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常说:做事,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 1
徐海东一声“同志”洗沉冤 1
《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手册》目 录第一编:党的政治风范第一章实事求是 1
邓子恢在淮北根据地平反错案 2
贾拓夫被打成“右倾”也要讲求实效 2
彭德怀:“不顾事实也瞎说一气,我不干” 3
“马列主义者靠实事求是吃饭” 3
孙冶方以身相许坚持实事求是 4
朱德的“钱串子” 5
列车员误了约会之后 (41 5
毛泽东寻乌调查树一代新风 5
第二章理论联系实际 5
方志敏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6
刘伯承领导的军事学院“学习节”和“实习日”同等重要 7
罗荣恒重视理论但反对“背警句” 8
第三章 密切联系群众 9
军长劈柴 9
“群众化”:绥蒙抗日组织的活动方式 9
“老柯”原来是大艺术家 10
“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个领导干部” 11
胡耀邦六年处理人民来信2000封 12
第四 章批评与自我批评 14
攻城失利之后 14
“我是一月一省吾身” 14
张体学处理“剃头风波”狠“剃”自己 15
李达对毛主席说:“润之我今天要单刀直入” 16
在1962年初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16
王观澜不讳言自己的缺点 17
王稼祥致信毛泽东:“我为此而终身不安” 17
第五 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
毛泽东的一篇名著发端于他的所为 18
“铁人”的外号是兄弟单位送的 19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
雷锋故事三则 21
闲不住的实干家——赵春娥 21
第六章艰苦奋斗 23
贺龙在湘鄂西“创业艰难百战多” 23
“过草地、走山岗、肚子饿、心发慌” 23
周恩来穿战士服 24
奋战槐树庄 25
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 25
架起幸福的金桥 26
不怕斩首 28
“不去亲自看一看,我没有发言权” 28
当面开炮 28
不喜欢“没意见”的人 28
第七章不唯书,不唯上 28
彭总回故乡 29
彭德怀的军事民主 29
“怕死还当什么共产党员!?” 29
“我豁出去了” 30
泥巴腿杆儿的贴心人 30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1
第八章少宣传个人 32
“不要提我” 32
“我不如……” 32
“就叫我少奇同志吧” 32
“我的像不应当超过他们” 32
陈毅同志的自谦 32
“这是党领导的嘛” 32
刘少奇过生日不让祝寿 33
神化毛泽东的背后 33
“私人住宅,谢绝参观” 34
第九章搞五湖四海 35
周恩来保李立三 35
吗啡风波 35
“红军是要听从军委的统一指挥的” 35
所谓“抢救运动” 36
“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37
第十章 自力更生 38
郑义斋和红军兵工厂 38
拆定时炸弹 38
红军医院 40
“窑洞大学” 40
谢老在延安艰苦创业 40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托儿所 41
苏区兵工厂 42
老英雄孟泰 43
第十一章勤俭建国 43
周恩来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 43
董老克俭为公 44
彭总的“小气”和“大方” 45
陶铸勤俭为人民 45
竺可桢节约为公 45
第十二章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46
周恩来谈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46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46
蘑菇云是怎样升天的 47
共度三年困难时期 48
第十三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0
大生产运动和“陕北的好江南” 50
“红军的好后勤” 50
林伯渠办“难民工厂” 51
纺线英雄 51
月下打草鞋 52
打猎 53
“新四军真有办法” 54
黄洋界被服厂 54
“哪有不算帐的道理呢?” 54
王维舟开荒 54
谢觉哉——大生产中的老模范 55
第十四章反对本本主义 56
刘伯承和苏联顾问的一次争论 56
“照抄照搬一定要栽跟头” 56
“罗明路线”的由来 57
毛泽东如何反对本本主义 58
探索中国自己的路 58
力驳曾洪易 59
“相机行动” 59
王烬美的转变 61
恽代英寻求真理 61
李大钊对克鲁泡特金思想的撷取和批判 61
第十五章反对无政府主义 61
来自旅欧支部的反击 62
论战主帅——陈独秀 63
无政府主义之解剖 65
“部队是党的工具” 66
两军团结 66
第十六章反对山头主义 66
何长工与东北军工部 67
毛泽东论山头 67
徐海东带兵 68
“五湖四海,团结至上” 68
“反平浏观念”、“反游击主义” 69
徐向前顾全大局珍视团结 70
第十七章顾大局,识大体 70
叶季壮自觉从全局出发 70
刘澜波顾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71
朱辉照实事求是顾大局 71
董必武教育战士不要因小失大 72
罗南辉顾大局一心为北上 73
阎红彦顾全大局 73
第十八章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74
阎锡山也无可奈何 74
“中共决不接受此项议案” 74
哀兵必胜 75
三擒三放韩德勤 76
巧妙的斗争艺术 77
求同存异 77
君子协定 79
黄花塘事件 79
“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79
第十九章光明磊落 79
陶铸的胸怀 80
张闻天庐山极言直谏 80
“我不是圣人” 81
一条“反标案” 81
杨献珍在给他平反的大会上 81
坦坦荡荡做人 81
叶剑英驳斥汤恩伯 82
“这件事毛主席最清楚” 82
“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各种考验” 82
邓子恢与生产责任制 83
