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志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10271237
  • 页数:1125 页
图书介绍:本辞典共收入辞目约5600条

第一编 农村综合概况 1

一、农村历史状况 1

1.农村基层组织 1

氏族 1

母系氏族公社 1

父系氏族公社 1

古代村社 1

邻朋制 1

邑 1

六乡六遂制 1

什伍制 1

秦汉乡亭制 2

北魏三长制 2

北齐三长制 2

隋唐乡里制 2

唐城坊制·郊区村制 2

宋朝三保制 2

元朝村社制 2

明朝里甲制 2

清朝保甲制 2

清朝里社制 2

太平天国乡官制 2

城镇·乡制 2

区村制 3

市村制 3

区乡制 3

保甲组织 3

农民协会 3

乡苏维埃 3

区公所(署) 4

乡(市)政府 4

村公所 4

贫农团 4

“赤山约”农会 4

锄奸小组 4

乡村调解委员会 4

行政村人民政府 5

乡·民族乡 5

政社合一 5

人民公社 5

生产大队 5

生产队 5

农村公共食堂 5

农代会 5

贫管会 6

村革命委员会 6

村民委员会 6

2.农村生产方式 6

原始公社生产方式 6

亚细亚生产方式 6

奴隶制生产方式 7

封建制生产方式 7

领主制经济 7

地主制经济 8

租佃制 8

封建地租 8

小农经济 8

半殖民地半封建农业经济 8

近代商业性农业 8

富农经济 9

农村个体经济 9

经营地主经济 9

新民主主义农业经济 9

农村全民所有制经济 10

农牧垦殖企业经营 10

国营农业经济 10

合作社农业经济 10

农业生产互助组 10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0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0

家庭承包经营工 11

3.农业生产工具 11

石器时代农具 11

青铜器时代农具 11

铁器时代整地中耕农具 11

铁器时代播种农具 11

铁器时代灌溉农具 11

铁器时代收获加工农具 11

传统提水工具 12

近现代农具 12

4.农业技术 12

刀耕火种 12

撂荒农作制 12

休闲农作制 12

井疆沟洫农业制度 13

连年种植制 13

垄作法 13

代田法 13

区田法 13

耕耙耱旱田作业体系 13

耕耙耖水田作业体系 13

轮作复种制 13

多熟农作制 13

5.农业水利 14

芍坡 14

漳水渠 14

都江堰 14

郑国渠 14

白渠 14

六辅渠 14

龙首渠 14

成国渠 14

井渠法 14

六门堨 14

鉴湖 15

魏晋江南塘坝 15

它山堰 15

唐代引黄灌溉工程 15

太湖塘浦围田系统 15

木兰陂 15

熙宁农田放淤 15

两湖垸田 15

珠江三角洲堤围 16

中国古代运河 16

中国古代海塘 16

近现代水利灌溉 16

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 16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 16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 17

淮河流域治理开发 17

海滦河流域治理开发 17

珠江流域治理开发 17

辽河流域治理开发 17

松花江流域治理开发 18

内陆河流域治理开发 18

钱塘江流域治理开发 18

闽江流域治理开发 18

三门峡水利枢纽 18

丹江口水利枢纽 18

新安江水电站 19

官厅水库 19

刘家峡水电站 19

猫跳河梯级水电站 19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19

南水北调工程 19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

引滦工程 20

引黄济青工程 20

治淮方针 20

宁夏固海扬水工程 20

西北地区灌区配套工程建设 20

达见坝 20

长江荆江分洪工程 20

黄河东平湖分洪工程 21

都江堰灌区 21

泾、洛、渭灌区 21

人民胜利渠灌区 21

韶山灌区 21

河套灌区 21

淠史杭灌区 22

石津灌区 22

青年运河灌区 22

梅川水库灌区 22

沙河水库灌区 23

清平水库灌区 23

温县井灌区 23

嘉南灌区 23

江都排灌站 23

排湖泵站 24

青山水轮泵站 24

渭高抽工程 24

6.农村治策通览 24

井田制 24

初税亩 24

李悝变法的农业政策 25

商鞅变法的农业政策 25

秦急农役农政策 25

休养生息 25

文景之治的农业政策 25

度田 25

屯田制 25

户调式 2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农业政策 26

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 26

均田令与租庸调法 26

贞观之治的农业政策 26

开元盛世的农业政策 26

两税法 27

王安石变法的农业政策 27

元初“劝农桑”政策 27

明初“让步”政策 27

张居正改革的农业政策 27

康乾盛世的农业政策 27

太平天国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 28

孙中山的民生政策 28

预征制 28

土地革命政策 28

国民党政府的新县制 28

国民党政府的“三征”政策 29

减租减息 29

土地改革政策 29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9

新区土地改革总路线 30

自愿互利原则 3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0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0

