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论 预测决策管理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南槐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218000118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1—1 大系统论——新兴横向交叉学科 1

§1—2 系统理论简史 8

§1—3 大系统论的历史背景 10

第二章 系统和大系统 13

§2—1 系统的概念、形态和公理 13

2·1·1 系统的概念 13

2·1·2 系统的形态 15

2·1·3 系统的性质和公理 16

§2—2 大系统的概念 18

§2—3 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 19

2·3·1 构成系统的原始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 19

2·3·2 系统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20

2·3·3 硬件要素——物质和能量 21

2·3·4 软件要素——信息 22

2·3·5 系统的层次 23

第三章 大系统的信息特征 25

§3—1 对象系统与环境系统 25

§3—2 熵和信息——有序化的程度 26

3·3·1 物质是能量的一种集中的形态 30

§3—3 物质和能量有序化的阶梯——大系统的层次 30

3·3·2 物理运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态 31

3·3·3 化学运动——物质的结构和变化 33

3·3·4 天体运动——物理和化学运动的组合 34

3·3·5 生物运动——特定天体特定运动阶段的现象 37

3·3·6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生物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38

3·3·7 人类智力——人脑的机能 40

3·3·8 有序化的阶梯 44

§3—4 时间和空间 45

3·6·1 结构的概念 49

§3—5 大系统的结构 49

3·5·2 系统结构的形式 50

3·6·3 结构规律 53

3·6·4 优良结构的特征 53

§3—6 大系统的功能 54

§3—7 信息特征 55

3·7·1 信息特征的概念 55

3·7·2 信息过程 55

3·7·3 信息特征的描述 56

3·7·4 精确性和模糊性 60

3·7·6 隶属度 60

§3—8 信息的价值 62

第四章 大系统的运动域 64

§4—1 系统需要和环境条件 64

4·1·1 系统需要 64

4·1·2 环境条件 65

4·1·3 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65

§4—2 系统运动的方向域 66

4·2·1 输入域 67

4·2·2 变换域 68

4·2·3 输出域 70

4·2·4 内部运动空间及其规律 72

§4—3 系统运动的关系域 74

4·3·1 吸引域 75

4·3·2 排斥域 76

4·3·3 产生域 79

4·3·4 外部运动空间及其规律 80

§4—4 自然系统的“生命”周期 83

§4—6 人工系统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87

4·5·1 人工系统的运动方向可逆性 87

4·5·2 人工系统运动速度的可变性 88

§4—6 运动的两重性 88

§5—1 大系统能力的概念 91

第五章 大系统的能力素和数学理论 91

§5—2 大系统能力的计算 92

5·2·1 大系统的绝对能力 92

5·2·2 大系统的“能商” 92

5·2·3 能力结构系数 94

5·2·4 能力当量 94

§5—3 能力素和能力结构 95

5·3·1 能力素和综合能力 95

5·3·2 能力结构中的分合关系 96

§5—4 能力的性态 97

§5—5 系统空间 98

§5—6 系统时间和态移 100

5·6·1 系统时间的概念 100

5·6·2 态移和熵云值 101

5·6·3 系统在指定时刻的熵云值 103

5·6·4 系统功 103

§5—7 系统的时空连续区和基本坐标系 104

5·7·1 系统的时空连续区 104

5·7·2 系统的基本坐标系 105

§6—1 事件和事件系的概念 107

第六章 大系统的事件系 107

6·2·1 必然性事件 108

§6—2 事件的发生 108

6·2·2 概率性事件 109

6·2·3 相关性事件 111

§6—3 事件系的集合论描述 112

6·3·1 事件集的概念和符号 112

6·3·2 事件集的运算 114

6·3·3 对应和映射 114

§6—4 事件系——能力运动矩阵的映射 116

6·5·1 模型的概念 120

§6—6 能力和事件模型 120

6·5·2 数学模型 121

6·5·3 系统结构图模型 122

6·5·4 系统因果图模型 125

6·5·5 系统相关图模型 127

§6—6 大系统的逻辑运算 128

6·6·1 逻辑加法(“或”运算) 129

6·6·2 逻辑乘法(“与”运算) 130

6·6·2 “逻辑非”运算 131

§7—1 大系统态势场的概念 133

第七章 大系统的态势场 133