彭总延安一日行 83
第二十章旗帜鲜明 84
任弼时同陈独秀的一次斗争 84
李先念舌战群顽 84
“这是我的权利” 85
好大喜功事,万代招骂名 85
舌战——在联席会议上 85
三次交锋 86
贺龙拍案而起 87
王若飞反对“抢救运动” 88
蒋先云怒斥蒋介石 88
关键的一票 88
临大节而不辱 89
第二十一章统一战线 90
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法宝之一 90
汪锋秘密出使 90
叶剑英在东线工委 91
他曾经这样战斗 92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李维汉 93
中苏谈判中的无线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 95
岂能做大国的附庸 95
万隆精神 95
第二十二章独立自主 95
尼克松访华中的台湾问题 96
红军改编中的独立自主 96
第二十三章 民主协商 98
三老的一封联名信 98
政治协商的有利组织——政协工作组 98
我有职有权 98
国旗——最终这样被选定 99
爱国人士受邀筹备新政协 99
六参政员赴延安共图国是 100
新中国国名的提出与确定 100
卢作孚提出“公私合营” 100
民主协商土改,民主党派拥护 101
喜看秦淮泛碧波 101
周恩来与国际友人 102
陈毅与“管半仙” 102
和尚、喇嘛抗日 102
第二十四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102
陈毅吃请 103
“共产党人是讲朋友的” 103
陈赓与宋希濂的友谊 103
毛泽东给颂公安排工作 104
周恩来待李宗仁以上宾之礼 104
第二十五章 瓦解敌军,宽大俘虏 105
“这天下,八成是你们的啦……” 105
邱行湘被俘记 106
战地“喇叭战” 106
淮海战役中的瓦解敌军工作 107
攻心战 108
馒头“吃”光一个师 108
从战犯到公民 109
周恩来在较场口事件中 110
重庆谈判 110
周恩来算“外汇帐” 110
第二十六章 争取同盟者,孤立少数人 110
陈毅重会郭勋祺 111
陈毅发火 111
“不要四面出击” 111
第二十七章 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112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12
陈毅亲上石灰山 112
“我为抗战而死,不能跪,也不能倒在地上!” 113
第二十八章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114
临危受命,彭德怀挂帅出征 114
银装素裹,救死扶伤 115
一名日本兵与十万发子弹 116
罗盛教舍身救崔莹 117
我加入共产党之后,我指挥的军队就是党的了 118
新四军建设上的两条路线 118
第二编:党的领导第二十九章 党指挥枪 118
三湾改编 119
“赣南三整” 120
二纵队又复兴起来 121
第三十章 党领导同盟者 122
薄一波劝导阎锡山 122
领导“反帝会” 122
邓宝珊延安之行 122
民盟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123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123
三顾“茅麓” 124
促膝交心,争取樊玉琳 125
吴耀宗与《革新宣言》 125
刘伯承与小叶丹 126
周恩来与“救国会” 127
陈老总“三顾茅庐” 127
毛泽东与柳亚子的友谊 127
第三十一章 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 127
“我党的亲密战友” 128
宋庆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29
在怀仁堂 129
第三十二章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30
解放后各民主党派迅速发展 130
积极主动,参政献策 130
接受监督,对批评建议认真办理 130
坦率直言,畅抒己见 131
第三十三章干部交流 132
谢觉哉与中共满洲省委 132
林枫领导下的东北干部调配 132
交叉配备,一视同仁 133
回民支队转战大西北 134
他们被派往延安 135
东北干部队 135
刘帅输送干部 135
第三十四章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37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顺利通过苗寨藏地 137
“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37
“穷棒子”的经历 137
徐水的启示 138
政策暖“客家”,侨乡变化大 138
凤阳的故事 139
邓小平阐述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吃了定心丸 140
平反冤假错案,干部群众欢迎 140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41
来去自由 142
第三十五章 “不四面出击” 143
孤韩联李 143
“只要不反共,枪支就送给你们” 144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 144
愿意抗日,就要团结 145
团结工商业者,恢复发展生产 145
“把爱国资本家团结起来” 145
第三十六章区别对待 147
“强加于人,就只会失去朋友” 147
顽而不固要争取,化敌为友共抗日 147
我们能够继续合作 148
“绥远方式” 148
希望能博得党的一句好评 149
“这不应判罪” 149
“你们硬是‘左’得出奇” 150
少奇同志在“第二延安” 151
第三十七章 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151
陈毅三进泰州城 151
争取“大刀会”,打击日伪军 152
林伯渠热情团结党外人士 153
陈毅恳请“煤炭大王” 153
竹沟忆旧,化敌为友 153
第三十八章阶级分析 155
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贯彻革命政策 155
“他们大多数都是受苦人” 155
“百人团结象泰山,谁也搬不动” 156
从帮会首领到工运领袖 156
第三十九章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57
