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部分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时期的经济思想 1
第一章 魏源及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的经济思想 3
第一节 十九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的一般经济论述 3
第二节 魏源——中国经济思想之史的变革的发轫者 22
第二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37
第一节 洪秀全与《天朝田亩制度》 39
第二节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49
第三节 太平天国时期出现的反动人口思想 57
第三章 冯桂芬的《校■庐抗议》 62
第一节 “采西学”思想的积极意义 64
第二节 农、矿、工业的生产 66
第三节 货币与价值 69
第四节 财政议论 72
第五节 复宗法及其他经济议论 74
第六节 冯桂芬减赋、减租议论的批判者 76
第四章 西方经济知识的早期传播者王韬 82
第一节 王韬思想的基本倾向 82
第二节 宜扬“恃商为国本” 85
第三节 关于工矿企业的思想 88
第四节 财政金融议论 90
第五节 关于其他重要现实问题的论述 93
第六节 两个特殊观点及其经济议论的总评价 95
第五章 资产阶级财贸理论的传播者马建忠 99
第一节 国际贸易差额论 101
第二节 保护贸易思想 103
第三节 货币思想与外资引进论 106
第四节 关于工商业经营的思想 109
第六章 薛福成的经济思想 118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基本倾向 118
第二节 从“商握四民之纲”到“工体商用” 121
第三节 集股经营和对外贸易议论 123
第四节 机器养民和人口问题 126
第五节 财政议论 131
第七章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136
第一节 为商业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 139
第二节 鼓吹“商战” 141
第三节 发展机器制造业与企业经营方式 145
第四节 货币、银行和财政议论 149
第五节 其他经济议论 152
第二部分 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的经济思想 157
第八章 陈炽的《续富国策》 160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基本倾向 161
第二节 生产概念 165
第三节 商业思想 170
第四节 银行货币思想 174
第五节 其他经济议论 178
第九章 康有为及其《大同书》 182
第一节 基本思想倾向及戊戌前的两部代表作 183
第二节 戊戌政变以前的经济思想 187
第三节 《大同书》 194
第四节 财政金融议论 205
第十章 严复的经济思想 212
第一节 基本思想倾向 212
第二节 受斯密学说影响最深刻部分 217
第三节 根据后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对斯密学说有所修订或补充部分 219
第四节 对斯密原意有误解或将我国传统经济观点不恰当地比附斯密之说部分 221
第五节 从《原富》理论出发对我国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问题的批判部分 225
第十一章 谭嗣同的《仁学》 236
第一节 基本思想倾向 236
第二节 从保护贸易到自由贸易 240
第三节 批判黜奢崇俭论和机器夺民之利说 243
第四节 财富分配的设想 247
第五节 其他经济观点 250
第十二章 十九世纪六十——九十年代的洋务和反洋务思想 255
第一节 洋务思想之产生及其没落 255
第二节 从刘锡鸿到曾廉的反洋务思想 263
第三节 从李鸿章到张之洞 272
第十三章 梁启超的经济思想 286
附论:张謇的棉铁主义 286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总考察 288
第二节 主要经济观点 293
第三节 其经济著述的两个特出成果 308
附论:张謇的棉铁主义 313
第十四章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 319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基本倾向及其特点 319
第二节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327
第三节 节制资本 337
第四节 其他经济思想 343
第十五章 一九○五——一九○七大论战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思想 350
第一节 一九○五——一九○七大论战 350
第二节 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思想 356
第三部分 从“五四”运动到解放前夕的经济科学的发展 375
第十六章 “五四”到解放前夕经济思想的基本倾向 377
第一节 “五四”运动对经济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377
第二节 “五四”以前近代经济科学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382
第三节 “五四”到解放前夕经济科学的发展概观 385
第四节 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经济思想中的争论性问题 394
第一节 资产阶级基本经济理论在本时期的发展 416
第十七章 二十——四十年代的经济学基本理论 4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本时期的发展 429
第六节 统计与会计 446
第十八章 二十——四十年代的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 448
第一节 财政学 448
第二节 货币银行 452
第三节 国内国外贸易 458
第四节 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 460
第五节 人口与合作 463
第七节 中外经济学说史 471
第八节 中外经济史 477
第九节 其他经济著述 480
总结与展望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