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石然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3031·1919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至四千多年前) 1

一 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 1

二 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5

石器的制造 5

火的使用 8

三 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 10

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 10

原始耕作技术 11

动物的驯养 15

四 原始工艺技术 16

制陶 17

蚕丝的开始利用和原始纺织技术 19

建筑 20

交通工具 22

五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22

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24

数学知识的萌芽 25

其它科学知识的萌芽 27

原始的医和药 30

六 原始自然观 31

本章小结 34

第二章 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36

一 奴隶制度的出现和科学技术 36

二 青铜时代和青铜冶铸技术 40

三 农业生产技术 50

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开始形成 50

耕作制度 52

耕作技术 53

园艺、蚕桑和畜牧 55

四 手工业技术 56

建筑 57

纺织 59

染色 61

制陶技术的进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现 63

酿酒 65

五 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 66

天文学 66

数学 70

六 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 73

《夏小正》和物候知识 73

有关气象、地形和地图的记述 74

七 初期的医药学 77

巫和医的分化 77

药物与汤液 78

医疗工具与卫生保健 79

八 天命观与阴阳五行说的起源 80

天命观的形成 80

阴阳、五行和八卦说 81

本章小结 83

第三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前221年) 85

一 社会大变革与科学技术 85

二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 89

生铁、钢与铸铁柔化术的出现 89

冶铁业的兴起与铁器的逐渐普及 93

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 94

三 精耕细作传统的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 95

《吕氏春秋·上农》等篇所反映的精耕细作技术 95

植物生态学和动植物分类学知识 98

四 大型水利工程的开始兴建 102

灌溉工程 102

运河工程和堤防工程 106

五 《考工记》——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总汇 108

《考工记》的产生 108

车辆的制造 108

弓箭的制作 112

钟、鼓、磬等乐器的制造 112

练丝、染色和皮革加工技术 115

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 115

数学知识 116

六 《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117

光学知识 117

力学知识和时空观 121

几何学知识及其它 123

七 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 124

对行星和恒星观测的数量化 124

天象观测的重要成果 128

古四分历法 128

算筹、筹算和十进位值制 130

八 地学著作的出现 133

《山海经》 133

《禹贡》 135

《管子·地员》 137

九 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 137

医药学的发展和名医扁鹊 137

《黄帝内经》的整体观、脏腑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论 139

《黄帝内经》的防治思想、病因说及解剖学知识 142

十 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143

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潮的兴起 143

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 145

天与地的相对关系问题 146

宇宙本原和宇宙无限性问题 148

本章小结 151

第四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152

一 封建制度的巩固与科学技术 152

二 农业科学技术和水利工程 155

牛耕法与新型农具 155

代田法和区种法 159

《汜胜之书》 160

园艺、养马、蚕桑的发展 161

水利工程 164

三 生产工具、兵器的铁器化和冶铁术的成熟 167

生产工具和兵器铁器化的完成 167

冶铁新技术 168

炒钢、百炼钢和铸铁脱碳钢技术 170

四 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和杰出的科学家张衡 174

历法体系的形成 174

天文仪器和天象记录 176

论天三家——盖天、浑天和宣夜说 178

张衡及其成就 179

五 数学体系的形成 182

《九章算术》的出现 182

《九章算术》的内容简介 183

《九章算术》的意义及其影响 185

六 地图测绘技术与疆域地理志 186

马王堆出土的地图 186

《汉书·地理志》的编纂 190

气象知识 192

七 医药学体系的充实与提高 195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195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196

华佗的成就 198

八 造纸术与漆器工艺 200

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的革新 200

漆器的发展与兴盛 202

九 建筑、交通及纺织技术 205

秦汉长城 205

木结构与砖结构技术 206

驰道与栈道 209

水路交通与船舶技术 210

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 214

纺织机械 217

十 学术思想和王充《论衡》 219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影响 219

古、今文经学派的对立及其影响 221

王充及其《论衡》 223

十一 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 226

海路交通 226

陆路交通 227

科技文化的交流 228

本章小结 230

第五章 古代科技体系的充实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581年) 232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 232

二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235

贾思勰的农学思想 236

《齐民要术》反映的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技术 237

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 240

三 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 242

岁差和大气消光现象 242

太阳、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 243

若干天文常数精度的提高 244

星图与浑仪、浑象 245

四 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 246

刘徽及其数学成就 247

祖冲之及其科技成就 250

五 地学的新进展 254

地记的编纂 254

裴秀和制图六体 255

郦道元和《水经注》 257

关于植物找矿的认识 259

六 医药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59

王叔和与《脉经》 260

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 261

陶弘景和《神农本草经集注》 262

药物炮炙 263

葛洪和《肘后方》 263

与迷信的斗争 265

七 炼丹术和化学 266

炼丹术与化学的关系 266

早期的炼丹著作 267

炼丹术中的化学知识 268

八 制瓷、灌钢和建筑技术 270

制瓷技术的成熟 270

灌钢法和鼓风技术 273

佛教建筑 274

九 机械制造的新成就 278

马钧及其成就 278

运输工具 280

兵器和军事技术 281

十 自然观和宇宙论方面的论争 283

玄学、道教、佛教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283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285

宇宙论的各学派 287

本章小结 288

第六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960年) 290

一 经济和科技文化繁荣的大帝国 290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294

农业生产的兴盛 294

南方水田整地技术 295

农田水利和灌溉工具 297

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 298

农学著作 299

三 冶金和纺织技术 300

大型铸件和炼银技术 301

纺织技术 304

四 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 308

长安城 308

洛阳城 310

木结构建筑和砖塔 311

赵州安济桥 312

五 地理学的成就和大运河的开凿 315

贾耽及其贡献 315

李吉甫和《元和郡县图志》 316

玄奘和《大唐西域记》 318

对海陆变迁和潮汐的认识 319

大运河的开凿和利用 320

六 算经的注释和数学的发展 323

数学教育 323

王孝通和《缉古算经》 324

“十部算经”的注释 324

二次内插法的创立 325

实用算术的发展 326

七 天文学和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 327

定朔法的应用 327

浑仪与浑象的改进 329

一行及其成就 330

天文常数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332

八 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技术 334

雕板印刷术的发明 334

造纸技术 342

九 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 344

炼丹术的发展 345

炼丹设备 346

矿石药物和化学药物 348

十 中医药学的进步 350

医药机构与医药教育、法令 350

巢元方和《诸病源候论》 351

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 352

孙思邈《千金方》和王焘《外台秘要》 353

外科治疗 355

藏医 355

十一 中外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 358

中外交往概况 358

与朝鲜的交流 359

与日本的交流 359

与印度的交流 361

与中亚、西亚各国间的交流 364

十二 柳宗元、刘禹锡的自然观 368

柳宗元的自然观 368

刘禹锡的自然观 369

本章小结 372