“我周恩来也是一家之言嘛!” 157
百家争鸣,博采众长 157
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158
“革命派要做,流派也要有!” 158
“你一直坚持海派,这很好嘛!” 158
各有千秋 159
“你们要中西合作嘛!” 159
访年画老艺人 159
“南国红豆” 159
周恩来与郭兰英 160
“现在大家搞么,可不要怕” 160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60
赵燕侠忆陈毅 161
“有什么了不起,争论就是嘛” 161
第四十章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62
“古为今用”的典范 162
从《甲申三百年祭》谈起 162
胡耀邦改对联 163
刘伯承讲《孙子》 163
“这是郭老说给国民党反动派听的” 164
借古喻今话干部 164
“毛主席在长征中还做诗填词呢” 165
“要洋为中用,以中为主” 165
第四十一章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166
“将相和” 166
赈济灾民 166
这就叫庸俗 167
说服教育法 167
为了星星之火不致熄灭 168
刘少奇帮助彭梅秀 168
毛泽东三见谈家桢 169
李四光七旬入党 169
应当尽力挽救他才是 170
为人民立功只是起点 171
荣誉激励他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171
第四十二章精神鼓励 171
张思德因公牺牲,毛泽东亲致悼词 172
周恩来悼念李四光 172
缅怀革命先烈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172
小平亲题匾,激励后来人 173
第四十三章学会弹钢琴 174
西安事变中周恩来的工作艺术 174
陈庚筹创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175
接收和管理好城市 176
及时发行大面额人民币 177
棉纱之战 177
毛泽民整顿新疆财政 178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 179
听到“雷劈”之后 179
第四十四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79
“床上地下,地下床上” 180
吃着窝窝头,他流泪了 180
周恩来在泼水节上 181
百货大楼的普通顾客 181
“我为人民鼓与呼” 181
一个决议的形成 182
第四十五章调查研究 183
永川花果山之行 183
“让我调查一下再说” 183
张闻天批评万太县苏维埃 184
深入调查,及时决策 184
讲真话没有罪 185
“凡事要调查研究” 185
陈云四次回乡 185
刘少奇与耕牛案 186
江泽民在西藏解决能源、交通问题 186
田家英浙江蹲点二三事 188
第四十六章“蹲点” 188
刘少奇在长沙蹲点 189
“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 189
陈外欧还乡二十天 189
对党不能讲假话 190
张鼎丞闽西蹲点 191
公共食堂半岁 191
第四十七章解剖麻雀 193
刘仁解剖麻雀 193
盛德在民长不没 193
程子华与西南三线建设 194
“管理经济必须掌握规律” 195
谢觉哉与“投豆子选举法” 195
彭总解难题 196
第四十八章 当好班长 197
焦裕禄在兰考 197
“明君”张闻天 197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197
开好联席会议 199
皮定均二三事 199
释放群体热能 200
第四十九章下基层 201
“我不相信” 201
周恩来日夜在邢台震区 201
刘少奇劝晚辈下基层 202
硬席车厢里的刘少奇 202
国家主席考察原始森林 203
江泽民总书记下矿井 204
物资部长住仓库 204
“中央委员也得听中央的” 206
坚持集体领导的光辉范例 206
瞿秋白的民主风范 206
第五十章集体领导 206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207
陈郁尊重党委会 207
第五十一章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09
“小石头打破大水缸” 20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9
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 210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210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10
“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21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12
三勇士打坦克 213
从“长江很大,并不可怕”说起 213
中央突破,经略中原 214
人为什么犯错误 215
第五十二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15
“人之好善,谁莫如我” 215
“世界上哪有不打败仗的军队?” 216
不准“挖浮财” 216
“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217
“只要对革命有利,我们就要坚持” 217
第五十三章反对一言堂 217
盛气凌人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 218
第五十四章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19
“不要割断我和群众的联系” 219
“不要当干部老爷,要当群众勤务员” 219
“诚心诚意抱定当群众的小学生” 219
“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221
第五十五章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221
首长负责,亲自动手抓“三反”、“五反” 221
第五十六章抓中心工作带动其它工作 222
把根据地政权建立起来是唯一出路 222
“民以食为天,一天没有粮食也不行” 222
毛主席给陕北公学的两件礼物 223
