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器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3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良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2514376
  • 页数:1365 页
图书介绍:内容提要:本手册共分十八章。第一章到第五章是总论性部分,介绍分析仪器的作用、发展、它的科学与技术基础和类系;电子学、计算机和化学统计学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采样原理和样品预处理,标准物质及其有关概念,分析信号和数据处理。第六章到第十八章介绍各种分析仪器,包括紫外、可见、红外、拉曼、X射线等光学分析仪;各种电化学分析仪;色谱与电泳等分离分析仪;核磁与顺磁共振波谱仪;质谱仪及有关联用分析仪;热分析仪;核分析仪;表面核微区分析仪,以及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保护,工业流程在线分析方面的专用性分析测试仪器。第十八章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分析仪器的作用与发展史 1

第二节 分析仪器的基础 4

1.2.1 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 4

1.2.2 样品采样处理 4

1.2.3 分析技术的“前沿”在于分离手段的发展 5

1.2.4 物质成分信息的获得 6

1.2.5 灵敏度与分辨率 8

1.2.6 气路和液路系统 10

1.2.7 仪器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10

基本参考文献 12

1.2.8 自动化、智能化与PC机技术的介入 12

第三节 分析仪器类系 13

1.3.1 概述 13

1.3.2 分析方法的选择 13

1.3.3 分析仪器的选购 14

1.3.4 可以鉴定分子的分析仪器 15

1.3.5 可以鉴定原子的分析仪器 15

1.3.6 分离分析仪器和多维分离分析仪器 16

1.3.7 联用分析仪器 18

参考文献 19

第二章 电子学、计算机和化学统计学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20

第一节 电子学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20

2.1.1 概述 20

2.1.2 常用分立半导体器件 21

2.1.3 集成电路 27

2.1.4 模拟集成电路 28

2.1.5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36

2.1.6 应用举例 45

基本参考文献 49

第二节 计算机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49

2.2.1 概述 49

2.2.2 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性能与计算机化 53

2.2.3 分析仪器与计算机接口的一般知识 56

2.2.4 计算机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举例 60

参考文献 64

第三节 化学统计学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65

2.3.1 信号与噪声 66

2.3.2 信号的处理 69

2.3.3 校准 72

2.3.4 最优化方法 75

2.3.5 计算机辅助光谱解析 77

2.3.6 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 80

参考文献 82

第三章 采样原理与样品预处理 84

第一节 采样原理 84

3.1.1 概述 84

3.1.2 统计抽样 85

3.1.3 化学分析采样 86

3.1.4 采样理论 92

3.1.5 采样技术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二节 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技术 102

