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与德国哲学争取精神 1
自由的斗争 1
第一节德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产 1
生 1
第二节康德的哲学革命 14
第三节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继承、改造和发展 32
第四节谢林用自然科学补充和发展了费希特哲学 55
第五节集德国古典哲学大成的黑格尔哲学 104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的时代性和历史暂时性 120
阶段 120
第二章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争取精神自由斗争的新 120
第二节施特劳斯《耶稣传》的问世和黑格尔学派的 127
分裂 127
第三节基督教神学家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围攻以及施 139
特劳斯同他们的论战 139
第三章青年黑格尔派的形成和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 146
第一节爱德华·甘斯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形成 146
第二节契希考夫斯基的行动哲学 156
第三节 《哈雷年鉴》的创办与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 162
起 162
第四节政府的反动和卢格由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167
年黑格尔派的共同战斗 172
第五节布鲁诺·鲍威尔的转变和博士俱乐部参加青 172
第六节费尔巴哈由宗教批判转向对黑格尔哲学唯心 179
主义基础的批判 179
第四章马克思走向青年黑格尔主义的曲折道路 190
第一节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社会环境 190
第二节在启蒙人道主义和康德理性主义哲学的哺育 192
下 192
第三节波恩大学时期。浪漫主义与初恋 210
第四节转入柏林大学是马克思一生的重大转折 225
第五节从失败中寻找哲学的新神,转向黑格尔哲学 256
意志年鉴》的出版 276
第一节卢格高举对专制主义国家的批判旗帜与《德 276
第五章青年黑格尔运动的蓬勃发展 276
第二节科本用启蒙精神、赫斯用行动哲学和社会主 287
义学说参加政治批判 287
第三节布鲁诺·鲍威尔对福音书的批判与自我意识 298
哲学的创立 298
第六章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哲学贡献——《博 310
士论文》 310
第一节研究和写作计划的制定 310
第二节伊壁鸠鲁自我意识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合规律 319
发展的最高成就 319
灵魂的辩证发展的完整宇宙观 335
第三节伊壁鸠鲁原子论是以抽象的个别自我意识为 335
第四节哲学的出路 363
第五节哲学和宗教 377
小结 389
第七章迎接同宗教反动势力决战的青年黑格尔派 394
第一节费尔巴哈对基督教本质的批判 394
第二节同宗教反动势力决战中的布鲁诺·鲍威尔和 409
马克思。《末日的宣告》 409
第八章恩格斯对谢林启示哲学的批判 422
第一节恩格斯走向青年黑格尔主义的道路 422
第二节 《谢林论黑格尔》 433
第三节 《谢林和启示》 443
第四节《谢林——基督教哲学家》 477
第九章在政府高压政策下青年黑格尔派的英勇斗争 488
第一节马克思思想的新发展——与布鲁诺·鲍威尔 488
分道扬镳,转入现实的政治斗争,批判书报 488
检查令 488
第二节 《莱茵报》的创办与青年黑格尔派 505
第三节布鲁诺·鲍威尔被撤职和他所进行的英勇斗 509
争 509
第四节柏林自由人极左思潮的产生和赫斯的共产主 526
义宣传 526
第五节恩格斯和艾德加尔·鲍威尔携手对敌 541
第六节在反对政府高压斗争中的费尔巴哈和卢格 567
第十章马克思为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而进行政治斗争 574
第一节职业革命家人生道路的最终确定 574
第二节为争取出版自由再次批判书报检查制 584
第三节坚持哲学结合实际的原则,与天主教《科伦 612
日报》论战 612
第四节批判复古倒退的普鲁士官方法学理论 629
第五节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反对柏林自由人的极 634
左空谈 634
第十一章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进行的反封建 640
政治斗争 640
第一节 《共产主义与〈奥格斯堡总汇报〉》 641
第二节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647
第三节 《论离婚法草案》和马克思对政府压迫进行 660
的针锋相对的斗争 660
第四节和柏林自由人决裂,坚持谨慎而灵活的斗争 668
策略 668
第五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结识 681
第六节 《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和马克思斗争策略 699
的改变 699
第七节 为捍卫摩塞尔地区贫苦农民物质利益而向政 706
府猛烈开火 706
第八节 《莱茵报》的查封 718
结束语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