“一只麻雀也闹得敌人团团转” 224
“党中央办事没有三头六臂,主要是靠实事求是” 224
“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224
第五十七章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224
“从实际出发” 225
“专和白没有关系” 226
“从实际出发、逐步逐步地改” 226
第五十八章 有的放矢 228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228
不要拿红军战士的生命当儿戏 228
要志于学,勤于问,敢于闯 228
“大家要看看《郭嘉传》做事应多谋善断” 229
第五十九章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230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230
“要从大局着眼” 230
“换帽子” 231
“老子不上你的当” 232
第六十章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232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32
邓小平智出东峡 232
全面出击的教训 233
第六十一章有理、有利、有节 234
共产党历来宽大为怀 234
这是正义与军队的荣誉问题 234
周恩来怒斥张群 235
“从全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我们不赞成杀蒋介石” 235
“扫堂子是‘左’的东西”,不能搞 236
我们“是光明正大的行为,不是阴谋鬼祟的举动” 236
第三编:党的自身建设第六十二章 民主集中制 237
党员要向党推心置腹讲心里话 237
张闻天跟着真理走 237
曾中生不计个人得失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 238
粟裕正确对待上级决定 239
林伯渠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 239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 240
第六十三章整顿党的作风 241
周恩来在延安整风中 241
要时刻记住:团结 241
莫文骅在整风中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 244
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第一期整风学习 245
王德元回忆延安整风 245
中共延安地委第二次整风学习 246
陕甘宁边区延安县区干部第一期整风学习 247
第六十四章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战斗堡垒 248
宝钢,有这样一个党支部 248
飘扬在“钢铁岛屿”上的党旗 249
古用会议决议中重申支部设在连上的重要原则 251
老山前线“英雄硬六连”的过硬党支部 251
井冈山斗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发展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 251
三湾改编——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开始 251
第六十五章支部建在连上 251
优秀的连队指导员宋福强 252
第六十六章 民主生活会 254
“我是个党员” 254
听组长的安排 254
林老的检查 254
党小组里的党校校长 254
“愿你们成为我的四面镜子” 255
市长们的组织生活 255
中组部的老党员们 255
一次开了二十四小时的生活会 256
无声的批评 256
第六十七章军队三大民主 258
士兵委员会 258
彭德怀被打之后 258
司令员与哨棚 258
一双鞋 259
朱德站岗 259
“合叶梯”加“连环雷” 260
罗荣桓解决辣椒问题 261
“看我哪些地方有浪费” 261
一碗鸡丝面 261
朱德募捐 261
越是艰苦,越要和战士同甘共苦 262
第六十八章请示报告制度 263
最后的报告 263
“健全请示报告制度、彭总身体力行” 263
从党性出发,对革命负责 264
战锦方为大问题 264
“佩剑将军”的密报 265
“一次难忘的汇报” 265
刘力功为什么被开除出党 267
王明在“长江局”违反“四个服从” 267
“四个服从”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 267
第六十九章 “四个服从” 267
遵守党纪的典范 268
“尽快把小平同志请出来” 269
周恩来不拘一格用肖华 269
伍参谋长慧眼识人才 269
陈赓雪夜访教授 269
第七十章任人唯贤 269
彭德怀视才为“宝” 270
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 270
第七十一章德才兼备 272
德高望重才学精深的学者 272
把赤心和才智奉献给社会主义宏伟大厦 273
默默发光奉献的人 274
脏累何所惧,一心解疾苦 274
铁路战线上的德才兼备的模范干部 275
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健康 276
党员专家苏步青 277
优秀知识分子蒋筑英 277
第七十二章 又红又专 277
把生命献给党的事业 278
身残志坚 278
活着就要为党的事业搏一搏 279
第七十三章官兵一致 281
毛泽东在沙洲坝 281
贺老总爱兵的故事 281
彭德怀忍痛枪杀黑骡子 282
董振堂让骡子 282
罗荣桓与士兵同甘苦 283
周恩来教勤务员编草鞋 283
总司令与士兵 284
朱总司令捐鞋 284
“不准给我加菜” 285
第七十四章精兵简政 286
李鼎铭与“精兵简政” 286
“精兵简政”粉碎“毁灭性扫荡” 287
“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 287
关键在思想 289
第七十五章思想建党和从思想上入党 289
首都钢铁公司党委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从思想上把关 289
他首先从思想上入了党 290
抗战时期党大量吸收和培养知识分子 291
第七十六章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 291