一平二调 30

三自一包 31

三包一奖 31

7.农村历史运动 31

陈胜吴广起义 31

王小波、李顺起义 31

钟相、杨么起义 31

明末农民大起义 32

反洋教斗争 32

太平天国运动 32

义和团运动 32

广东农民运动 33

湖南农民运动 33

秋收起义 33

土地革命 33

查田运动 33

互助合作运动 33

乡村建设运动 33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4

减租减息运动 34

大生产运动 34

拥军优抗和拥政爱民运动 34

查减运动 34

反奸清算运动 34

土地改革运动 34

土地改革复查运动 35

镇压反革命运动 35

增产节约运动 35

三反运动 35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35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6

“大跃进”运动 36

“人民公社化”运动 36

“农业学大寨”运动 36

“文化大革命”运动 36

“批林批孔”运动 37

“评《水浒》”运动 37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37

“反右倾回潮”运动 37

揭批“四人帮”运动 37

8.主要农作物栽培与畜牧饲养史 38

中国果树栽培史 38

中国甘蔗栽培史 38

中国烟草栽培史 38

中国棉花栽培史 39

中国水稻栽培史 39

中国小麦栽培史 40

中国玉米栽培史 41

中国大豆栽培史 41

中国蔬菜栽培史 41

中国养猪史 41

中国养马史 42

中国养牛史 42

中国养羊史 42

中国养鸡史 43

9.农村救灾史 43

夏商周时期救灾史 43

春秋战国时期救灾史 43

秦汉时期救灾史 43

魏晋南北朝时期救灾史 44

隋唐时期救灾史 44

宋元时期救灾史 44

明清时期救灾史 45

近现代救灾史 45

1954年水灾 45

三年自然灾害 46

1963年河北水灾 46

邢台地震 46

唐山大地震 46

河南“七五·八”水灾 46

1991年中国大水灾 46

10.农村历史文化 47

井田思想 47

本末论 47

平籴论 47

农战思想 47

大同思想 47

薄赋敛论 48

限田论 48

平均地权 48

十二生肖 48

农历 48

干支纪年 48

二十四节气 48

婚俗 49

丧俗 49

祭俗 49

民族禁忌 49

社火 49

社戏 49

花会 49

庙会 50

宗族 50

祖宗 50

祠堂 50

三纲五常 50

三从四德 50

乡学 50

私塾 50

蒙馆 50

社学 50

书院 50

《三字经》 50

《百家姓》 50

《千字文》 51

《幼学琼林》 51

新民歌运动 51

破“四旧”立“四新” 51

忆苦思甜 51

11.农村历史文献 51

《吕氏春秋》 51

《养鱼经》 51

《汜胜之书》 51

《四民月令》 52

《齐民要术》 52

《四时纂要》 52

《茶经》 52

《耒耜经》 52

《司牧安骥集》 52

《陈旉农书》 52

《橘录》 52

《农桑辑要》 52

《王桢农书》 52

《农桑衣食撮要》 53

《种树书》 53

《救荒本草》 53

《便民图纂》 53

《闽中海错疏》 53

《天工开物》 53

《农政全书》 53

《沈氏农书》 53

《补农书》 53

《元亨疗马集》 53

《群芳谱》 54

《花镜》 54

《授时通考》 54

《知本提纲》 54

《古蚕书》 54

《天朝田亩制度》 5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54

《井冈山土地法》 55

《兴国土地法》 55

《土地法》 55

《苏维埃土地法》 55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55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55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55

《中国土地法大纲》 55

《江村经济》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6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56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56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57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57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 57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58

《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 58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58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59

《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 59

《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 59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60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60

《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 61

《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61

《中共中央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 61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 61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61

《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副业生产的指示》 62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62

