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障工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绍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118014532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绪论 3

1.1 综合保障工程的内涵 3

1.1.1 装备保障与装备研制应同步进行 3

1.1.2 综合保障工程力求达到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 5

1.1.3 综合保障工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5

1.1.4 综合保障工程以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为最终评价目标 7

1.2 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8

1.2.1 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装备保障 8

1.2.2 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装备的使用与维修保障 8

1.2.3 综合保障与技术保障 10

1.2.4 综合保障与战斗力 11

1.3 综合保障工程的组成 12

1.3.1 维修规划 13

1.3.2 人员数量与技术等级 13

1.3.3 供应保障 13

1.3.4 保障设备 13

1.3.5 技术资料 14

1.3.6 训练和训练保障 14

1.3.7 计算机资源保障 14

1.3.8 保障设施 14

1.3.9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 14

1.4 保障特性 15

1.3.10 设计接口 15

1.4.1 保障性 16

1.4.2 保障性参数 17

1.5 保障系统和保障方案 20

1.5.1 保障系统 20

1.5.2 保障方案 21

1.5.3 保障计划 22

1.5.4 保障资源 22

1.6 综合保障工程发展简介 23

1.6.1 国外综合保障工程发展概况 24

1.6.2 我国开展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现状 27

1.7.2 加强装备研制的协调工作 28

1.7 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28

1.7.1 转变观念,在装备研制阶段要综合考虑保障问题 28

1.7.3 落实保障资源研制费用 29

1.7.4 培养综合保障工程人才 29

1.7.5 重视现行保障系统的信息工作 29

1.7.6 订购方与承制方的密切合作是有效开展综合保障工程的关键 30

第2章 保障性分析 31

2.1 保障性分析综述 31

2.1.1 保障性分析的概念 31

2.1.3 保障性分析的内容 33

2.1.2 保障性分析的应用与任务 33

2.1.4 保障性分析的过程 36

2.2 制定保障性要求 38

2.2.1 保障性要求的主要内容与制定过程 38

2.2.2 进行任务范围分析确定保障性约束 43

2.2.3 确定保障性初定目标 43

2.2.4 确定正式保障性目标值与门限值 46

2.3 保障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47

2.3.1 确定装备保障方案的分析过程 48

2.3.2 确定装备使用与维修功能要求 48

2.3.3 确定备选保障方案 52

2.3.4 备选方案的评价与权衡分析 54

2.4 确定保障资源要求 58

2.4.1 确定保障资源要求的一般过程 59

2.4.2 确定作战环境下的保障资源的要求 64

2.5 保障性分析中的接口 64

2.5.1 保障性分析接口的概念 64

2.5.2 接口的分类与主要内容 65

2.5.3 综合保障工程各要素间的接口 65

2.5.4 保障性分析与装备设计和其他工程专业间的接口 69

2.6 保障性分析信息 73

2.6.1 保障性分析信息的范围和作用 74

2.6.2 保障性分析信息的处理 76

3.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81

3.1.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目的 81

第3章 保障性分析技术 81

3.1.2 FMECA在综合保障中的应用 83

3.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 83

3.2.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的目的 83

3.2.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的基本概念 84

3.2.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方法 88

3.2.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应用示例 106

3.3 维修级别分析 119

3.3.2 维修级别 120

3.3.1 维修级别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120

3.3.3 维修级别分析方法 122

3.3.4 维修级别分析模型 128

3.3.5 维修级别分析方法在保障性分析中的应用 134

3.4 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析 135

3.4.1 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析的目的 135

3.4.2 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应用 136

3.4.3 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39

3.5 生存性分析 142

3.5.1 生存性分析的目的 142

3.5.2 生存性的内容 143

3.5.3 生存性分析方法 144

3.6 费用分析 149

3.6.1 综合保障工程与费用分析 149

3.6.2 费用分析的基本方法 152

3.6.3 装备研制各阶段主要的费用分析工作 165

3.6.4 费用分析案例 170

第4章 保障资源的研制 177

4.1 人员和专业技术水平 177

4.1.1 确定人员数量、技术专业和技术等级要求 178

4.1.2 人员来源与补充 182

4.2.1 供应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183

4.2 供应保障 183

4.2.2 确定备件品种和数量 186

4.2.3 备件库存控制 189

4.3 保障设备 192

4.3.1 保障设备的分类 193

4.3.2 保障设备的研制 193

4.3.3 保障设备的保障 196

4.4 技术资料 198

4.4.1 技术资料的种类 199

4.4.2 技术资料的编写要求 202

4.4.3 技术资料的编制过程 203

4.5.1 训练阶段与训练类型 204

4.5 训练和训练保障 204

4.5.2 确定训练要求 206

4.5.3 研制训练器材 209

4.6 计算机资源保障 210

4.6.1 对内嵌式计算机保障资源的要求 210

4.6.2 计算机软件的保障工作 211

4.7 保障设施 213

4.7.1 保障设施的类型 213

4.7.2 确定设施要求 215

4.8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 218

4.7.3 设施规划与设施的设计原则 218

4.8.1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计划的制定原则和要求 219

4.8.2 确定包装要求 221

4.8.3 确定装卸要求 222

4.8.4 确定储存要求 223

4.8.5 确定运输要求和运输方式 223

4.9 建立保障系统和提供保障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224

4.9.1 保障资源的提供 225

4.9.2 建立保障系统 226

5.1.1 保障性的试验与评价 230

5.1 保障性评估的基本概念 230

第5章 保障性评估 230

5.1.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 231

5.1.3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主要类型和要求 232

5.1.4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特点 235

5.1.5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重点 237

5.1.6 保障性评估计划 238

5.2 保障性试验 240

5.2.1 可靠性与维修性试验 240

5.2.2 保障验证试验 240

5.2.4 技术资料的审查和验收 243

5.2.3 人素工程试验 243

5.2.5 装备系统综合试验 244

5.2.6 保障性试验的试验环境与试验条件要求 245

5.2.7 保障性试验结果的分析及使用 246

5.3 保障性评价 247

5.3.1 保障性评价的基本过程 247

5.3.2 保障性综合参数指标的评价 249

5.3.3 评价装备保障包和综合保障要素 252

5.4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风险管理 257

5.4.1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计划制订不及时与其他计划不协调 257

5.4.4 缺乏必要的数据 258

5.4.3 试验准备工作不完善 258

5.4.2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目标和要求表达不充分 258

5.4.5 不合乎实际的试验条件 259

第6章 综合保障的管理 260

6.1 综合保障工程与装备系统寿命周期 260

6.2 综合保障的规划 262

6.2.1 综合保障总计划 262

6.2.2 综合保障工作计划 267

6.2.3 部署计划 268

6.3 综合保障工程的协调与控制 269

6.3.1 制定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目标的协调工作 270

6.3.2 装备和保障系统设计中的协调工作 271

6.3.3 寿命周期费用和综合保障资金预算的协调 272

6.3.4 综合保障工作的控制 273

6.4 综合保障的组织机构及接口关系 276

6.4.1 综合保障组织机构 276

6.4.2 承制方与供应方综合保障工作的组织形式 279

6.4.3 综合保障工程的管理接口 283

6.5 风险管理 287

6.5.1 综合保障工程中的风险源 288

6.5.2 风险管理 291

6.6 综合保障工作人员的配备 292

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