延安时期党的发展和巩固 291
在土地改革和自卫战争中发展党员 292
解放战争后期我党在新解放区建党 292
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发展新党员的规划 293
第七十七章反对宗派主义 294
王明宗派主义及其危害 294
张国焘的宗派主义及其破产 294
粉碎高饶反党联盟,维护党的团结 295
十年动乱,派性乱国 295
第七十八章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297
纠正“左”倾错误为刘志丹等人平反 297
纠正延安审干运动中的错误 297
为欧阳毅平反 298
吴玉章和教科书事件 298
梁苏民是怎样带好团结帮助同志这个头的 298
王明友团结同志,反对派性斗争 299
第七十九章 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300
秦皇岛市长抓党风 300
为政清廉的县长 300
秉公执法的纪检书记 301
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枉法的下场 301
第八十章正确开展党内反倾向斗争 302
纠正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302
反对托陈取消派 302
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303
反对罗章龙右倾分裂主义 304
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 304
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305
反对王明的新右倾投降主义 306
粉碎高岗、饶漱石反党篡权阴谋活动的斗争 307
第八十一章 团结——批评——团结 308
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的有效公式 308
思想教育从严、组织处理从宽 310
第八十二章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12
正确开展反对张国焘的斗争 312
彭雪枫正确对待错误 312
任弼时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312
第八十三章 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314
敢于作斗争的女共产党员 314
程世发纵子作恶被清除出党 314
马××被开除出党的启示 314
“铁纪委” 315
中纪委查处窑街矿务局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为 315
铁面无私的共产党员 316
莱芜市委处理领导干部违纪事件 316
罗瑞卿宁死不背离共产党 317
吴玉章胸怀马列救中华 317
第八十四章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317
傅连暲历经磨难志更坚 318
徐特立入党在危难时刻 319
叶挺屡经磨难志更坚 319
蒋先云宁死不改信念 320
第八十五章严守党的秘密 322
董必武临危不惧保文件 322
严守保密纪律的周恩来 322
陈为人为保守党的秘密献身 323
冯杏娥宁死不屈 323
密码面临危险之时 323
第八十六章坚决执行党的决定 325
古柏党性坚强 325
李明瑞战胜危难与朱毛会师 325
叶挺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 326
罗荣桓坚决执行党的决定 327
第八十七章 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329
毛泽民百折不挠完成任务 329
忠贞顽强的张龙地 330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 330
李自靖战斗在敌特心脏里 331
孔金胜战斗到最后一刻 332
第八十八章坚持原则勇于斗争 333
毛泽覃无私无畏反“左倾” 333
朱德与张国焘下棋 334
李达不做墙头草 334
二月抗争 335
肖向荣勇于坚持原则 336
甘珠尔勇斗歪风 336
朱德请党小组长分配任务 338
毛泽东要求重视党小组生活会 338
任弼时不做特殊党员 338
萧三视党小组为家 338
第八十九章 高度的组织观念 338
周恩来在党小组里 339
刘伯承过组织生活 339
吴玉章坚持过组织生活 340
第九十章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341
长征途中一次特别的支委会 341
贺龙赔蒸钵 341
周恩来严格遵守制度 342
刘志丹受罚挑水 342
毛泽东不搞特殊 343
王其梅做遵守纪律的表率 343
第九十一章反对党八股 345
让我们少看一点党八股 345
“写文章要看对象” 345
不能搞“架子功夫” 345
刘伯承谈采访和写作 346
延安讽刺画展 346
陶铸办报 347
谢觉哉与《一得书》、《案头杂记》 348
改革《解放日报》 348
第九十二章尊重非党干部 350
“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 350
陈毅微服探访沈尹默 350
“叶挺是个好同志” 350
共产党对于党外人士开诚相见 351
周恩来推荐李杜任抗联总司令 351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352
“要十分爱护、关心千千万万个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 353
第九十三章尊重知识分子 353
“知识分子是宝贝” 353
知识分子是工农的朋友 353
“一定要把内行变为红色专家” 354
“有这样或那样的疏忽是难免的” 355
“知识分子有什么不好?” 355
“将来,中央委员会就是科学委员会了” 356
“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骄傲” 356
“党需要知识分子,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 356
第九十四章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358
“曾国藩《家书》并非都是腐儒之见” 358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358
