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战略研究 3
一、农业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区域功能定位 3
(一)农业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 3
(二)农业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5
(三)区域农业主体功能定位 6
二、重点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战略 11
(一)东北区 11
(二)黄淮海区 12
(三)长江中下游区 13
(四)西北内陆区 14
三、我国农业区域协调性特征 15
(一)农业区域协调的概念与内涵 15
(二)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性状况 16
(三)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7
四、粮食产销区协调发展问题 18
(一)粮食产销区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18
(二)协调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0
(三)促进产销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21
五、生物质能源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2
(一)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二)生物质能源发展对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24
(三)我国应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25
六、我国食物浪费问题 26
(一)食物各环节浪费现象严重 27
(二)现阶段餐饮浪费现象突出 27
(三)食物浪费的原因分析 29
(四)减少浪费的措施 29
七、居民膳食结构变化问题 30
(一)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的3个阶段 30
(二)居民膳食的变化特点 32
(三)区域居民膳食消费比较 33
(四)促进居民合理膳食消费的对策建议 34
八、农业投入品对食物质量安全的影响 35
(一)我国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现状分析 35
(二)农业投入品影响食物质量安全的主要方式 36
(三)区域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比较 37
(四)减少农业投入品对食物质量安全危害的对策措施 38
主要参考文献 39
分论 45
第一章 农业功能分区研究 45
一、农业功能分区的意义 45
二、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 46
(一)农产品供给功能 46
(二)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 50
(三)生态功能 52
(四)文化功能 53
(五)外部制约因素 54
三、农业功能分区与区域主体功能 56
(一)农业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56
(二)农业功能分区方案 57
(三)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58
主要参考文献 64
第二章 重点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66
一、东北地区 66
(一)东北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6
(二)东北地区近20年农业发展变化 72
(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5
(四)东北地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分析 79
(五)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 80
(六)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主要措施 87
二、黄淮海地区 89
(一)黄淮海地区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 90
(二)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三)黄淮海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95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 102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 102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6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111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战略 117
(五)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管理措施 121
主要参考文献 123
第三章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24
一、农业区域协调的概念与标志 124
(一)农业区域协调的概念 124
(二)农业区域协调的标志 125
二、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与模型 125
(一)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26
(二)区域农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126
(三)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 130
三、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 131
(一)评价指标选择 13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132
(三)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结果 136
四、我国区际农业区域协调性剖析 138
(一)发展基础指标分析 138
(二)优势发挥指标分析 140
(三)发展环境指标分析 141
(四)发展结果指标分析 144
五、农业区域协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147
(一)基本经验 147
(二)主要启示 150
六、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52
(一)加强农业区域协调立法建设 152
(二)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152
(三)均衡区域农村公共服务 153
(四)营造区域农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3
第四章 不同区域食物生产变化与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154
一、不同区域食物生产现状与特征 155
(一)东部地区主要食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稳步增长 155
(二)主要食物产量稳步增长,东、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 158
(三)人均食物占有量不断增加,区域之间差距较大 166
二、影响未来食物生产的因素分析 171
(一)经济水平 172
(二)生产资源 172
(三)基础设施 173
(四)农业投入 173
(五)科技进步 174
三、不同区域主要食物生产预测 174
(一)不同区域粮食生产预测 175
(二)不同区域蔬菜生产预测 179
(三)不同区域水果生产预测 180
(四)不同区域油料生产预测 181
(五)不同区域肉类生产预测 181
(六)不同区域蛋类生产预测 182
(七)不同区域奶类生产预测 183
(八)不同区域水产品生产预测 184
四、不同区域居民主要食物家庭消费现状分析 190
(一)各地区家庭粮食消费总量均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降幅较大 191
(二)各地区家庭蔬菜消费总量趋减,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 193
(三)东部地区家庭食用油消费总量增长明显,中西部地区有所下降 195
(四)各地区家庭肉类消费总量上升,西部地区增幅明显 196
(五)各地区家庭家禽消费高速增长,东部为家禽主要消费区 198
(六)西部地区家庭鲜蛋消费量增加,东中部地区呈下降趋势 199
(七)各地区家庭水产品消费增长迅速,东部地区消费量最高 201
(八)东部地区家庭鲜奶消费量最高,中部地区增长幅度最大 202
(九)各地区家庭水果消费总量增加,西部人均消费下降 204
(十)各地区居民食物家庭消费现状小结 205
五、不同区域粮食其他消费现状分析 207
(一)在外就餐 207
(二)饲料用粮 210
(三)工业用粮 211
(四)种用粮 212
(五)损耗 213
(六)不同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213
六、不同区域食物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215
(一)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 215
(二)区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15
(三)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216
(四)食物质量和安全 216
(五)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 217
七、不同区域未来粮食需求与供求平衡判断 217
(一)2010年各地区粮食消费目标与供求平衡分析 217
(二)2015年各地区粮食消费目标与供求平衡分析 219
(三)2020年各地区粮食消费目标与供求平衡分析 220
(四)2030年各地区粮食消费趋势与供求平衡分析 221
八、对策分析 222
(一)确定不同区域食物安全目标 222
(二)加强区域食物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22
(三)实施东中部地区粮食安全对口保障战略 223
(四)建立东部食物主销区对中部主产区的经济扶助战略 223
(五)建立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降低粮食储运损耗 224
(六)逐步推行分餐制,减少在外就餐的食物浪费 224
第五章 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对策 226
一、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背景分析 227
(一)食物质量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227
(二)食物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28
(三)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紧迫性 230
(四)开展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 231
二、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231
(一)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过程 231
(二)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 232
三、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以主要农业投入品为例 234
(一)我国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现状 235
(二)农业投入品影响食物质量安全的主要方式 236
四、全国食物质量安全特征分析与风险评估 239
(一)全国食物质量安全的特征分析 239
(二)全国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的变化 242
五、东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征与风险评估 243
(一)东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性分析 243
(二)东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的变化 245
六、中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征与风险评估 246
(一)中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征分析 246
(二)中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的变化 249
七、西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征与风险评估 250
(一)西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的区域特征分析 250
(二)西部地区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的变化 253
八、不同区域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254
(一)不同区域食物质量安全水平比较 254
(二)不同地区食物质量安全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255
九、加强我国食物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途径选择 263
(一)有效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263
(二)食物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264
(三)提高食物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的现实途径 267
(四)提高区域食物质量安全水平的优先突破口 268
主要参考文献 270
第六章 不同区域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重大对策研究 272
一、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变化的特点分析 272
(一)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变化特点 273
(二)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变化特点的分析 278
(三)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81
二、不同区域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比较分析 283
(一)不同区域居民食物消费变化分析 284
(二)中国城乡居民营养状况的变化分析 293
(三)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中的不合理问题分析 295
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预测 297
(一)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的趋势分析 297
(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的趋势分析 300
四、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因素分析 303
(一)食物供给水平 303
(二)经济发展水平 305
(三)社会发展水平 309
五、节约食物资源,实现中国居民合理消费模式的政策建议 312
(一)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313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以营养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结构调整模式 314
(三)以食物资源效用最大化为出发点,规范食物消费行为 319
(四)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高效食物营养管理体系 320
(五)制定法规政策,加强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宏观调控 321
(六)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食物多元化以及城乡食物交流 322
(七)制定区域食物发展战略,推进区域性食物资源共享 323
(八)加大宣教力度,合理引导食物消费行为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