《新牛马经》 62

《兽医针灸汇编》 62

《中兽医诊疗经验》 62

《中兽医针灸学》 62

《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 63

《中国土壤》 63

《中国救荒史》 63

12.农村、农业历史人物 63

神农 63

嫘祖 63

后稷 63

大禹 63

伯乐 63

管仲 63

范蠡 64

李悝 64

商鞅 64

许行 64

白圭 64

西门豹 64

李冰 64

郑国 64

赵过 65

汜胜之 65

贾谊 65

晁错 65

桑弘羊 65

召信臣 65

贾让 65

王符 65

王景 65

贾思勰 66

李安世 66

陆羽 66

陆龟蒙 66

刘晏 66

杨炎 66

陆贽 66

郏亶 66

李觏 67

王安石 67

陈旉 67

叶适 67

耶律楚材 67

黄道婆 67

王祯 67

郭守敬 68

贾鲁 68

潘季驯 68

宋应星 68

张居正 68

徐贞明 68

徐光启 68

黄宗羲 69

顾炎武 69

王夫之 69

王源 69

靳辅 69

李仪祉 69

黄炎培 69

丁颖 70

晏阳初 70

梁漱溟 70

金善宝 70

朱元鼎 71

吴耕民 71

彭湃 71

邓子恢 71

陈翰笙 71

王绶 71

汪胡桢 72

罗清生 72

冯泽芳 72

熊大仕 72

张含英 72

须恺 73

俞大绂 73

程绍迥 73

薛暮桥 73

郑万钧 73

王栋 73

戴松恩 74

许振英 74

崔宗培 74

钱俊瑞 74

李连捷 74

王化云 74

黄文熙 75

汤逸人 75

费孝通 75

蔡旭 75

娄成后 76

邱式邦 76

郑丕留 76

盛彤笙 76

裘维蕃 76

严恺 76

张光斗 77

李竞雄 77

赵善欢 77

吴湘淦 77

鲍文奎 77

张季高 77

余友泰 78

李翰如 78

关君蔚 78

王万钧 78

林秉南 78

陶鼎来 78

陈秉聪 78

钱宁 79

钱正英 79

潘家铮 79

二、农村基本国情 79

1.农业自然资源 79

农业自然资源 79

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79

土地资源 80

土地资源特点 80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80

自然土壤 81

农业土壤 81

红壤和黄壤 81

棕壤 81

褐土 81

黑土和黑钙土 81

灰钙土和栗钙土 81

漠土 81

盐碱土 81

黑垆土 82

砂姜黑土 82

白浆土 82

水稻土 82

?土 82

耕地资源 82

宜农荒地资源 82

森林资源 83

森林资源特点 83

草地资源 83

水域资源 84

水资源 84

水资源特点 84

主要河流 84

主要湖泊 85

冰川 85

供水与用水 85

农业气候资源 85

光照 85

无霜期 86

降水量 86

降水量与干湿地区 86

季风 86

热量资源分布特点 86

生物资源状况 87

植物资源 87

动物资源 87

农业微生物资源 87

农作物种质资源 87

农村能源资源 88

农村能源资源特点 88

2.农村人口资源 88

人口资源 88

人口资源特点 88

农村人口 89

农业人口 89

农村劳动力资源 89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产业分布 89

人口自然增长率 89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 90

3.农村阶级、阶层结构 90

封建地主 90

富农 90

佃农 90

依附农民 90

自耕农 91

中农 91

贫农 91

雇农 91

干部社员 91

群众社员 91

农民的分化 91

农民工阶层 91

雇工阶层 91

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92

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92

私营企业主阶层 92

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92

农村管理者阶层 92

三、农村工作基本方针政策 92

1.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9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2

新时期总任务 92

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 92

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 9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3

坚持改革开放 93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93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94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94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97

3.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97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97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97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的政策 98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 98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允许、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98

农村改革 99

确立、健全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政策 99

确保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 100

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理顺农产品价格 100

树立大农业观念 100

农村发展 100

增加农业投入政策 101

科技兴农政策 102

教育兴农政策 102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 102

加强农村物质技术基础建设政策 10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 103

农村控制人口增长政策 103

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政策 104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政策 10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105

农村剩余劳动力安排政策 105

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106

农村社教方针 106

四、农村发展战略与规划 107

1.农村发展战略与规划 107

农村发展战略 107

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07

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07

九十年代农村发展目标 107

九十年代农业主要任务 108

2.一级农业区发展战略 108

东北农林区发展战略 108

东北农林区发展战略措施 108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农村发展战略 108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08

黄淮海区农村发展战略 108

黄淮海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09

黄土高原区农村发展战略 109

黄土高原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09

长江中下游区农村发展战略 109

长江中下游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09

西南区农村发展战略 110

西南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0

华南区农村发展战略 110

华南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0

甘新区农村发展战略 110

甘新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0

青藏区农村发展战略 111

青藏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1

海洋水产区发展战略 111

海洋水产区发展战略部署 111

3.部分省市区农村发展战略 111

云南省农村发展战略 111

云南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2

云南省农村发展的战略措施 112

海南省农村发展战略 112

海南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2

海南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2

广东省农村发展战略 112

广东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2

广东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2

贵州省农村发展战略 113

贵州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3

贵州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3

四川省农村发展战略 113

四川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3

四川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3

福建省农村发展战略 113

福建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4

福建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4

西藏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 114

西藏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4

河南省农村发展战略 114

河南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4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 1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 1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5

辽宁省农村发展战略 115

辽宁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5

辽宁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6

湖南省农村发展战略 116

湖南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6

江苏省农村发展战略 116

江苏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7

陕西省农村发展战略 117

陕西省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7

甘肃省农村发展战略 117

甘肃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7

甘肃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7

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战略 118

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118

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战略部署 118

北京市农村发展战略 118

北京市农村发展战略措施 118

4.农村发展规划 118

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118

农牧副渔业商品基地建设规划 119

温饱工程 119

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 119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 119

改良中低产田 119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 120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 120

改良红黄壤 120

热带作物基地建设 120

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120

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120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21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121

