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的基本涵义 3
两代人权观 3
人权基本理论编 3
人权 3
人权的主体 3
“自由、平等、博爱” 4
个人人权 4
三代人权理论 4
天赋人权 4
天赋人权的涵义 4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5
西方人权观的思想基础 5
资产阶级人权的本质 5
马克思主义人权的阶级性 6
具体的人权 6
当代人权概念 7
人权的历史类型 7
马克思主义人权阶级性的表现 7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原则 7
人权的历史性 7
人权的社会主义观点 8
国际社会人权概念的发展 8
人权的社会性 8
人权的发展的观点 8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特点 9
人权的共产主义观点 9
社会主义人权的主要内涵 9
社会主义人权的意义 9
人权的国际法方面内容 10
人权的国内法方面内容 10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科学性 10
无产阶级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区别 10
人权存在形态 10
人权的有限性 10
民族自决权 11
国家主权 11
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 11
集体人权 11
国家平等权 11
发展权的内容 12
发展权 12
和平权 12
环境权 12
国际社会的人权斗争 13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13
人权的间接国际义务 14
人权的直接国际义务 14
国际人权 14
人权的国际保护 14
国内人权 14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 15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 15
人权的国际义务范围 15
原始社会的人权 15
奴隶社会的人权 15
封建社会的人权 15
平等权 16
基本权利的限制 16
基本权利的学说 16
基本权利 16
基本权利的分类 16
居住自由 17
人身自由 17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7
罢免权 17
创制权 17
复决权 17
请愿权 17
诉讼权 17
诉愿权 17
结社自由 18
集会自由 18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8
言论自由 18
讲学自由 18
著作自由 18
出版自由 18
迁徙自由 18
休息权 19
劳动权 19
游行自由 19
示威自由 19
罢工自由 19
财产权 19
宗教信仰自由 19
生活权 19
公民的基本义务 20
发展中的公民权利 20
物质帮助权 20
受教育权 20
妇女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0
儿童的合法权益 20
外国人的受庇护权 20
《中国的人权状况》 21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21
《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的意义 22
中国人权的真实性 23
中国人权的公平性 23
中国人权的显著特点 23
中国人权的广泛性 23
中国在人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4
中国人权的人道性 24
中国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4
中国西藏的人权问题 25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权实现的基础 25
中国人权的基本立场 25
原始社会 26
中国 26
中国对人权问题的维护和保障 26
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 26
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26
白皮书 26
社会主义社会 27
资本主义社会 27
奴隶社会 27
封建社会 27
民族解放运动 28
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28
共产主义社会 28
发达的社会主义 28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28
发展中国家 28
国际主义 29
新殖民主义 29
种族主义 29
民族主义 2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
殖民主义 34
生存权利编 34
一、生存权利是首要的人权 34
生存权 34
国家独立权是生存权的基础 34
国家主权 34
殖民地 34
最惠国待遇 35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35
帝国主义 35
门户开放政策 35
国中之国 36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36
子口税 36
协定关税 36
领事裁判权 36
三国干涉还辽 37
庚子赔款 37
旧中国,人民没有人身自由 38
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毫无保障 38
二、旧中国的人民没有生存权 38
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中国人民没有生存的权利 38
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丧失了人格尊严 38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失去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38
旧中国,人民没有集会、结社的自由 39
旧中国,人民没有居住、通讯的自由 39
旧中国,人民没有教育、学术的自由 39
旧中国,人民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39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40
鸦片贸易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掠夺中国的武器 40
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40
1、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武装侵略的鸦片战争 40
三元里人民严惩英国侵略者 41
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巨大胜利 41
中国人民严禁鸦片的运动 41
台湾人民抗英斗争 42
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 42
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 42
各阶层人民反侵略的自卫武装组织 42
英法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43
亚罗号事件 43
虎门保卫战 43
镇江保卫战 43
定海、镇海保卫战 43
吴淞保卫战 43
英美法修约交涉 44
广东人民反抗英法侵略的斗争 45
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 45
英法侵略者在广州的军事统治殖民机构 45
抗击侵略者的大沽战役 45
八里桥保卫战 45
贵阳反对法国教会的斗争 46
反对法国教会的斗争 46
珠江三角洲地区反侵略的人民武装 46
云南少数民族反对侵略者的斗争 46
2、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抵制文化侵略的斗争 46
外国教会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急先锋 46
热河反对教会侵略的斗争 47
四川反对法国教会的斗争 47
衡阳反对法国教会的斗争 47
反对美、英、法教会的斗争 47
天津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 47
太平天国革命 48
3、反对中外反动势力,争取民族独立的太平天国革命 48
反对德国教会的斗争 48
广西反对法国天主教的斗争 48
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机构--广学会 48
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破产 48
反对压迫,要求平等的天朝田亩制度 49
金田起义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 49
太平天国前的农民革命组织 49
广东天地会同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50
太平军三次进军上海同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50
资政新篇 50
云南彝民的反清斗争 51
云南回民的反清斗争 51
广东红巾军的反清斗争 51
上海小刀会反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51
西北回民起义 52
保卫安庆的斗争 52
福建小刀会反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52
保卫首都天京的斗争 52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 53
捻军起义 53
贵州苗族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 53
沙俄侵占我国帕米尔 54
沙俄队谋侵占我国伊犁 54
4、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主权 54
粉碎阿古柏殖民政权,收复新疆 54
抗击沙俄义勇队 55
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爱国运动 55
粉碎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阴谋 55
中法战争使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西南大门 56
5、中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斗争 56
日俄帝国主义争夺东北的罪行 56
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 56
西藏人民保卫江孜的战斗 56
东北人民抗击沙俄 56
香港工人反侵略的斗争 57
镇南关大捷 57
马尾海战 57
镇海之战 57
基隆之战 57
牙山海战 58
清政府屈辱投降,爱国军民英勇抵抗 58
6、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挽救中华民族 58
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进一步丧失国家主权 58
劳动教养工作的领导机构 59
辽阳保卫战 59
平壤战役 59
大东沟海战 59
旅顺口之役 59
台湾民主国 60
威海卫之役 60
中国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60
台湾抗日义勇军 60
八国联军 61
7、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爱国斗争 61
义和团运动 61
北方女青年的反帝组织 62
八国联军在天津的殖民统治机构 62
义和团最早的反洋教武装斗争 62
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 62
英美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63
涞水之战 63
平原之战 63
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 63
义和团围攻紫竹林 63
杉山彬事件 63
铁路国有政策 64
平治章程 64
8、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捍卫国家主权 64
中国各阶层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64
捍卫中国铁路主权,自建第一条铁路 64
景廷宾起义 65
保路同志会 65
保路运动 65
高密事件 65
收回利权运动 66
开平煤矿罢工 66
云南个旧锡矿工人反抗斗争 66
安源煤矿工人反帝斗争 66
上海华新纱厂反日斗争 66
成都兵工厂罢工 66
反美爱国运动 66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 67
抗俄铁血会 67
长沙抢米风潮 67
腐朽的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67
9、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反对贩卖和虐杀华工的斗争 67
旅顺大屠杀 67
反对英美掠卖华工斗争 68
拐卖华工 68
侵略者拐卖华工 68
万人坑 68
南京大屠杀 69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69
济南惨案 69
南京惨案 69
万县惨案 69
三·一八惨案 69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70
