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错误 医错哲学及其应用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文援朝等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10208020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基金研究课题。

第一章 绪言 1

一、错误之谜 2

1.人是喜欢解谜且善于解谜的理性动物 2

2.错误问题的诱惑力 3

3.错误之谜概说 5

二、医错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 7

1.研究对象 7

2.研究目的 9

3.研究方法 10

三、医错哲学与其相关学科学关系 12

四、建构医错哲学的价值 16

1.实践意义 16

2.学术价值 17

一、认识史上关于错误本质的几种观点 19

第二章 错误本质论 19

1.绝对的“不相符合说”或“不一致说” 20

2.相对的或改进的“不相符合说”或“不一致说” 23

二、错误的本质及特征 24

1.错误是在同一关系中与事物的客观规律或状况不相符合的认识和行动 24

2.错误的五个基本特征 25

第三章 错误发生论——主体性致错因素 27

一、生理性致错因素 28

1.生理病变 28

2.生理的局限性 29

二、心理性致错因素 30

1. 注意不当和注意力转移不妥 30

2.识记的局限性、回忆障碍和负遗忘 31

3.不正确的想象 32

4.意志薄弱 33

5.气质中的缺点 34

6.性格中的缺点 35

7.不正常的情感和情绪 36

三、感知性致错因素 40

1.错误发生的感觉机制 40

2. 错觉和知觉效应的消极作用 41

3.误观察 42

四、思维性致错因素 43

1.错误的思维模式 43

2.负效的思维定势 44

3. 谬误的思维形式 45

4.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 48

第四章 错误发生论——非主体性致错因素 49

一、客体性致错因素 49

2.客体本质的层次性 50

1.客体属性的相似性 50

3.客体现象的复杂性 51

4.客体形相的模糊性 51

5. 客体矛盾的网络性 51

二、工具性致错因素 53

1. 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3

2. 语言和文字的迷宫 55

3.知识的缺陷和灾变 56

4.计算机病毒 58

5.硬件工具的故障 58

三、环境性致错因素 59

1. 灾害性的自然环境 59

2. 不利的人际环境 60

3. 非正常的学术环境 61

4.破缺的科技环境 63

5.恶劣的经济环境 65

第五章 错误类型论 67

一、不同性质的错误 68

1.原则性错误与非原则性错误 69

2.合理错误与非合理错误 70

3.传染性错误与非传染性错误 74

4.绝对错误与相对错误 76

5.真错与假错 77

6.关键性错误与非关键性错误 78

二、不同程度的错误 79

1.严重错误 79

2.轻微错误 80

三、不同范围的错误 80

1. 认识错误与实践错误 81

2.全局错误与局部错误 82

3.时间错误、空间错误与场合错误 84

4.历史错误、现行错误与未来错误 85

四、不同原因的错误 86

1.主观性错误 86

2.非主观性错误 89

五、不同主体的错误 90

1.自我错误与非我错误 91

2.个体错误与团体错误 91

3.少儿的错误、青年的错误、中年的错误与老年的错误 92

第六章 错误构成论 95

一、几个基本概念 95

1.错误比例构成与错误构成比例 96

2.错误率 96

3.改错率 97

二、确定错误比例构成的原则 99

1.公正原则 100

2.系统原则 101

3.动态原则 102

三、研究错误构成的方法与意义 104

1.立体调查法 104

2.隐蔽查访法 104

3.模糊统计法 106

4.正确估计形势,正确对待犯错误的人才 106

第七章 辨错论 110

一、辨错标准观略考 111

1.唯心主义的辨错标准观 111

2.旧唯物主义的辨错标准观 113

3.多重论的和相对主义的辨错标准观 115

4.辩证实践唯物主义的辨错标准观 117

二、辨错标准的层次性 121

1.最高层次的实践标准 122

2.较低层次的辨错标准 123

三、辨错术 124

1.实验法 125

2.广察法 125

3.“双表法” 126

4.“剥笋法” 127

5.“会诊法” 128

第八章 治错论 131

一、治错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132

1.七项基本原则 132

2.一般治错术 136

二、对错误的自我诊治 142

1.自我治错的主要障碍的清除 142

2.自我治错的方法 144

三、医治非我错误的原则与方法 147

1.医治非我错误的主要阻力 148

2.医治非我错误的基本原则 150

3.非我错误医治术 153

4.治妒术 155

第九章 防错论 159

一、错误的难免性与可防性的辩证统一 159

1.人无完人,孰能无错 159

2.错误的可防性及其根据 161

3.错误的难免性与可免性的区别和联系 163

二、心理防错术 164

1.约欲法 165

2.控情法 167

3.冶性法 168

4.育志法 170

5.调控法 172

6.慎独法 173

7.防妒法 173

1.科学实践法 176

三、实践·理性防错术 176

2.探错法 177

