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历史的抉择与抉择的历史 1
第一章思想解放与改革发动 5
一、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
◎邓小平在其一生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使他很富有传奇色彩 6
◎从1978年底到1980年,仅邓小平就先后参加了 13
◎在1976年邓小平下台的同时,华国锋被确定为接班人。毛泽东评价华国锋:重厚少文 15
◎华国锋与叶剑英、汪东兴一道“一举粉碎‘四人帮’”。邓小平获此消息,感叹道:“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21
◎“我建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 34
◎“如果我们急急忙忙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就可能上阶级敌人的当。” 38
◎在恢复职务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说出了自己“交心的话” 44
◎邓小平刚出来工作,即自告奋勇去分管科学教育工作 46
二、冲破思想的禁锢 50
◎邓小平对前来看望他的王震、邓力群说:“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51
◎在酝酿和发动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 55
胡耀邦起了一个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55
◎汪东兴点名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1
一文,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 61
◎“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我愿先挨50大板”。这是罗瑞卿去德国治病前留下的话 64
◎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负责人纷纷就真理标准问题表态 67
◎“当时对这两句话考虑得不够周全,现在看来,不 70
提‘两个凡是’就好了。” 70
三、改革开放的启动 76
◎陈云率先“放了一炮”,使会议的气氛一下子活跃 77
起来 77
◎华国锋代表政治局宣布几项决定。与会者畅所欲言,提出许多积极建议 81
◎原来准备的讲话稿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邓小 86
平于是找人重新起草讲话稿 86
◎由于有了36天的准备,中央政治局决定,十一届 89
三中全会只开五天 89
◎全会“开动机器”,实现三个转变,奠定了新时期 92
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92
◎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点类似于 100
遵义会议 100
四、变动华国锋职务与邓小平成为核心 105
◎“希望今后各地区、各单位向中央作报告的时候、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 105
◎“国锋同志继续当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看来党内多数同志是不会赞成的” 109
◎“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那个胡耀邦” 117
◎邓小平认为由他担任中央主席不相宜,至于军委主席他可以暂时担任一段时间 122
◎应该如何理解“黄猫、黑猫”这句话呢?薄一波曾就此事当面请教邓小平 125
第二章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131
一、平反昭雪、落实政策 131
次为含冤逝世的领导人举行的追悼会 132
◎“中宣部阎王殿”、“帝王将相部”等许多部门戴在头上多年的黑帽终于摘下来了 136
◎天安门事件等的错误定性逐步得到复查和平反 139
◎鉴于为刘少奇平反是一个十分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中共中央专门发出了通知 141
◎调整关系、落实政策,缓和了党同各方面的政治关系 144
二、清理“左”与反对右 147
◎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阶级斗争,这“始终”二字是康生加的 147
◎叶剑英倡导召开理论务虚会,邓小平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150
◎“必须提醒白桦同志要痛下决心,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严重错误” 155
三、评价伟人、总结历史 160
◎《历史决议》的起草由邓小平、胡耀邦亲自主持进 161
行,起草小组主要由胡乔木负责 161
◎尖锐泼辣的法拉奇问邓小平:“毛主席纪念堂不久 166
是否将要拆掉?” 166
◎林彪、江青集团十名主犯被送上特别法庭。在江青、张春桥两名主犯要不要杀的问题上老是定不下来 169
纷纷,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评价毛泽东 174
◎中央组织四千名高级干部讨论历史决议,大家议论 174
◎针对有人提出是不是不急于搞历史决议的意见, 177
邓小平明确表态:“不行,不能再晚了,晚了 177
不利” 177
四、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的提出 181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基本结论 181
◎“说清楚一点,这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的实 184
现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 184
◎“公道自在人心。让党心、军心、民心,对我们每个人作再一次的鉴定吧” 187
一、调整经济与探索新路 194
◎李先念赞同邓小平由陈云出任财经委主任的意见,并且主动提出给陈云当助手,任副主任 194
第三章经济调整与改革起步 194
◎“我们这次调整是清醒的健康的调整”。陈云、赵紫阳、李先念、邓小平先后讲话 198
◎中央领导人将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200
◎大平首相问邓小平: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陷入了沉思 203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06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斗争,以万里为书记的中共安徽省委斗胆作出了“借地种麦”的决定 206
◎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达成包产到户 209
的协定。但他们的秘密还是很快传开了 209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浩的来信,一时群众中议论纷纷 212
◎“包产到户”上了姓“社”的户口后,堂堂正正走遍中华农村大地 217
◎与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已起步,但尚处在试点和探索阶段 220
三、经济特区的创办 226
◎“你们上午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 227
出国考察国外经济性特区。回国后,向中央作了 230
汇报 230
◎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率团 230
◎经济特区的创办引起疑惑和争论。邓小平视察特区作出权威结论 234
◎刚刚从特区考察归来的邓小平急切地找中央负责 239
