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前言 1
第一章 满族的兴起与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1
第一节 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与中国 1
一、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形势和早期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1
二、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和明末农民大起义 8
第二节 满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的历史发展 14
一、满族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14
金代“胡里改路之印”及印文 20
清徐晕绘:《康熙南巡图》 20
插图 20
元代“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及印文 22
二、明王朝对女真的管辖及女真各部的发展 22
永宁寺碑 25
明奴儿干都司所属“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文 26
明万历十二年三月,广顺、镇北、新安等关易换货物抽分银清册档案 28
一、建州三卫的设置和海西四部的形成及其发展 31
第三节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31
清太祖努尔哈赤像 40
二、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及后金的建立 40
大政殿和十王亭 49
后金满文“天命通宝” 50
三、萨尔浒之战与后金进入辽沈地区 51
地图 54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54
清代全图 54
一、满族社会的奴隶制时代 60
第四节 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60
二、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 68
清太宗皇太极像 78
一、政治改革和后金政权的封建化 78
第五节 后金的政治改革和对明战争 78
清太宗皇太极调兵信牌 83
二、皇太极即位与对明议和的策略 86
三、两次对朝用兵 88
四、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 90
五、皇太极对明朝的战争 94
第一节 清军入关与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99
第二章 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99
一、满汉贵族官僚地主相勾结和清军入关 99
二、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107
三、在大顺军推动下北方各省农民的抗清斗争 110
四、清军进攻南京和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 113
五、清军南下和南明几个政权的覆灭 118
六、江南和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23
七、张献忠大西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129
第二节 大顺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132
一、大顺农民军余部联明抗清策略的实现 132
二、联明抗清阵线形成后的全国抗清高潮 135
三、全国抗清斗争的深入发展 142
四、联明抗清阵线的弱点及其失败 146
一、大西农民军余部坚持抗清斗争 151
第三节 大西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151
二、大西农民军的失败 158
三、抗清斗争的余波--夔东十三家军 164
一、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 167
第四节 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167
郑成功画像 168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 171
荷兰侵略者向郑成功投降图 176
第三章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及早期的统治政策 178
一、维护满族贵族特权的措施 180
第一节 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 180
二、对汉族地主阶级的笼络与控制 184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190
第二节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90
二、圈地、投充和逃人法 196
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与皇权的加强 209
摄政王多尔衮薨逝诏书 214
追尊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诏书 215
顺治敕谕的铁牌 216
第四章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唯物主义进步思潮 219
第一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进步思潮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219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 219
二、明清之际的学派和思想家 222
黄宗羲画像 223
顾炎武画像 224
王夫之画像 226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进步思潮的内容 230
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230
二、民族思想 233
三、经世致用的思想 234
四、均田说与“工商皆本” 236
五、反对宋明理学 238
六、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40
七、人性论和理欲说 243
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局限性 245
第五章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及其政权机构 247
一、康熙亲政与鳌拜集团的被清除 247
第一节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247
康熙皇帝像 248
康熙六年七月亲政诏书 249
二、平定“三藩”之乱 254
康熙十三年平定吴三桂敕谕 259
董卫国纪功图卷(平定三藩) 262
三、统一台湾 264
第二节 清朝封建皇权的加强及其政权组织 267
一、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 267
“皇帝之宝”印及印文 267
二、清朝的政权组织 270
清代军机处值班房旧址 272
三、清朝的官吏任免制度与科举制度 280
乾隆十六年国子监发给江蕙捐监生执照 281
第三节 清朝的军队和法律 284
一、军队 284
八旗印三颗 285
二、法律 287
第六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租赋制度 296
第一节 清王朝的农业政策和水利建设 296
一、康熙年间的农业政策 296
二、治河 299
清赵澄《治淮图》 300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改革 305
一、清初赋役制度的混乱和赋役负担的繁重 305
二、清初赋役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308
顺治《永平府总赋役全书》 309
清徽州府清丈鱼鳞册 310
顺治时华阴县易知由单 311
三、“摊丁入地”及其实施概况 317
一、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 323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23
二、农业生产力的缓慢发展 327
三、农产品的商品化 332
清代栽植茶树 337
一、封建的土地占有形式 345
第四节 封建的土地占有和地租剥削 345
二、以租佃关系为主的封建剥削形式 350
三、清代的实物地租 357
四、高利贷资本渗入农村 363
乾隆五十九年的当票 366
第七章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69
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69
一、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369
清景德镇的陶瓷业 370
清蜀锦机 370
清广东佛山铁锅 374
二、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375
清乾隆四十九年北京门头沟窑商徐友松采煤执照 387
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官府压力与行会束缚 389
清道光十八年《北京颜料行会馆碑》拓文 395
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刊乾隆六年广东石湾《陶艺花盘行规》 396
第二节 城市和商业 399
一、大城市的繁荣 399
清乾隆五十一年丹徒县船户揽运米商货物合同 401
清乾隆二十九年两浙盐运使司发给盐商汪岫云执照 402
《姑苏繁华图》 403
二、农村市场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