3.2.1 前言 102

3.2.2 经典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103

3.2.3 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和技术 110

参考文献 125

第四章 标准物质 128

第一节 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 128

4.1.1 标准物质的名称及定义 128

4.1.2 几个主要概念 129

4.1.3 标准物质的等级与分类 129

4.2.2 标准物质在发展痕量分析技术中的作用 130

第二节 标准物质的作用 130

4.2.1 标准物质在计量学中的作用 130

4.2.3 标准物质在产品质量保证工作中的作用 131

4.2.4 标准物质在工程特性量测试中的作用 132

第三节 标准物质研究工作要点 132

4.3.1 研究标准物质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内容 132

4.3.2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 133

4.3.3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及研究方法 134

4.3.4 标准物质特性量的定值原则 135

4.3.5 用权威方法定值 135

4.3.6 用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方法定值 135

4.4.2 选择标准物质的原则 136

4.4.1 标准物质的信息来源 136

4.3.7 多个实验室合作定值 136

第四节 正确选用标准物质 136

4.4.3 正确使用标准物质的基本要求 137

第五节 标准物质的应用方法 137

4.5.1 标准物质用作校准标准 137

4.5.2 标准物质用作工作标准 140

4.5.3 标准物质用于评价测量过程 140

4.5.4 标准物质用于质量保证计划 144

4.5.5 标准物质用于计量仲裁 145

第六节 标准物质的发展 145

4.6.1 标准物质的发展历程 145

4.6.2 中国发展标准物质概况 145

4.6.3 标准物质的发展趋势 146

基本参考文献 147

第五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 148

第一节 分析数据的特性与分布 148

5.1.1 概述 148

5.1.2 分析测试数据与误差的分布特性 150

第二节 测试数据的统计检验 155

5.2.1 异常值检验 155

5.2.2 方差检验 158

5.2.3 平均值检验 163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 165

5.3.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165

5.3.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66

5.3.3 回归方程的精度与置信区间 167

5.3.4 最佳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169

第四节 质量控制 170

5.4.1 质量控制图 170

5.4.2 质量控制图应用示例 172

第五节 分析方法的评价与分析结果的表示 174

5.5.1 误差的综合评定 174

5.5.2 分析方法的评价 175

基本参考文献(第一节至第五节) 176

第六节 分析仪器常用分析信号处理方法 176

5.6.1 信号分类及处理目的 176

5.6.2 信号的平滑与噪声的滤除 178

5.6.3 信号的积分 184

5.6.4 分峰技术--提高信号的分辨能力 186

参考文献 190

第六章 光学分析仪器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6.1.1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91