潘家峪惨案 70
花冈惨案 70
10、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国家主权 70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70
穿鼻草约 70
望厦条约 70
黄埔条约 70
南京条约 70
中美天津条约 71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71
中俄瑷珲条约 71
中俄天津条约 71
中英天津条约 71
中日北京专条 72
中法天津条约 72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72
中英北京条约 72
中法北京条约 72
中俄北京条约 72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72
中英烟台条约 73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73
中英会议缅甸条款 73
中英藏印条约 73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73
中美续修条约 73
中俄伊犁条约 73
中俄密约 74
中法简明条约 74
中法停战条件 74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74
中法越南边境通商章程 74
辽南条约 74
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75
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 75
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 75
胶澳租界条约 75
英德借款详细章程 75
英德续借款合同 75
芦汉铁路借款合同 75
福州口日本专用租界条款 76
辛丑条约 76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76
旅大租地条约 76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77
满蒙五路换文 77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77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77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77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77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78
交收东三省条约 78
俄国政府监理满洲之原则 78
议和大纲 78
拉萨条约 78
中俄满州里界约 79
中法续议商务专条 79
中美华工条约 79
俄法洋款合同 79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79
朴茨茅斯和约 79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79
图门江中韩界务条款 79
二十一条 80
上海租地章程 80
蒲安臣条约 80
广州湾租界条约 80
上海英法美租界地章程 80
马关条约 80
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 81
广州和约 81
东南保护约款 81
善后借款 81
何梅协定 81
订租威海卫专条 82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协约 82
中日陆这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82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8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82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82
中美双边协定 83
秦土协定 83
淞沪停战协定 83
塘沽协定 83
日汪密约 83
日满华共同宣言 83
日汪基本关系条约 83
中美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 83
中俄勘分东界约记 84
中美航空协定 84
中美平等新约 84
美国在华教育基金协定 84
中美白银协定 84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84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议定赔偿条约 84
中英九江租地约 84
中法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 84
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85
中德通商条约 85
中英长江各口通商暂行章程 85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 85
中英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85
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 85
中日修好条约 85
中德续修条约 85
中法商务专条及铁路合同等事照会 8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86
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 86
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 86
中英续议缅甸条约附款 86
中德山东德华矿务公司章程 87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87
中英河南矿务合同章程 87
中俄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 87
中日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 87
国际条约 88
中英交还关内外铁路章程 88
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88
中英沪宁铁路借款合同 88
有田--克莱琪协定 88
条约 88
清末资产阶级的“新政” 89
边界条约 89
边界议定书 89
不平等条约 89
四、资产阶级的变法图强,并未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89
戊戌变法 89
宪政编查馆 90
立宪派请愿运动 90
政闻社 90
第二次公车上书 91
废止科举 91
强学会 91
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91
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91
保浙会 92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92
时务报 92
中外纪闻 92
知耻学会 92
保国会 92
自立军起事 93
圣学会 93
不缠足会 93
时务学堂 93
戊戌政变 93
辛亥革命 94
五、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94
1、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 94
武昌起义 95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大论战 9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7
旧三民主义 97
南京临时政府 97
南京临时参议院 97
国民党 98
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98
民军北伐 98
云南独立 99
湖南光复 99
陕西光复 99
江西光复 99
广西独立 100
上海光复 100
安徽独立 100
浙江光复 100
江苏光复 100
山东假独立 101
广东独立 101
福建独立 101
四川独立 101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涌现 102
官僚资本主义 102
民主改革 102
民族民主革命 102
民主主义 102
民权 102
民权主义 102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 102
共爱会 103
兴中会 103
华兴会 103
同仇会 103
日知会 103
爱国学社 103
群治学社 103
光复会 104
振武学社 104
丈夫团 104
文学社 104
励志会 104
共进会 104
安庆马炮营起义 105
中国同盟会 105
北方革命协会 105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领导的武装起义 105
皖浙起义 105
潮州黄冈起义 106
萍浏醴起义 106
钦廉防城起义 106
镇南关起义 106
云南河口起义 106
滦州起义 107
惠州七女湖起义 107
黄花冈起义 107
广州新军起义 107
北洋军阀 108
4、讨伐袁世凯、反国阀反帝的斗争 108
袁世凯东山再起 108
南北议和 108
直系军阀 109
西南军阀 110
皖系军阀 110
奉系军阀 110
直奉战争 111
滇桂军阀 111
中华民国约法 111
直皖战争 111
粤桂战争 111
护国运动 112
驱张运动 112
二次革命 112
五九国耻 112
洪宪帝制 112
护法运动 113
白朗起义 113
策勒村事件 114
老西开工人罢工斗争 114
反清丈斗争 114
反验契斗争 114
六一惨案 114
山东惨案 114
福州惨案 114
新青年杂志 115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115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指明了中华民族争取人权的斗争方向 115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争人权,向封建黑暗文化的挑战 115
六三运动 116
每周评论 116
少年中国学会 116
觉悟社 116
五四运动 116
问题与主义论战 117
湘江评论 117
新民学会 117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 117
俄罗斯研究会 117
华法教育会 117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18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118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118
资产阶级 119
共产党月刊 119
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 119
劳动界周刊 119
劳动者周刊 119
向导周报 119
劳动立法运动 120
无产阶级 120
2、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压迫,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 120
旧中国工人阶级毫无人身权利 120
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 121
劳动法大纲 121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21
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 121
长沙铅印活版工人大罢工 121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21
五卅运动 122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2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2
沙面工人大罢工 122
上海日商纱厂二月罢工 122
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 122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23
省港大罢工 123
汉口惨案 123
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123
第一次国共合作 124
沪西反日大罢工 124
首都革命 124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结成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 124
政治周报 125
北伐战争 125
黄埔军校 125
第三民主义 125
广东国民政府 126
湖南农民运动 126
农民运动讲习所 126
国民会议运动 126
五原誓师 127
国民革命军 127
青年军人联合会 127
农民协会 127
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128
4、蒋介石背叛革命卖国求荣,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 128
中山舰事件 128
整理党务案 128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28