同志谈话,商讨进一步开放的对策 239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 24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即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 242
酝酿 242
◎拨“文化大革命”之乱,回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状态 244
◎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专门讨论 247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 247
◎政治体制改革从几方面展开,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250
五、整顿党风与社会风气 256
◎邓小平感到,如果再不对高千生活待遇作出规定, 256
就无法向人民交待了 256
质呢?” 258
◎胡耀邦传达了陈云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的指示, 258
并尖锐地提出:共产党“执政以后,会不会变 258
◎随着改革开放闸门的打开,经济领域的犯罪远比 262
1952年“三反”时严重。中共中央及时发出了 262
紧急通知 262
◎十二届二中全会决定成立以胡耀邦为主任的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工作由薄一波负责 265
◎邓小平提出要清除精神污染。赵紫阳、胡耀邦对这场斗争曾作过总结和说明 268
第四章全面改革经济飞跃 274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274
◎1984年是建国35周年,大学生代表全国人民道出了“小平您好”的心声。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全面改革的纲领出台了 274
◎城市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278
◎农村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完全没有预料到” 286
◎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创办海南大特区,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290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反对自由化 293
◎面对大量出现的官商不分、任人唯亲等新的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过措施 294
◎十二届六中全会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对要不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写入决议之中,曾出现分歧 297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要把政治体制改 299
革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299
◎邓小平找胡耀邦、赵紫阳等人谈话,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04
◎胡耀邦辞去党的总书记职务并作检讨,赵紫阳代理党的总书记 307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规定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政策界限和方法 310
三、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312
◎赵紫阳就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向邓小平汇报和请示。四天后,邓小平批示:“这个设计好” 312
◎现今世界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还是“和平与 315
发展”的时代?十三大作出明确判断 315
线简明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18
◎确认中国尚处在初级阶段,并把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318
◎邓小平从1984年后逐渐形成了分三步走、到下世 322
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322
◎香港记者问赵紫阳:“邓小平退出中央委员会、中 329
央顾问委员会后,决定重大事情你是否会和他 329
商量?” 329
◎李鹏回答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我的提升与周恩 333
来没有什么关系 333
四、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 337
◎“六五”计划到1982年底才正式通过和公布,而到 337
1984年即提前完成了 337
年才正式通过和公布 339
年中国国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340
一、治理整顿决策的作出 345
第五章治理整顿保持稳定 345
◎在经济环境并不宽松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价格“闯关” 345
◎1988年7月后,全国发生了一场来势凶猛的挤兑和抢购风潮 347
◎中共中央于1988年9月及时作出治理整顿的决策,到1989年又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治理整顿任务 349
◎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邓小平的意见,《人民日报》发表了“四·二六”社论 352
二、政治风波及其平息 352
◎赵紫阳于5月4日发表谈话,说事态将会逐渐平息,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 358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 361
◎李鹏总理于5月20日签署了戒严令。6月5日, 361
人民书》 36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职务,十三届九中全会决定结束对赵紫阳的审查 364
三、邓小平退休与江泽民成为核心 366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针对“小平不能退”的呼声,邓小平多次答复和解释 366
说:“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72
◎江泽民一直把邓小平送到门口,紧紧握着他的手 372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你们这个团是我见到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 378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谈了自己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感受和打算 380
四、邓小平向第三代的政治交代 386
◎邓小平请李鹏、姚依林转告他的话,说:“这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 387
个字都不能动” 389
◎“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 389
◎“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 390