6.1.2 光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92

6.1.3 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 192

6.1.4 光学分析方法与仪器的进展 193

参考文献 194

6.2.1 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195

6.2.2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195

第二节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5

6.2.3 分光光度计的发展 197

6.2.4 分光光度计生产厂家和型号 197

6.2.5 分光光度计在现代分析仪器中的地位 200

6.2.6 分光光度计的应用范围 201

6.2.7 分光光度计的安装、性能测试和保养维护 201

参考文献 203

第三节 荧光计与磷光计 203

6.3.1 荧(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04

6.3.2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205

6.3.3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发展 207

6.3.4 荧光测量技术及应用 210

6.4.1 概述 213

参考文献 213

第四节 红外光谱仪 213

6.4.2 红外光谱仪器的原理及结构 215

6.4.3 红牙光谱仪器的联机技术及附件 221

6.4.4 红外光谱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223

参考文献 224

第五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的新进展 224

6.5.1 高分辨FT-IR 224

6.5.2 步进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4

6.5.3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226

6.5.4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 227

第六节 拉曼光谱仪 229

6.6.1 概述 229

6.6.2 拉曼光谱仪的结构 232

6.6.3 拉曼光谱仪的性能与检定方法 234

6.6.4 特殊附件 235

6.6.5 拉曼光谱仪的新进展 237

6.6.6 激光拉曼光谱仪的生产厂家 239

6.6.7 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 239

参考文献 240

第七节 旋光分析仪 240

6.7.1 概述 240

6.7.2 仪器主要部件及原理 242

6.7.3 旋光仪的结构及性能 244

6.7.5 应用实例 245

6.7.4 旋光仪的性能比较 245

参考文献 247

第八节 圆二色光谱仪 247

6.8.1 基本概念 247

6.8.2 谱仪工作的基本原理 249

6.8.3 现代商品仪器介绍 249

6.8.4 谱仪结构 250

6.8.5 谱仪使用要点 252

6.8.6 应用举例 253

参考文献 256

第九节 光声光谱仪 256

6.9.1 光声光谱仪的发展 256

6.9.2 光声光谱仪的原理 256

6.9.3 光声光谱仪 258

6.9.4 光声光谱的实验技术及应用 260

参考文献 261

第十节 光热光谱仪 261

6.10.1 光热光谱仪的基本特点 261

6.10.2 光热光谱仪工作原理及分类 261

6.10.3 光热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262

6.10.4 光热光谱仪的部件 266

6.10.5 光热光谱仪的应用 267

参考文献 269

第十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69

6.11.1 概述 269

6.1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70

6.11.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70

6.11.4 生产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主要厂商 276

6.1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的发展 277

基本参考文献 278

第十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仪 279

6.12.1 概述 279

6.12.2 激发光源 279

6.12.3 进样装置 286

6.12.4 分光系统 288

6.12.5 光谱记录及检测系统 290

6.12.6 摄谱仪 291

6.12.7 感耦等离子体光谱仪 292

参考文献 297

6.12.8 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 297

6.13.1 光量计原理 298

6.13.2 激发光源 298

6.13.3 分光系统及测光系统 298

第十三节 光量计 298

6.13.4 典型光亮计简介 299

6.13.5 光亮计的选用 299

第十四节 散射(漫射)法分析仪 299

6.14.1 散射法分析仪的分类 299

6.14.2 色差计 300

6.14.3 白度计 310

6.14.4 浊度计 316

6.15.1 概述 318

基本参考文献 318

第十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仪 318

6.15.2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319

6.15.3 原子荧光的仪器装置 320

6.15.4 原子荧光光谱商品化仪器 323

6.15.5 原子荧光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 327

参考文献 328

第十六节 激光光谱 329

6.16.1 激光痕量分析 329

6.16.2 微柱分离激光检测器 331

6.16.3 激光微探针 332

6.16.4 生命科学中的激光分析 333

6.16.5 激光动力学分析 334

参考文献 335

第七章 X射线分析仪器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7.1.1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337

7.1.2 单晶衍射分析方法、仪器及其应用 339

7.1.3 多晶衍射分析方法、仪器及其应用 341

7.1.4 X射线发生器 345

7.1.5 X射线的检测技术 349

7.1.6 X射线的安全防护 354

参考文献 355

第二节 单晶X射线衍射仪 355

7.2.1 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仪的分析对象和应用范围 355

7.2.2 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仪的基本结构 356

7.2.3 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仪的基本原理 358

7.2.4 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步骤 361

7.2.5 影响数据精度的若干因素 363

7.2.6 低温系统装置 365

7.2.7 生产厂家和仪器技术指标 365

参考文献 366

第三节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仪 366

7.3.1 历史与发展现状 366

7.3.2 多晶X射线衍射仪的构成、规格 367

7.3.3 测角仪 368

7.3.4 粉末衍射仪的误差 370

7.3.6 粉末衍射仪的计算机系统 373

7.3.5 粉末衍射仪的检定 373

7.3.7 粉末衍射仪的附加装置 374

7.3.8 几种常用粉末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的比较 374

参考文献 376

第四节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 376

7.4.1 概述 376

7.4.2 管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 376

7.4.3 同位素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仪 383

参考文献 396

第八章 磁共振波谱仪 397

第一节 顺磁共振波谱仪 397

8.1.1 顺磁共振 397

8.1.2 顺磁共振波谱仪 398

8.1.3 计算机在ESR波谱仪上的应用 402

8.1.4 顺磁共振波谱仪的应用技术 403

参考文献 405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406

8.2.1 核磁共振基本概念 406

8.2.2 核磁共振波谱仪 412

8.2.3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主要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415

8.2.4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主要部件 421

8.2.5 一些重要的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436

8.2.6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450

8.2.7 主要NMR厂商及其产品 451

8.3.1 概述 453

第三节 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453

基本参考文献 453

参考文献 453

8.3.2 电子自旋回波包络调制 454

8.3.3 饱和恢复实验 460

8.3.4 二维电子顺磁共振 463

参考文献 465

第四节 核磁共振在固体研究中的新进展 466

8.4.1 样品经重新取向达到谱线窄化 466

8.4.2 多孔固体里的客体原子与分子 467

8.4.3 化学交换和自旋扩散 468

8.4.4 核磁共振成像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69

参考文献 470

第九章 色谱分析仪与电泳仪 471

第一节 前言 471

9.1.1 色谱学和色谱仪的定义与分类 471

9.1.2 色谱仪的原理与结构 472

9.1.3 色谱仪的优点 473

9.1.4 色谱仪的选用与使用 473

9.1.5 色谱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74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 474