不抵抗主义 129
南京国民政府 129
赣州惨案 129
九江惨案 129
安庆惨案 129
国民政府 129
马日事变 129
新军阀 129
片面抗战路线 130
天津事件 130
锦州事件 130
珍珠桥惨案 130
淞沪抗战 130
七君子事件 130
冀察政务委员会 130
华北事件 130
张北事件 130
第二次反共高潮 131
曲线救国 131
国民参政会 131
第一次反共高潮 131
确山惨案 132
第三次反共高潮 132
淳化事件 132
綦江惨案 132
博山惨案 132
深县惨案 132
平江惨案 132
鄂东惨案 13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33
白公馆集中营 133
渣滓洞集中营 133
上饶集中营 133
中美合作所 133
花园口决堤事件 133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封建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33
秋收起义 134
南昌起义 134
井岗山会师 135
中国工农革命军 135
海陆丰农民起义 135
弋横起义 135
黄麻起义 135
广州起义 135
湘南起义 135
渭华起义 135
闽西起义 135
查田运动 136
平江起义 136
中国工农红军 136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36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136
百色起义 136
龙州起义 13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36
第四次反围剿 137
第一次反围剿 137
第二次反围剿 137
第三次反围剿 137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38
第五次反围剿 138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138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38
二万五千里长征 139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39
中央革命根据地 139
海南岛革命根据地 139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39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39
强渡大渡河 140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140
突破腊子口 14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1
四渡赤水 141
巧渡金沙江 141
三年游击战争 141
6、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革命战争 141
抗日救亡运动 142
八一宣言 142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142
一二·九运动 142
抗日战争 143
西安事变 143
抗日军政大学 144
九·一八事变 144
七七事变 144
八·一三事变 144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44
全面抗战路线 144
抗敌决死队 145
八路军 145
新四军 145
平型关战斗 145
牺盟会 145
黄桥战役 146
冀东抗日大暴动 146
冀中回民支队 146
唐山工人武装暴动 146
台儿庄战役 146
百团大战 146
淮北反扫荡 147
青年抗日先锋队 147
延安解放日报 147
武工队 147
淮南反扫荡 147
狠牙山五壮士 147
第二次长沙战役 147
五一反扫荡 147
日本无条件投降 148
大悟山反扫荡 148
盐阜反扫荡 148
苏中反清乡斗争 148
苏联对日宣战 148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49
重庆淡判 149
抗日根据地 149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4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49
华中抗日根据地 150
晋绥抗日根据地 150
山东抗日根据地 150
东北抗日联军 151
华南抗日根据地 151
华南抗日游击队 151
东江纵队 151
琼崖纵队 151
陕甘宁边区 151
东北抗日义勇军 151
东方慕尼黑 152
7、日本帝国主义同蒋介石政府勾结奴役中国人民 152
大东亚共荣圈 152
日本侵华关东军 152
三光政策 152
囚笼政策 152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153
治安强化运动 153
清乡运动 153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53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53
满州国 153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153
蒋介石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剥夺人民的生存权 154
维持会 15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54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54
8、蒋介石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 154
训政时期约法 155
四大家族 155
江浙财阀 155
五五宪草 155
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 155
剥夺人民民主权利的法西斯恐怖法 155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战争 156
蒋介石的文化围剿 156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独立、民主、自由的共和国 156
伪国民大会 157
反奸清算运动 157
东北停战协定 157
国共停战协定 157
苏中七战七捷 157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58
新式整军运动 158
填平补齐运动 158
二·二八起义 158
东北解放区夏季攻势 158
第二条战线 158
淮海战役 159
解散民盟事件 159
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 159
辽沈战役 159
中国人民解放军 160
平津战役 160
八项和平条件 160
和平解放北平 160
第三野战军 161
第一野战军 161
第二野战军 161
蒋家王朝彻底覆灭 162
第四野战军 162
华北野战军 162
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162
解决人民吃饱穿暖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生存权利问题 163
和平解放西藏 1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3
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使人民真正获得了生存权利 163
1、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有者 163
过渡时期 164
旧中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中国必须有步骤地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6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64
新民主主义经济 164
赎买政策 165
社会主义改造 165
一化三改 165
没收官僚资本 165
五种经济成份 16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6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166
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166
和平改造 166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成就 167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67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67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167
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68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高潮 168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68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了人民生存和温饱问题 168
第五个五年计划 169
第一个五年计划 169
第二个五年计划 169
第三个五年计划 169
第四个五年计划 169
高教六十条 170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70
农业六十条 170
工业七十条 170
科学工作十四条 170
中国人民解决了生存、温饱问题 171
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71
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171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172
国民经济 172
国民经济命脉 172
国民经济计划 172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172
工农业总产值 172
工人 173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73
国民财富 173
国民收入 173
手工业 173
手工业者 173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74
农民 174
企业 174
知识分子 174
贫困线 174
小农经济 174
富农经济 174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7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75
国家资本主义 175
农业 175
工业 175
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权的基本途径 175
1、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75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176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76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76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四个条件 17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方向 176
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 177
第六个五年计划 177
六五期间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177
第七个五年计划 177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177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17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远指导方针 178
四个现代化 17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179
社会主义经济 180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80
经济体制 180
经济体制改革 180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180
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一步改革 181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8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181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81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81
家庭经济 182