§7—2 态势流 134

§7—3 态势流的几组现象 135

7·3·1 优势与核心 135

7·3·2 冲击和震荡 137

7·3·3 惯性和迟后 138

7·3·4 动能和势能 139

7·3·6 竞争 139

7·3·6 作用和反作用 140

§7—4 复合态势场 140

7·4·2 等强度线 141

7·4·1 态势场强度 141

7·4·3 态势场规律 142

§7—5 态势流的两种运动过程 143

§7—6 优势理论 144

第八章 大系统的发展过程 146

§8—1 发展过程的概念 146

§8—2 发展过程的动力——大系统的正负规定性 147

8·2·1 大系统正负规定性的概念和性质 147

8·2·2 能力的正负规定性 148

8·3·1 大系统正负性运动的内容 149

§8—3 发展过程的重要性质——大系统的正负性运动 149

8·2·3 大系统的正负性质 149

8·2·4 大系统正负性质的转化 149

8·3·2 大系统的正负性运动形式 150

§8—4 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志——大系统的正负性变化 151

8·4·1 量变和质变 151

8·4·2 初级和高级 152

8·4·3 升潮和降潮 152

8·4·4 前期、转折期和后期 153

8·4·5 发展过程的否定性 154

8·4·7 发展过程的干扰和组合 155

8·4·6 发展过程的上升性 155

§8—5 发展过程的推移性 156

8·5·1 发展过程的推移性要素——变机 157

8·5·2 推移的性质——必然性和偶然性 157

§8—6 发展过程的稳定性 158

8·6·1 特殊性和共同性 158

8·6·2 类型和典型 159

§8—7 系统的态势场波 160

§8—8 物质世界和反物质世界 162

§8—9 辩证法在大系统论中 164

第九章 模拟和预测方法 165

§9—1 模拟方法 165

9·1·1 相似原理 165

9·1·2 类比法 166

9·1·3 模拟的概念 167

9·1·4 直观模拟和抽象模拟 167

9·1·5 模拟实验 167

9·1·6 功能模拟 168

9·1·7 模拟的程序 168

§9—2 预测的概念 169

§9—3 大系统态势场预测法 171

§9—4 成功预测 172

§9—5 定性发展预测 173

9·5·1 专家判断法——特尔菲法 173

9·5·3 先行指标综合分析 175

9·5·2 预期调查 176

§9—6 定量发展预测 176

9·6·1 趋势外推法 176

9·6·3 计量模型预测法 177

9·6·2 回归预测法 177

§9—7 灾变预测法 179

§9—8 规律性预测法 182

§9—9 预测的一般程序 184

第十章 信息系统和信息革命 185

§10—1 信息系统的概念 185

§10—2 使用中的信息系统 186

§10—3 研究中的信息系统——第五代计算机 188

10·3·1 第五代计算机的含义 188

10·3·2 专家系统 189

10·3·3 自然语言的理解 191

10·3·4 一场战略性的技术角逐 192

§10—4 设想中的信息系统 193

10·4·1 光计算机 194

10·4·2 生物计算机 194

§10—6 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三I化” 196

§10—6 信息革命——决策环境和手段的变革 197

10·6·1 “三C革命” 197

10·6·2 “三A革命” 199

10·6·3 信息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

§11—1 决策的概念 203

第十一章 决策空间和决策过程 203

§11—2 决策空间 204

§11—3 行动方案 206

§11—4 决策者的素质特征 207

11·4·1 目标性特征 207

11·4·2 输入性特征 208

11·4·3 变换性特征 208

11·4·4 输出性特征 209

§11—6 决策效果 209

11·6·1 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处理 211

§11—6 正确决策的过程 211

11·6·2 发展过程的预测 212

11·6·3 行动方案的设计 212

11·6·4 决策模拟 214

11·6·6 方案评估 214

§11—7 决策方法 216

11·7·1 决策方法的概念 216

11·7·2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217

§11—8 决策的优化方法 220

11·8·1 定性决策的优化方法 220

§11—9 决策效用理论 222

11·8·2 定量决策的优化方法 222

第十二章 大系统的一般决策 225

§12—1 一般决策的概念 225

12·1·1 一般决策的实质 225

12·1·2 应有决策和实际决策 225

12·1·3 目标可行性和措施可靠性 226

12·1·4 决策的深度、广度和远度 226

§12—2 一般决策范畴 227

12·2·1 灵敏与迟钝 227

12·2·4 获得和损失 228

12·2·3 保守与冒进 228

12·2·2 准确与谬误 228

12·2·5 决策效益 229

§12—2 一般决策方法 229

12·3·1 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小后悔值决策法 229