9.2.1 概述 474

9.2.2 气相色谱仪的部件及工作原理 477

9.2.3 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性能 479

9.2.4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实例 490

基本参考文献 494

参考文献 494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494

9.3.1 概述 494

9.3.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 495

9.3.3 制备液相色谱仪 517

参考文献 518

第四节 凝胶色谱仪 518

9.4.1 概述 518

9.4.2 凝胶色谱的分离机理 519

9.4.3 凝胶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520

9.4.4 凝胶色谱的实验技术 528

9.4.5 凝胶色谱图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529

9.4.6 凝胶色谱技术的应用 531

参考文献 533

第五节 薄层色谱扫描仪 534

9.5.1 概述 534

9.5.2 薄层色谱扫描仪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537

9.5.3 几种常用薄层色谱扫描仪的结构 544

9.5.4 与薄层色谱扫描仪配套的一些主要设备 550

9.5.5 应用 552

参考文献 552

9.6.3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基本流程和重要部件 553

9.6.2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553

9.6.1 概述 553

第六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 553

9.6.4 超临界流体萃取 560

9.6.5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应用 561

9.6.6 商品化SFC、SFE仪器 561

参考文献 562

第七节 离子色谱仪 563

9.7.1 概述 563

9.7.2 离子色谱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64

9.7.3 离子色谱仪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性能 570

9.7.4 离子色谱仪的应用 572

第八节 氨基酸分析仪 575

参考文献 575

9.8.1 离子交换色谱氨基酸分析仪 576

9.8.2 反相分配色谱氨基酸分析仪 582

9.8.3 氨基酸分析仪的应用 585

参考文献 585

第九节 逆流色谱仪 585

9.9.1 概述 585

9.9.2 Craig逆流分溶装置 586

9.9.3 液滴逆流色谱仪 586

9.9.4 流通型螺旋管行星式离心逆流色谱仪 588

9.9.5 高速逆流色谱仪 589

参考文献 591

9.10.1 概述 592

第十节 电泳仪 592

9.10.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仪 593

9.10.3 等电聚焦电泳仪 597

9.10.4 等速电泳仪 601

9.10.5 其它电泳技术及其装置 606

基本参考文献 610

参考文献 611

第十一节 毛细管电泳仪 611

9.11.1 概述 611

9.11.2 基本概念 612

9.11.3 基本操作与分离条件选择 615

9.11.5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方向 619

9.11.4 毛细管电泳的主要问题 619

参考文献 620

第十二节 场流分离仪 621

9.12.1 概述 621

9.12.2 场流分离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21

9.12.3 场流分离仪的种类、性能和应用 624

参考文献 629

第十三节 多维色谱仪 629

9.13.1 概述 629

9.13.2 使用同类型流动相的多维色谱仪 630

9.13.3 使用不同类型流动相的多维色谱系统 635

9.13.4 用于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微柱高效液相色谱的统一的色谱仪 640