“读一点历史” 358
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359
第四编: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第九十五章革命乐观主义 361
罗荣桓唱花鼓戏 361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由来 361
新四军教导总队的文体活动 362
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一届运动会 362
难忘的延安灯谜晚会 363
陈毅唱歌 363
野火照人歌且舞 363
“我是中国人,不能向外国人投降的” 365
第九十六章革命英雄主义 365
用生命唱的歌 365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66
带缭长街行 367
刑场上的婚礼 368
危难时刻领导党的工作 369
我们是跟人民在一起的 369
第九十七章 为真理而斗争 371
朱德抛弃高官厚禄寻求真理 371
毛泽东用马列主义指导革命实践 371
“为了让赤色的旗儿飞扬” 372
捍卫真理的勇士田家英 373
罗瑞卿维护真理战斗不息 374
一位调查员与刘少奇主席之间的争论 375
第九十八章 为真理而献身 376
李大钊为传播马列主义而献身 376
宁死不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 376
瞿秋白从容赴死 377
为真理献身者自挽 378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379
赵博生血染红星 380
毛泽覃坚持斗争到底 380
第九十九章 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380
赵一曼血染黑土地 381
刘志丹出师未捷身先死 382
狼牙山五壮士 382
董存瑞舍身炸雕堡 383
第一○○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85
范文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385
李四光一生心血献人民 385
任弼时的“骆驼”精神 386
栾茀把热血溶进教育事业 386
周恩来在最后的日子里 387
张贵荣为边防建设鞠躬尽瘁 388
草地上的临时支部书记 390
难忘的副班长 390
第一○一章不图名不图利 390
粟裕两让其职 391
蒋筑英不计名利勇攀科学高峰 391
甘为他人做嫁衣的陆树仑 392
第一○二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394
“革命者要吃尽苦中苦” 394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394
“好男儿忠贞国事” 394
“忠贞为国酬” 394
舍身取义的落头状元 394
战场勇士,生活强者 394
“活着干,死了算” 395
活一天就得干一天 395
第一○三章甘做无名英雄 396
革命的老大姐 396
茫茫深夜中的电波 397
“活着的烈士”李玉安 398
马夫老侯的故事 399
第一○四章集体主义 401
一个苹果的故事 401
特等战斗英雄黄继光 401
为集体而献身的邱少云 403
第一○五章廉洁奉公 404
同群众患难与共的杨秀峰 404
刘少白办银行不谋私利 405
张闻天立党为公 405
许光达功高不改忠贞志 405
罗舜初品德高尚 406
杨勇克己奉公 407
张成仁的故事 407
第一○六章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409
柯棣华大夫 409
只惦着群众的皓首将军 410
周恩来殚精竭虑保护干部 411
他是燃烧自己去温暖别人的一盆炭火 413
第一○七章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15
一定要把我们的同志救出来 415
毛泽东和卫士的“私事” 416
毛泽东乐意让大家“敲竹杠” 417
第一○八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419
刘少奇严格要求亲属子女 419
一次家庭会议 419
要有前人种、后人收的精神 419
太行山上的杨叶 420
一个“有德可怀”的人 420
穿草鞋的军长 422
呕血 422
诲人不倦的左权 424
难忘的教诲 424
第一○九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24
难忘的一课 425
“师长教导我学文化” 425
徐老上课 426
“两弹元勋”郭永怀 426
第一一○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28
一律称同志 428
在授予大将军衔的时候 428
老将军“孙胡子”的情怀 429
“挂我的像干什么?撕下来” 429
谦虚是他一生的美德 430
第一一一章 自我修养,严于解剖自己 432
毛泽东坦率承担责任 432
李达与毛泽东的两次冲突 432
毛泽东作自我批评 432
“我那时年轻,看问题片面” 433
严于解剖自己的楷模 434
“共产党人不讲自己的面子” 435
毛泽东发愤读马列 436
一个严于律己的老共产党人 437
第一一二章助人为乐 439
雷锋的故事 439
范奇——个雷锋式的青年 440
“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 440
“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441
第一一三章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442
风雪高原上的小插曲 442
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442
一个小勤务员的故事 443
“他人第一” 444
第一一四章牺牲个人,保卫组织 446
江姐宁死不屈 446
血诗 447
“丹心永照‘后来人’” 447
碧血丹心 448
第一一五章讲党性,讲原则 450
了不起的一票 450
“就是不能跪着” 450
周恩来如何对待家乡的请求和礼物 451
大将的弟弟是被饿死的 451
处决黄克功 452
俭朴的典范 453
第一一六章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453
毛泽东的食物与穿戴 454
“我的女儿一块饼干也不能送” 455
穷人的主席 456