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二步改革 182
农村专业 182
袁家模式 183
家庭农场 183
家庭工厂 183
温州模式 183
耿车模式 183
专业村 184
晋江模式 184
大邱庄模式 184
专业户 184
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185
3、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18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85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186
城市住宅制度改革概况 186
市场经营 187
工业经济责任制 187
工业管理 187
分层经济承包 187
企业经济责任制 188
成本承包责任制 188
企业岗位责任制 188
企业管理 188
企业经济效益 188
国营企业的改革 189
全员租赁经营责任制 189
个人租赁经营 189
负债经营 189
技术经济责任制 189
投资体制的初步改革 190
计划体制的初步改革 190
价格体制的初步改革 190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191
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191
商品粮建设基地改革 191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192
利改税 192
条块分割 192
中国经济成长的四个模型 192
租赁经营 193
股份式合作经济 193
雇工经营 193
个体经济 193
岗位经济责任制 194
经济责任制 194
横向经济联系 194
社会主义竞争 194
国民经济技术改造 194
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 195
中国的金融市场 195
商品经济 195
综合国力 195
4、40多年的伟大成就 195
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 195
5、为保持国家稳定,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利而进行的同国内外反动势力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196
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 196
中国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196
中国城镇新就业和待业人口 196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96
炮击金门、马祖 197
抗美援朝运动 197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197
中国人民志愿军 197
平定西藏反动集团叛乱 197
整风和整党运动 198
三反五反运动 198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8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8
四五运动 199
反右派斗争 199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199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199
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 199
增强综合国力和奋斗目标 200
6、维护人民的生存权利,仍然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00
增强国力,保证中国人民的生存权 200
人口压力和人均资源的不相适应 200
政治权利 205
政治权利编 205
社会主义民主 206
政治权利是实现人权的根本保证 206
民主 206
民主政治 206
资产阶级民主 206
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 207
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 20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207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要求 207
北洋军阀利用宪法欺骗人民镇压人民的民主运动 208
政治制度 208
政治民主 208
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的斗争 208
1、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广大人民毫无民主权利 208
封建统治阶级剥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208
《十九信条》 208
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宪法 209
曹锟贿选 209
蒋介石政府的法西斯专制 209
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监狱 20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民主政权 210
蒋介石独裁的伪“国大” 210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210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 210
工农民主政权 211
抗日民主政权 212
工农民主政权的政治制度 212
保障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 212
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 213
保障人权条例 213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213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213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 213
联合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 2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4
全国土地会议 214
三大经济纲领 214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215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权利 215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实现中国人权的根本保证 215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确立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215
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215
广大劳动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216
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平等权利 217
少数民族享有同汉族同等的民主权利 217
工农联盟 218
中华民族 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18
国家 218
宪法 219
政权 219
政体 219
革命 219
专政 2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根本制度 22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公民行使政治权利 2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2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 2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2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21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2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2
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222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22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223
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 223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224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及其职权 224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224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24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22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 22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22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5
地方人大代表要接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225
立法程序 226
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的组成 226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226
国家立法权 226
质询权 226
最高人民检察院 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27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27
中央军事委员会 227
最高人民法院 227
国家工作人员 228
国务院 228
国家行政人员 228
国家公务员 22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性质和地位 229
行政机关 229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29
司法工作人员 229
行政规章 230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230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 230
地方性法规 230
行政法规 230
行政法 231
行政决定 231
行政命令 231
行政决议 231
行政权 231
选举委员会 232
司法权 232
3、我国的选举制度,保障了公民普遍行使选举权 232
我国的选举制度 232
我国选举制度的显著特点 232
选举法 232
旗、自治旗 233
选举机构 233
直接选举 233
间接选举 233
等额选举 233
差额选举 233
选区 233
省 233
直辖市 233
地区 233
自治区 233
盟 233
自治州 233
县、自治县 233
中国共产党 234
镇 234
区 234
乡、民族乡 234
民族 234
家庭出身 234
职业 234
居住期限 234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集中代表 234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 234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 235
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势 236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36
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 237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 237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37
党在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238
一国两制 239
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239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239
