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试用教材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修订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方十六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3118·162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9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9

一 无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9

二 没收官僚资本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产生 13

三 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基本历史任务 17

第二节 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

一 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性 19

二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和步骤 22

三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

一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 2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9

二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和步骤 34

三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阶级斗争 3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 40

一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40

二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 44

第二章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0

第一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形式 50

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50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形式 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58

一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8

二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 61

一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和作用 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69

二 农村中的集体所有制 71

三 城镇中的集体所有制 73

第四节 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78

一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的个体所有制 78

二 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的社员家庭副业 8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和物质利益 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的结合 83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要素 83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及劳动过程 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劳动 90

一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90

二 社会主义劳动的划分 95

三 社会主义劳动协作和劳动竞赛 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 102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102

二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106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111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111

二 劳动者物质文化需要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114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需要 118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19

一 社会劳动的合理分配 119

二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 122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29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 13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38

第一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38

一 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条件 138

二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及其要求 1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 147

一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147

二 农业内部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151

三 国民经济的其他重要比例关系 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 158

一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依据 158

二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161

三、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 163

四、国家对集体经济的计划领导的特点 16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1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关系 172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关系的必然性 172

二 社会主义商品关系的本质和特点 1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 180

一 社会主义商品的二重性 180

二 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83

三 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决定 18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 187

一 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 187

二 社会主义货币的职能 189

三 我国的人民币 1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93

一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193

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195

三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流通中的作用 20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管理 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益 203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效益的实质 203

二 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 206

三 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途径 2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 211

一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职能 211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 215

三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 218

四 社会主义专业化协作 2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 224

一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224

二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228

三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233

四 集体所有制企业管理的特点 23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 237

一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和本质 237

二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核算制 240

三 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核算的特点 2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248

一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 24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248

二 企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 2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 253

一 企业资金周转的时间 253

二 企业生产资金的构成及其对资金总周转的影响 255

三 固定资金的周转 257

四 流动生产资金的周转 262

五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64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成本、盈利和价格 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成本 267

一 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实质 267

二 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 269

三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和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 2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盈利 274

一 社会主义盈利的实质 274

二 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 2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278

一 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价格体系 278

二 价格形成的基础 280

三 价格总水平和稳定物价 283

四 商品比价 28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2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2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生活资料流通 296

一 社会主义生活资料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296

二 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301

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的特点 3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流通 308

二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的形式 31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314

一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 314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316

三 社会主义的货币管理 31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 3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21

一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321

二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25

三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29

一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3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和预算 332

二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的特点和构成 3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 341

一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作用 341

二 社会主义银行的本质和职能 346

三 信贷资金同预算资金的平衡 35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再生产 3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 355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 355

二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3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 365

一 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65

二 积累和消费的矛盾统一关系 368

三 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3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 376

一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76

二 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38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消费品的分配关系 3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基金的构成 384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律 386

一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86

二 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性质 388

三 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 393

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394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3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396

二 正确处理工资问题的主要原则 402

第四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404

一 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 404

二 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406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消费 4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411

一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 411

二 社会主义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 417

一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的内涵 417

二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418

三 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我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420

一 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 4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 423

二 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 425

第四节 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 42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432

第一节 自力更生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4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436

一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必要性和作用 436

二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438

三 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442

第三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 446

一 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原则 446

二 利用国外资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48

三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特殊形式 451

一 对外经济援助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4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454

二 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原则和主要方式 457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 4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60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 460

二 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阶段的阶段关系 465

三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4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条件 476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低级阶段 476

二 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 480

三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基本条件 482

后记 487

修订版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