第一一七章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458
毛泽东时刻为着人民 458
滕代远干一行爱一行 459
刘型三过家门而不入 459
刘彬满腔热血浇灌科技花 460
赖际发致力于建材工业 460
惠中权始终保持延安作风 461
张达伍献身海军事业 462
第一一八章 当螺丝钉、甘做“老黄牛” 463
一心为公的“老黄牛” 463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党员 463
不能叫一张退休单子把自己和工作分开 464
他象煤一样在默默地燃烧 464
第一一九章尊重知识,注重学习 467
谢老和他的孩子们 467
彭师长教育他们学文化 468
毛泽东一生追求知识 468
毛泽东“博览群书” 469
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 470
闻骂求实 472
不要搞形式主义,要多办实事 472
林彪变坏不能否定平型关大战 472
历史就是事实 472
第一二○章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 472
难得是诤友 473
“我是麻子” 473
“真的不能徒踄吗” 473
当代愚公 473
“实事求是的党性不能丢” 473
“老实常在,说空话常败” 474
实事求是需要五不怕的精神 474
“亩产500斤就谢天谢地了” 475
批评同志要实事求是 475
两个“三七开” 475
刘少奇给人们讲故事 476
实事求是的模范 476
“我现在是列兵” 478
不能开这个先例 478
我的亲戚也应耕勤守法 478
毛泽东说:“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478
第一二一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78
“我是人民的市长” 479
“我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479
“不管谁入党都要坚持标准” 479
慎独 479
两次发火 479
宽厚的首长 480
“他不是政治骗子” 480
黄老真宽厚 480
“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481
毛泽东放走张国焘的妻与子 481
第一二二章 对人民事业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 482
刘主席帮我申了冤 482
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482
艰苦的工作卓越的贡献 483
从大局出发留在国内 484
第一二三章顾全大局 484
相忍为党 484
真情留住诤友心 485
轻小侮,顾大局 485
第一二四章 自我牺牲精神 487
永久的青年 487
“蜡炬成灰泪始干” 487
卖子助党 487
党和人民的骆驼 487
“点心”老师 488
“我为四化愿作砖” 488
只有我们而无我 489
以身殉党 489
虽死不辞 489
愿作垫脚石 489
第一二五章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491
总司令的一件破棉衣 491
毛主席身边的笑声 492
朱总司令带领大家过草地 493
人间地狱中的新春联欢 494
第一二六章襟怀坦白 496
襟怀坦白的胸怀 496
勇于自我批评 496
张志新为坚持真理直述己见 497
老友险误命 500
帐篷和“洋楼” 500
第一二七章 爱憎分明 500
大义灭亲的黄公略 501
两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502
毛泽东流泪了 503
毛泽东看百丑图 504
泾渭如此分明 504
第一二八章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506
山沟沟里有个孩子王 506
火化工的追求 506
十八春秋学雷锋 507
义务治病二十年 507
“我还做得很不够” 507
默默无闻的病退工 508
养鸡将军 508
第一二九章艰苦朴素平易近人 509
补补能穿就行 509
残茶与淡饭 509
这样搞要亡党亡国的啊 510
打游击式的调查 510
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 510
第一三○章保持革命气节 511
徐海东在文革中坚持真理 511
浩劫之中见风骨 512
绝不当李自成 512
“我就是工人代表” 512
感人至深的两封信 514
一幅贝雕画 514
毛泽东的“三不谈” 514
第一三一章一尘不染 514
第一三二章兢兢业业 515
读无字的书 515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515
吉林行 516
高度负责,一丝不苟 516
为恢复党的组织而努力工作 517
日理万机,呕心呖血 518
第五编:党群关系第一三三章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519
“不要怕群众” 519
“活雷达”的由来 519
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 519
第一三四章 宣传群众,组织群众 521
组织耕田队 521
三五九旅南下 521
周恩来平易近人,宣传群众 522
周恩来带头搓稻谷 523
第一三五章和群众打成一片 524
周兰嫂 524
毛泽东与老人们一起过年 524
将军与船夫 524
“石油诗人”李季 524
陶铸自觉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525
柳青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526
谢觉哉为群众分忧解愁 527
第一三六章 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528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故事 528
普通劳动者 528
“朴素浑如田家翁” 529
彭德怀和炼乳 529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529
任弼时的故事 529
刘志丹与群众同甘苦的故事 531
第一三七章 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531
周恩来和群众共甘苦 531