参考文献 643

9.14.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644

9.14.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644

第十四节 联用技术(有机分析) 644

9.14.1 概述 644

9.14.4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645

9.14.5 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647

9.14.6 超临界流体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648

9.14.7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联用 648

参考文献 651

第十五节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 651

9.15.1 气相色谱 651

9.15.2 液相色谱 653

9.15.3 超临界流体色谱 655

参考文献 656

9.15.4 毛细管电泳 656

第十章 电子束、粒子束微区分析仪 657

第一节 概述 657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 659

10.2.1 概述 659

10.2.2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660

10.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668

参考文献 677

第三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 677

10.3.1 概述 677

10.3.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678

10.3.3 仪器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 679

10.3.5 仪器的选购 682

10.3.4 仪器的性能指标和验收 682

10.3.6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应用 684

10.3.7 仪器进展 685

参考文献 686

第四节 电子探针 686

10.4.1 电子探针和微区分析仪 686

10.4.2 特征X射线 687

10.4.3 X射线波谱仪 688

10.4.4 X射线能谱仪 690

10.4.5 波谱分析和能谱分析的比较 692

10.4.6 微区分析的应用 693

参考文献 694

10.4.7 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的现状 694

第五节 俄歇能谱仪 695

10.5.1 概述 695

10.5.2 俄歇能谱仪的部件和工作原理 697

10.5.3 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发展趋势 701

10.5.4 俄歇能谱仪应用实例 701

参考文献 703

第六节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703

10.6.1 概述 703

10.6.2 仪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05

10.6.3 仪器的性能指标 710

10.6.4 仪器的进展 712

10.6.5 光电子能谱的应用 713

参考文献 715

第七节 二次离子质谱仪 715

10.7.1 概述 715

10.7.2 离子-固体间的相互作用 716

10.7.3 二次离子质谱仪 720

10.7.4 实验技术 727

10.7.5 定量分析 730

10.7.6 二次离子质谱仪的应用 731

10.7.7 二次离子质谱术的发展趋势 732

10.8.1 低能离子散射谱仪 734

第八节 离子散射谱仪 734

参考文献 734

10.8.2 中能和高能离子散射谱仪 737

参考文献 739

第九节 离子探针 739

10.9.1 仪器的结构 740

10.9.2 测量技术 742

10.9.3 损伤率和对比度 744

10.9.4 三维成像 744

10.9.5 离子探针的应用 744

参考文献 745

11.1.1 质谱仪的用途 746

11.1.2 质谱仪的特点 746

第一节 概述 746

第十一章 质谱仪 746

11.1.3 质谱仪器的发展沿革 747

11.1.4 质谱仪器组成框图 748

11.1.5 质谱仪器的分类 748

11.1.6 质谱仪器的关键部件 749

11.1.7 质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754

11.1.8 典型产品 754

参考文献 757

第二节 同位素质谱仪 758

11.2.1 样品制备系统 758

11.2.2 进样系统 758

11.2.3 离子源 759

11.2.4 质量分析器 761

11.2.5 离子流检测系统 761

11.2.6 产品介绍 761

11.2.7 应用实例 764

参考文献 765

第三节 无机质谱仪 766

11.3.1 气体分析器 766

11.3.2 质谱检漏仪 768

11.3.3 火花源质谱仪 768

11.3.4 离子探针质谱仪 769

11.3.5 激光探针质谱仪 769

11.3.6 辉光放电质谱仪 769

11.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770

11.3.8 藉贯无机质谱仪 771

11.3.9 应用实例 771

参考文献 773

第四节 有机质谱仪 774

11.4.1 概述 774

11.4.2 真空系统 774

11.4.3 进样装置 774

11.4.4 离子源 775

11.4.5 质量分析器 779

11.4.6 检测器 780

11.4.7 计算机系统 780

11.4.8 常见有机质谱仪 781

11.4.9 有机质谱仪的应用 784

参考文献 792

第五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793

11.5.1 概述 793

11.5.2 GC-MS联用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98

11.5.3 GC-MS联用仪主要性能指标 815

11.5.4 GC-MS法与GC法的比较及联用仪操作要点 816

11.5.5 GC-MC联用仪的应用 819

参考文献 824

第六节 质谱-质谱联用仪 826

11.6.1 MS-MS法的定义和仪器的分类 826

11.6.2 MS-MS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832

11.6.3 MS-MS仪及其性能 836

11.6.4 MS-MS仪的应用实例 839

第七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841

参考文献 841

11.7.1 有关名词 842

