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620

(五)下放权力,进行机构改革 622

(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625

(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 631

(八)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和程序 633

(九)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抵制和消除腐败 639

九、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副业的性质和方向 656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656

(二)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 662

(三)创造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 673

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原则和方针 682

(一)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82

(二)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689

(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全盘西化 698

(四)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 702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705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705

(二)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 707

(三)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710

(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 715

(五)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727

(六)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730

(七)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 73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738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73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746

(三)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761

(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778

十三、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781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781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87

(三)努力办好各类教育,重视智力开发 789

(四)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810

(五)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事业 812

十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 818

(一)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81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24

(三)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 830

(四)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 846

十五、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850

(一)文学艺术 850

(二)新闻出版 860

(三)广播电视 888

(四)卫生和计划生育 890

(五)体育 909

十六、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作用 911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911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916

(三)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 920

(四)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 924

(五)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 928

(六)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 930

十七、坚持和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939

(一)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939

(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944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962

(四)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964

第五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976

一、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97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976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 983

(三)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89

(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000

(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07

(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 1017

(七)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 1024

二、实行对外开放 102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027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030

(三)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038

(四)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1040

(五)开放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1042

(六)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1045

(七)积极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 1060

(八)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069

(九)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1075

第六编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1079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079

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099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02

(一)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 1102

(二)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1112

(三)专政职能不能削弱,管理职能要加强 1126

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41

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44

六、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151

(一)正确认识和依法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 1151

(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社会力量 1160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的领导 1173

(四)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179

(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1183

(六)严厉打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 1189

(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199

(八)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205

第七编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1217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1217

二、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1228

三、抓住有利时机,争取一定阶段内的高速度发展 1249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252

第八编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1252

(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255

(二)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1257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259

(四)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263

二、党的政治建设 1265

(一)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 1265

(二)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274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278

(四)要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 1282

(五)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1286

(六)正确处理党内矛盾,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 1289

(七)处理同兄弟党关系的四项原则 1294

三、党的思想建设 1297

(一)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297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305

(二)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 1305

(四)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1311

(五)加强对党员的“三基本”教育 1321

(六)加强党校建设,把各级党校办得更好 1326

(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 1330

(八)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340

(九)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1353

(一)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1359

四、党的组织建设 1359

(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1374

(三)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1378

(四)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1383

(五)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党的干部队伍 1389

(六)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404

(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1412

(八)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力 1418

(九)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1419

(一)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424

五、党的作风建设 1424

(二)坚持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1433

(三)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1436

(四)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1446

(五)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454

(六)坚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1457

(七)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端正党风的表率 1461

(八)坚持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1467

(九)严肃党的纪律,坚持从严治党 1474

六、继续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484

(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 1484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和任务 1491

(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1503

七、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514

(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和方针 1514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1523

(三)实行平等互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实现共同繁荣 1530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42

(五)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 1552

八、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557

(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1557

(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1560

(三)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1562

(四)军队建设要在改革中前进 1570

(五)改革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576

(六)加强和改革新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 1578

(七)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1600

(八)军队要提高军政素质,增强战斗力 1602

第九编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608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和意义 160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1611

三、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逐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619

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国家统一负有重大历史责任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