沿海防护林体系 121

平原绿化 121

太行山绿化 121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 121

建立自然保护区 121

牧区畜牧业现代化试点 122

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 122

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 122

菜篮子工程 122

淡水商品鱼基地 122

渔港与渔业基地建设 122

农村沼气建设 122

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123

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123

长江黄河治理开发计划 123

北方缺水区长期供求计划 123

太湖流域治理规划 123

星火计划 123

丰收计划 124

燎原计划 124

效益工程 124

希望工程 124

五、外国农业发展情况 124

1.外国农业发展水平 124

战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124

世界粮食生产 125

世界粮食消费 125

国际粮食贸易 126

世界粮食安全 126

国际粮食援助 127

美国农业发展水平 127

加拿大农业发展水平 128

巴西农业发展水平 128

阿根廷农业发展水平 129

前苏联农业发展水平 130

法国农业发展水平 130

英国农业发展水平 131

意大利农业发展水平 131

日本农业发展水平 132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水平 132

印度农业发展水平 133

泰国农业发展水平 133

埃及农业发展水平 134

非洲粮食问题 134

2.外国农业管理机构 135

美国农业管理机构 135

加拿大农业管理机构 135

阿根廷农业管理机构 136

巴西农业管理机构 136

法国农业管理机构 136

墨西哥农业管理机构 136

前苏联农业管理机构 137

日本农业管理机构 137

印度农业管理机构 138

泰国农业管理机构 138

埃及农业管理机构 138

3.外国农业政策 138

美国农业政策 138

巴西农业政策 139

前苏联农业政策 139

余粮征集制 140

粮食税 140

义务交售制 140

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 140

绿色欧洲 140

法国农业政策 141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141

日本农业投资政策 141

综合农政 142

绿色能源计划 142

印度农业政策 142

乡村发展计划 143

菲律宾“九九丰收”计划 143

非洲国家农业政策 143

国际农业调整 143

4.外国农业发展道路 143

一圃制农业 143

二圃制农业 143

三圃制农业 144

四圃式轮栽制 144

班田收授制 144

柴明达尔制度 144

加吉达制度 144

农业革命 144

圈地运动 145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45

斯托雷平改革 145

西进运动 146

德国农奴改革 146

农业资本主义化 146

普鲁士式道路 146

美国式道路 146

农地改革 147

农业现代化 147

农村工业化 147

绿色革命 147

蓝色革命 147

白色革命 147

旅游农业 147

家庭园艺 147

农业危机 147

农场专业化 148

乡村城市化 148

集镇化道路 148

美国式集镇化道路 148

埃特尔计划 148

农村社会老龄化 148

5.外国农村组织 149

庄园 149

份地 149

种植园 149

家庭农场 149

合伙农场 149

商业性农场 149

公司农场 149

嗜好性农场 150

后院农场 150

骨干农民 150

专业农户 150

兼业农户 150

自立经营农户 150

农业协同组合 150

团地 150

农村集落中心 151

农工协作体 151

商品信贷公司 151

四健俱乐部 151

集体农庄 151

农工组织 151

农工联合体 151

联合劳动组织 152

农业小组 152

跨单位协作 152

农工综合体 152

综合农业劳动者合作社 152

个体农民协会 153

瑞典农民联合会 153

农场主联合会和小农联合会 153

6.外国农村法规 153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153

菲律宾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典 153

埃及土地改革法 153

日本农用地改良法 154

日本农业基本法 154

日本农地法 154

日本国土调查法 155

日本地力增进法 155

日本国土利用计划法 155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 155

日本牧野法 156

前南斯拉夫关于农用地使用基本法 156

前南斯拉夫关于水利基本法 156

保加利亚劳动土地所有法 156

保加利亚农业财产保护法 157

保加利亚合作社组织法 157

保加利亚耕地和牧场保护法 157

保加利亚自然保护法 157

罗马尼亚土地改革法 158

罗马尼亚土地资源法 158

前苏联土地法 158

前苏联农业税法 159

阿尔巴尼亚农业合作社社员优抚金法 159

匈牙利土地法 159

匈牙利农用地保护法 159

英国谷物法 160

美国宅地法 160

六、国际农村组织与文献 160

1.国际农村组织、会议、协定和纪念日 160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160

世界粮食计划署 160

世界粮食理事会 160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160

国际食糖组织 161

国际茶叶委员会 161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161

国际橄榄油理事会 161

国际水资源协会 161

国际黄麻组织 161

国际大坝委员会 161

国际咖啡组织 162

国际小麦理事会 162

国际胡椒共同体 162

国际合作社联盟 162

国际茶叶促进会 162

香蕉出口国联盟 162

抗旱和发展政府间组织 1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63

肉类生产国组织 163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 163

亚非农村复兴组织 163

亚洲和太平洋椰子共同体 163

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 163

非洲国家咖啡组织 163

非洲花生理事会 163

非洲木材组织 164

西非大米发展协会 164

萨赫勒地区国家常设抗旱委员会 16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食糖出口国集团 164