执政党 239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40
2、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24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40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4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40
古田会议 241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41
八七会议 241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4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42
遵义会议 242
瓦窑堡会议 242
洛川会议 242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43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4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4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四中全会 244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4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4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44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二中全会 245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 245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245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七中全会 24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45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一中全会 245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一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四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五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七中全会 24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46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 247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 247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 247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 24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248
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体现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248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 24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4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意义 249
各民主党派行使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的原则保证 250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250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的形成 250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25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 25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251
中国民主党派 251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51
中国民主同盟全国代表大会 252
中国民主同盟 252
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253
中国民主建国会 253
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代表大会 253
中国农工民主党 253
中国致公党全国代表大会 254
中国民主促进会 254
中国民主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 254
中国致公党 254
人民团体 255
九三学社 255
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 255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55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全盟代表大会 255
2、充分发挥各人民团体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55
中国工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56
中华全国总工会 256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5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57
中国妇女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59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59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260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260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260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 260
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 261
中国少年先锋队 261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261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261
中国红十字会 261
中国福利会 261
个体劳动者协会 262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 262
中国老年基金会 262
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 262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262
中国农会 262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 26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成和发展 263
无党派民主人士 263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6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263
全国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2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职权 2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职权 2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 264
全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 264
全国人民政协实行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 264
全国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 264
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由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 265
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65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265
政协全国委员会历次会议 266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268
4、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268
统一战线 268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268
统一战线中的策略原则 269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269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269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 270
新时期中共中央对统战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 27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 27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 27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 270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 271
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各项工作 271
居民委员会章程 272
五、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272
1、中国政府重视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保障公民能直接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272
基层民主建设是保障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272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实行城乡基层民主的好形式 272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272
居民委员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73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273
居民委员会工作中的重点 273
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273
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274
“三自”作用 274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275
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275
居民委员会干部的选举 275
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新观念 275
村民委员会 275
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276
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276
村民会议 277
村民委员会设置的组织及其任务 277
村民委员会工作原则 277
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意义 278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 278