11.7.2 移动带接口 843

11.7.3 直接液体引入接口 844

11.7.4 热喷雾接口 845

11.7.5 粒子束接口 850

11.7.6 电喷雾接口 853

11.7.7 大气压化学电离接口 860

11.7.8 连续流动快原子轰击接口 863

11.7.9 液相色谱仪与不同类型的质谱仪联用 865

11.7.10 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用 870

11.7.11 常见的LC-MS商品化仪器 873

11.8.1 ICP-MS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875

参考文献 875

第八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计 875

11.8.2 ICP-MS的特点 877

参考文献 877

第九节 三维四极离子阱 878

参考文献 880

第十节 傅里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计 880

11.10.1 概述 880

11.10.2 回旋质谱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880

11.10.3 回旋质谱计的优缺点 881

参考文献 882

11.11.2 氦质谱检漏仪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883

第十一节 氦质谱检漏仪 883

11.11.1 概述 883

11.11.3 氦质谱检漏仪的主要性能参数 885

11.11.4 产品介绍 885

11.11.5 应用 890

参考文献 892

第十二节 残余气体分析器 892

11.12.1 概述 892

11.12.2 工作原理 893

11.12.3 主要性能指标和部件 893

11.12.4 应用 897

参考文献 898

第一节 概述 899

第十二章 电化学仪器 899

第二节 电化学滴定法分析仪 900

12.2.1 电位滴定仪器 900

12.2.2 电流滴定仪器 901

12.2.3 示波滴定仪器 901

12.2.4 电导分析仪器 903

第三节 极谱及伏安法 905

12.3.1 经典极谱 905

12.3.2 伏安法及仪器 906

12.3.3 方波、脉冲、导数、半微积分法 906

12.3.4 示波极谱 911

12.3.5 微电极伏安法 912

第四节 电解分析仪 915

第五节 库仑分析仪 916

12.5.1 概况 916

12.5.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及其装置 917

12.5.3 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及其装置 917

12.5.4 库仑滴定的终点指示及其装置 918

12.5.5 精密库仑滴定及其装置 918

12.5.6 库仑分析仪器 919

12.5.7 库仑分析的应用 919

第六节 恒电位分析仪 920

12.6.1 恒电位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920

12.6.2 主要性能指标 921

12.7.1 直接电位法 922

第七节 电位分析仪器与离子选择电极 922

12.6.3 恒电位仪的配套仪器设备 922

12.7.2 离子选择电极 923

12.7.3 电位分析仪表 926

第八节 液-液界面电化学用仪器 928

12.8.1 液-液界面电化学用电解池 928

12.8.2 四电极恒电位仪 928

12.8.3 各种极谱法研究液-液界面电化学 929

12.8.4 液-液界面电化学方法的应用 930

第九节 微机化电分析仪器 930

第十节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932

参考文献 934

13.1.2 热分析发展概况 935

13.1.1 热分析及其研究对象 935

第一节 概述 935

第十三章 热分析仪 935

13.1.3 热分析仪组成 936

第二节 热重分析仪 939

13.2.1 热重分析仪的构造和原理 939

13.2.2 热重分析的影响因素 942

13.2.3 热重分析仪的温度校核 943

13.2.4 热重法的应用 944

第三节 差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 949

13.3.1 差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构造和原理 949

13.3.2 差热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影响因素 954

13.3.3 差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温度校核 955

13.3.4 差热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 956

参考文献 961

第十四章 核分析仪器 962

第一节 概述 962

第二节 γ-射线能谱分析仪 962

14.2.1 单道γ-射线能谱分析仪 963

14.2.2 多道分析器(多道γ-射线能谱分析仪) 966

第三节 γ-射线灰分分析仪 979

14.3.1 工作原理 979

14.3.2 仪器安装方式 980

14.3.3 仪器的标定 981

14.3.4 主要技术指标及主要功能 981

14.4.2 中子水分计的组成 982

第四节 中子水分分析仪 982

14.4.1 中子水分计的工作原理 982

14.4.3 中子水分计的刻度 985

14.4.4 湿度密度联合计 985

第五节 γ-射线免疫计数器 987

14.5.1 基本原理 988

14.5.2 γ-射线免疫计数器系列 989

14.5.3 FJ2011型全功能γ-射线免疫计数器 990

第六节 β、γ-放射性薄层色谱自动扫描仪 995

14.6.1 β、γ-放射性薄层色谱自动扫描仪的组成 995

14.6.2 β、γ-放射性薄层色谱自动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997

基本参考文献(第一节至第六节) 998

第七节 液体闪烁计数仪 998

14.7.1 液体闪烁计数仪的原理及组成 1001

14.7.2 液体闪烁计数仪主要部件的结构及性能 1002

14.7.3 液体闪烁测量中的技术问题 1004

14.7.4 液体闪烁计数仪的性能检验和调整 1006

14.7.5 液体闪烁计数仪的应用 1008

参考文献 1009

第八节 穆斯堡尔谱仪 1009

14.8.1 穆斯堡尔谱仪的由来 1009

14.8.2 穆斯堡尔谱学的原理及主要参量 1010

14.8.3 穆斯堡尔效应的实验装置 1013

14.8.4 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实例 1015

14.8.5 穆斯堡尔谱仪的主要生产厂家 1017

参考文献 1018

基本参考文献 1018

第一节 概述 1019

第十五章 生物化学与医学专用分析仪器 1019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仪的工作原理与临床应用 1020

