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一、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 1
二、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要 2
三、古代妇产科专著简介 10
第二章 女性解剖生理 26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 26
一、传统理论 26
二、现代解剖概况 28
第二节 月经 30
一、月经生理现象 31
二、脏腑与月经的关系 32
三、经络与月经的关系 34
四、气血与月经的关系 35
五、天癸与月经的关系 36
六、子宫的生理作用 36
第三节 带下 37
一、妊娠机理 38
二、妊娠的生理现象 38
第四节 妊娠 38
三、10月胎形 39
四、分经养胎 39
第五节 产育 40
一、分娩 40
二、产后 41
三、哺乳 42
第一节 病因 43
一、六淫邪气 43
第三章 病因病机 43
二、七情 45
三、生活所伤 45
四、体质因素 47
五、医源性损伤 48
第二节 病机 48
一、气血不和 48
二、脏腑功能失调 51
三、冲任督带损伤 53
四、子宫病变 53
一、问诊 54
第一节 四诊 54
第四章 诊法与辨证 54
二、望诊 56
三、闻诊 58
四、切诊 58
第二节 辨证 60
一、脏腑辨证 60
二、气血辨证 62
第三节 常用检查方法 64
一、妇科检查 64
三、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65
二、阴道分泌物检查 65
四、子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66
五、基础体温测定 67
六、常用激素测定 67
七、活组织检查 68
八、妊娠试验 68
九、输卵管通畅试验 69
十、后穹窿穿刺 69
十一、超声波检查 70
第五章 心理调治 71
第一节 中国女性心理病理特点 72
一、压抑 72
二、焦虑 72
三、忧郁与恐惧 73
四、愤怒 73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74
第六章、常用治法 76
第一节 辨证治法 77
一、疏肝养肝 77
二、健脾强胃 78
三、补肾滋肾 79
四、补气养血 81
五、理气行滞 82
六、活血化瘀 82
七、清热凉血 82
八、温经散寒 83
九、化痰除湿 83
第二节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84
第三节 局部疗法 85
一、阴道纳药 85
三、灌肠 86
二、外阴熏洗 86
四、药物贴敷 87
五、热敷 87
六、电灼 87
第七章 妇女保健 89
一、 经期卫生 89
二、孕期卫生 90
三、产褥期卫生 93
五、绝经期卫生 94
四、哺乳期卫生 94
下篇 各论 96
第八章 月经病 96
第一节 月经先期 98
第二节 月经后期 108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118
第四节 月经过多 125
第五节 月经过少 133
第六节 经期延长 141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147
第八节 崩漏 153
第九节 闭经 169
第十节 痛经 183
第十一节 经行吐衄 200
第十二节 经行乳房胀痛 205
第十三节 经行发热 209
第十四节 经行头痛 216
第十五节 经行身痛 221
第十六节 经行眩晕 224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 230
第十八节 经行泄泻 234
第十九节 经行口糜 240
第二十节 经行风疹块 244
第二十一节 经行情志异常 248
第二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 254
第二十三节 经断复行 263
第九章 带下病 268
第十章 妊娠病 278
第一节 恶阻 280
第二节 妊娠腹痛 291
第三节 异位妊娠 297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307
第五节 堕胎、小产 317
第六节 滑胎 324
第七节 妊娠肿胀 332
第八节 子晕 339
第九节 子痫 346
第十一章 产后病 355
第一节 产后血晕 357
第二节 产后腹痛 363
第三节 产后大便难 368
第四节 产后发热 372
第五节 产后恶露不绝 382
第六节 产后排尿异常 388
第七节 产后自汗、盗汗 394
第八节 产后身痛 398
第九节 乳汁自出 403
第十节 缺乳 407
第十二章 杂病 414
第一节 阴痒 414
第二节 阴挺 422
第三节 阴疮 429
第四节 阴吹 435
第五节 症瘕 441
第六节 不孕症 450
第十三章 性传播疾病 465
第一节 梅毒 467
第二节 淋病 483
第三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489
第四节 生殖器疣 491
第五节 阴虱病 493
第六节 生殖器念珠菌病 494
第七节 阴道毛滴虫病 495
第八节 艾滋病 497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 502
第一节 中草药与节育 502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各种方法 505
第三节 计划生育并发症防治 509
附录: 513
1.常用性激素制剂及临床应用 513
2.常用中成药简介 525
3.常用妇产科检验正常值 561
4.方剂索引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