人民调解委员会设在基层的原则 278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279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 279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279
治保会的任务 280
第一道防线 280
治保会的性质 280
治保会建立的意义 281
治保会的章程 281
治保会的设置 281
治保会的组织形式 282
治保会的职权 282
职工代表大会 283
治保会的纪律 283
治保会的传统作风 283
治保会的作用 283
2、中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284
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 284
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84
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284
企业民主管理 28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85
中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85
言论自由 286
管理国家权 286
管理企业事业权 286
结社自由 287
出版自由 287
科研自由 288
集会自由 288
游行自由 288
示威自由 288
批评、建议和申诉、控告、检举权 289
文艺创作自由 289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权 290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权 290
人身不受伤害权 291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 291
人民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 292
通信秘密权 292
人民代表质询权 293
人民代表言论免责权 293
人格权 294
华侨、归侨、侨眷的正当权利 294
肖像权 295
身份权 295
人身权 295
荣誉权 296
投票权 296
隐私权 296
婚姻自主权 296
配偶权 296
生命健康权 297
亲属权 297
姓名(名称)权 297
名誉权 297
诬告陷害 298
非法拘禁 298
非法搜查 298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298
非法管制 298
诽谤 298
侮辱 298
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人人平等性 299
3、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中国人权的基本原则 299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299
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299
公民的义务具有阶级性 299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300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00
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300
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300
服兵股的义务 301
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01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0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01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01
公民权 302
依法纳税的义务 302
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原则 302
公民 302
权利 303
人民权利 303
合法权益 3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04
权力 304
4、中国的人权法律保障 304
中国的法制建设和人权的法律保障 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30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 3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312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313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313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314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315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315
矿山安全条例 316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316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317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317
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 318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31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318
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 319
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319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319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320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320
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321
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323
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 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 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办法 325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326
边防检查条例 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 327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3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 327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328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 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 328
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 329
兽药管理条例 329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 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330
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 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331
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管理暂行规定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331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332
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 333
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333
广告管理条例 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 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35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37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338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338
石油、天燃气管道保护条例 339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339
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 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40
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3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3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342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 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3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343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 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 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4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34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议组试行组织章程 346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346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346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 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 347
国务院关于推进科研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定 348
国务院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34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 348
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349
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 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 350
国防科学技术情报工作条例 3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51
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 352
国务院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 352
国务院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规定 353