凯恩斯集团 164

世界粮食日 164

世界粮食会议 164

世界林业大会 165

国际可可协定 165

国际小麦协定 165

国际砂糖协定 165

国际咖啡协定 165

国际茶叶协定 165

2.国际农业科研机构 166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 166

世界粮食和农业情况早期预报系统 166

国际羊毛研究小组 166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 166

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 166

国际水稻研究所 167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67

3.国际农业刊物 167

《世界农业》 167

《农业研究》 167

《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 167

《农业系统》 167

《农业科学杂志》 168

《农业展望》 168

《国际农业发展》 168

《粮农状况》 168

《农业出口》 168

《农场业》 168

《国际水》 168

《农民合作团体》 169

《农业经济学研究杂志》 169

《欧洲农业经济学评论》 169

《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 169

《农业经济学》 169

《农业经济学杂志》 169

4.国外农业经济文献 169

《家政论》 169

《农业论》 170

《庄园敕令》 170

《农业全书》 170

《谷物论》 170

《马耕农法》 171

《经济表》 171

《农业经济》 171

《合理的农业》 171

《孤立国》 171

“地力补偿说” 172

《进步与贫困》 172

《法德农民问题》 172

《土地问题》 172

《消费合作社论》 172

《农业经营经济学》 172

《农业经营经济学概论》 173

《农业哲学》 173

《论合作制》 173

《生产经济学导论》 173

《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 173

《改造传统农业》 173

《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的发展》 174

《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 174

第二编 农村党政工作 177

一、党的领导与建设 177

1.党的领导 177

党的政治领导 177

党的思想领导 177

党的组织领导 177

党的县委员会 177

党的区委员会 177

农村基层党组织 177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 177

乡镇党委 178

乡镇党委的职责 178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178

党的支部委员会 178

村级党组织的设置 178

村党支部 178

村党支部的职责 178

党支部书记 178

党支部委员 179

党支部组织委员 179

党支部宣传委员 179

党支部纪检委员 179

党支部青年委员 179

党支部委员撤换手续 179

党支部委员缺额补选 179

党小组 180

党小组的划分 180

建立党小组的批准权限 180

党小组长 180

党小组会 180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180

党的支部大会制度 181

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181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81

民主集中制 181

党支部集体领导制度 181

处理上下级关系原则 182

请示汇报制度 182

党员管理制度 182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182

党员联系户制度 182

党员定期汇报制度 182

党员交纳党费制度 182

表彰优秀党员制度 183

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 183

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 183

干部考核制度 183

党支部考察预备党员制度 183

党支部考核党小组制度 184

考察后备干部制度 184

干部管理制度 184

干部教育制度 184

党课制度 184

“三会一课”制度 184

村级干部培训制度 185

农村党员冬训制度 185

党内监督制度 185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85

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制度 185

党小组民主生活会制度 186

党小组长例会制度 186

党的选举制度 186

党建工作专题研究制度 186

党的领导方法 186

调查研究 186

典型示范 186

统筹兼顾 187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187

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 187

抓两头带中间 187

抓住中心带动其它 187

因时制宜 187

因地制宜 187

蹲点 188

以点带面 188

摆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88

及时检查总结 188

把握全局,综合协调 188

帮助后进,助其转化 188

吃透两头,胸中有数 188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89

关心群众生活,照顾群众利益 189

2.党的建设 189

农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 189

村级党支部战斗力的标准 189

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89

履行党员义务 190

保障党员权利 190

组织党员学习 190

吸收、教育和管理党员 190

做好群众工作 190

发现和培养人才 190

“四看四比”活动 191

“校、室、日”活动 191

党群共同致富小组活动 191

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整顿 191

农村后进党支部转化好的标志 191

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关系 191

党支部与妇代会的关系 192

党支部与民兵连的关系 192

党支部与村治保会的关系 192

思想上入党 192

党员党性修养 192

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192

共产主义道德修养 193

思想意识修养 193

组织纪律修养 193

优良作风修养 193

科学文化知识修养 193

自我修养 193

自我监督 193

自我教育 194

农村党员教育 194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194

党纲教育 194

党章教育 194

党性教育 194

党风教育 195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195

党的宗旨教育 195

党的理想教育 195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195

党员民主意识教育 195

党员带头致富教育 195

农村党员教育形式 196

乡镇党校 196

党员活动日 196

新时期发展党员方针 196

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 196

个别吸收原则 196

入党自愿原则 197

入党必备条件 197

入党动机 197

入党年龄 197

入党政审 197

入党介绍人 198

入党积极分子 198

培养、教育、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198

发展新党员支部大会 198

审批吸收新党员权限 198

预备党员 199

预备党员教育 199

预备党员考察 199

预备党员转正 199

预备党员转正支部大会 199

延长预备期 199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199

农村党员管理 199

党员鉴定 200

党员登记 200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200

党员统计 200

党费 200

农村党员交纳党费办法 200

党费的管理与使用 200

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理 200

党员触犯法律的处理 201

党员要求退党的处理 201

不合格党员 201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针 201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组织措施 201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202

