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火力发电设备制造业 2
第一节 概述 2
一、火力发电设备的生产发展 2
二、火力发电设备的特点 3
三、火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5
第二节 发展历程 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1907~1949年) 9
二、引进6~100MW火电设备制造技术(1950~1960年) 10
三、自行开发0.75~600MW系列火电设备(1958~1978年) 15
四、整顿火电大机组的质量和引进300、600MW火电设备制造技术(1977~1985年) 30
五、现状和新的发展 39
第三节 技术发展 42
一、设计、工艺、材料 42
二、科研和测试基地 64
第四节 经验教训 66
第二章 水力发电设备制造业 7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水电设备 7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力发电概况 7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力发电设备制造概况 7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77
一、为大规模建设进行准备(1950~1953年) 78
二、蓬勃发展阶段(1954~1960年) 82
三、自行研究开发阶段(1961~1976年) 90
四、攀登世界先进水平(1978~~1989年) 106
第三节 水电设备的技术发展 120
一、品种发展 120
二、科研工作发展 130
第四节 结束语 139
第三章 电站自动化 143
第一节 中国电站自动化专业的形成和发展 145
二、单元集中控制 149
一、分散就地控制 149
第二节 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演变 149
三、分层分布控制和综合自动化 151
第三节 电站设备的自动化 154
一、电站锅炉的自动化 154
二、电站汽轮机的自动化 156
三、水轮机的自动化 157
四、发电机的自动化 158
五、电站辅机的自动化 163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164
第五节 结束语 166
第一节 内燃发电机组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 170
第四章 内燃机电站设备制造业 170
第二节 科研、技术工作的发展 176
一、产品的更新和开发 176
二、科研工作 181
三、标准化工作 185
四、技术引进与产品出口 186
第三节 结束语 187
第五章 核能与其他能源发电设备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第二节 核能发电 192
第三节 地热发电 196
第四节 风力发电 200
第五节 潮汐发电 203
第六节 太阳能发电 205
第六章 化学物理电源制造业 210
第一节 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211
第二节 技术发展 214
一、品种发展 214
二、科研和测试基地建设 222
三、技术改造 224
四、质量和标准化 225
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228
第三节 结束语 229
六、技术引进 229
第一节 工业锅炉 2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工业锅炉行业 234
第七章 工业动力设备制造业 234
二、新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 235
三、品种发展 237
四、科研技术工作的发展 242
第二节 余热锅炉 244
一、余热锅炉的发展 245
二、余热利用和科研的发展 248
三、小结 249
一、工业汽轮机制造业的发展 250
第三节 工业汽轮机 250
二、品种发展 253
三、科研和技术的发展 254
四、结束语 256
第四节 工业燃气轮机 257
一、理论研究和人才准备阶段(1950~1957年) 257
二、工业性试用和试制阶段(1958~1968年) 258
三、发展阶段(1969~1978年) 259
四、箫条阶段(1978~1981年) 261
五、复兴阶段(1982~1985年) 261
六、结束语 263
第八章 变压器类产品制造业 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变压器制造业 267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变压器制造业 270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变压器制造业 270
二、变压器行业的发展 271
三、技术情报、质量监督、标准化 273
第四节 电力变压器的发展 275
一、由仿制到自行开发 275
二、铝线变压器的发展 278
三、低损耗变压器 280
第五节 特种变压器的发展 281
一、干式变压器 282
二、电炉变压器 283
三、整流变压器 284
四、试验变压器 284
五、矿用和船用变压器 285
第六节 变压器组件的发展 285
一、有载分接开关 286
二、套管 286
四、保护和监视装置 287
三、散热器和冷却器 287
第七节 互感器的发展 288
一、行业概况 288
二、互感器产品的发展 288
三、科研工作 290
第八节 调压器的发展 291
一、行业概况 291
二、设计工作的发展 291
三、产品发展 292
四、科研工作 293
第九节 电抗器的发展 294
第十节 经验教训 296
第九章 高压电器制造业 300
第一节 中国高压电器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 30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高压电器制造业 303
二、新中国的高压电器制造业 305
第二节 高压电器产品的发展 315
一、1949~1958年仿制阶段 315
二、1959~1970年自行设计阶段 316
三、1971~1980年自行设计产品完善化和升级换代阶段 319
四、引进技术重点转向开发SF6及真空电器阶段 319
第三节 技术工作的发展 320
一、试验基地和试验能力的发展 320
二、制造工艺的发展 322
三、情报、标准与管理改革 325
第四节 经验教训 327
第十章 继电器及装置制造业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第二节 发展历程 335
一、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50~1957年) 335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36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5年) 338
四、蓬勃发展时期(1975~1986年) 340
一、行业的发展 343
第三节 主要成就 343
二、生产的发展 344
三、科研工作 345
四、科技情报工作 346
第四节 经验教训 347
第十一章 低压电器制造业 350
第一节 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351
第二节 产品发展 353
一、配电电器 353
二、控制电器 358
第三节 制造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 364
一、制造工艺 364
二、新材料应用的演变 366
一、科研工作 368
第四节 科研与试验基地的发展 368
二、试验基地 370
第五节 标准化与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 372
一、标准化 372
二、科技情报 374
第六节 人才培养 374
第七节 结束语 376
第十二章 电力电容器制造业 379
第一节 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379
一、从仿制到自行设计(1953~1965年) 382
第二节 产品发展 382
二、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384
三、产品更新换代及其新发展(1977~1985年) 385
第三节 科研、测试与工艺发展 387
一、科研与测试技术 387
二、制造工艺 388
第四节 结束语 392
后记 393
附录 五家国家计划单列电工企业集团公司简介 395
彩色插图细目 404
英文目录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