3.怀疑法 178

4.慎思法 180

5.预测法 182

第十章 化错论 183

一、错误的多重价值 184

1.错误的直接危损性 185

2.错误的间接发悟性 187

二、化错术 190

1.分化术 190

2.逆推术 191

3.“淘金术” 192

4.“接生术” 193

三、化错归真 194

1.化错归真是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195

2.真理之母与真理之父 196

第十一章 关于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 204

一、驾起由医错哲学到医错实践的桥梁 204

1.医错哲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05

2.医错实践的呼声 209

3.应用研究是医错哲学与医错实践的中介 211

二、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的任务与原则 212

1.基本任务 212

2.根本原则 213

三、医错哲学在负面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214

1.对假恶丑等病态文化的研究 214

2.对衰落、失败等破缺文化现象的研究 215

四、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的价值与前景 216

1.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 216

2.困难与对策 217

3.未来的前景展望 219

第十二章 道德错误与犯罪 221

一、道德错误及其类型 221

二、引起犯罪心理的不道德因素 228

1.道德缺失、道德扭曲和道德践踏 228

2.不同犯罪的道德错误致因 230

三、道德冲突与道德实施 234

1.错误的道德选择——引发犯罪的“导火索” 234

2.价值意识——解决道德冲突的内在尺度 236

四、走出不同情境下道德冲突的误区 241

1.案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241

2.人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243

3.罪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 245

第十三章 道德错误的矫治 248

1.环境与意志 249

一、以道德之药,疗道德之疾 249

2.“外科”与“内科” 251

3.跌落与提升 252

二、社会矫治的途径 254

1.舆论影响 254

2.集中诊疗 256

3.典型感化 258

三、自我矫治的过程 259

1.反省—知错 260

2.补过—改错 261

3.正身—防错 262

第十四章 道德错误的社会控制网络 265

一、家庭:道德习惯的孕育 265

1.儿童道德的他律性 266

2.道德习惯及其性质 267

3.良好习惯的培养途径 269

二、学校:理性控制机制的导入 270

1.青年期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271

2.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初步把握 272

3.外在控制向内在控制的转化 274

三、社会:道德土壤的优化 275

1.道德污染源及其清除 276

2.社会道德预警系统 277

3.“接种”与“免疫” 279

第十五章 经济错误与经济犯罪 282

一、经济错误及其特征 283

1.经济错误的界定 283

2.经济错误的基本特征 285

二、经济错误向经济犯罪的衍变及其预防 286

1.经济错误衍变为经济犯罪的可能 286

2.关于预防经济错误衍变为经济犯罪的设想 28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错误及其防治 291

一、宏观经济错误的界定及其表现 291

1.宏观经济错误的含义与特征 291

2.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 292

3.经济发展战略的失当 293

4.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失策 293

二、宏观经济错误的归因 295

1.教条主义结出的恶果 295

2.唯意志论酿出的苦酒 296

3.客观现实逼交的学费 296

三、宏观经济错误的防治 297

1.坚持一条思想路线 297

2.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298

3.完善三大政策配套 298

第十七章 企业经济错误及其防治 300

一、企业经济错误的界定及其表现 301

1.企业经济错误的含义及特征 301

2.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角色错位 301

3.体制转轨时期企业的双重失误 303

二、企业经济错误的归因 304

1.政企不分的体制 304

2.市场体系的缺失 305

3.主体素质的局限 306

三、企业经济错误的防治 307

1.还企业“四自”主体的地位 307

2.为企业搭好市场大舞台 307

3.企业行为的自我调整 308

4.企业行为的外部调整 308

主要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