理论联系实际 202

密切联系群众 202

批评与自我批评 202

谦虚谨慎 202

不骄不躁 202

艰苦奋斗 202

深入实际 203

公道正派 203

平等待人 203

注重民主 203

党风建设制度 203

党风与社会风气 203

党风与改革开放 204

端正党风 204

新时期农村整党工作 204

党支部的纪律检查工作 204

判断严重违犯党纪的标准 204

党员不允许信教 204

党员不允许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205

党员不准赌博 205

党员不准嫖娼卖淫 205

党员不允许观看或传播黄色录像和书刊 205

党员不准行贿受贿 205

党员不准投机倒把 205

党员不许用公款请客送礼 206

党员不许违章建房 206

党员不许欺压群众 206

党员不准拉帮结派 206

党员不许组织和参加秘密集团 206

党员不许参加或支持非法组织 206

党员不许向党隐瞒或包庇坏人坏事 206

党员不许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207

党员不准损害国家和集体的经济利益 207

查处违纪案件的工作程序 207

查处违纪案件的基本要求 207

党对犯错误党员的处理方针 207

党纪处分 207

党纪处分的依据 207

党纪处分的原则 208

党纪处分的组织程序 208

党纪处分的批准权限 208

允许个人申辩 208

对处分不服的申诉 208

对处分不当的处理 209

警告 209

严重警告 209

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 209

留党察看 209

开除党籍 209

劝退、除名与清除出党 210

清除党内腐败分子 210

3.党的基层建设典型经验 210

“七到户”活动 210

“教育、协调、建设” 210

表率与教育 210

村民监督委员会 210

两组一区 211

“三变”教育法 211

两位一体 211

发挥党员作用七法 211

“四联户”活动 211

议事、负责、解难 211

三三三制 212

“四评四定” 212

“六宣传、六帮助、六带头”活动 212

后进党支部评估标准 212

提高党支部战斗力的五项措施 212

党支部领导下的党小组工作制 212

“三日制度” 213

“一日二会三报四包五议”活动 213

党小组建设的“五步曲” 213

“分类达标升级”活动 213

“党员政工责任区”活动 214

党员“双建”责任组活动 214

“六组一联”活动 214

归类建组 214

党支部“亮相”制度 214

“双向汇报”制度 214

“一带十、十评一、五保、一贡献”活动 215

转化升级 215

党员参政议事制度 215

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的六项措施 215

创建“一组两区” 215

发展党员的分片会审制度 216

4.关于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 216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216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216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16

《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216

《关于健全党委制》 217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217

《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奋斗》 217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217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218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21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18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2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219

二、农村党的群团工作 219

1.农村共青团工作 219

农村青年特点 219

农村青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219

农村青年就业状况 219

农村流动青年 219

农村青年文化状况 220

农村青年婚姻状况 220

农村青年利益要求 220

农村团的基层组织 220

基层团组织的设置 220

乡镇企业团组织的设置 220

党政机关团组织的设置 221

自然村团小组 221

县(市)团代表大会 221

乡镇团代表大会 221

村团支部团员大会 221

村团支部委员会 221

农村团干部 221

团干部考核 221

团干部任免调动 222

团支部书记的职责 222

团支部组织委员的职责 222

团支部宣传委员的职责 222

团支部文体委员、生产委员和少年委员的职责 222

团组织发展方针 223

团员发展工作 223

入团条件和履行的手续 223

入团申请形式和申请书内容 223

个体劳动者、临时工和合同工青年入团办法 223

自行脱团和开除团籍的青年重新入团和条件 223

批准接收团员的权限 224

团员证制度 224

团员档案的管理 224

团员组织关系转移 224

团员交纳团费的规定 225

团的组织生活 225

团员的义务和权利 225

团组织选举 225

农村团员状况 226

农村团工作新特点 226

农村团工作指导思想 226

农村团工作基本原则 226

农村团员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226

农村青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26

“一团两户”活动 227

团员青年突击队 227

农村青年智力开发 227

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 227

农村青年成才致富标兵赛 227

乡镇企业青年厂长(经理)竞赛 227

乡镇企业工人献计立功竞赛 227

贫困地区团组织小开发活动 228

团组织绿化美化祖国活动 228

团组织东西互助活动 228

团组织城乡互助活动 228

团组织学科学用科学活动 228

团组织新观念系列讲座和巡回演讲 228

农村团的文体工作 228

农村青年之家建设 228

农村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228

农村团的基础工作 229

团工作系统布局方法 229

团工作分类指导方法 229

团工作借助外力方法 229

团工作典型示范方法 229

农村团的思想政治教育 229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229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229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230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230

2.农村妇联工作 230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30

妇联的工作方针 230

妇联工作的任务 230

妇联组织的性质 230

妇联的基本社会职能 230

妇联的基层组织 231

妇女工作 231

妇女工作的业务知识 231

妇女信访工作 231

妇女信访工作的方法 231

妇女信访工作的作用 231

妇女信访网络的组织形式 231

妇女生产服务工作 231

妇女代表联系制 232

妇儿保健制度 232

妇女五期卫生 232

农村妇女工作的对象 232

农村妇女之家 232

农村妇女干部的基本素质 232

农村妇女普及实用技术活动 232

农村妇女普及实用技术活动的原则 232

农村妇女普及实用技术活动的措施 233

农村妇女的普及实用技术活动的培训网络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的设置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的会议制度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的经费来源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代表的条件和职责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会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233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大会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委员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委员的条件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委员的职责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主任的条件 234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委员会主任的职责 234