邓政委过年 532
阎红彦同人民群众同甘苦 532
第一三八章 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533
毛泽东的“一字之师” 533
邓小平的“一字之师” 533
“我们不立这个规矩” 533
送子进“劳动大学” 533
第一三九章拥军爱民 534
不能叫老百姓吃亏 534
围墙脚下宿营 534
王维舟与驻地群众 534
彭总爱民 535
拥政爱民的带头人——张爱萍 536
“任务观点和群众观点是一致的” 536
一个鸡蛋的故事 537
刘帅赔茶壶 537
第一四○章拥政爱民 539
“这是天大的好事” 539
担架与马的故事 539
割麦子 539
贺老总讲党课 540
与军民共度春节 540
第一四一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41
陈毅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541
摘掉一顶帽,调动几代人 541
调动“主人”积极性 542
第一四二章军民一致 544
军民团结战淮海 544
不竭的军民鱼水情 545
为民治病,悠悠情深 545
贺老总身先士卒上火线 547
毛泽东率中央机关拖住“西北王” 547
第一四三章以身作则,做群众表率 547
“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 548
刘少奇支持女儿下放 548
罗瑞卿补站台票 549
朱德视察基层拒收礼物 549
林伯渠带头参加大生产 549
纺线英雄任弼时 549
以身作则不私亲的铁木尔主席 549
“跟着好干部走,累死没怨言” 550
“他们不愧为共产党员” 550
第一四四章 思想教育和物质鼓励相结合 552
鲁冠球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席谈 552
既当企业家又当政治家的汪海 552
他们抓住了将“两张皮”合一的关键 553
书记一“鞠躬”,引来双结合 555
徐树岭的义利相济双向利导教育法 556
善于以理服人的企业家 557
第一四五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557
李燕杰注重思想工作“入耳” 557
一次生动的教育 558
第一四六章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 560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选举运动 560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和全民抗战 560
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运动 560
翻身农民的支前运动 562
胡耀邦在千里跃进时的政治动员 562
一次关于“组织观念”的讨论 562
送温暖抓引导,点起自省之火 563
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 564
第一四七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565
党中央支持农民创造生产责任制 565
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565
“群众有疾苦,说明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567
“忘记群众,还配做共产党员吗?” 567
第一四八章一切向人民负责 567
周总理回延安 567
“为群众宁愿自己受委屈” 568
邓子恢是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568
第一四九章对人民极端热枕 570
陈少敏坚决维护工人的权益 570
“群众利益一刻也不能忘” 570
陶勇与群众同甘共苦 571
彭总关心群众疾苦 572
黄敬与天津职工心连心 572
谢觉哉回故乡 573
第一五○章联系群众 574
毛泽东在成都 574
刘少奇回故乡 575
安徽来安县党员分户联系群众的制度 575
光复乡的经验 575
马桓昌小组的带头人 576
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 576
解放区工人阶级的一面光辉旗帜——赵占魁 577
青年突击队长——张百发 578
“钢铁钻工”——吴全清 578
“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全国煤炭工业系统劳动英雄侯占友 579
“永不卷刃的钢刀”——五十年代全国石油战线上的采油尖兵薛国邦 579
保持本色的纺织女工——瞿兰香 580
第一五一章 鱼水关系 581
党和人民的关系——鱼水关系 581
罗荣桓家客人多 581
“文化式的休息” 581
“老亢” 582
胡昭衡“三顾茅庐” 582
“每天给他送一碗羊奶” 582
“我们要永远为人民出力报效,死而后已” 582
“在生活上,我应该与普通群众一样” 583
应该给人民以温暖 583
“我们是人民的忠实儿子” 583
第一五二章做人民的公仆,不做人民的老爷 583
“为老百姓想想” 584
不穿皮大衣 584
卢荣景四进大别山 584
心系人民的将军 585
他经常出现在生产第一线 585
李富春的故事 586
朱老总的晚年 586
第一五三章 永做劳动人员的普通一员 586
人民的勤务员 587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 587
甘泗淇甘做普通一兵 587
林伯渠带头搞生产 588
陈洛平两袖清风 588
罗荣桓不搞特殊化 589
周立波在清溪村 589
彭德怀痛恨脱离群众 590
曾山保持劳动人民本色 591
许建国甘做公仆为民造福 591
第一五四章 关心青年,爱护青年 592
周总理关怀郝建秀成长 592
刘少奇书信教允若 592
青年朋友的知己 593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改好” 593
言传身教育新人 594
对孩子的“管”和“放” 595
第一五五章尊重妇女,男女平等 596
宪法、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各项权利 596
李大钊敬妻 596
深圳的妇女们 597
这里是一片“绿洲” 597
妇女参政议政的几支短曲 597
孤儿三姐妹喜迁新居 598
台山妇女之家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