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国力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2323538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1

一 移动通信的概念 1

二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

三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

四 移动通信的特点 4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 5

一 无线移动信道的概念 5

二 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点 6

三 人噪声和干扰 11

一 组网技术概述 16

第三节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16

二 移动通信网的体制 18

三 移动通信的频率配置 21

四 信令 23

第四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主要趋势 24

一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24

二 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趋势 25

三 我国移动通信的现状与展望 26

第二章 蜂窝制移动通信系统 27

第一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实现原理和基本构成 27

一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27

二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28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29

一 蜂窝网小区的划分和小区频率复用 32

第二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区域覆盖、频率配置和系统容量 32

二 蜂窝网的频率配置 36

三 蜂窝网的系统容量 40

第三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频道控制技术和信令控制过程 43

一 无线频道的选择方式 43

二 蜂窝网的频道控制技术 43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 45

第四节 人典型的模拟蜂窝通信系统 47

一 各种不同制式模拟蜂窝系统的主要性能 47

二 CMS 88模拟蜂窝通信系统 48

三 AUTOPLEX系统1000蜂窝通信系统 61

第五节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67

一 数字蜂窝系统的主要数字技术 67

二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1

第六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 77

一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综述 77

二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79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工程组网 82

第三章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89

第一节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89

一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 89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设备组成 90

三 集群通信系统的种类 92

四 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 93

第二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 95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 95

三 随路信令方式的控制过程 96

二 共路信令方式的控制过程 96

第三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和主要功能 97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 97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用户容量 98

三 集群通信系统的调度功能 98

四 集群通信系统的系统控制和管理功能 99

五 集群通信系统的系统诊断和可靠性功能 99

第四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 100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应用 100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工程组网 101

第五节 几个典型的集群通信系统 105

一 美国MOTOROLA公司的Smartnet集群系统 105

二 爱立信GE公司的EDACS集群系统 107

三 Uniden公司的F.A.S.T集群系统 110

四 中侨投资公司的CKT-8800智群网 112

第四章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 114

第一节 无绳电话的发展 114

一 无绳电话在国外的发展 114

二 无绳电话在我国的发展 116

第二节 CT-2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116

一 CT2家用系统 116

二 CT2办公室系统 117

三 公共无绳电话系统 118

四 CT-2手机的结构和功用 120

五 CT-2手机的入网 121

第三节 公共空中接口CAI一CAI(Common Air Interface)的产生二CAI的具体内容 122

一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CT-2系统 124

二 美国MOTOROLA公司的CT-2系统 130

三 英国GPT公用CT-2系统 132

四 日本KENWOOD公司的CT-2系统 135

五 赫力公司的CT-2 AEROTEL系统 137

第五节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的新发展——DECT和CT-3标准简介 139

一 欧洲数字无绳电信标准(DECT) 139

二 CT-3标准及相应的产品DCT900系统 139

第五章 无线寻呼系统 142

第一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42

一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 142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分类 147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特点 148

四 无线寻呼的普通业务和特种服务 149

第二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信令信号、频率配置和系统容量 150

一 无线寻呼系统使用的数字信令 150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频率配置 154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系统容量 155

第三节 无线寻呼机的基本组成 156

第四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 157

一 无线寻呼的发展和趋势 157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工程组网 157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工程组网实例 158

第六章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 166

第一节 系统概述 166

第二节 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67

一 数字编码静噪式数字选呼系统 168

第三节 无中心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 168

二 数字编码信道链路系统 170

第四节 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改进 172

第五节 无中心系统的典型产品 174

一 HX-9390有线/无线转接器 175

二 中继器 176

三 MT-910数话兼容台 176

四 HT-905手机 177

第六节 市场综述 177

第七节 无中心系统的组网 178

一 无中心的简单无线电话网 178

三 部分用户经过二次中继的无线电话网 179

二 部分用户经过一次中继的无线电话网 179

四 部分用户入市话网 180

五 典型多小区大网方式 181

第七章 卫星通信与卫星移动通信 183

第一节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183

一 卫星与通信 183

二 静止通信卫星 187

三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193

第二节 卫星移动通信 197

一 静止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98

二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00

第一节 个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07

一 个人通信网的概念 207

第八章 个人通信网 207

二 个人通信网的特点 208

第二节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和主要技术 208

一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208

二 个人通信网的主要技术 212

第三节 实现个人通信网的几种可行方案 213

第九章 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保养和维护 217

第一节 8000S蜂窝式手持移动电话机 218

一 电池充电 218

二 服务区 218

三 操作摘要 218

四 基本操作说明 219

五 记忆拨号 223

七 电池 226

六 系统有关操作 226

八 维修和主要注意事项 228

九 车用附加器 229

十一 般安全常识 233

十一 有关规定 233

第二节 9800X蜂窝式手持移动电话机 234

一 面板图 234

二 显示部分和控制按键的说明 234

三 基本使用说明 235

四 使用功能菜单 237

五 电子锁 238

六 存储电话号码 239

九 通话计时和计费 241

八 顺序查阅存储器各单元的内容 241

七 查阅最近拨叫过的10个电话号码 241

十 拨叫限制——服务等级 244

十一 附加功能 245

十二 检查话机已编定的功能 249

十三 双系统选择 250

十四 系统有关的操作 250

十五 漫游 250

十六 电池的使用 250

十七 话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51

十八 常用操作汇总 251

三 使用简介 252

二 开关、键的位置和名称 252

一 设备配置 252

第三节 800MHz无线指挥调度网手持电台 252

四 关于“群呼”的编组说明 254

第四节 SPS330TSD无线集群手持电话机 255

一 区域扫描 255

二 特性 256

三 操作及功能使用 257

四 带照明的10位数字显示 257

五 电池充电 257

六 操作指南 258

七 电话号码显示功能概述 264

八 系统/分组显示功能概述 265

九 附件 266

一 国际电信联盟(ITU) 267

第一节 无线电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267

第十章 无线电管理的有关知识 267

二 我国无线电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268

第二节 无线电监测 269

一 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269

二 加快建设国家、省(区)、地区三级监测网 271

第三节 有关移动通信的管理和规定 273

一 频率管理 273

二 台站管理 274

三 边界协调 278

四 无线电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管理 280

五 设台组网程序 280

六 地、市级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组网台站基本工作程序 281

一分贝(dB) 286

二分贝毫瓦(dBm)与分贝瓦(dBW) 286

附录 286

第一节 几个常用的移动通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86

三分贝毫伏(dBmV)与分贝微伏(dBμV) 287

四接收机端电压与功率的关系 288

五接收电场强度与接收机端电压的关系 289

第二节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 290

一地形、地貌的分类与定义 290

二市区电波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 291

三郊区和开阔区的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 294

四不规则地形上的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 295

五任意地形地物的信号中值预测 297

六其它因素的影响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