15.2.1 概述 1020

15.2.2 动态心电图仪的工作原理 1021

15.2.3 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图基础 1022

15.2.4 动态心电图仪的使用技术 1023

15.2.5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1026

15.3.1 概述 1028

15.3.2 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1028

第三节 超声诊断仪器 1028

基本参考文献 1028

15.3.3 超声诊断仪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1029

基本参考文献 1031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系统 1031

15.4.1 概述 1031

15.4.2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1031

15.4.3 磁共振成像系统 1032

15.4.4 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1033

15.4.5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范围 1033

基本参考文献 1034

第五节 血气和酸碱分析仪 1034

15.5.1 概述 1034

15.5.2 血气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35

15.5.3 血气分析仪系统规格 1039

15.5.4 血标本的采取与处理 1042

15.5.5 血气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1042

基本参考文献 1043

参考文献 1044

第六节 生化分析仪 1044

15.6.1 概述 1044

15.6.2 生化分析过程的主要部分 1044

15.6.3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1049

基本参考文献 1053

第七节 血细胞分析仪 1054

15.7.1 概述 1054

15.7.2 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1055

15.7.3 仪器种类及性能简介 1059

参考文献 1060

第八节 临床微生物分析仪器 1061

15.8.1 概述 1061

15.8.2 血液培养分析系统 1061

15.8.3 VITAL血液分析系统 1064

15.8.4 自动微生物鉴定及统计系统 1065

15.8.5 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1068

15.8.6 全自动免疫诊断系统 1070

15.9.2 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 1073

第九节 免疫分析仪器 1073

15.9.1 概述 1073

参考文献 1073

基本参考文献 1073

15.9.3 免疫分析方法 1074

15.9.4 免疫分析仪器的发展沿革 1074

15.9.5 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 1075

15.9.6 免疫化学分析仪 1078

15.9.7 发光免疫分析仪 1081

基本参考文献 1082

第十六章 环境监测用分析测试仪器 1083

第一节 概述 1083

第二节 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 1083

16.2.1 概述 1083

16.2.2 气体专用采样装置 1085

16.2.3 颗粒物专用采样装置 1093

16.2.4 气体专用分析仪器 1096

16.2.5 汽车排气专用分析仪器 1099

基本参考文献 1101

第三节 水和废水监测仪器 1101

16.3.1 概述 1101

16.3.2 监测项目、控制标准、分析方法及仪器 1101

16.3.3 水和废水物理指标的监测仪器 1103

16.3.4 测定废水中重金属的分析仪器 1106

16.3.5 测定水或废水中非金属无机物的分析仪器 1116

16.3.6 测定水和废水中有机物的分析仪器 1121

16.3.7 气相色谱在环境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1129

16.3.9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1135

16.3.8 多功能水质分析仪 1135

16.3.10 连续流动分析仪和流动注射分析仪 1138

16.3.11 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检验仪器 1140

