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编 总论 1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1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1
一、国际法的名称 1
二、国际法的定义 2
三、国际法的分类 3
第二节 国际法的性质 7
一、国际法的特性 7
二、国际法属于法律规范体系 8
三、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10
四、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 12
第三节 国际法的渊源 13
一、国际法渊源概述 13
二、国际条约 18
三、国际习惯 19
第四节 国际法的地位 22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22
二、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27
第五节 国际法的简史 29
一、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 29
二、中国与国际法 34
第六节 国际法的编纂 38
一、国际法编纂的概念和意义 38
二、国际法编纂简史 39
第二章 国际法学 42
第一节 国际法学概述 42
一、国际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42
二、国际法学的体系 43
三、国际法学的研究方法 45
第二节 国际法学的历史发展 47
一、国际法学发展简史 47
二、国际法学学派 49
第三节 中国国际法学 56
一、中国国际法学概况 56
二、新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 56
第三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63
第一节 概述 63
一、国际法原则的概念和分类 63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64
三、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 67
第二节 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69
一、联合国宪章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影响 69
二、联合国宪章所载原则的主要内容 70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72
第三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72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地位 74
第四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78
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78
二、互不侵犯原则 82
三、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86
四、平等互利原则 89
五、和平共处原则 92
六、民族自决原则 93
七、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97
八、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99
第四章 国际法律关系(一) 101
第一节 国际法律关系概述 101
一、国际法律关系的概念 101
二、国际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04
第二节 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 105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要件 105
二、国际法主体的分类 107
三、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108
四、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派生性主体 118
五、民族解放组织作为国际法过渡性主体 123
六、个人、法人不能成为国际法主体 125
一、国际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和分类 127
第三节 国际法律关系的内容 127
二、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28
三、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134
四、民族解放组织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136
第五章 国际法律关系(二) 137
第一节 国际法律关系的客体 137
一、国际法客体的概念 137
二、国际法客体的内容 138
第二节 国际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 140
一、国际法律事实概述 140
二、承认 141
三、继承 152
第六章 国际法律责任 164
第一节 国际法律责任概述 164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164
二、国际法律责任的意义 165
三、国际法律责任内容和规则的发展 166
第二节 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 168
一、国际不当行为的概念 168
二、国际不当行为的构成要件 169
第三节 损害性后果的责任 183
一、损害责任制度的发展 183
二、损害责任的特点、性质和适用范围 185
三、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 186
四、损害责任与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比较 190
第四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 191
一、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排除 191
二、损害责任的免除 195
第五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196
一、限制主权 196
二、赔偿 197
三、道歉 198
四、关于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刑事责任问题 198
第七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01
第一节 概述 201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特征 201
二、国际争端的种类 202
三、解决国际争端方法的历史演进 203
第二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205
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提出、确立和发展 206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内涵 206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意义 207
第三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 207
一、谈判与协商 207
二、斡旋与调停 209
三、调查与和解 211
第四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215
一、仲裁 215
二、司法解决 220
一、联合国机构解决争端的职权 229
第五节 联合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程序 229
二、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232
第六节 其他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的程序 235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的程序 235
二、联合国专门机构解决争端的程序 237
第七节 中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实践 240
一、采用政治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240
二、采用法律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242
三、在国际组织中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43
第一节 概述 245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和特征 245
第八章 国际法上的领土 245
下编 分论 245
二、国家领土的意义 246
第二节 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247
一、国家领土的构成 247
二、内水 248
第三节 领土的变更 252
一、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方式 252
二、当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方式 257
第四节 对领土主权的限制 258
二、租借 259
一、共管 259
三、势力范围 260
四、国际地役 260
第五节 国家边界和边境 261
一、边界的概念 261
二、划界 262
三、边境制度 263
第六节 我国领土与边界问题 265
一、概况 265
二、香港问题 266
三、澳门问题 267
四、钓鱼岛问题 267
五、南海诸岛问题 268
六、中俄边界问题 269
七、中印边界问题 270
第七节 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271
一、南极 271
二、北极 273
第九章 国际海洋法 275
第一节 概述 275
一、海洋法的概念 275
二、海洋法的发展 276
三、我国的海洋立法 280
二、领海的划定 282
第二节 领海 282
一、领海的概念 282
三、领海的法律地位 286
四、领海的法律制度 287
五、我国的领海制度 289
第三节 内海 290
一、内海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290
二、内海湾 291
三、内海峡 293
四、海港 295
五、内陆海 296