12·3·2 好风凭借力——乐观准则决策法 232

12·3·3 退步思量步步难——悲观准则决策法 232

12·3·4 执两而用中——乐观系数决策法 233

12·3·5 春来遍地桃花水——等可能性准则决策法 234

12·3·6 剪不断 理还乱——决策树决策法 236

12·4·1 线性规划 238

12·3·7 跟着涧水能出山——最大可能准则决策法 238

§12—4 定量决策简介 238

12·4·2 排队论 244

第十三章 大系统的对抗决策 247

§13—1 大系统对抗决策的概念和应用 248

13·1·1 大系统对抗决策的概念 248

13·1·2 大系统对抗决策的特征 249

13·1·3 大系统对抗决策理论的方法 250

13·1·4 大系统对抗决策理论的应用 251

13·2·1 防御性行动 252

§13—2 进攻和防御——大系统对抗行动的基本形式 252

13·2·2 进攻性行动 253

13·2·3 对抗行动的态势 254

§13—3 战略决策理论 255

13·3·1 战略决策的基本概念 256

13·3·2 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 258

13·3·3 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原则 258

13·3·4 战略决策的一般内容 259

13·3·5 战略决策的基本方法 259

13·4·1 策略、策略模式和策略集的概念 261

13·3·6 战略决策的要领和艺术 261

§13—4 策略决策原则 261

13·4·2 策略决策的基本原则 262

13·4·3 灵活性在策略决策中 264

§13—6 策略集的系统化探索 265

§13—6 策略模式举要——中国传统军事策略“十集一百五十计” 266

§13—7 对抗决策的优化 272

13·7·1 决策的对抗模拟 273

13·7·2 对抗决策的定量优化——对策论 273

附录:中国传统军事策略“十集一百五十计” 276

第十四章 管理理论和管理系统 295

§14—1 管理的概念 296

§14—2 管理理论 296

§14—3 管理系统 298

第十五章 系统心理学基础 301

§15—1 人体系统 301

16·1·1 人的行为的生理基础 301

15·1·2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 302

15·1·3 心理运动的实质和要素 302

15·2·1 需要——第一情绪层 303

§15—2 心理活动的情绪层次 303

16·2·2 情感——第二情绪层 305

15·2·3 动机——第三情绪层 307

15·2·4 诸情绪层的关系 308

§15—3 心理活动的理智层次 308

15·3·1 感知——第一理智层 309

15·3·2 思维——第二理智层 311

15·3·3 方法——第三理智层 314

§15—4 心理运动过程 317

15·4·1 心阶——心理运动的阶段 317

15·4·2 心阶的耦合属性 318

15·4·3 个性体系 321

§15—5 群体心理 323

15·5·1 群体的概念和性质 323

15·5·2 群体心理 325

15·5·3 群体心理运动过程 326

第十六章 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 332

§16—1 组织和体制 332

16·1·1 组织、体制的概念和规划程序 332

16·1·2 管理系统的一般组织形式 333

16·1·3 组织十大协调原则 334

16·1·4 一些管理理论界的意见 337

16·1·5 规章制度 340

§16—2 人才和积极性 341

16·2·1 人才的概念 341

16·2·2 发挥人才积极性的条件 341

16·2·3 人才工作过程 343

16·2·4 人才定律 344

§16—3 决策、计划和指令 344

16·4·3 信息的反馈过程 346

16·4·2 信息的传输过程 346

16·4·1 信息的沟通过栏 346

§16—4 沟通、传输和反馈 346

§16—5 领导才能 347

第十七章 人工人系统的设计 348

§17—1 人工大系统设计的概念 348

§17—2 大系统设计的手段 349

§17—3 人工大系统的设计程序 349

§17—4 大系统设计的一些理论问题 351

17·4·1 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351

17·4·2 负荷和能力 352

17·4·3 使用条件和破坏条件 353

17·4·4 总体和单元 354

17·4·5 静态和动态 355

17·4·6 逼近和简化 356

17·4·7 可靠和优化 356

17·4·8 力的性能和美的性能 357

17·4·9 模型和实验 358

17·4·10 定性设计和定量设计 359

§17—5 行动流程的设计 360

17·5·1 行动流程网络图的编制 360

17·4·11 设计和建造 360

17·5·2 行动时间的计算 363

17·5·3 关键线路 364

第十个章 大系统的成功 366

§18—1 成功的概念 366

§18—2 成功的基本条件 367

18·2·1 主观和客观的一致 368

18·2·2 高层和基层的一致 369

18·2·3 目标和手段的一致 370

18·2·4 成功方程式 371

§18—3 追求集体的成功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