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 390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邓小平向新一代中央 394
集体指明了中国对外的方针和原则 394
◎邓小平对自己的退休方式和死后丧事作了交代,并 397
对江泽民等人说:“拜托你们了” 397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坚定 399
五、稳定的实现与治理整顿结束 399
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399
◎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 403
了。” 403
◎在治理整顿中继续推进改革,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拉开帷幕 405
◎在“七五”计划顺利完成的条件下,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了“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408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宣告,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了 411
第六章加快改革全面推进 415
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415
◎邓小平选择1992年视察南方,其深层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呢?国际国内许多人士总想探个究竟 416
◎邓小平刚一到深圳,就急切地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 420
◎在从深圳前往珠海的快艇上,邓小平跟谢非、梁广大谈起了反倾向斗争 423
◎“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 425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震动,中共中央及时作出新的部署 427
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的系统化 432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十四大的主题。中央顾问委员会不再设立 433
◎邓小平作为十四大特邀代表,是否会出席大会,中外记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35
◎党的十四大在原有几次对理论的概括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概括 439
◎江泽民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 442
◎记者问向农民打白条、乱摊派等现象会不会蔓延下去,李鹏请朱镕基回答 445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 448
◎在一次谈话中,陈云用鸟和笼子的比喻对市场和计划的关系作了形象的说明 448
◎“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 452
◎“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 455
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455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改革的 457
目标模式,是形势的发展、历史的选择 457
◎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 460
四、坚持两手抓、开展反腐败 460
党,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460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全国查处了一批大案 463
要案,反腐败斗争形成一定声势 463
◎1995年4月4日,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自杀身亡。 469
同月,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引咎辞职 469
的又一个精神文明决议 473
◎启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制定继1986年以来 473
五、改革推进与“软着陆”实现 476
◎为实施宏观调控,朱镕基向金融、财税部门“约法三章”,并表示:“如果你们发现我有不廉政、不勤政的问题,你们可以检举、揭发。” 477
◎1992年后特别是1994年,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总的特点是整体配套、全面推进 482
◎在“八五”计划即将结束的形势下,国务院根据中央的建议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蓝图 485
◎经过改革和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五年建设成就不平凡 488
第七章承先启后跨越世纪 490
一、邓小平逝世 490
◎邓小平对家人说:“退休以后,我最终的愿望是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 491
◎关于后事,邓小平在去世前的近几年对自己的家人多有交待 494
◎江泽民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认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497
二、统一大业与香港回归 502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同日,邓小平提出把统一大业提上议事日程。一国两制构想逐渐形成 502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港澳问题获得圆满 507
解决 507
◎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江泽民发表八点主张,解放军向台湾海峡试射导弹 510
◎中英之间在香港问题上的论争此起彼伏,中国加紧了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 513
◎1997年7月1日,百年圆梦。“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率先实践 516
◎邓小平逝世后,中国处在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庄严宣告: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 525
三、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525
◎十五大制定了跨世纪的路线和纲领,中国从此开始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 531
◎江泽民逐一介绍了新当选的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说“十五大开得很成功” 534
◎朱镕基发表“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施政纲领,江泽民“深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崇高而重大” 537
后记 547
◎1983年即开始研究制订“七五”计划,但直到 1986
◎经过1979年后特别是1984年后的发展,到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