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任甲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17033444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理论,中篇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方法,下篇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上篇 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发展概况 3

一、血液流变学发展回顾 3

二、血液流变学未来发展趋势 5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与医学的关系 7

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内容 7

二、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9

第二章 流变学基础 11

第一节 应变与应力 11

一、应变 11

二、应力 12

第二节 物体的粘弹性 13

第三节 牛顿粘滞定律 15

一、速度梯度与剪变率 15

二、牛顿粘滞定律 17

第四节 圆管内的泊肃叶流动 19

一、泊肃叶定律 19

二、泊肃叶流动的剪变率分布 21

三、雷诺数 22

第五节 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 23

一、非牛顿流体的分类 23

二、表观粘度 26

三、本构方程 27

第一节 粘度 29

第三章 粘度及其测定仪器 29

第二节 旋转粘度计 31

一、旋转圆筒粘度计 31

二、锥-板粘度计 33

第三节 毛细管粘度计 35

一、毛细管粘度计的工作原理 35

二、影响毛细管粘度计测量的主要因素 38

第四章 血液的流变性 41

第一节 血液 41

一、血液的组成 41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42

一、剪变率 45

第二节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45

二、红细胞压积 46

三、红细胞聚集 48

四、红细胞变形 50

五、血浆粘度 51

第三节 血液的本构方程 51

一、血液的卡森方程 51

二、血液的屈服应力 52

三、人血的流变性分区 54

第四节 红细胞的流变性 55

一、红细胞的变形性 55

二、红细胞的聚集性 61

第五节 血小板的流变性 62

一、血小板的形态与结构 63

二、血小板的功能 63

第六节 白细胞的流变性 69

一、白细胞的分类与形态 69

二、白细胞的流变性 70

第五章 微循环的流变性 74

第一节 微循环 74

一、微循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4

二、微循环血流的特点 76

三、脏器微循环结构与分类 78

第二节 微血管中血流效应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79

一、红细胞的轴向集中 79

二、Fahraeus 效应 80

三、Sigma 效应 82

四、管壁效应 84

五、红细胞栓塞效应 85

六、法-林效应 87

七、法-林效应的逆转 89

第三节 微循环的流态 90

一、微循环的流态 90

二、微循环的病理流态 92

中篇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方法 99

第六章 人体甲襞微循环指标检测 99

第一节 检测甲襞微循环的设备 99

二、甲襞微循环指标 102

第二节 甲襞微循环指标 102

一、甲襞微循环的构形 102

三、做好检测准备,尽量减少影响因素 110

第三节 甲襞微循环指标量化及诊断标准 110

一、甲襞微循环指标量化的田牛氏积分法 110

二、甲襞微循环分级诊断标准 114

三、甲襞微循环’94上海积分法 116

第七章 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119

第一节 血液粘度的测定 119

一、血样 119

二、测定粘度 121

三、血液粘度变化分析 122

一、测定红细胞压积的方法 123

第二节 红细胞压积测定 123

二、测定红细胞压积的临床意义 127

第三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129

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方法 129

二、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133

第四节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134

一、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方法 134

二、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临床意义 147

第五节 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147

一、测定红细胞聚集性的方法 147

二、测定红细胞聚集性的临床意义 152

一、测定血小板粘附性的方法 153

第六节 血小板粘附性测定 153

二、测定血小板粘附性的临床意义 156

第七节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157

一、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的方法 157

二、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的临床意义 163

第八节 体外血栓形成测定 164

一、测定体外血栓形成的方法 164

二、测定体外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168

第九节 细胞电泳测定 169

一、基本原理 170

二、电泳装置 172

三、测定方法 174

四、细胞电泳测定的临床意义 179

第十节 白细胞流变性测定 180

一、白细胞变形性的测定方法 181

二、白细胞聚集性的测定方法 184

三、白细胞粘附性的测定方法 184

四、白细胞流变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186

第十一节 血液触变性测定 187

一、测定原理 187

二、测定方法 189

三、血液触变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190

第十二节 血液粘弹性测定 191

一、测定原理 191

二、测定方法 193

一、测定原理 195

三、血液粘弹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195

第十三节 血栓弹力图测定 195

二、测定方法 196

三、血栓弹力图指标 197

四、血栓弹力图测定的临床意义 198

下篇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203

第八章 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203

第一节 临床血液流变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03

第二节 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205

一、动脉粥样硬化 205

二、高脂血症 206

三、急性心肌梗塞 207

五、脑血管意外 208

四、肺心病及呼吸衰竭 208

六、急性肾功能衰竭 209

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10

八、糖尿病 211

九、休克 211

第九章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213

第一节 高粘滞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14

一、主要病因 214

二、发病机制 215

第二节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分型 216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疗法 218

一、现代医学改善血液流变性的途径 219

二、药物疗法 220

第十章 血液流变学在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 223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在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范畴 223

第二节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 226

第三节 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227

第四节 心脑血管病的活血化瘀疗法 229

一、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原理 229

二、冠心病的活血化瘀疗法 230

三、脑血管病的活血化瘀疗法 234

第十一章 血液稀释疗法 238

一、病理生理学分类 239

第一节 血液稀释疗法的分类 239

二、临床分类 240

三、血液稀释度 241

第二节 血液稀释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241

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242

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44

三、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改变 248

四、急性血液稀释对机体的影响 249

第三节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56

一、血液稀释室 256

二、术前准备 256

三、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操作步骤 258

五、血液稀释疗法的副作用与并发症 262

四、血液稀释疗法的疗效与复查 262

第四节 常用血液稀释剂及其选择 264

一、常用血液稀释剂 264

二、血液稀释剂的选择 267

第五节 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269

一、血管栓塞性疾病 269

二、肺心病、肺性脑病 270

三、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71

四、缺血性心脏病 271

四、原发性高血压 272

六、休克与高粘滞综合征 272

七、在外科领域的应用 273

第十二章 光量子血液疗法 275

第一节 光量子血液疗法作用原理 276

第二节 光量子血液疗法的操作规程 278

一、光量子血液疗法 278

二、紫外线氧透射疗法 279

第三节 光量子血液疗法的临床应用 280

第十三章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283

第一节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作用原理 284

第二节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操作规程 286

第三节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临床应用 288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288

二、评价与展望 290

主要参考文献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