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释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省中医学校伤寒教研组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9
  • ISBN: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概论 1

一、引言 1

二、〔伤寒论〕的基本精神 1

三、〔伤寒论〕的学习方法 13

总纲 15

一、阳证阴证初起正局(7) 15

二、寒热真假辨(11) 16

太阳篇 19

一、太阳病脉证治法大纲 19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1) 19

(二)中风伤寒脉征(2.3.) 19

(三)温病风温脉证(6) 20

(四)汗下缓急辨(90) 20

二、传经、不传经、欲解时(4、5、10、8、9、) 22

三、桂枝汤证 25

(一)桂枝汤证正局(13、12、95、53、54、42、44) 25

(二)桂枝汤证变局(15、56、45、57、24) 28

四、桂枝汤禁例 31

(一)脉紧无汗禁(16下) 31

(二)酒客禁(17) 31

(三)服汤吐者禁(19) 31

五、桂枝汤类证变法 32

(一)桂枝加厚补杏子汤证(18、43) 32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14) 33

(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23) 34

(四)桂枝二麻黄一汤证(25) 36

(五)桂枝二越婢一汤证(27) 37

(一)麻黄汤证正局(35、51、52) 41

六、麻黄汤证 41

(二)麻黄汤证变局(37、46、47、55、) 43

七、麻黄汤禁例 44

(一)尺中脉迟禁(50) 44

(二)误下尺中脉微禁(49) 45

(三)胃家寒禁(89) 45

(四)咽喉干燥禁(83) 46

(五)淋家禁(84) 46

(六)疮家禁(85) 46

(七)衄家禁(86) 46

(八)亡血家禁(87) 47

(九)汗家禁(88) 47

(一)大青龙汤证(38、39、) 49

八、麻黄汤类证变法 49

(二)小青龙汤证(40、41、) 51

(三)葛根汤证(31) 53

九、蓄水证(71、72、74、73、156、141上、127) 54

十、蓄血证(106、124、125、126) 58

十一、汗吐下水迫变证 62

(一)汗后表虚里实证治(68、70) 62

(二)过汗阴虚阳虚证治(62、20、29、30、64、65、75上、75下) 63

(三)汗后虚满证冶(66) 70

(四)汗后胃中虚冷致吐(76上、122) 70

(五)汗下后余邪留肺作喘(63、162) 71

(六)误治刼津热传阳明证治(26) 72

(七)误吐下伤胃液胸阳(120、121、123) 73

(八)总论误下变证(140、139) 75

(九)误下遂利不止证治(34、163、91) 77

(十)误下损胸中之阳(21、22) 79

(十一)下后复发汗表里俱虚(60、61、69) 80

(十二)误汗下导致水气不行(67、28、82) 81

(十三)栀子豉汤证及变法禁例(76下、77、78、79、80、81) 84

(十四)结胸证(131上、128、134、137、135、136、131下、132、133、138、141下) 87

(十五)脏结证(129、130、167) 93

(十六)痞证(151、154、164、155、157、158、159、161) 95

(十七)火逆证(119、113、112、117、114、115、116下、116上、111、113) 101

十二、坏病(16上、153、160) 103

(十八)欲愈候辨证(53、59、110、93、94) 106

十三、里虚证(102、92、177、178) 110

十四、太阳病类似证辨治 112

(一)风湿证(174、175) 112

(二)十棗汤证(152) 115

(三)瓜蒂散证(166) 116

(四)针刺期门法(108、109) 118

太阳篇小结 120

阳明篇 125

一、阳明病大纲(180、179、181、182、183、184、185、187、188、186) 125

二、阳明病欲解时(193) 129

三、阳明病清法 129

(一)白虎汤证(176) 129

(二)白虎加入参汤证(170、169、168) 130

(三)栀子豉汤证(228) 132

(四)阳明病清法辨证(221、222、223、224) 132

四、阳明病下法 135

(一)承气证论述(239、218) 135

(二)调胃承气汤证(248、249、207、105) 136

(三)小承气汤证(250、213、214) 138

(四)大承气汤证(215、217、253、254、255、241、238、242、252、212) 140

(五)下法辨证(203、209、208、251) 145

(六)润导法(247、233) 149

(七)不可下脉证(204、205、206、189、194) 151

五、兼太阳少阳病证治 153

(一)太阳病未罢证治(234、235、240、244) 153

(二)少阳病未罢证治(229、230、231、232) 154

六、阳明病虚寒证治(226、380、243) 156

七、阳明病辨证 157

(一)中风中寒辨(190、191) 157

(二)汗出自愈辨(192) 158

(三)身如虫行皮中状证因(196) 158

(五)谚语郑声及谚语死候辨(210、211) 159

(四)头痛咽痛辨(197、198) 159

(六)潮热盗汗辨(201) 161

(七)阳绝津亡脉候(245、246) 161

(八)衄血先兆(202、227) 162

八、发黄 162

(一)发黄证因(199、200) 162

(二)寒湿发黄(259) 163

(三)欲作谷疸脉证(195) 164

(四)茵陈蒿汤证(236、260) 165

(五)栀子蘖皮汤证(261) 166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262) 166