16.3.12 水和废水中生物的检测仪器 1141

16.3.13 样品前处理装置 1143

16.3.14 水质采样与测流装置 1147

参考文献 1150

第四节 噪声与振动的测量仪器 1151

16.4.1 噪声与振动的测量系统 1151

16.4.2 声级计 1155

16.5.1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156

第五节 环境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156

基本参考文献 1156

16.4.3 近代噪声测量技术的发展 1156

16.5.2 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162

16.5.3 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166

基本参考文献 1170

第十七章 其它实验室分析仪器 1171

第一节 流动注射分析仪 1171

17.1.1 概述 1171

17.1.2 商品化的流动注射分析仪 1175

17.1.3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结构和性能 1177

17.1.4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应用实例 1182

参考文献 1186

17.2.1 光学传感器 1187

第二节 化学传感器 1187

17.2.2 电化学传感器 1191

17.2.3 磁学传感器 1196

17.2.4 热学传感器 1196

17.2.5 声学传感器 1197

17.2.6 核辐射及离子流传感器 1198

17.2.7 质量传感器 1200

17.2.8 气体万分及湿敏传感器 1200

基本参考文献 1204

第三节 生物传感器 1205

17.3.1 酶传感器 1205

17.3.2 微生物传感器 1211

17.3.3 生物组织(膜)传感器 1212

17.3.4 免疫传感器 1213

基本参考文献 1215

第四节 生化分析离心机 1216

17.4.1 概述 1216

17.4.2 离心分离原理 1218

17.4.3 基本参数 1218

17.4.4 离心机的结构及其设计要点 1223

17.4.5 离心机的使用、维修和安全要求 1236

基本参考文献 1237

第五节 有机物元素分析仪 1237

17.5.1 概述 1237

17.5.2 几种主要的有机物元素分析仪 1238

17.6.1 天平的定义与分类 1245

参考文献 1245

第六节 天平 1245

17.6.2 天平的结构 1248

17.6.3 天平的使用 1252

基本参考文献 1254

第十八章 过程分析仪器 1255

第一节 概述 1255

18.1.1 过程分析仪器的兴起 1255

18.1.2 过程分析仪器系统的基本构成 1258

18.1.3 过程分析仪器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1259

18.1.4 过程分析仪器的选用与系统组态原则 1261

基本参考文献 1263

18.2.2 取样装置 1264

第二节 过程分析仪器的取样与预处理 1264

18.2.1 概述 1264

18.2.3 除尘装置 1268

18.2.4 除湿装置 1273

18.2.5 除有害物质的过滤装置 1273

18.2.6 稳压及流量调节 1275

18.2.7 流路、管线及气体分配 1275

18.2.8 液体流程取样 1277

18.2.9 取样与预处理系统 1278

基本参考文献 1281

第三节 常用工业过程分析仪器 1281

18.3.1 热导式气体分析器 1282

18.3.2 电导式分析器 1283

18.3.3 磁导式氧气分析器 1283

18.3.4 光学式分析器 1285

18.3.5 电化学式分析器 1287

18.3.6 工业用气相色谱仪 1291

18.3.7 工业用质谱仪 1292

18.3.8 物性测定仪器 1292

18.3.9 环保安全检测仪 1294

参考文献 1295

第四节 工业用色谱仪 1296

18.4.1 工业用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1296

18.4.2 工业用气相色谱仪的安装和调试 1306

18.4.3 工业用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性能和生产厂家 1307

第五节 工业用质谱仪 1308

18.5.1 概述 1308

18.5.2 工业用质谱仪的特点 1308

18.5.3 工业用质谱仪的组成 1309

18.5.4 对工业用质谱仪的要求 1312

18.5.5 工业用质谱仪的使用 1312

18.5.6 产品介绍 1313

参考文献 1314

展望--概述分析仪器的未来 1315

附录 1318

中文索引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