国务院关于对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 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5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35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54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3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355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355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356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3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357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3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 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59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3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359
行政复议条例 3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6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 36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36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36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36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6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 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6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拘留条例 3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6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366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367
婚姻登记办法 367
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368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7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3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371
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3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72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373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37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73
专利代理暂行规定 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 3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 376
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 3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377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 3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379
禁止向企业摊派条例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38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380
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381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内产品出口解决外汇收支平衡的办法 382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进出口许可证的实施办法 382
关于确认和考核外商投资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实施办法 382
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 383
关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产品以产顶进办法 383
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税收优惠条款的实施办法 383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 383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的暂行办法 3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3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 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 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 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 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管理条例 388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388
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 389
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 389
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 390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390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 391
烟草专卖条例 391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391
征兵工作条例 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392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 393
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393
民兵工作条例 393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 3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 395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395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3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396
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报告 397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397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97
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政工作改革充分发挥稳定机制作用的报告 397
关于清理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在公司(企业)兼职有关问题的通知 397
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的批语 397
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击倒把和走私活动的指示 398
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 398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意见 398
关于深化国营商业体制改革的意见 398
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398
关于深化物资体制改革的方案 398
关于1983年企业调整工资和改革工资制度问题的报告 399
关于改革工商税制的设想 399
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 399
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399
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400
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 400
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 400
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 400
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试行以税代利的几项规定 400
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401
关于改进技术进步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 401
关于推进国营企业技术进步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 401
关于国营企业厂长(经理)实行任期制度的通知 401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401
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 401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402
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402
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 402
关于推动乡镇工业技术进步的意见的通知 402
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请示 40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403
关于做好蔬菜供应工作保持菜价基本稳定的报告 403
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 403
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 403
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 404
关于控制当前工业生产过快增长的通知 404
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 404
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 404
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 405
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 405
关于发展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 405
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 405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 406
关于改进当前基本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406
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