九、蓄血证(237、257、258) 168

十、热入血室(216) 169

阳明篇小结 170

一、少阳病脉证治法大纲(263、264、265) 173

少阳篇 173

二、传经,不传经,欲解时(270、269、271、272) 174

三、小柴胡汤证 175

(一)小柴胡汤证正局(96、97、266、267、101) 175

(二)小柴胡汤证变局(99、100) 180

(三)小柴胡汤辨证(98、148) 181

四、大柴汤证(103、165) 183

五、柴胡汤类证变法 184

(一)柴胡桂枝汤证(146) 184

(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47) 185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104) 186

(四)半夏泻心汤证(149) 188

(五)黄连汤证(173) 189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107) 190

六、热入血室 191

(一)刺期门法(143) 191

(二)小柴胡汤证(144) 191

(三)自愈证(145) 192

少阳篇小结 194

附:合病、併病 195

(一)太阳阳明合病(32、33、36) 195

(二)太阳少阳合病(172) 196

(三)阳明少阳合病(256) 197

(四)三阳合病(268、219) 198

(五)太阳阳明併病(48、220) 199

(六)太阳少阳併病(142、171、150) 201

合病併病小结 202

(一)太阳病证治提纲(273、358) 204

太阴篇 204

一、太阴病大纲 204

(二)太阳病欲愈脉证(274、278) 205

二、太阳病欲解法(275) 206

三、太阴病治法 206

(一)温里法(277) 206

(二)解表法(276) 207

(三)表里双解法(279、280) 207

(四)先温里后攻表法(372) 209

太阴篇小结 209

少阴篇 211

一、少阴病脉证大纲(281、282、283) 211

二、少阴病欲解脉证(287、290) 212

(一)附子汤证(304、305) 213

三、少阴病欲解时(291) 213

四、少阴病寒化证治 213

(二)真武汤证(316) 215

(三)四逆汤证(323、324、225) 217

(四)通脉四逆汤证(317、370) 218

(五)白通汤证(314) 220

(六)白通加猪胆汁汤证(315) 220

(七)吴茱萸汤证(309) 222

(八)桃花汤证(306、307) 223

(九)灸刺法(308、292、325) 223

五、少阴病热化证治 225

(一)热化便血证(293) 225

(二)黄连阿膠汤证(303) 225

(四)猪肤汤证(310) 226

(三)猪苓汤证(319) 226

(五)甘草汤及桔梗汤证(311) 227

(六)苦酒汤证(312) 227

(七)半夏散及汤证(313) 228

(八)四逆散证(318) 229

六、少阴病兼表证治法 230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301) 230

(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302) 231

七、少阴病急下存阴证治(320、321、322) 231

八、少阴病禁汗禁下证(285、286) 232

九、少阴病误治(284、294) 233

十、少阴病可治不可治脉证 234

(一)阳囘可治证(288、289) 234

(二)阳不囘不治证(295、296、297、298、299、300) 235

少阴篇小结 237

厥阴篇 240

一、厥阴病证候大纲(326) 240

二、厥阴病欲解时(328) 241

三、厥阴病厥热胜复辨(337、336、342、341、331、334) 241

四、厥阴病寒热错杂证治 243

(一)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359) 243

(二)麻黄升麻汤证(357) 244

五、厥阴病热证治法 246

(一)白虎汤证(350) 246

(二)白头翁汤证(371、373) 248

(三)小柴胡汤证(379) 249

(四)小承气汤证(374) 249

(五)栀子豉汤证(375) 250

(二)下虚戴阳证(366) 251

六、厥阳病寒证治法 251

(一)冷结关元证(340) 251

(三)哕逆腹满证(381) 252

(四)除中证(333、332) 253

(五)蚘厥证冶(338) 254

(六)当归四逆汤证(351) 256

(七)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352) 256

(八)四逆汤证(353、354、377) 257

(九)吴茱萸汤证(378) 258

(十)瓜蒂散证(355) 259

(十一)茯苓甘草汤证(356) 259

(十二)厥逆灸法(349) 260

七、厥阴病禁例 260

(一)不可下例(330、347) 260

(二)不可攻表例(364、335) 261

(三)呕家有?脓不可治呕例(376) 263

八、厥阴病辨证 263

(一)厥阴病欲愈脉候(327) 263

(二)热除愈不愈辨(339) 264

(三)渴欲饮水自愈证(329) 264

(四)下利愈下愈辨(360、361、367、363、365、348) 265

九、厥阴病死候(343、344、345、346、362、368、369) 267

厥阴篇小结 270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 272

霍乱篇小结 278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92、393、394、395、396、397、398) 279

阴阳易差后劳复篇小结 283

伤寒论方剂索引 284

主要参考书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