农村基层妇代小组的任务 235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工作条例 235

农村基层妇联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 235

农村基层妇联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235

农村科技妇女示范点 235

农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方法 235

农村集体托幼园所 235

家庭教育辅导小组 236

性别歧视 236

男女平等权利 236

男到女家落户 236

四自 236

五好家庭 236

独生子女 236

个体劳动者妇女工作委员会 236

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活动 237

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评选范围 237

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评选方法 237

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237

“双学双比”竞赛活动 237

三、农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237

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237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237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238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趋势 238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 238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238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39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39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239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39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239

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 240

寓教于乐 240

疏导原则 240

远近相结合 240

思想政治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的关系 240

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关系 240

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241

国内国际形势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241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经济工作之中 241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普法宣传工作之中 241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维护伦理道德之中 241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反对买卖婚姻之中 242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计划生育工作之中 242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资源保护工作之中 242

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节约土地工作之中 242

思想政治工作与阶级斗争的区别 242

思想政治工作与路线斗争的区别 24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24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三结合” 24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24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43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243

说服教育与组织纪律相结合 244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244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244

思想教育 244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244

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244

政治教育 245

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245

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 245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245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245

廉政建设教育 245

形势任务教育 246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246

乡镇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246

联产承包与社会主义教育 246

农村中小学生思想教育 246

行政诉讼法教育 246

“四有”教育 247

革命传统教育 247

基本国情教育 247

历史发展状况教育 247

社会公德教育 247

《义务教育法》教育 247

民族政策教育 248

宗教政策教育 248

国土资源教育 248

资源保护教育 248

节约土地教育 249

保护文物教育 249

交售爱国粮教育 249

计划生育教育 249

人口状况教育 249

《婚姻法》教育 250

3.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25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0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50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50

群众监督 250

干群互促 250

包村联户 251

责任制约 251

舆论制约 251

系统教育 251

专题教育 251

直接教育 251

报告教育 251

排忧解难 252

文字教育 252

参观访问 252

个别谈话 252

树立典型带动全体 252

掌握规律对症下药 252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252

评比竞赛 252

言传身教 253

骨干帮教 253

暗示批评 253

触动批评 253

直接批评 253

疏导 253

4.思想政治工作文献 253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 253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253

《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25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254

《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254

《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 254

《关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意见》 254

《两个文明一起抓》 255

《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 255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25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 255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255

四、农村党的统战工作 256

1.统战工作理论政策 256

统一战线 256

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56

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思想 256

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25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大法宝 256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257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257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57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58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 258

工农联盟 258

党的民族政策 258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 259

党对民族工作的总方针 259

两个离不开 259

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59

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259

维护祖国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 260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 260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60

民族区域自治 260

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民族化 260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261

党的宗教政策 261

社会主义宗教问题 261

宗教工作基本任务 261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261

自传、自治、自养 261

宗教信仰自由 262

爱国与信教相统 262

充分发挥宗教组织作用 262

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 262

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场所 263

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 263

有计划地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 263

抵制外国宗教敌对势力渗透 263

党的侨务政策 264

国籍法 264

出境探亲政策 264

华侨私房政策 265

华侨办理短期回国出入境手续新规定 265

华侨、港、澳、台胞投资企业进口货物的税收规定 265

华侨、港、澳、台胞来大陆投资方式、投资领域及合资比例的有关规定 265

财政部对国营华侨农场实行减免税的规定 266

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胞修复在内地的祖墓或死后回乡安葬的一些规定 266

2.统战体制与统战工作对象 266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266

区、乡、镇统战委员 266

农村侨联小组 267

农村工商联小组 267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 267

民主党派 267

无党派民主人士 267

非党知识分子干部 268

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 268

原工商业者 268

少数民族上层人物 268

爱国的宗教界人士 268

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 269

归国侨胞和海外侨胞 269

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家属和亲友 269

农村个体户 269

农村专业户 269

农民企业家 269

农村科技人员 269

农村少数民族干部 270

3.统战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270

县委统战部门的工作 270

县政协的统战工作 270

乡、镇党委的统战工作 270

农村小城镇的统战工作 270

解决农村民族纠纷 271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 271

农村中的宗族问题 271

农村中的封建迷信问题 271

农村侨务工作 272

4.党的统战工作重要文献 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 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72

《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 272

《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272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273

《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 273

《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 273

《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 274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74

《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统一战线》 275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支基本的社会力量》 275

《坚决克服“左”的影响,重视侨务工作》 275

《统一战线与对外开放》 275

《七省市统战部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纪要》 276

《关于民主党派为边疆地区建设服务挂钩会议的报告》 276

《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76

《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 277

《论祖国统一》 277

五、农村基层自治——村民委员会 277

1.村民委员会的产生 277

旧中国农村基层组织 27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 277

新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演变 278

村民委员会的产生 278

2.村民委员会性质与功能 278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278

村民委员会的特征 278

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278

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279

3.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与设置 279

乡村民主 279

村委会选举 279

村民选举领导小组 279

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 279

选民登记 279

候选人提名 280

无记名投票 280

村民委员会选举原则 280

村民委员会设置 280

村民委员会设置原则 280

村民委员会设置规模 280

4.村民委员会办事机构 280

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 280

村民会议 281

村民会议特征 281

村民会议召集 281

村民大会 281

村民代表会议 281

家庭代表会议 281

部分村民会议 281

村民会议制度 281

村民会议程序 282

村民会议方法 282

人民调解委员会 282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产生 282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原则 282

