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护理实用人体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二、学习护理实用人体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
第二节 护理实用人体学的常用术语 2
一、解剖学姿势 2
二、方位术语 2
三、面和轴术语 3
四、新陈代谢 3
五、兴奋性 3
六、适应性 3
七、内环境与稳态 3
八、生殖 4
第三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4
一、细胞 4
二、组织 9
三、器官与系统 13
第四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14
一、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14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与反馈 15
第二章 支持与运动 18
第一节 骨 18
一、概述 18
二、躯干骨 20
三、四肢骨 22
四、颅 26
五、骨性标志 30
第二节 骨连结 31
一、概述 31
二、躯干骨连结 32
三、四肢骨连结 33
四、颅骨连结 36
第三节 骨骼肌 36
一、概述 36
二、全身骨骼肌 38
三、肌间结构和肌性标志 42
第三章 神经系统 45
第一节 概述 45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 45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7
第二节 神经元的机能和反射中枢 47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机能 47
二、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 48
三、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49
四、神经递质 50
第三节 脊髓和脊神经 51
一、脊髓 51
二、脊神经 54
第四节 脑和脑神经 57
一、脑 57
二、脑神经 65
第五节 脑脊髓被膜、脑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67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67
二、脑血管和血-脑屏障 68
三、脑脊液循环 69
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径路 69
一、感觉传导径路 70
二、运动传导径路 71
第七节 内脏神经 73
一、内脏运动神经 73
二、内脏感觉神经 76
三、内脏痛觉与牵涉痛 77
第四章 感觉器 80
第一节 视觉器 80
一、眼球的结构 80
二、眼的附属结构 83
三、眼的功能 83
第二节 位听器 86
一、外耳 86
二、中耳 86
三、内耳 87
第三节 皮肤 90
一、表皮 90
二、真皮 90
三、皮肤的附属结构 91
四、皮肤痛觉 91
第五章 内分泌 93
第一节 概述 93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93
二、激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的一般特征 94
第二节 垂体 94
一、腺垂体 94
二、神经垂体 95
第三节 甲状腺 97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97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97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98
第四节 肾上腺 98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98
二、肾上腺皮质 98
三、肾上腺髓质 99
四、肾上腺功能的调节 100
第五节 胰岛 101
一、胰岛素对代谢的作用 101
二、胰高血糖素对代谢的作用 101
三、胰岛功能的调节 101
第六节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 102
一、甲状旁腺素 102
二、降钙素 102
三、维生素D3 102
第六章 血液循环 104
第一节 概述 105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105
二、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05
三、血液循环的通路 106
第二节 血浆 107
一、血浆的成分 107
二、血浆渗透压 108
第三节 血细胞 108
一、红细胞 108
二、白细胞 109
三、血小板 110
第四节 血液凝固、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 111
一、血液凝固 111
二、纤维蛋白溶解 113
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 113
一、正常血量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 113
二、血型 113
三、输血 114
第六节 心 115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15
二、心的构造 116
三、心率与心动周期 119
四、心脏的泵血过程 119
五、心脏血液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120
六、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22
七、心音 125
八、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125
第七节 血管 126
一、血管的分类及特点 126
二、肺循环的血管 126
三、体循环的动脉 127
四、体循环的静脉 133
五、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137
六、静脉血压与血流 139
七、微循环 140
八、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40
第八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41
一、神经调节 141
二、体液调节 144
三、心、肺、脑循环的特点 144
第九节 淋巴系统 145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45
二、淋巴管道 145
三、淋巴器官 147
第七章 呼吸过程与调节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52
二、胸腹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 153
第二节 呼吸道 154
一、鼻 154
二、咽 155
三、喉 155
四、气管与主支气管 157
第三节 肺 157
一、肺的位置与形态 157
二、肺的组织结构 158
三、肺的血管 159
第四节 胸膜与纵隔 160
一、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160
二、胸膜下界与肺下缘的体表投影 160
三、纵隔 161
第五节 肺的通气功能 161
一、肺的通气原理 161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 163
第六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165
一、气体交换 165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67
第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69
一、呼吸中枢 169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70
第八章 物质的消化与代谢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74
二、消化、吸收的概念 175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75
四、物质代谢的途径 176
第二节 消化管 176
一、消化管的组织结构 176
二、消化管各部形态结构 177
第三节 消化腺 183
一、口腔腺 183
二、胃底腺 183
三、肝 183
四、胰 185
第四节 腹膜 186
一、腹膜与腹膜腔 186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86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186
第五节 食物的消化 187
一、机械性消化 187
二、化学性消化 189
第六节 营养素的吸收 192
一、吸收的部位 192
二、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193
第七节 营养素的代谢 194
一、糖代谢 194
二、脂类代谢 198
三、蛋白质代谢 202
第八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 205
一、ATP的来源、贮存和利用 206
二、呼吸链 207
三、基础代谢 208
四、体温 209
第九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210
一、神经调节 210
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210
第九章 肾的排泄与稳态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213
二、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213
三、肾的功能 214
第二节 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14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214
二、肾的被膜 214
三、肾的内部结构 214
四、肾的血循环特点 216
第三节 肾的泌尿过程 216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16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218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221
第四节 肾的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222
一、维持水、渗透压的相对平衡 222
二、维持酸碱相对平衡 222
三、维持Na+,K+相对平衡 223
第五节 排尿管道 224
一、输尿管 224
二、膀胱 224
三、尿道 225
第六节 尿液及其排放 226
一、尿量及尿的理化性质 226
二、尿的排放 226
第十章 生殖与人体发育 229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 229
一、睾丸 229
二、生殖管道 230
三、附属腺 231
四、男性外生殖器 232
五、男性尿道 232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 233
一、卵巢及其功能 233
二、输卵管 235
三、子宫 236
四、阴道 237
五、外生殖器 237
第三节 乳房和会阴 238
一、乳房 238
二、会阴 239
第四节 人体发育 239
一、胚胎发育 239
二、胚后发育 243
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指导 246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和组织观察 246
实验二 刺激与反应 247
实验三 反射弧分析 249
实验四 骨 250
实验五 骨连结 251
实验六 肌 252
实验七 脊髓、脑的形态结构 252
实验八 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定位 253
实验九 去一侧小脑动物观察 254
实验十 周围神经结构和配布 254
实验十一 感觉器的大体结构 255
实验十二 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 256
实验十三 视力测定 256
实验十四 视野测定 257
实验十五 色盲检查 258
实验十六 声波的传导途径 259
实验十七 ABO血型鉴定 260
实验十八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261
实验十九 心的形态结构 261
实验二十 全身动脉和静脉的配布 262
实验二十一 哺乳动物动脉血压调节 263
实验二十二 呼吸器官大体结构 264
实验二十三 胸膜腔负压观察 265
实验二十四 肺活量测定 266
实验二十五 呼吸运动的调节 267
实验二十六 消化器官形态结构 268
实验二十七 兔胃肠运动观察 269
实验二十八 酶的特异性 270
实验二十九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271
实验三十 邻钾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 272
实验三十一 泌尿器官的形态结构 273
实验三十二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73
实验三十三 生殖器官大体结构 274
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