六、我国的内海制度 297
第四节 群岛国的群岛水域 299
一、群岛国的概念及基线的划定 299
二、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过制度 300
第五节 毗连区 300
一、毗连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00
二、我国的毗连区制度 301
第六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302
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02
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通过制度 303
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06
第七节 专属经济区 306
二、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 307
三、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问题 308
第八节 大陆架 309
一、大陆架的概念 309
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310
三、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原则 310
四、我国的大陆架问题 316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 317
三、公海的法律制度 317
一、公海的概念 317
第九节 公海 317
第十节 国际海底区域 323
一、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23
二、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325
三、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政策 325
四、国际海底管理局 328
第十一节 海洋争端的解决 329
一、海洋争端的概念 329
二、解决海洋争端的方法 330
第十章 国际空间法 333
第一节 概述 333
一、国际空间法的产生 333
二、国际空间法的渊源 335
三、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划分 337
第二节 国际民用航空法律制度 341
一、关于领空的主权 341
二、航空器的法律地位 341
三、国际民航的飞行权 34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 343
第三节 制止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345
一、“空中劫持”的概念 345
二、关于“空中劫持”的管辖权 346
三、关于“空中劫持”罪犯的引渡或起诉 348
一、外层空间法的原则 349
第四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 349
二、外层空间法的制度 350
第十一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356
第一节 国籍 356
一、国籍与国籍法 356
二、国籍的取得 358
三、国籍的丧失与恢复 364
四、国籍的冲突 36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371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373
一、对外国人的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 373
二、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的管理制度 374
三、国家给予外国人的待遇 376
四、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地位 379
第三节 庇护与引渡 381
一、庇护 381
二、引渡 384
第四节 难民的国际保护 391
一、对难民的国际保护的起因和发展 391
二、难民的定义 392
三、难民地位的甄别 394
四、难民的待遇 396
五、中国与难民的国际保护 397
一、近代国际法中的人权保护 398
第十二章 国际法上的人权 398
第一节 国际法上人权保护的历史发展 398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法中的人权保护 401
三、二战后国际法中的人权保护 402
第二节 国际人权文件 405
一、国际人权宪章 405
二、专门领域的国际人权文件 411
第三节 联合国有关人权的机构 418
一、联合国直接负责人权事务的机构 418
二、联合国人权条约设立的人权机构 421
一、欧洲 422
第四节 区域性人权文件和机构 422
二、美洲 423
三、非洲 425
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人权 426
一、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保护活动 427
二、积极承担人权保护的法律义务 428
三、对人权保护的基本态度 430
第十三章 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433
第一节 外交关系与外交关系法 433
一、外交关系的概念和形式 433
二、外交关系法的概念和内容 435
一、国家元首 436
三、外交关系机关的体系 436
第二节 国家中央对外关系机关 436
二、政府和政府首脑 437
三、外交部门 438
第三节 驻外的外交关系机关 438
一、使馆的建立 438
二、使馆人员的设置 439
三、使馆人员的派遣 442
四、使馆的职务 445
五、使馆及其人员职务的终止 445
六、常驻使团 446
七、特别使团 448
八、外交团 449
第四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450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 450
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450
三、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451
四、使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453
五、常驻使团及其职员的特权与豁免 457
六、特别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458
七、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开始与终止 458
八、我国的实践 459
第五节 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者在接受国的义务 461
第六节 领事关系法 462
一、领事关系概述 462
二、领馆人员的类别 464
三、领事的派遣 464
四、领事的职务 465
五、领事职务的终止 466
六、领事特权与豁免 466
七、领馆和领馆人员的义务 469
第十四章 条约法 470
第一节 概述 470
一、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470
二、条约的分类和名称 472
三、条约的格式和文字 475
四、条约法公约 475
第二节 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 476
一、缔约能力 476
二、缔约原则 478
第三节 条约的缔结程序 479
一、缔结条约的一般程序 479
二、缔结多边条约的特殊程序 482
三、条约的保管、登记 486
一、条约对缔约方的效力 488
第四节 条约的效力范围 488
二、条约对非缔约方的效力 490
三、条约的空间效力 491
四、条约的时间效力 491
第五节 条约的解释 494
一、条约解释的概念 494
二、条约解释的原则 494
三、条约解释的规则 495
第六节 条约的修正与修改 496
第七节 条约的无效、终止和中止 497
一、条约的无效 497
二、条约的终止 498
三、条约的中止 500
第八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501
第十五章 国际组织法 504
第一节 国际组织简况 504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504
二、国际组织的发展 506
三、国际组织的分类 510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概论 513
一、国际组织法概念 513
二、国际组织法的渊源 514
三、国际组织的成员 518
四、国际组织的组织机构 523
五、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524
第三节 联合国 526
一、联合国的建立 526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528
三、联合国的会员国 528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529
五、关于联合国宪章的修改 535
六、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536
第十六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538
第一节 概述 538
一、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概念 538
二、关于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的名称 539
三、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的范围 541
四、战争法的编纂 542
第二节 国际法对战争和武装冲突的限制 546
一、“诉诸战争权”的限制和战争的废弃 546
二、侵略战争是违犯国际法的严重罪行 547
三、国际法不排除从事合法战争 548
第三节 战争法的基本原则 549
第四节 战争与武装冲突的开始和结束 550
一、战争与武装冲突的开始 550
二、战争与武装冲突的结束 552
一、限制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 554
第五节 人道主义保护规则 554
二、平民和交战受难者的保护 557
第六节 海战和空战的作战规则 562
一、海战规则 562
二、空战规则 564
第七节 战时中立法 565
一、战时中立的概念 565
二、战时中立的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565
三、战时禁制品 566
第八节 惩治战争犯罪 566
一、战争犯罪的概念 566
二、战争罪犯的审判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