调解员 282

调解小组 282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282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 283

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283

人民调解工作方式 283

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283

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283

治安保卫委员会 283

治保会机构设置 283

治保会的任务 284

治保会工作原则 284

治保会工作制度 284

治保会工作纪律 284

公共卫生委员会 284

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责 284

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方法 284

民政委员会 284

民政委员会职责 284

经济委员会 285

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责 285

村民小组 285

村民小组职责 285

村委会成员条件 285

村委会成员素质 285

村委会成员补贴 285

村委会活动原则 285

村委会直接民主原则 286

村委会公开性原则 286

村委会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86

村委会党的领导原则 286

村委会政府指导原则 287

村委会工作方法 288

群众路线方法 288

因地制宜方法 288

依靠科学的方法 288

村委会工作制度 288

村委会岗位责任制度 288

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 288

村委会自身建设制度 289

村规民约 289

村规民约的由来 289

村规民约的特征 289

村规民约的类型 289

村规民约的地位 289

村规民约的作用 289

村规民约的内容 290

制定村规民约的原则 290

制定村规民约的步骤 290

村规民约的执行 290

六、农村地方政权建设 290

1.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29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0

议案 290

立法 290

弹劾 291

质询 291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91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291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91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91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92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29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9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9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乡镇政府的监督 293

选举制度 293

选民 293

选举权 293

被选举权 293

候选人 293

竞选 293

农村选举委员会 293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93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程序 294

对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 294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294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义务 295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活动方式 295

农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素质 295

2.农村地方人民政府 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9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96

民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96

地方政府派出机关 296

地区行政公署 296

区人民政府 296

区公所 297

县级人民政府 297

县级市人民政府 297

民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97

民族自治旗人民政府 297

市辖区人民政府 297

县级人民政府的性质 297

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 297

县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 298

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298

县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298

县长的产生 298

县长的职责 299

县长的素质 299

乡人民政府 299

镇人民政府 299

民族乡人民政府 299

乡镇人民政府的地位 300

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 300

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 300

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原则 300

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方法 301

乡镇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301

乡镇人民政府与乡镇党委会的关系 301

乡镇人民政府与乡镇经济组织的关系 301

乡镇长 302

3.农村地方人民政协 302

政治协商制度 302

人民政协议事原则 302

政协“人才库” 302

智力支边 302

咨询服务 302

“特别邀请人士” 302

政协委员视察、考察 302

政协委员提案 30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0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职能 30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 303

政协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 303

政协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304

地区政协联络处 304

人民政协工作组(委) 304

县级政协委员会 304

县级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304

4.民族区域自治政权 30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0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30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05

民族区域自治的类型 305

民族自决权 305

民族自治权 30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05

民族自治地方 305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的原则 305

民族聚居区 306

民族杂居区 306

自治区 306

自治州 306

自治县 306

自治旗 306

民族乡 306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306

民族干部 306

自治州州长 307

自治县县长 307

七、农村行政管理 307

1.农村行政区划体制 307

农村行政区域 307

行政区域地图 307

中国十大经济区 307

农村行政区域层次 307

农村行政区域边界 308

农村行政区域边界纠纷 308

农村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 308

农村行政区划 308

行政区划 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 308

行政区划调整审批权限 308

行政区划变更 308

行政区划图 308

农村行政区划原则 309

农村行政区划人口 309

农村行政区划沿革 309

市管县 309

行政建制 309

农村行政建制 310

县 310

县级市 310

盟 310

旗 310

专区 310

行署区 310

乡 311

建制乡 311

民族乡建制 311

镇 311

民族镇 311

建制镇 311

城镇 311

卫星城镇 311

城镇型居民区 312

区 312

经济协作区 312

市辖区 312

行政特区 312

村 312

2.农村行政组织 313

农村行政组织 313

农村行政组织的结构 313

农村行政组织的类型 313

农村政府领导机构 313

农村政府辅助机构 313

农村政府职能机构 313

农村政府派出机构 313

农村政府常设机构 313

农村政府非常设机构 313

农村政府咨询机构 314

农村行政组织的特征 314

农村行政组织的职能 314

农村行政组织的政治职能 314

农村行政组织的经济职能 314

农村行政组织的教育职能 315

农村行政组织的服务职能 315

农村行政组织体制 315

农村行政组织体制类型 315

我国农村行政组织体制的形成和演变 315

我国现行农村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特征 316

地区行政公署机构设置 316

县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316

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316

乡镇人民政府人员编制 316

农村专业行政组织 317

农村政府综合计划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人事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监察机关 317

农村政府财政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工业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商业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317

农村政府税务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民政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农牧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乡镇企业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林业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公安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文化管理机关 318

农村政府教育管理机关 319

农村政府劳动管理机关 319

农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